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简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在此,感谢网友“xixibiubiu”投稿本文!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篇1: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整体看学生还是很活泼。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冬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寒冷的冬天,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7、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8、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 我上学了 第一周

2 认识新朋友 第二周

3 走,看校园去 第三周

4 参加升旗仪式 第四周

第二单元学校的一天

5 早早起,上学去 第六周

6 课堂上 第七周

7 课间十分钟 第八周

8 放学啦 第九周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9 说说我的家 第十周

10 爱心伴我长大 第十一周

11 把我的爱传给大家 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银色的冬天

12 北风吹,冬天到 第十三周

13 冰雪世界乐趣多 第十五周

14 庆元旦,迎春节 第十六周

整理与考查(机动)第十七十八周

篇2: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 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

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欢度国庆

第八周 我爱秋天

第九周 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 中秋节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我的家

第十三周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第十四周 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 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 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 过新年

第十八周 送给新年的礼物

篇3: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国旗,学会唱国歌。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篇4: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一年级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将法治意识教育融入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

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礼貌、诚实、勇敢的孩子,并初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四、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共6课时

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 共7课时

主题:《从家里出发》、《路上的安全标志》、《好好走路》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 共7课时

主题:《请让我来认识你》、《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第四单元:我的家 共6课时

主题:《我的家人》、《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

第五单元:喜欢我自己 共6课时

主题:《我有礼貌》、《做诚实的孩子》、《我不胆小》

篇5: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情分析:

班平均分 达标率 乡镇名次 校名次 部级前40名 部级后2名 备

1、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

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培优措施:

l.课内外辅导。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补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

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五、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结构)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措施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七、实验课题及实验方案

课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

实验方案:

一、准备阶段: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二、实施阶段:

a.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b.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三、总结阶段: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班 达标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在县或者乡镇所占名次

八、教学指标

九、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撰写计划、集本备课 12 新课改理论学习

4 教师业务理论学习13 常规检查

5 观摩录像课 15 业务学习:《新理念培训》

7 业务学习《新课程培训》 17 撰写优质教案及课改理论学习

8 新课改理论学习18 课题总结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过关时间

1 9.4-9.8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2 9.11-9.15

3 9.18-9.22 9.20

4 9.25-9.29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6 10.9-10.13

7 10.16-10.20

8 10.23-10.27 10.25

9 10.30-11.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0 11.6-11.10

11 11.13-11.17

12 11.20-11.24 11.23

13 11.27-12.1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4 12.4-12.8

15 12.11-12.15 12.14

16 12.18-12.22

17 12.25-12.29 期末复习

18 1.1-1.5

19 1.8—1.12

20 1.15—1.19

篇6: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 开开心心上学去

第三周 拉拉手交朋友

第四周 我认识您了

第五周 我们的校园

第七周 校园里的号令

第八周 课间十分钟

第九周 上课了

第十周 玩得真开心

第十一周 吃饭有讲究

第十二周 别伤着自己

第十三周 早睡早起

第十四周 美丽的冬天

第十五周 健康过冬天

第十六周 快乐过新年

第十七周 新年的礼物

第十八周 期末测试

篇7: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整体看学生还是很活泼。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冬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寒冷的冬天,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7、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8、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篇8: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国旗,学会唱国歌。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篇9:《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教学难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上海美吗?

2.是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干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板书课题:家乡的喜与忧)

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

活动一:现在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1.住

出示图片: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食

出示图片: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3.用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让我们去看一看:(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

4.衣

出示图片:在出行之前,可别忘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衣橱,挑选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吧!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板书:住食用行衣)

活动二:过去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便利、幸福,你们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倒流,穿越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吧!

播放视频:

1.小组内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2.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中你还了解到过去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

三、合作交流,追根究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小结: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板书:强国富民艰苦奋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发展,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家乡发展建议书》。

篇10:《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了解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懂得男生女生之间可以优势,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能够辨别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过程与方法

能形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形成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能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演绎思维的能力。

走进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男生女生性别差异,正确把握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采取情景教学法,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案例,设疑问难,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大胆展示、提升归纳,到最后的分析与运用,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尊重异性同学;选择并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价值观。并愿意在男女交往中互帮互助,相互促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难点: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

异性交往是我们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原本就是男女两性的集合体,如果没有异性交往,就抹杀了人类社会的七彩阳光。对中学生而言,异性交往不仅仅有助于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加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意义也是本课的难点,初中生对异性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由于初中生缺乏异性交往的经验,存在较多的问题,而且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诸如优点交往过于频繁,有的暗中爱恋异性同学,还有的则从内心深处对异性没有好感,拒绝与异性交往,认为与异性交往妨碍自己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初中生容易受到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有的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则把正常的男女交往理解为早恋,还有的家长严格禁止男女交往。这些都影响了初中生对男女交往的正确认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几张照片,大家先看一下。(ppt展示)

教师:第一张图中大家能分清男孩女孩吗?

学生:不能。

教师:第二张图呢?

学生:能。

教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长大后,性别容易分辨。

教师总结:随着发育成熟,我们很容易从形体、气质等特征分辨男女,这就是性别的特征。

采访活动(抽男女同学各一)

提问:1、平时吃饭的时候,你喜欢和哪些人坐在一起?

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食堂里餐桌都坐满了人,只有一张餐桌还有几个空位,可旁边坐的都是男生(女生),你会怎么办?

3、当你和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吃饭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尴尬,很不自然!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之间的性别意识在增强,有些同学甚至害怕和异性同学交往,一和异性同学说话就脸红。但是,在校园里,不可避免地要与异性交往。那么,异性之间为什么要交往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ppt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大家猜活动 是男生还是女生?

喜欢折千纸鹤

出门前爱打扮

在下课时总能看到手舞足蹈的身影

在教师批评后很容易抛之脑后

看到老鼠蟑螂会立刻尖叫

讨厌逛街

出去旅游时总是带上大包小包

放学后总是喜欢在操场踢足球

班级有打水、搬书等之类的活儿,总是冲在最前面

……

教师:为什么我们的答案会那么一致呢?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同时,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ppt展示)

情景讨论 (ppt图片)

教师:着装和言行是性别表达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有的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含蓄内向;有的女生装扮男性化,粗犷豪放;还有些男性职业女性化,女性职业男性化,引出讨论:对于这些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但是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如果我们能把握好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将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情景讨论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与异性同学一起在食堂就餐时,我们的言行举止会有些什么变化?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大家交流。

学生:比以前斯文,更讲文明了。

教师这说明当我们与异性在一起时,我们会更加注意什么?

学生: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

教师:男女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学习,那么我们都来找找对方的优势吧。

互相找优势

(时间2分钟左右)

教师:我们看到,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有很多优势,面对对方的这些优势,我们在班级生活中,男女生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该因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女生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巩固新知

(ppt展示选择题4例)

四、课堂小结(ppt思维导图)

这节课,我们通过讨论学习,大家加深了对性别的认识,了解了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懂得了异性中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我们还认识了男生女生虽然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某种优势而自傲,也不要因为自己某一方面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篇11:《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能逐步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

2.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诚信的故事,从中受到启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敬佩。

3.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故事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在帮别人改正说话不算数的毛病过程中自纠身上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教学难点: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也努力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失信的小故事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

2.你们发现了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3.如果你是他的同学、老师、家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出示课题:说话要算数

二、结合生活说说身边的“爱保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过并没能做到的保证,谈谈但是自己的心情如何。

2.小组排代表交流

小结:当我们在做保证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当我们答应了别人,就要尽力去做到。

三、探索传统文化中的守信与失信

1.交流收集到的失信故事

a.听“食言而肥”的故事

b.看视频《西游记》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o湿经书;

2.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失信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

3.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a.失信的害处有哪些?

b.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

c.失信于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

总结:从古至今,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我们可千万不能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四、面对说话算数的人,我们的态度

1.情景剧表演:张青和李媛是好朋友……虽然李媛没能和张青一起看话剧,但是张青觉得,李媛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a.你认为李媛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吗?为什么?

b.你的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2.夸夸这些守信的人

a.出示守信的成语故事,请小朋友夸夸他们。

总结:上了这堂课,你觉得守信重要吗?说话不算数只会给我们带来害处,而守信却能带给我们尊重,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第二课时

一、回顾“爱保证帮他改正

(一)回顾“爱保证”的行为,了解他说话不算数的真正原因

1.看图片,讨论爱保证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话?

2.面对诱惑你该怎么做呢?

3.如何才能不忘记自己的承诺?

(二)故事交流会

1.以小组为单位,自我分析自己说话不算数的经历:当时怎么想,怎么做?

2.小组排代表交流

(三)小结过渡,随机板书

小结: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一旦对他人作出保证,就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二、对自己说话算数,制定合理计划表

(一)辩一辩

1.听张明和徐强的故事

2.讨论如何看待两人不同的观点。

(二)情景剧:张勇的故事。

1.如果你是张勇,你怎样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2.制作“整理房间时间表匕

(三)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1.学习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并遵守它

总结: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板书设计:

抗拒诱惑

说话要算数

请人监督

及时记录

篇12:《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教学难点: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

2、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

二、寻找冲突原因

1、指名交流: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随机板书)

2、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

3、小组活动: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

1、学生交流: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受欺负的事情能正确应对。

2、认识到生活中的受到欺负是难免的,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摆脱欺负,保护自己。

3、了解受欺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3、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

2、揭示题题

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一)片段一:

1、阅读角: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驳他们了。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

20xx年5月4日

2、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负行为吗?

3、小贴士:

(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负

1、片段一: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

―地。

王玲伤心地捡起了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却不肯认错。王玲想,算了吧,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挡住了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2、请你说说王玲此时的内心感受。

3、总结:被人欺负是痛苦的,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

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欺负。

三、演一演

1、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怎样做呢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2、假如你看到了王玲的遭遇,你会怎样做呢

四、我来出主意

1、片段一:阅读小故事

2、小贴士

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

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

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

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

3、片段二:他上六年级了,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两天后还我,我就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4、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好方法?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5、交流

五、知识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索要他人财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六、总结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在校外受到欺负,也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篇13:《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2)增强集体荣誉感;(3)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

(1)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得荣誉的能力;

(2)培育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集体的内涵; (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 (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 (2)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个体力量的相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板书)

第 六 课 “我”和“我们”(板书)

第 一 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板书)

1.集体的温暖(板书)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

作用: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来源: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集体的力量(板书)

(1)正确认识集体(板书)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力量的来源(板书)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板书)或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的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板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力量”,我们对生活的集体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我们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我们,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人集体更加优秀、更加强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这个道理,让我们与

一起成长。

四、巩固练习

1. 集体的含义?

2. 集体带给我们哪些温暖?

3. 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分别是什么?

4. 集体力量的来源于哪儿?

5. 为什么说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6. 集体的力量对个人有何作用?

五、教学反思(略)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141511.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