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共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在此,感谢网友“好像掉马了QAQ”投稿本文!

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

篇1: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

【摘 要】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圆了很多贫困学生的大学梦,“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上的起学”已经成为政府以及其他许多部门的工作目标。我们学院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为能考上我校的贫困学生入学亮起了绿灯。然而入学之后学校该做些什么,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关心帮助他们,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本文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化学工程系为典型,通过调查贫困学生现状及其助学状况,进而对高职院校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做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帮困 工作

目前国内贫困生问题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谈起我国贫困生问题的凸显,就要追溯到我国高校招生的并轨,自此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高等教育部分费用由受教育者自己“买单”,并且随着开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我校作为一所普通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时刻牵动着学院以及系部领导和老师的心。

如何有效的解决贫困生问题,如何更好的开展帮困助学工作成为我们构建和谐校园不断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院纺化系开展的帮困助学工作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对贫困生现状的分析

我们对贫困生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学生本人申请,然后经班级民主评议通过,系部对其贫困材料审核,对其家庭情况和学习、品行进行调查,符合条件者录入贫困生库。我系目前共有515人录入院贫困生库,占我系总人数的20%,其中除五年制贫困生较少之外,其他年级贫困人数逐年递增。

在这515位贫困学生中,又分为一般贫困和特别贫困两种,其中有410人为一般贫困,那么这类家庭的致贫原因通常为父母务农,多子女上学等等。有105人为特别贫困,原因大致为父母双亡,单亲或者父母有重大疾病等。

另外,从生源地来看,我系贫困生大多都是来自于苏北农村或者河南以及广西几个省份。地区整体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对国家计划生育制度的不重视,也都是导致这些家庭贫困的原因。

二、帮困的举措

多年来,在帮困工作中我系形成了“奖、勤、助、贷、补、减、免”等一套制度。每年通过申请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的各类资助多达两百多万。这对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对家庭突发状况而引起学生突然贫困的现象,系部会及时了解情况对其进行“特别”帮困。例如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系部在第一时间调查受灾地区学生的家庭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情况,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经济上的补助,全系师生更是自发对这些同学进行捐款等持续的爱心关注。

另外,学院系部的关工委成员以及系部领导和辅导员老师都和贫困学生结对子进行关心和交流。经常与困难学生谈心。通过谈心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动态、心理、学习生活情况,主动关心他们,尽量解决其疾苦。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的系学生数目为学院之首,贫困生群体也相应为全院最大。在与贫困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们能深切的体会到这个群体学生的朴实、可爱、踏实、认真。但是不可否认,这个群体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引起了学校各部门的关注,如何引导好这个群体,如何及时的解决好这个群体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就成了学院以及系部时刻思考的问题。

1.自我定位的偏差。有一部分贫困生存在自卑、自闭、消极的心理。他们不愿意让同学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觉得“低人一等”,因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自我封闭,保持着自己所谓的“自尊”,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变的性格孤僻,异常敏感,学习成绩也不如人意。

作为一名贫困学生,特别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冷静看待自己经济上与他人的差距,要积极地面对人生,避免心理上的自卑、自闭,要增强自信,加强自己的主动性,要以平等的心态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不要认为和他人有差距,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只有自己战胜了自己,才能与他人相处和谐,才能融入集体,所以这要求我们老师更好的.做好引导工作,在普遍宣传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对个别思想偏激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积极引导。为此,系部专门引进了一名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建立了系部心理访谈室“宜心坊”。专业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以及温馨的访谈室环境为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开辟一片可以吐露心声,进行“精神解困”的天地,疏导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2.自主、自立意识淡薄。我们的学生群体主要出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特定的社会和生活环境造成这一年龄层的学生自力能力差,依赖性强。“等”、“靠”、“要”成了一部分贫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写照。由此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学校欠费问题,一部分贫困学生虽然能交上一些学费,但是他们怀着“等、靠、要”的思想,不先缴纳学费,而是等着机会申请各类资助,将学费用于购买手机、化妆品等高档生活用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院欠费问题严重的现象。同时自主、自立意识的淡薄也造成了贫困生懒惰心理的滋生。因为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对贫困生问题高度关注,在经济上给予较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交不上学费和吃饭难的问题。于是,一部分贫困生就心安理得的过起了这种依赖他人的生活,渐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主、自立意识,这对贫困生在校乃至以后的生活都是不利的。

在政府,企业和学校各部门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困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学生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困难。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进行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年来,通过系部对助学贷款知识的宣传,我系共有三百多位同学申请到了助学贷款,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些学生将用自己工作以后的工资来分期还清贷款的学费,这在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其次,我系提倡学生自主脱贫的另一项举措是引导和帮助贫困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系部积极与学校图书馆、后勤服务公司、校企合作单位等部门联系,为贫困学生勤工俭学牵线搭桥,让同学们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着自己的生活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感恩意识缺乏。在国家、社会、企业对贫困学生不断帮助的同时,一部分学生却缺乏感恩之心,甚至麻木的觉得理所应当。这样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成功。所以,我们认识到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首先,学院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两课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其次,系部创造氛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宣传板、横幅标语、系部网站等宣传阵地引导学生怀有感恩之心。再次,系部动员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志愿加入系“谐和服务总队”,在课余时间利用自己的爱心与劳动来感恩回报社会,一位同学说当他看到他人投来感激的目光时,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感恩之心。

贫困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群体,政府给予了越来越好的政策扶持,社会也给予的越来越多关注与关爱,作为老师,我们更要拿出自己的爱心,积极关心这个群体,积极引导,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为其指引方向,给予温暖。作为贫困学生自己,则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自信,自强,自爱!

篇2:高职院校成教工作的思考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成教工作的思考教育论文

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形式更为严峻,要想较快的发展,至少应从树立一时俱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注重教学质量、加强制度建设等几方面着手,为成人高等教育上一个新台阶努力。

关键词:成教;教育理念;特色;教学质量;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4-0305-01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几年随着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在岗从业者学历逐渐达标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成教的生源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成教空间被急剧压缩,成教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瓶颈状态。特别高职院校没有成人本科、成人研究生教育,在学历提升方面优势不大,所以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高职成教发展路在何方?是很多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问题,我认为,高职院校成教发展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观念是先导,只有观念正确,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成人教育要想发展要有正确的理念。要树立终生教育、服务社会需要的观念。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据统计, 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20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面度如此快速的知识更新,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要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同时作为学校也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模式,要做到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实际,不断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跟上社会的发展的步伐,让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的需要。

其次,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

多年以来,成教的教材沿用普教材,成教的教学沿用普教的教学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成教普教化,使成教教学失去特色,严重影响了成教教学效果。矛盾具有特殊性,成教和普教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普教的长处,可以吸收借鉴,但是成教一定要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有自己的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特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相比本科院校没有学历优势,要想生存,要想发展,一定要有成教特色,特别是专业特色。教学都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培养的人才要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做到“术业有专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社会培育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才能不断发展。

再次,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要注重教学质量。

在成人学历教育发展规模较大的今天,人们对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越来越关心,也越来越关注。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说到成人教育的话题,其教学质量则成为一个必谈的话题。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主旨和主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工作更不能偏离这个中心,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自己的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的认可,是高校生存之本。社会对成人学历教育文凭的认可度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办学单位而言,毫无疑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员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则是当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学习逐渐成为个人的事情。在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中,函授和夜大学员多为在职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的关系,学习时间不能保证,已成为普遍问题。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既不让学生因上学丢了工作,又要保证上课时间。一方面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安排好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成人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基本制度,推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考勤制度、请假制度、退学制度、休学制度、延期毕业制度、奖罚制度等,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将约束和奖励办法结合使用,加强对学生出勤率、纪律、学习成绩等方面的督导和控制。

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任重道远,我国要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必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是顺应时代的要求,顺应人民的要求,是历史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胡扶功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版,第41-61页。

2、李燕,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改革思路,《中国成人教育》第1期。

3、李珏,广西本科师范院校成人高教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成人教育》20第2期

4、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4月版

5、常立学:《成人高等教育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版

6、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47.

篇3: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要】什么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如何?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当下还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本文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功能和意义出发,讨论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作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组织机构、功能职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创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创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指的是高职院校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依靠相应的机构和制度体系,采用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虽然不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本质体现,但却是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使用手段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的完成。所以厘清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的作用、职责、功能和地位,优化管理效能,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4: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本来应该围绕着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发挥引导和梳理的作用,使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加顺畅和高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办学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权力较为集中,学校决策也是自上而下的,此种行政化的管理导致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不少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渗透着传统的政府部门科层制思想,侵染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官本位现象非常严重,一所学校俨然像一所小衙门,等级森严,官味浓郁,校长、院长、处长、科长行政职位包含很浓的官僚意味。很多学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书记,俨然就是一个“小诸侯”,决策一言九鼎,开会一言堂,一个系主任往往在系里也俨然就是一方霸主,教授副教授都只是系主任这个行政领导的棋子,资源大都被这些行政领导所控制,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资源往往都是向这些领导讨、要、等,没有一些自主权。并且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机构众多,官员林立,比如一个三四千学生的高职学校,要配七八个院级领导,加上校办、教务、人事、科研、学工等等行政处室领导,各类行政级别的官员就有好几十人,甚至近百人,设立正处长、副处长、正科长、副科长、正主任、副主任、党总支正书记、副书记等等各种官职头衔,学校里充满着某某长、某某书记的称谓。更有甚者,有些小的机构往往就几个人,甚至就两三个人,却有正副处长或正副书记,真正办事的只有一两个人。而这些部门这些人一旦有了这些官衔,往往就会有高高在上的官员思想,不会亲自动手去做具体事情,总是想着挥挥手指挥别人去干,哪怕职员只有一两个,因为受着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觉得当领导就应该有所谓领导的作派。最为重要一点就是,学校这些行政领导,有时候严重侵占了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本来可以用来改善教学和科研的资金,他们可能会巧立名目用于行政开支或其他开销。网上有报道说一个高校的后勤处长占有的学校资源远远高于很多教授所拥有的用于科研和教学的资源,由于行政的干涉和侵占,使得很多高校的资源偏离了教学和科研的原始目的,造成高校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着学校的教科研的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科学,高职院校一些主要的行政管理部门各学校基本都差不多,但有一些组织部门的设置随意性就比较大,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会相应地设置一些管理机构,有时候为了应付学校的一个应激性事务,学校党委会一开,就产生一个新的职能部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校为了分流引进人员,巧立部门,任设岗位,所以造成很多高校除去教务、学工、人事等主要的职能部门之外,各高校又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行政机构单位,很多机构,功能性并不是很强,有时可能对其它职能部门形成职能障碍。有些院校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设置过于细化,导致的结果就是行政机构非常臃肿,行政人员的队伍和整个师生队伍的配比不够合理,这些职能部门中有些部门工作职责轻,工作内容少,工作方向不明确,于是工作的时效性和紧迫性明显不够,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2.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高校的行政管理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都是按照政府部门的行政模式设置行政级别,有着很强的科层制特点,领导与老师之间如传统的官民之间关系,工作中以行政命令和指令为主,与高等学校教育有点不太相符,偏离了高校以学术自由为主体的管理轨道。这种行政化的管理容易使行政权力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校的普通教师和工作人员没有参与管理的决策权,学校的很多事务基本上由行政领导决定,其他人员都只能被动顺从,从而失去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此外,由于学校中行政权力的地位非常高,学校的所有事务都或多或少受到行政机构的干预,行政部门的定位也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些部门将自己放在管理者与领导者的位置上,忽略了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性特点,导致行政管理人员与普通教职员工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开展。

2.3部门职能定位不准确

由于管理部门林立,管理职能相互之间就有交叉和重叠,有的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能定位不准确,师生员工有时为一件小事跑几个部门,互相推诿,难以界定。有时又出现同一件事,又有不同的部门在管着,而要求又不同,出现不知是谁做主的情况。

2.4管理专业化水平有限

其实,管理是一门学问,行政管理,尤其是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它要求要有专门化的管理队伍,要有合乎规范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规程,也就是要有专门化的管理水平。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入门槛比较低,专业化水平有限。很多时候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岗位成了解决就业的平台,各种专业,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有些学校还解决了很多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甚至有些退伍转业的军人还担任一些部门的领导职务。真正有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寥寥无几,这样的行政管理的队伍很难说有专业化的行政管理水平。

2.5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考核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考核水平上,考核标准过于泛化,考核方式也是敷衍了事,考核等级就是合格、优秀几类,激励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些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考核成了行政人员人际关系的考量,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考核意义,调动不了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因为考核的失公正性,严重阻滞了行政管理队伍的成长。

篇5: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3.1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必须要依赖于一个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系统。第一,建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扁平化”管理结构,压缩科层制结构体系,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合并职能交叉重叠的管理部门,向院(系)一级放权,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建立教授治校的管理机制,逐步提高学术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改变以行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局面。第三,以资产为纽带,深化高职院校后勤和科技产业改革,推行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四,遵循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选拔和聘任行政管理专业人员,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第五,发挥学校职代会、教代会、工会的职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机制和行政人员考核机制。

3.2改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应当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目标诉求来进行,树立起服务意识,为教学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主动服务师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科研服务,为教师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教师服务于社会搭建桥梁和渠道,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于社会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必须努力形成学术权力决策、行政权力服务的学术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部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为学术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服务。通过完善办学制度,改变目前高职院校评价制度过于功利、用人制度价值错位的现状,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保证学术质量,促进学术活动为科研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生产服务。现实的做法就是通过切实推行专家或教授治校等措施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建立高水平管理队伍和合理的考核体系。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管理队伍应结合本学校特色,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院校的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招收适合本校管理体系的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起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还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行政管理人员,利用他们在一些工作岗位上的丰富管理经验,和他们在这些单位练就的指导能力,很好地带动其他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合理的行政管理考核体系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保证,也是改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要想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水平,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考核体系,设置精细的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考核方式,设置有区别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考虑考核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既有考核标准的严肃性,也应有合理的应急机动性,保证考核的效果和意义的实现,充分调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将现代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引入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系,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强化行政管理的质量效益,在质量管理的推进过程中逐渐提炼并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价值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与改进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就应当学习科学的管理方式,树立起服务意识,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此实践服务育人的目标。另外,想要更好的保证行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还应当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从实际出发,按照教育的规律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计划,改变管理工作的被动从属性,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

3.5科学的决策机制。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民主化决策,现代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试行理事会制的办学体制,学校的重大决策都由理事会的常务理事会来进行决策,理事会成员的构成比较丰富,不仅是学校的成员,还包括行业、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使得决策更加合理可行。同时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还应该采用决策问责制度,通过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决策者对相应的决策要负责到底,决策的过程中不得任意增加决策主体,可以采取高层次的专家咨询和听证制度,这样就能有效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切实帮助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开展,更加优质地为高职院校的师生员工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突飞猛进,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的宗旨也更加明晰,逐渐成了占了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行政管理固然不是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但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益好与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完善结构体系,精简行政机构,配备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结合各院校的自身特点,建立起合理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制度,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工作效益,改善行政管理的官僚作风,保持领导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同时要做到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01.

[2]赵志峰.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质改革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

[3]刘丽君,左文进.关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J].考试周刊,,29.

篇6: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论文

【摘要】在教育上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所以现代教育理念的运用在高职院校中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发生着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针对于学校的学风进行再创造,让学生在一个好的氛围下学习发展,学生只有在一个好的背景下,才能做到努力学习,让学生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因此,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高职院校的学风得到提升是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如何提升院校学风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源多样化;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的要求不断降低,人数上不断增加,但是却是缺少了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这些改变都使得高等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校园内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这就使得这些高等院校的学风存在一定的问题,接下来就将具体讨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高等院校的学风存在哪些问题,对于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有哪些策略和建议。

二、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生源多样化的特点

学风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等职业院校需要长期进行的事情,因为,院校的学风,直接影响的是技术人才是否可以高效的进行培养。学校的学风也就是说学生的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着学习,这样一定可以让学生的技术突飞猛进,由此,可以看出来,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在学校人才的培养中占着及其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如今高考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也是逐渐增加,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相对来说很大,但是总体老说生源的总体质量相对减少;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认可度很低;三是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即将要学习的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父母或者其他原因,随意选择的一个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低,自制能力又差,同时对于学习缺少积极性,没有学习动力。多样化的生源学生也就会给学校的文化建设、学风建设造成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学生学习技术,不利于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风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习型态

专业技能的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亲自去体验,可以说是值得大家重视和喜欢的。一直以来学生们都是从课本中学习知识的,难免会感到枯燥无趣,而不感兴趣,而专业技能教学的出现,则让学生们兴致满满,从而学习的热情高涨。但是学习中仅仅只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训练,所以教师就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做出标记,方便学生的学与记。

2.学生的学习目的

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而且还缺乏学习目的,大多都是认为在为家长学习,大多数学生的专业也都是由家长决定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性,这时候就应该要求学生在课下多多复习,要不然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不仅会造成学习负担,也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效果,因为很多知识都是相连的,前面的大多数是为后面学习的知识打基础,如果基础都没有掌握好,那么拔高的那些知识便会一窍不通,对于学习成绩有大大的影响。

3.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较为复杂,方法多样化。高中学生没有参加高考,直接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职院校,这一类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对于学习也不够重视,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存在对于知识的不理解,缺乏学习兴趣。这样的学生放在一起就会使得学校的学风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需要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一个既需要记忆又需要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做一些实际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上,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试验,锻炼动手能力、总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相关策略

1.加强榜样的作用

现在的时代,学生都比较喜欢追星,把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这就说明榜样的力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中成长,所以应该让学生明白榜样的作用,不是一味的追捧,要看到榜样积极的一面,这样对于学生才是有帮助的。在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中,就可以应用榜样示范法,学生也更加乐于接受。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素养,要明白良好的教风是学风的基础,学生也可能模仿教师的种种行为,因此,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现代的教学中,越来越提倡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以前的高职教学模式中,都是老师备好课,完全由老师讲。然而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按照统一的教学步伐,那些接受知识较慢的学生会很痛苦,甚至会产生厌弃学习,厌弃自己的心理。这就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的好处。老师在进行讲课前,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课堂中的知识点,也会有很多疑问。然后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在进行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学习的心得、知识点和遇到的问题。之后小组汇总他们的学习成果,将个别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由组长将自我学习的内容,产生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引导出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当今的高职教育中,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时候会忽略学生文化课程的培养,但是,教师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部分时,我们不能以应付的心态教导学生,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讲出来,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一名好的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荣誉感和认同感。在应试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很难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勇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天分,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胆小懦弱的性格。只有让学生讲出来,才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受益。因此在学习文化知识这门课程开始,老师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勇于提问。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还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4.鼓励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思考能力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班里的学习氛围,会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进行讲解。这样讲,可以很好的反馈学生学习的程度。可是学生毕竟知识面比较窄,在回答时也很容易产生紧张的心理。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是不全面存在缺陷的。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订个诸葛亮”。学生在回答完问题时,可以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学生提出的意见会更加全面,与老师进行的教学思路会更接近,方便老师进行下一步的讲解。在学习完这节课时,老师可以留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辩论,当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对上节课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他们就需要去翻书回忆老师讲课的过程,这样对学生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温习过程。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学分建设是及其重要,一个优秀的学风可以为社会提高专业的技术力量,同时,高职院校的学风,是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准的。

参考文献:

[1]张丽,韩新宝.新时期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

[2]章韵,黄显鸽.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李勇.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徐晓刚.聚点成面_用浓郁学风浇灌高职之花_浅论当代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0(9).

篇7: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

一、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对资产的使用和运作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

高职院校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人员、日常办公消耗支出,一部分形成资产,包括基建投资形成的教学楼、实训楼等房屋建筑物及批量购入的课桌椅、计算机等日常教学设施,还包括专项资金形成的专业实训室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等高端设备和校企合作单位赞助的设备设施等,这些资产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高职院校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日常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这些资产,只有通过对资产的有效使用和运行,才能保障学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高职院校对资产的调配和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高职院校的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不等,这些特点给资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通过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根据国家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配置资产,统筹安排资产,可以提高资产使用率,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损坏、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三)高职院校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制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从购置、使用、保管、投资、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加以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违规采购、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等不合法、不合规现象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完整

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随着学校对教学教研活动的不断重视,在安排资金时,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教学方面的要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不惜成本,购入大批资产。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其在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中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存在各种不合规的现象,比如缺乏资产购置审批制度,采购随意,没有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核批准,自行采购;或缺乏资产登记入库管理制度,存在购入后直接由使用部门领取,未通过资产管理部门的出入库登记手续等问题;或缺乏严格的验收管理制度,在支付全部款项前,未按规定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事后才发现单据不全、货物短缺等现象;或缺乏资产绩效考核制度,在出现资产浪费、丢失现象时,未严格追究相应的保管及管理责任。没有制度的约束,资产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二)资产管理理念传统,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离、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离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实现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维护,另一方面现有的资产存量也是安排财政预算的基础。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在未充分考虑资产存量及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加大了资产的投入规模,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购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时,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认为资产管理的重点仅在于保护好资产,确定资产实物的存在,避免实物的毁损或丢失。但是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资产由于过时或不符合学校的实际使用要求,一旦闲置,不仅其使用价值未得到实现,资产的自身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出现减值的现象。

(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清,无人监管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通过资源整合、相互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关联单位合署办公,共同使用资产,部分资产交叉使用。一旦结束合作关系,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或合作双方在资产分割上存在分歧,使资产的权利归属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使这部分资产一直未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最终导致这些资产无人监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四)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全员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配置上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导致出现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资产管理只需做好资产登记、汇总工作,没有维护和管理意识。另外,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责任归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意识。

三、完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在购置、使用、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要循,使每个环节都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加强资产采购和出入库管理,确定资产使用人和责任人,同时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内部管理体系,设置以校级领导为负责人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二)形成现代的资产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作为现代的高职院校,必须与时共进,开拓创新,形成新型的现停留在资产保全上。当然,在资产管理上也要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资产管理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资产的现有存量和未来需求,不仅有利于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也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指导和监督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资产优化配置、共享共用

随着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资产数量渐多、品种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展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一方面从静态的财务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数量、金额、折旧的账务信息,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资产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使用过程和状态,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监督。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及时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共享共用,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出现程序繁琐、审批难等现象,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调配、使用。

(四)提高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资产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以院领导为中心,以资产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其他部门为分散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外,可通过校内积极宣传、传达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使院校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资产管理中,使资产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当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客观评价资产管理现状,从院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资产管理问题,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我管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7).

[2]张梦薇,董明明.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

[3]熊小蕙.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创新[J].亚太教育,(17).

[4]黄育杏.加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5(26).

篇8: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陈琨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成长的最直接引导者。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方式、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来展开具体工作。

关键词:高职教育辅导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工作,是高职学生成长的最直接引导者。由于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是学生事务的行政管理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因此辅导员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职业学院的辅导员,除了需要具备这些综合素质以外,还要考虑职业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员工作。

一、依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不仅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政治思想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更是对高职院校政治辅导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依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我们的学生大多是高考“独木桥”上被挤下来的“弱势群体”,他们很多人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不能很快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对生活悲观失望、情绪不稳定、学习适应性差、学习效率低下、人际沟通困难,有的学生还迷恋网络导致网络依赖等,这就要求我们的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走出因失败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放飞美国》的作者曾别出心裁地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目的,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书中最为推崇的是“以爱为根本”的教师,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是教育的根本。我们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善于用爱心开启受教育者心灵的窗户,用爱心去关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才能为他们解除感情上的孤独和苦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高职的学生相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不管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思想素质等各个方面都相对较弱,辅导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这样既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和巨大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三、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方式

高职院校的专业学习,教学方式与中学系统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有所不同,它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不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所学知识,较高的求知欲与较低的学习能力产生矛盾。另外,部分学生进校前在专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自己理想中的专业有一定差距,易产生心理落差,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接纳,结果造成偏执、逃避等消极情绪。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首先要对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特征有所了解,引导学生了解高职院校“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指导学习方法。

四、依据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进步,就业岗位更新的速度加快,以培养岗位技能和面向就业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具有前瞻性、先进性,要求辅导员的水平应跟上时代步伐。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工作设备和手段,提高工作水平,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辅导员要配合学院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思想,组织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鼓励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加他们的社会经历和实践经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和就业相挂钩,为就业做铺垫。

五、依据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高职院校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更需要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以干部的率先示范带动一般同学,以点带面,以点补面,这样会使辅导员从繁杂的小事中解脱出来,而把主要精力用于把握管理的大方向,抓好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上。

总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除了要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能够从事行政管理和心理教育的素质。学生辅导员的行政管理能力直接决定学生工作的效率,而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则不仅影响自身工作的绩效,而且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给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心甘情愿的为学生服务,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顺利地做好学生的各方面工作。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努力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大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争取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作者单位:江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篇9: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考论文

摘要:教学竞赛是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教师教学竞赛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高职院校中现有教学竞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升教学竞赛实施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竞赛;反思与建议

1.前言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大批优秀青年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角色,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作为促进其专业进步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

2.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必要性和意义

(1)教学竞赛的教师教学考核评定作用

教学竞赛是对青年教师教学综合素质的检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考核和评优的手段之一。通过参加竞赛,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教学风貌、专业知识与特长、实践技能、教学特色等展示出来;同样,学校及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竞赛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教师教学中的优势特色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教师培养的计划和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2)教学竞赛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作用

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的过程就是提升专业知识把握度和教学组织能力的过程。通过教学竞赛准备,教师能够收集和获取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设计思路、采用适度和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还可能得到同行前辈、企业实践能手的帮助,这样的教学竞赛准备与实践无疑使青年教师完成一次全面的素质训练。

(3)教学竞赛的交流平台作用

教学竞赛看起来是竞赛,其本质却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经验交流。首先,教学竞赛是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相长的“双赢平台”;其次,教学竞赛成为教师教学方法与组织能力的“交流平台”;最后,教学竞赛成为教学管理以赛促教的“示范平台”。

3.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实践性没有得到检验

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实践技能培养也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特色,而现在的绝大部分课堂教学竞赛却忽视了对教学过程实践技能提升的评定。

(2)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精

高职院校中很多的新兴专业师资力量匮乏,部分教师是相关专业通过短期进修转过来的,知识面宽度和专业精度严重不足。在教学设计中知识点和技能点没有讲透,吸引学生一味靠夸张的激情和花哨的教学环节,这样做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无法培养学生自主追求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盲目追求花哨教学手段的形式主义

随着近几年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技术都被应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的确取得了提升教学效果的显著作用。但在很多院校的教学竞赛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和课堂存在滥用教学资源和设备,盲目追求手段、方法等形式主义的现象。如果追其根源,就是对教学竞赛本质的认识错位,教学竞赛评定的根本标准并不在于形式与手段,而是是否真的有利于教和学。

(4)评价标准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目前,多专业混合的教学竞赛评委会成员构成的评委机构成为常态,这样的评委机构往往重视教学组织与过程中的“共性教学能力问题”,却无法对业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一个性问题进行专业和公正的评定。

4.关于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建议

(1)引领青年教师正确树立参赛观念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的观念近几年一直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实践者,正是这一观念深化过程中的曲解误使很多青年教师对竞赛的目的产生了认识错位。许多院校对获奖教师在职称评定、年终评定、课时等方面的奖励促使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过分看重成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引领青年教师树立“重视竞赛过程、淡化竞赛结果”的观念。

(2)加强竞赛的示范和交流作用

教学竞赛的主要目的除了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优,更重要的在于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教学竞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性、关键性环节,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增值平台和示范平台。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获奖教师全年开放课、教学竞赛示范课等形式促进推广、交流和示范作用。

(3)推进教学经验的科研成果转化

近几年职称评定愈发竞争激烈,很多青年教师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高职院校应该设立教学经验和成果向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鼓励参赛教师认真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并将这些问题和经验在实践中继续深化。教学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双向渠道,推进教学经验的科研成果转化。

5.结束语

教学竞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作用是积极的,我们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丰富的经验。面对目前教学竞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始终铭记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根本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淑辉.对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9).

[2]熊匡汉.高校教学竞赛意义与品牌示范效应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4).

篇10: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压力也逐年增长,创业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就业的新途径。创业教育是适应新形势,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对在创业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展开原因分析,同时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做法,对促进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上大力提倡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因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下滑严重,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因此我们大力鼓励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也更切合大学生个人进步的个人需求帮助他们用个人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此前提下,我们着重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为促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阶段情况

1.创业教育的良性现状。创业教育这一领域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的初期,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比例较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创业教育在国家大力提倡下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如下。首先是高职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91%的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识,78%的学生有过创业的想法,其中11%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会创业,9%的学生表示如果无法就业就选择创业。在选择创业的原因方面,71%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创新能力,36%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32%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在创业实践中,24%的学生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历,2%的学生有过自主创业开办公司的经历,其余的74%的学生表示从没接触过创业实践活动。而参加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中只有18%的人认为自己的创业是成功的。关于阻碍创业的最大因素,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35%的学生表示资金为创业的最大障碍,其余的65%的学生认为社会经验及相关社会关系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由此可以了解到,这三项为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创业教育应该不仅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新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独立性、适应性和抗挫折能力,表明创业教育应该涵盖较为广泛的内容。

2.创业教育的失效现状。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各方面体系不健全,缺乏经验,同时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现实脱节,没有办法付诸实践。关于创业实践,校内创业街是某些院校实践的最好例子,由学生进行开店,这是处于初期的创业方式,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风险意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方式资金投入较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推广。但是这种实践方式的缺点是,因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此外,学生此类型的创业主要提供的是简单的商品买卖服务,对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明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没有足够完善制度辅助和氛围熏陶。我国相关的创业政策不够健全,创业服务没有做到位,给自主创业设置了一些壁垒,导致创业教育的欠缺。而良好的创业氛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给有条件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开放、自由、包容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养。我国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摸索阶段,自身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校不能提供整体引导,缺少创业氛围,无法提高学生创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失效现状原因分析

1.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理念不够准确。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创业教育方面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就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在就业率高的情况下对于创业教育开展不够,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水平。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创业教育也存在认知不足,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是“赢利”,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贩卖产品,更有同学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优秀学生开展的培训。最后,便是家庭和社会对于创业教育认识明显不够,部分家庭并不支持孩子大学毕业后进行创业。

2.创业教育师资配置不完善。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者创业教育研究较少或者不够深入,从事创业教育人才缺乏。另外一方面,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自己缺乏专业的创业思维,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照本宣科,学生受此影响,很难有所创新和进步。针对创业这个命题,只有空洞的理论是不够的,实践经验相对更为有用。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开展具体的创业教育时,很容易只从理论出发,只有书中的理论支撑,无法完全输出创业的精髓所在。

3.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存在缺陷。有不少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或很一般,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创业管理机构,对于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理解较为空洞,仅交由相关部门辅助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组织并未进入学校常规管理范围,缺乏系统性、组织性的教育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在高校服务体系方面,并未形成相关产业链,与社会联动较为不足,理论与实际较为脱节。在创业教育方面,实践相对于理论更为重要,大部分并未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使得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

三、针对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若干做法

通过对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教育的多方走访和调查,该校建立了一套创业服务、教育、指导和管理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努力实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人本化服务。

1.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首先,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机制中,着力把学生往具有创业能力和突出素质两方面并进的创业型人才方向培养。其次,通过开展创业讲座等方式转变学生创业观念,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最后,加强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理解并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较为系统的创业实践模式,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创业,深刻认识到创业教育的实用性,尽快转变传统教育的相关观念,建立帮助学生创业的良好形式。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学习教程方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通过组建专家、教师,科学系统化编写了创新创业相关教材,结合该校开展的素养教育工程,大大地促进了创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加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渗透与融合,还完善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课程。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通过创办创业大赛、校外创业孵化园实地观察与交流、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总体而言,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提升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受到实践性强又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须条件,只有拥有一支素质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打造一支具有专职和兼职水平的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业实践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校和创业成功人士、创业研究人士的联系,聘请成功创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兼职创业教育教师,更有利于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4.注重创业实践基地的拓展和建立。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大力搭建创业实践基地,除了校企合作确立实践基地,还在校内建立了“学生创业实习一条街”。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进行创业教育在硬件上有极大的困难,因此积极地创建自身的创业实践基地,既有利于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有利于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可能。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基地基本模式较为完善,创业的园区设置在校内,在校外有更大范围的创业实践基地。这样的模式更值得我们借鉴。

四、结束语

尽管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政策以及教育氛围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中所显示的问题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着眼于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且尽力使其得到良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徐天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宜春市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01

[2]张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宋建军.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

[4]高金城.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3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高职院校帮困工作例证思考论文》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141595.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