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简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认识方向教学设计(共1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一扁雀舟”投稿本文!

人教版三年级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篇1: 《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篇2: 《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介绍教室里的方向的过程,学生能够区分、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学生学会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发展辨认方向的意识与空间观念。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合作的意识,学会合作。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认识方向

(2)我喜欢的地方

(3)我学会了吗

2、开发性学习包

(1)初步认识了解山东地图,能描述出淄博和其他地市的位置关系。

(2)丰收园

3、拓展性学习包

初步认识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三)实施途径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有一个信息窗。其中“我喜欢的地方”可作为引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再介绍方向引入课题。第二课时学习课后我喜欢的地图,以山东地图为例进行讲解,学生初步认识地图作为扩充。

2、学科间整合:二年级上册“品德”课第二单元第3讲《秋游去》,说说游玩的位置。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我是演说家”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地方,要体现它们的位置。

4、体验式活动:从地图上指一指游玩的地方,并说出它在家乡的哪个位置。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2课时。

(四)教学案例:

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平面图上寻找方向的简易做法:先利用“上下左右”判断平面图某地的位置,再根据八字方针换成对应的方位。如,图中容易观察A在B的上边,因为上→北,所以A在B的北边。由于学会对“上下左右”的判断了如指掌,教师引导将难问题简单化,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最后以山东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作补充,不仅认识了不同地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也巩固了本节重点知识。

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地图,会在地图中寻找东、西、南、北,做到学以致用。

篇3: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4:《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磨黑镇第一小学杨俊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二、引导探究,认识二分之一

(一)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谈话:这一半月饼是整个月饼的1/2,那么,另一半月饼又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2、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到手操作,深化认识

1、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图形,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2、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3、把桌上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折法。

5、讨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三)引导学生认识1/2的读、写方法,教师板书。

(四)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三、动手操作,认识四分之一

1、认识1/4

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小组合作,创造1/4

3、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折出它的1/4,并涂上喜欢的颜色,看哪组的折法多。

4、展示学生成果。

5、探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

6、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4。

四、尝试迁移,创造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这样的分数,推想一下,还可能会有哪些分数?

2、的确有这些分数,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吧。

五、巩固练习,生活应用。

六、课堂小结。

篇5:《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学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位置与方向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能力目标:使学生会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情感目标: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和图上的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实际生活中的东和西是:太阳初升的方位是东,太阳落下的方位是西,用顺时针来认识南和北;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认识图上的四个方位。

教学媒体 小黑板、课件

教学活动

一、创境激疑

1、师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一边升起的吗?

生:东方

师:早晨,小明站在操场上面对太阳,他的前面是东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他的后面应该是什么方向呢?

生:西方

师:其他的南和北分别在哪个方向呢,同学们知道吗?

2、认定目标: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好吗?教师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

回答问题 动脑经想一想 齐读课题

二、互动解疑

认识实际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1、师述:现在同学们认识了东面、西面,哪南面、北面分别在哪个面呢?请同桌讨论。老师作适当提醒: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顺序是顺时针的方向。

2、师:同学们用手指一指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位置?

3、师:现在你面对的是东,背面是什么?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

生答:面对的是东,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这么看来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的操场的()面。

4、看图得出: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让学生读背。

5、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校园示意图。去掉建筑物,我们能不能用东、南、西、北来表示示意图呢?

认识方向

同桌讨论:面对东面,讨论南方、北方

回答问题

三、启思导疑

1、首先确定上方为北方,再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绘制十字方位图,看了这个图,你有事么结论呢?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听、想、回答 熟读、理解 动手画一画

四、实践运用

(一)、填空。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二)、看图填空

1、帮奇奇、雯雯标出各自的家。

2、摄影室在科技室的()面,在泥塑室的()面。从绘画室向()走,到泥塑室;再向()走,到摄影室;从摄影室向()走,到科技室。

3、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岳衡山、()岳华山、()岳恒山。

4、在阳光小区东面50米的地方有一个超市,西边30米处有一个体育场,请你标出超市和体育场的位置。

指名口答 自由做题 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位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向对

西东

篇6:新课标人教版《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认识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出示教材的第3页的第5题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计算机出示图)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五、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右走。

1.人教版一年级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2.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4.《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5.《10的认识》教学设计

6.《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7.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8.认识键盘教学设计

9.人教版山雨教学设计

10.人教版《山雨》教学设计

篇7:人教版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 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

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结合教材第52页前3幅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体会人民币的用途,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出示教材第52页第四幅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先在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老师再指名回答。

师小结: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从小要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要养成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字等)

(3)、教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1、有的把纸币分为一类,把硬币分为另一类。

2、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老师利用课件并配以音乐展示第2种分类的过程与结果。

a、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b、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侮辱人民币。)

3、学生通过给人民币分类观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元 角 分)。

三、活动:换钱中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例2)

(1)、师与生换钱。1张5角可以换( )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 )5角。

1张1元可以换( )1角。

2张1角是几角?

2个5分可以换( )个1角

1角可以换( )1分……

(2)、生与生换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分别拿两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学具中的模拟人民币)

(3)、学生独立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通过换钱活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1、1角=( )分 20分=( )角 1元=( )角

10角=( )元 40角=( )元 5元=( )角

2、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答案,教师巡视,订正做错的,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篇8:人教版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

1元=10角。

3.在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课前准备:每组两袋人民币、教学多媒体课件。

实物:各种文具。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看一看,想一想。

师:同学们在家里写完作业后最喜欢做什么?

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

(课件演示“明明当家”的动画故事:妈妈不在家,明明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给妈妈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老师还听三毛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发现,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认识情况。

2.再看一看,说一说

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认识方法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值、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

观察各种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新发现?

3.课件展示整套人民币,以游戏的方法再次辨认人民币

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4.分一分,理一理。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

师:请大家按照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理一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

5.汇报交流。

篇9:《年月日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6~P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会判断大、小月。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年、月、日的关系,以及对每个月的天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判断大月、小月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猜谜语

有个宝宝真奇妙,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日历)

2、你知道昨天是几月几日吗?今天呢?你是在几月几日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是你们的节日了?你们的节日是几月几日?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3、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2、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31×7+30×4+28=365天31×7+30×4+29=366天

3、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4、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我们把他留到下节课?

三、巩固练习

1、24个月=()年

5年=()个月

1个大月=()天

2、抢答

(1)一年里有( )月,其中大月有( )个,小

月有( )个。

(2)大月每月( )天,小月每月( )天。

(3)5月份最后一天是在( )日。

(4)7月和8月这两个月共有( )天。

(5)11月份过了10天后还剩( )天。

3、聪明小判官

1、每年有365天。()

2、一年中有4个小月()

3、二月28天。()

4、小华说,我爸爸要4月31日才从上海回来。()

4、小明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小明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多少天?

四、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天

366天31×7+30×4+29=366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二月份:28天

29天

篇10:认识东南西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前后左右。除了前后左右,你还知道哪些方向?

2.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二、初步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你们知道每天早晨,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东)

你能用手指一指东面吗?

请你向后转,再指一指,东面在哪?再请你向右转,东面在哪?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不管我们怎么转,东面的方向永远不变。

看来东面的位置是确定的,不会随着我们身体的转动而变化的。

板书:东

2.东面知道在哪了,那另外三个方向呢?谁知道?为什么?

--右边是西,因为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一般我们的房子都会朝南,因为那样阳光特别好。

它们会变吗?板书:西南北

3.这里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我们分清东南西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指一位同学面朝东,一边用手指着方向一边读儿歌。

我们一起转一下方向,边指边说。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教室,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有什么?请你找一找,再和同桌说一说。指生反馈。

三、深入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刚才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但有时候我们还是会分不清。李老师也经常分不清东南西北,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站起来转一转,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好方法先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2.教师巡视并收集好方法。

3.反馈:

预设:

--太阳升起-东;太阳落下-西

引导: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板书:东-西,南-北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

--先面向东,记住儿歌,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引导:

--东向右转是南,再向右转是西,再向右转是北,再向右转又是东。

真的吗?你转一转。

看来东南西北是有一定顺序的。你发现这个顺序和谁的运动方向是一样的?(钟面上的指针,顺时针方向)

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只要知道一个方向,就能找到它右边的方向是吗?

现在我们增加难度,只想不转,告诉我们面朝的方向,我们是否能马上能说出右手的方向?闭上眼睛:

我面朝东,右边是()。

我面朝南,右边是()。

我面朝西,右边是()。

我面朝北,右边是()。

再增加难度,打乱顺序,你还行吗?闭上眼睛:

我面朝西--

我面朝东--

我面朝北--

还增加一个难度,你行吗?

面朝南,那你知道你的后面、左面、右边分别是什么方向吗?你是怎么想的?

--

面朝南呢?

4.小结:大家都玩得很不错。看来,只要给我们其中一个方向,我们就可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真了不起!

四、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体验相对关系。

(1)指一生起立,指两人说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刚才在说的时候,我们发现,刘福星在88的东面,又在99的北面,刘福星的位置没有动,但方向怎么又不同了呢?

请你和周围的同学说说位置关系。

2.早上上学,太阳公公在小芳的右边;下午放学,太阳公公在小芳的()。

3.李老师准备了三个礼物,你想要吗?我把它藏在教室里,请你按我的指令来找好吗?

(1)请你先朝南走,再朝西走。第一份礼物

(2)请你先朝南走,再朝东走。第二份礼物

(3)请你先朝东走,再朝北走。第三份礼物

3,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智慧卡里分别写着什么吗?你们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指生读。教师课件演示。

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该怎么办呢?

方法一:看树的年轮,年轮密的方向是南,年轮疏的方向是北。

方法二:看树叶,树叶稠密的地方是南,树叶稀疏的地方是北。

方法三:看北极星,北极星总是在北方的天空中。

其实还有一种辨认方向的仪器,叫指南针。

学了这些本领,以后万一迷路了,就可以帮助我们认清方向。

四、总结交流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请在我东面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在我西面的同学朝我点点头。

请在我南面的同学给我一个笑脸。

五、课外作业

1.中午,我们一起到操场去观察观察,看看学校操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把主要的景物记下来。

2.回家后找一找地图,看看地图上的方向是怎样标的?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你们的家乡在什么方向?

篇11:认识小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会读写小数。

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

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呢?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出示课件:

师:我们将这些标价(物品的价格,即多少钱)分成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出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出示课件)

介绍小数的读法--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代表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右边代表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读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

2.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例1教学

师:(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课件: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介绍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右下角写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出示米尺课件: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零几米。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5.小组讨论。

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同桌交流后汇报。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四、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五、拓展

小数的历史。

六、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篇12:认识方向教学随笔

《认识方向》在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本的43—45页。本课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使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还很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两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

(一)先复习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初步感知方向的全面性与完整性。

(二)接着进一步认识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指导学生填写方向板。这个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平面图上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图上的东、南、西、北,然后提出另外四个方向在哪里你知道吗?由学生来说出另外的方向,再一次感知为什么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这样不需要教师教导性的告诉,学生自己就能感悟出这样命名的道理,应用起来也能更加地得心应手。

(三)最后进行巩固应用。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长取短,互相介绍确定方向的好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考虑更多的应该是怎样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素质,对教材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纵观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突出了数学生活化、活动化两个显著特点。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篇13:《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经验不断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闭,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学更有效。上学期,我上了《认识方向》这一课,上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感觉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知识,体现学用结合,教师架起生活走向数学的“这座桥”,才能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知识真正来源于生活,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活动情境。

第一环节:教室里的八个方向 课开始,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上一节活动课,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很乐意。接着,我叫了一位学生上来和老师做游戏,使学生明白老师在某某同学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为后面给新方向命名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找出今天教室里藏着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学生很快找到“四面八方”这个成语,接着问“四面”指的是哪四面?并要求学生在教室里指一指四面:东、南、西、北,然后提问“八方”是指什么?并指着墙角的“八”字问:谁能说出八这个字在教室的哪一面墙上呢?一些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由此介绍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指的是那四个方向,以及这四个方向的命名,并让学生在教室里指一指新学到的四个方向。

二、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第二环节:操场上的八个方向 鉴于以往的教学经验,第二环节应该就是认识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并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但每次课后反思都能感觉:学生对于从“空间的方向”到“平面图上的方向”的转换,学生过渡的比较吃力,有的学生思维还是停留在空间,没有意识到平面上的方向与空间方向的联系。生活中有很多成年人看不懂地图,更何况二年级的小学生呢?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采取了大胆尝试: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于是,第一环节结束我就对学生说:教室活动到此结束,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操场上活动。首先,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中间,以操场为中心,让学生说出操场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指的是哪个方向?并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出北对南,东对西,东南对西北,西南对东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操场的周围分别有些什么?要求用上今天学到的方向词,接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白纸,放在操场中间的地上,先把操场用一个平面图形表示,画在白纸中间,并写上“操场”两个字,接着在平面图上把八个方向标好,然后鼓励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合作,把操场周围的这些建筑物以及操场,画在这张大白纸上。这时有学生反映有些建筑太难画了,我接着说不要画出立体的,只要画出简单地平面图形表示就可以了,例如:操场南面的花坛是一个细长的长方形,我就画一个这样的长方形表示(边说边示范),再比如:操场东北面的厕所,只要想象它的房顶的形状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再次示范),这是学生明白了该怎样画,很多同学跃跃欲试,最后,让学生在几个小组中推选一个代表,很快共同完成了一幅“校园平面图”。

三、回归课堂感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第三环节: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 完成后我组织全班回到教室,把刚刚制作好的不太漂亮的“作品”挂在黑板上说: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的一部分,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挂?引导学生说出平面图上的方向一般都是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接着让学生借助于手势记一记平面图上的八个方向,然后再次交流操场的**方向有**,**在**的什么方向。

第四环节:实际操作,巩固深化 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贴一贴,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在本课的“想想做做”第2题。我对题目进行了改编,有效地利用图中的相关信息。先提问:“你最喜欢的水果在水库的哪一面?”同桌共同解决。再问:“你喜欢的水果又在桃园的哪一面呢?”我发现学

生更乐意动脑筋解决问题,也乐意与人交流合作。再把这些水果制作成9张卡片,要求学生听我说的方位或学生自己说方位,让其他学生上黑板完成这幅水果种植分布图。练习经过创造性地改编,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对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五环节: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怎么学到的?然后布置学生回家以后,找一找你家的四面八方有什么?

上完这节课我深刻反思:感觉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超市、商场、农场……走进生活中去。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才会学的轻松愉快。本节课中,学生正是有了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的过程,才感受到数学真的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正是有了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的过程,同时也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正是有了走出课堂亲身体验的过程,才使得学生由“空间方向”到“平面上的方向”的转换时的“思维过渡”不再那么吃力。教师架起生活走向数学的“这座桥”,才能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知识真正来源于生活,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14:《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话题”,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面向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平面图上认方向,还要求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本课的活动主题图是一幅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题图,当中以学校为中心,先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么主要的建筑物。

低年级的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于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我就紧紧抓住孩子们这份好奇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设疑求新,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并结合生活经验来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经验。

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很多孩子根本还不认识方向,通过回忆一首儿歌,孩子明确了方向。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为了突破这一个,我首先让孩子顺时针认识这四个方向,然后通过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词让孩子知道东西相对、南北相对,接着让孩子在经历中感受,最后通过4道题组练习巩固(面向东面,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在做想想做做第1题时,我感觉到孩子懂得的很多,同时我的知识就显得匮乏。我是先让孩子自己自习第1题,然后探讨的。在交流时,孩子说了很多我没有听过的知识。王骁说:“北斗七星在大熊星座的二等星”,严褀说了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故事:“唐朝李世民时,来了7个酒量很大的猴子......后来这7个猴子没有了,可能变成了现在的北斗七星。”这些我从不知道。在探讨辨认方向的方法时,孩子们也说出了很多。比如,看风向、影子、苔藓、树皮(南面的比较光滑,北面的比较粗糙,白桦树尤为明显)等等。

我以为我的知识足够应付孩子,但是我错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远比想象的要丰富,从这点来说,我准备的不够充分。为了弥补我心中的愧疚,课后我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然后给他们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孩子很感兴趣,还提了一些他们心中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面对聪明而又渴求知识的孩子,我们老师唯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胸有成竹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才能让数学有人文气息,才能有效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篇15:《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是在认识了东、南、西、北,知道了平面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在现实的情境或者平面图上辨认上述几个方向。

通过课前预习调查,我发现学生中对这四个方向了解的同学约60%。于是我通过复习旧知入手,试图找到学生的知识生长点,通过复习,我发现学生对东、南、西、北这四个主要方向掌握的还挺不错,全班只有两三位个同学不能正确指出图中的东、南、西、北,所以学生都能够说出平面图上的方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这四个方向)。于是我开始引入新课,问: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是什么方向?(请同学们用学过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对应。)下面比比谁能够通过一节课就学会,好吗?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方向的信心。

出示课件后,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上有些什么地方,要求学生说说汽车站、火车站、电影院、少年宫分别在学校的哪面?再要求学生像老师一样提出谁在谁的哪面这样的问题,当学生提到如“超市在学校的哪面”的问题时,我及时评价,这个问题提的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像这样不是正对着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超市是在哪两个方向的中间,接着介绍这是右上角(东北方向,并画箭头板书出这个方向),用右上是东北面帮助学生记忆这个方向。然后再提出你还能提出一个也不是正对着的问题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都能仿照前面的同学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说是什么方向,如果有学生说是“北西”、“南西”等说法时及时纠正(先横着读在竖着读,简记先横后竖)。在这个环节后,我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说方向,如: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面?学校在超市的哪面等,通过多认多说进行巩固,最后再进行练习。

在练习的环节,最后一道练习情况并不良好,我忽略了学生层次的差异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学生习惯上知道上北下南,于是教学生面对实际方向,按“东南西北”四个字的顺序沿顺时针方向90度90度的转动。这样仍然有一部分同学难以掌握,需以后解决。

篇16:《认识方向》教学反思

《认识方向》是实验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二年级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学期继续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8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方向板,进而使学生学会在平面图形中依据判断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的七个方向,但这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为三年级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较弱,方向感不强,抽象的方向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理解掌握。如何引导学生由具体走向抽象,并把获得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的问题中,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寻宝,但想要寻宝,首先要先学会看藏宝图,也就是认识方向,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找到宝物之后,让学生看到藏有宝物的箱子,问学生想不想打开箱子看看有什么宝物,但一定要用方向词来说明你想看哪一个箱子,学生的兴趣更高涨了。先出示以小明为中心的平面图,让学生说说你想打开那个箱子,当学生随意指出不知道如何称呼方位的箱子时,也就由此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范围产生质疑,也就产生了探究新知的愿望。当有学生回答出是东北面时,我随即把问题继续抛给这位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教师适时引出东北面这个新方位词,让学生在迫切的求知愿望之时不经意间地又主动建构起对新的方向认识。

二、开放思维,突出重点

“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思考对于我们这个班,用什么样的教材最合适。”我把教学内容蕴含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在让学生探宝的过程中,由学生随意指出方向,打开箱子。但是有的箱子所在的方向没有学过,有的学生就不知如何叙述,而有的学生知道就能一下子说出来。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先引导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感知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接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

三、发挥主动性,突破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物来辨别方向。我并没有直接将方法教给学生,也没有在例题时就亮出难点,而是考虑到“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些方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内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并没有急于让学生以不同的参照物来辨认,而是本着打牢基础,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目的是不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如:给小动物找家,出现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我预设到的,而在“水果园”环节中,我也有意识地改变了参照物,这样学生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我觉得只有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心里才有一种寻求答案的动力,才会认真去掌握方法。 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也引导学生学会了转换参照物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这一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适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想描述哪些水果园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在更自由、更开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描述现象,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观测地点,引出对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相互关系的不同描述,促进学生在开放的思考中逐步学会用不同方式合理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四、策略教学,相互结合

在教学中,思维策略出示的适时,通过复习旧知识——“根据什么判断出各个方向”,引出思维策略:谁能确定先定谁,以及诀窍:在平面图中要先确定指向标。在结合处理难点中,补充了第二个诀窍:确定中心(参照物),已在让学生印象深刻,辅助难点的突破。在后面的教学中,能始终运用这两个诀窍,带着思维语言来学习。

五、不足及改进

1、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难点没有完全突破,我本意在通过不断变换观察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发生变化,从而不断提升思维质量。但是由于前面先以中间单位为参照物,来辨认8个方向,而把处理难点的时间推后了些,在处理难点上我的语言没有到位,没能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没有深入进行理解,使难点突破不够,直接体现在练习中。

2、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在判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3、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

4、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指一个方向的范围,而不是单只一个方向。在教学中要讲述给学生。

我会进一步完善我的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知识,充分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人教版三年级认识方向教学设计》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200809.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