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共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此,感谢网友“小tudu”投稿本文!

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

篇1: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好伙伴”,理解“好伙伴”。提问:怎样的朋友才是好伙伴?

2、读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字音。

巡逻 汪汪叫 拨开 焦急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读议结合,理解、感悟

1、朗读全文,思考:谁和谁是好伙伴?

2、课件出示:护林员带着猎狗回来了,乌鸦“哇哇”叫着迎接他们的快乐情景。

3、乌鸦是怎样与马哈多和猎狗成为好伙伴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有关段落读一读。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师生讨论汇报。(如:朗读文段、表演读、分自然段读、讲故事等。)

重点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中句子“马哈多把乌鸦带回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以及第4自然段,体会马哈多爱护动物的好品质以及马哈多、猎狗与乌鸦一起生活的快乐。

5、课件出示:护林员马哈多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叹气和乌鸦在焦急地飞来飞去的情景。

启发:马哈多和乌鸦干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

(预设学生提问:“叔叔,你在担心什么?”“您有什么事不开心?”“乌鸦你在天上飞来飞去,有事吗?”)

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关心别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5~10自然段,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样了。

6、学生朗读文段,画出使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7、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句子

“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

“那乌鸦也飞进飞出,焦急不安”“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抓住“焦急不安”“飞进飞出”“一次一次”,读出焦急、关切的语气。

8、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各抒己见。

篇2: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 X X

X X X —

请你 原谅 我 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堂小结

篇3:《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 马哈多

猎狗 伙伴 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留下的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到5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二、 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学生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全班交流感动)

(1) 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

(2) 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

(3) 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

(4) 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顺便课件出示: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 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 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全文)

师: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再读全文,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四、升华理解,扩展再创造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

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

伙伴就该……

伙伴就该……

伙伴就该……

与好伙伴在一起会……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一看谁才是玛莎的好伙伴?

课件播放故事。

六、友谊格言欣赏

师: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选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七、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八、板书设计

马哈多

猎狗 伙伴 乌鸦

有心去交

幸福开心

互相牵挂

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

《好伙伴》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护林员马哈多救了一只乌鸦,乌鸦成了马哈多和猎狗的朋友,它们友好相处。有一次,猎狗掉进了枯井里,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猎狗送食物。这篇课文在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保护动物、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是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标段序,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请孩子们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寻找课文对应的段落。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马哈多是怎样发现乌鸦给猎狗送食物的。2.当马哈多找到猎狗后,为什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对课文进行了适当延伸,引导孩子们思索:1.马哈多流泪后,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2.讲一讲自己怎样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启发孩子们更加爱护动物,与它们友好相处。

孩子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发言很积极。从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也还可以吧。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A: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过程与方法

A: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

B: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B: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重难点、关键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4:《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内容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

【设计理念】

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

1、板书“好伙伴”,理解“好伙伴”。提问:怎样的朋友才是好伙伴?

2、读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画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字音。

巡逻 汪汪叫 拨开 焦急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内容来自斐斐课件园WwW.FfKj.nEt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读议结合,理解、感悟

1、朗读全文,思考:谁和谁是好伙伴?

2、课件出示:护林员带着猎狗回来了,乌鸦“哇哇”叫着迎接他们的快乐情景。

3、乌鸦是怎样与马哈多和猎狗成为好伙伴的?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有关段落读一读。

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然后师生讨论汇报。(如:朗读文段、表演读、分自然段读、讲故事等。)

重点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中句子“马哈多把乌鸦带回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以及第4自然段,体会马哈多爱护动物的好品质以及马哈多、猎狗与乌鸦一起生活的快乐。

5、课件出示:护林员马哈多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叹气和乌鸦在焦急地飞来飞去的情景。

启发:马哈多和乌鸦干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

(预设学生提问:“叔叔,你在担心什么?”“您有什么事不开心?”“乌鸦你在天上飞来飞去,有事吗?”)

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关心别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5~10自然段,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样了。

6、学生朗读文段,画出使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7、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句子:

“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读出担心焦虑的语气。

“那乌鸦也飞进飞出,焦急不安”“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抓住“焦急不安”“飞进飞出”“一次一次”,读出焦急、关切的语气。

8、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各抒己见。

9、学生汇报,老师小结:乌鸦和猎狗虽然是普通的动物,但是他们却有着人一样的美好情感,有着像兄弟般的情谊。

四、汇读全文,总结收获

1、学生朗读全文。

2、学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预设:我们要爱护动物,我们要关心朋友、帮助朋友。)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或家长听。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故事写下来。

[《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5:《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 三个好伙伴》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课,本课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观察、感受和体验三原色,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安排:

活动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观察发现,寻找新知--欣赏感受,获得新知--巧设质疑,交流讨论--出示作品,托展思维--活动体验,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讨论评析--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平析。

活动一:

可以通过从卡通形象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好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卡通形象的美和色彩的美。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画,并请同学在自然界、生活周围找一找三原色,并谈一谈对色彩的感受。

学生认识三原色后,接着就可以开始吹画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同学谈谈画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技法的兴趣。教师这时可巧设疑问,再让同学互相讨论大自然中认识的树的种类、名称及特点,并让学生上台来展示,画一画这些优美的树,引发学生认识树的结构(树由树干、树枝和树冠三部分组成),了解树的形象特征。接着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自己想象树的形象,同时提出自己在吹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可适当做一些示范,如色彩的浓淡、色滴的大小、吹气的力度、方向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品画完后可让同学再观察,发现三原色在自然渗透时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能力。

2、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三原色的重要性及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表现力。

教具准备:三原色的卡通图画、儿歌、吹的彩色树作品及绘画树的作品若干张、米罗作品、彩色水、白卡纸、吸管等。

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并了解他们?(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

生:想,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们看,(出示卡通画:介绍红红、黄黄、蓝蓝),红红的红是什么红?

生答--大红,品红。黄黄的黄是什么黄?生答--柠檬黄。蓝蓝的蓝是什么蓝?生答--天蓝,老师告诉你们又叫湖蓝。

师:刚才你们认识了这三种颜色,你们知不知道这三种颜色又叫什么名字?

(请同学回答)。

师:对,这三种颜色,又叫三原色,有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这三种颜色(红、黄、蓝)叫三原色?

(学生回答)。

师:对,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其它颜色调不出来的,但是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许多颜色,同时三种颜色混调时可成为灰色。红红、黄黄、蓝蓝是来自色彩王国里基础的三种颜色,为了让我们记住它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首儿歌,(出示儿歌):

红红、蓝蓝和黄黄,

真是三个好伙伴,

来自色彩大家族,

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二、观察发现,寻找新知。

师:是啊,大自然和生活中离不开这三种颜色,下面请同学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和这三种颜色一样的?(分小组讨论,交流)。--养成学生观察发现生活的能力。

生答:教师前面的国旗是红色的,国旗上面的五角星是黄色的,吃的柠檬是黄色的,蓝天是蓝色的。

通过以上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的美。

三、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三原色,找到了我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老师带来了一张画,想不想看?(出示吹色树画),请仔细看,老师这张画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张用三原色水,滴在白纸上,用嘴吹或借助吸管吹出来的彩色树,请找一找,画中除了有三原色,你还发现了有哪些颜色?看谁最聪明,这些颜色是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混合在一起变出来的?

生:我发现了有绿色,绿色是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变来的,老师我,我发现金黄色,金黄色是红色和柠檬黄在一起变出来的。

师:是的,你观察得真仔细,金黄色又叫橙色。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老师,我发现了一棵好看的紫色的树,紫色是由蓝色和红色渗透在一起变出来的。

四、巧设疑问,交流讨论。

师:是的,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发现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树,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你还认识了解哪些树?这些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互相议一议),然后请同学把知道的树画在黑板上。(学生兴趣盎然,小手高高举起,课堂气氛活跃,同学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学生画出的树有:春天的柳树、苹果树、枣树、梨树、樟树、银杏树、白杨树、枫树等,并一一道出了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特点。如苹果树上结了红红的苹果没,银杏树的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枫树的叶子想我们手的形状等。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激发学生更加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师:同学们画出的树真多,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树,再请同学想一想,找出这些树的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一说树的组成、树的结构)--为以下吹树画作铺垫。

五、出示几张姿态优美的树的作品,再分析树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象特征。

六、学生作画,巡视指导。

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出自己的想象树。(学生在试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突破教学环节的难点,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起的方向和力度等,可适当做一些示范。)

七、展示作品,讨论评析。

让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进一步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

八、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内涵理解。

九、教学效果。(略)。

活动二:

1、欣赏感受,读懂作品。

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画面中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了画面的主题,画面中的小面积的蓝色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色的对比,黑色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

再次欣赏,分组讨论。

书中三幅学生的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画动物为主的,有的表现汽车的,还有的以人物为主的,三副画的色彩使用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有的是单色平涂,有的是双色重叠或三色交叉互搭,从画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自由自在地表现。

3、通过以上二个环节的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运用画面效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4、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提高同学的审美意识。

作业要求: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创作一副想象画

[《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6:《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谈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预设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情况。

预设:“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焦急不安”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

注意“汪汪叫 拨开 焦急”的读音

4、检查读文。(根据学生的读文情况进行评价)

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发挥个性;同桌互读,合作交流;理解生词,结合生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课后评价作业设计:

一、下面括号里的字戴上合适的帽子。(加拼音)

(巡逻) (汪汪)叫 (拨)开 (拔)草 (焦)急不安 (激)动

二、从文中找出和“巡逻”一样的词语。(部首相同)

________ 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好伙伴指( )( )和( )。

2、马哈多两天两夜没见到( )的猎狗了。原来,他( )的猎狗掉进了枯井。

3、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 )得流下了眼泪。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2、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教学设计】

一、回顾文本,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猎狗伙伴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留下的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后,浅谈感受,初步理解三个好伙伴之间的真情,带着感受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学生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画出重点,有所感悟。】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感动)

重点理解: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

(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快乐。”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

(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段。

(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顺便课件出示:(1)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2)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设计意图:“一词多义”的渗透旨在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他为什么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呢?他们会怎样做呢? 师:乌鸦和猎狗虽然是普通的动物,但是他们却有着人一样的美好情感,有着像兄弟般的情谊。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切地感受三个小伙伴之间带给我们的感动,领略文本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感动,在一次又一次地品读中培养语感,以声传情,因声明义,体味感动,升华感动,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课堂,解决问题出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贵在质疑。】

四、升华理解,扩展创造

1、读完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收获一定都不少,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对伙伴的理解一定更深刻了,对吗?那你觉得什么是伙伴呢?(学生尽情发言)

师:伙伴就是在困境之中给我们温暖的人,就是在在危难之中给我们帮助的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结交这样的好伙伴。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 的理解吗?

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2、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

伙伴就是……

伙伴就是……

伙伴就是……

与好伙伴在一起会……

我们要珍惜……

【设计意图:感动之余,放飞学生的心灵,用一首小诗去表达学生对伙伴的理解,对友谊的诠释,跳出文本,延伸感动。】

小结:同学们,你们的一首首小诗道出了真情,谁能成为你的好伙伴多幸福呀!但不要忘记动物也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和它们和睦相处,这样我们会更快乐。

五、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马哈多 互相牵挂

好伙伴 猎狗 互相关爱

乌鸦 互相帮助

课后作业设计:

作业超市

一、请把《送给好伙伴的诗》写在日记本上,并读给他听。

二、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故事写下来。

三、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好伙伴》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篇7:《好伙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具要求】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设计意图:由学生谈自己最熟悉的好伙伴导入新课,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预设的问题也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情况。

预设:“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焦急不安”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

注意“汪汪叫 拨开 焦急”的读音

4、检查读文。(根据学生的读文情况进行评价)

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发挥个性;同桌互读,合作交流;理解生词,结合生活,朗读文本,整体感知。】

篇8:《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A: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过程与方法

A: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

B: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B: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重难点、关键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

猎狗伙伴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留下的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到5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学生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全班交流感动)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

(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

(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

(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顺便课件出示: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全文)

师: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再读全文,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四、升华理解,扩展再创造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

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

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与好伙伴在一起会……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一看谁才是玛莎的好伙伴?

课件播放故事。

六、友谊格言欣赏

师: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选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七、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篇9: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30分钟。

一、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

二、讲授新课

1、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学生操作)

2、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

3、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4、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5、教师小结:

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

6、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有两个游戏:

①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②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象画。

7、作业评价与展示

学生互评,老师评价。

篇10: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

教学难点:

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师――颜料吹画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

生――颜料吹画用具、参考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展示各个层面图片。

学生所看所感。

师:可以说有光亮就有色彩,从浩瀚宇宙到我们地球,从自然景物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绘画艺术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色彩无处不在。

二、揭示课题

1、师:我们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大都是由光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之间相互调配合成呈现出来的,这红黄蓝三种颜色也是颜料中最基本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2、学生朗诵儿歌,教师板书课题

――三个好伙伴・活动一

三、教学新课 探究方法

1、认识色彩

⑴、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⑵、展示红黄蓝各主题图片。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

――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

2、学习吹色彩水画

⑴、学生赏析课本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A 、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学生吹画 教师指导

1、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2、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

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五、作业展示 发现总结

1、择优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红和黄融合变成了橙色,黄和蓝融合变成绿色,蓝和红融合变成了紫色。

2、实验:黄加蓝时黄逐渐增多变成绿色系列中的黄绿色。

学生分组实验其他系列。

3、总结:通过这些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的团结协作能产生千变万化的颜色,所以他们是三个最好的伙伴。

4、复诵儿歌,加深理解。

六、欣赏延伸 布置作业

1、展示黑白主题图片。

师:彩色中除了三原色,其实黑和白也是基本颜色。三原色以及黑白它们之间的相互调配,可以说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色彩体系,完整的色彩世界。

2、展示现代绘画作品。

3、布置作业

⑴、准备好下节课以三原色为主进行绘画创作的工具材料。

⑵、尝试检验“其他颜色调配不出红黄蓝三原色”的这一定义。

篇11:人音版三年级《好伙伴》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好伙伴》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写的是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护林员马哈多带着猎狗在山上救回一只受伤的乌鸦,帮它养好伤;乌鸦叼肉给掉进枯井的猎狗吃。故事真切感人,赞美了人与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视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巡、逻”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

篇12: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能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1——3件玩具。

3、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瓶盖的巧妙利用,如何来设计、组合。

教学难点:

把各种各样的瓶盖组成有趣的东西。

教学准备:

范作、示范用材料。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瓶盖,腊光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

你们看:(各种各样用瓶盖制作的的玩具。)

二、引导学生欣赏。

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造型玩具的艺术美。

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三、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1)请学生列举他们所看到过的圆(柱)形的物体及物体中的圆形部分,如水井、风扇、太阳、月亮、灯、篮子、娃娃的眼睛等。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与眼前的瓶盖联系起来。

(3)联想游戏:

将两个瓶盖放在一起,想一想,他像什么,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将三个瓶盖放在一起,又像什么?比一比,看谁想的最多。

(4)老师小结。

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考虑:我今天准备用瓶盖做什么?还要用到哪些材料,怎么做?四人小组商量讨论。

四、学生动手制作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物品。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五、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篇13: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猜姓名,揭题

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怎么称呼我?

对,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答)告诉你们,老师这个名字是……所以就给我取……这个名字了。

3、揭示课题:现在同学们都知道我名字里的故事了,老师还不知道你名字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你名字的来历,现在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指名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名字里的故事?(指名说,随机强调说话时的注意点。)

2、师评点,并出示说话要求:(1)说说姓什么,叫什么;(2)说清楚是哪个字;(3)名字是谁给取的;(4)为什么叫这个名字;(5)说说小名。

3、现在你想不想把你的名字里的故事告诉你周围的同学听?这样吧,我们六人合成一组来讲讲。(生小组交流)

4、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你名字里的故事了,可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师随机点评。)

三、拓展练习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老师来说两个人的名字,你们看认不认识。王昊、谢婉滢?不知道吧。那知道月亮姐姐吗?冰心呢?告诉你们,其实王昊就是月亮姐姐,谢婉滢也就是冰心奶奶。原来王昊、谢婉滢是她们的父母给取的大名,而月亮姐姐、冰心是别人或者自己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等给取的昵称或笔名。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名字,你会取怎样的名字?

2、你现在取好名字了,你能把你取的小名或者别名来告诉大家吗?你还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生说)

3、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课后可以去搜集、了解一下。

4、回家以后,和家里人说说,你从名字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名字里的故事,原来小小的名字里有着大学问呢!【2】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2、说出对自己名字的看法,学会交际与沟通。

3、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交际与沟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交际。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回家向父母打听自己名字的来历或者询问家人或同学的名字的来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指一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问他/她:你知道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吗?你会写他/她的名字吗?(生写)

师问:同桌,他/她把你的名字写对了吗?(同桌说正确的名字写法。)

师再问:你知道他/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

二、以教材为依托,了解名字

1、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哪些作家写的?说说他们的名字。

2、你知道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那些人物?说说他们的名字。

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名字?

4、这些人的名字当中,你知道谁的名字的来历。

三、以说话为基础,小组交流名字的故事。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说说你叫什么名字?是谁给取的?为什么给你这个名字?它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参考:大家好,我是(),在字典里,我的名字中的()字的含义是()。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我的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知道了这个名字的含义,我感到()。

2、根据上述,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

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的听,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注意用语要有礼貌,神情自然。

3、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说清楚了没有?说得有趣吗?

四、作业

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看看你能不能讲得清楚,说得有趣。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清楚、有趣

教学反思:

说名字里的故事,这是一个同学们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名字里都有家人对他们的期待,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去询问家人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亲子关系,也让学生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课堂上,我多让学生说,让学生写他人的名字,也是在促进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交流故事环节,我以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发言,使他们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所想的内容,以真正地实现沟通和交流。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气氛活跃。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三年级上册《好伙伴》教学设计》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200915.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