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简介】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共13篇),方便大家学习。在此,感谢网友“kktutu”投稿本文!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篇1: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一、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现代物流业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如海尔集团为了规范未留管理,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把公司的采购、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行了集中管理,设置了采购事业部、储存运输事业部及配送事业部,重组了物流业务及物流资源,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近年来,国外有实力的、规范管理的物流大企业看好了我国未来物流市场的良好前景,不断地进军我国国内市场,在各个区域构建起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和物流联盟。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很大的威胁,但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经济管理,以此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给广大的客户。比如海陆、阿尔卑斯、马士基等。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理论界除了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物流理论以及经验外,还参考了西方国家物流理论研究成果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建设、制定了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物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我国物流技术的研究步伐。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小、少、弱、散”四个方面的问题。所谓小,就是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所谓少,就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有效的营销手段少;所谓弱,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所谓散,就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秩序不规范,缺乏有力的网络支持和网络分散。

2.现代物流业具的发展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物流规模以及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物流业逐渐朝协同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当前,随着物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大了各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为了有效应对竞争,我国物流业必须采用公司间的并购或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构建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构建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了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将其具有的整体优势及互补优势全面的发挥了。

第二并购或联合。比如美国的UPS并购了总部设立在迈阿密的挑战航空公司、美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物流企业PAPCE和法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郭克豪斯公司等。相关物流方面的专家认为,只要国际上各个物流企业间实现联合与并购,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新组合而成的各物流联合企业及跨国公司会将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以对国际物流动态信息全面的掌握,调动企业自身在各个区域中的物流网点,在全球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大大节约了时间及降低了费用。

(2)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指的就是除了供需之外,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增长率较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客户不断增多。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物流装备加以改造以及增强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渐的将系统技术作为了主要核心,形成了以先进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各项专业技术为重要支撑点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我国物流业在未来过程中将朝着四个方向不断的发展,即信息化,如使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自动化,如自动化导引小车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化,如电子跟踪技术、电子识别技术等;集成化,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机械化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

1.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的竞争优势。

要想确保区域物流体系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要素:产业发展环境、物流生产要素、企业协作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和物流标准体系。其中,产业发展环境,具体涵盖了区域物流产业政策、各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市场管理法规等;物流生产要素,具体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等;企业协作群体,具有彼此间互补的核心业务能力,建立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具体涵盖了物流需求和供给情况等;物流标准体系,具体涵盖了物流术语标准、包装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作业标准等。

2.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先发展后规划、先规划后发展和边规划边发展三种类型。

(1)先发展后规划。这种发展模式是将自由市场经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市场的作用先把物流业发展起来,然后在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与推动。这种模式物流水平较高。常用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

(2)先规划后发展。实际上就是由政府部门先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利用行业协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60年构建了物流管理中心,主要以工业企业高级顾问的形式出现,协助企业编制一套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物流专业性会议。70年代,英国又构建了全国物流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场所给物资流通、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对物流有浓厚兴趣的人员交流。这一发展模式主要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除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要出租仓库给用户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3)边规划边发展。采用这一模式主要是欧盟。欧盟最具典型的成功经验是,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全面的协调,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摒弃过去的垄断方式,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促进物流产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3.我国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项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也的现状采用边规划边发展的模式比较妥当。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政府部门的行为全面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将区域间的关系协调好,从而为现代物流业营造出良好氛围的发展环境;其次,利用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增长。最后,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由中国特色的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

三、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

1.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外部动力主要是工商企业由于生产或者销售物品时具有广泛的涉及面,批量少批次多,物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等特点,对时效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将原本属于自己来完成的效率较低、对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的业务分离了出去,构建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是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物流业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的具体特征,可将物流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运输主导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物流系统中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物流业扩展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间;最后是物流系统服务阶段。其所体现出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当前,要想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就必须对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全面掌握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体系方略。

2.分析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

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一是供给指标:

(1)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涵盖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并对对诸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布局、连接、对运输资源的全面整合等。

(2)物流信息系统。具体涵盖了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企业信息化程度等。

(3)物流业经营服务能力,涵盖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等。

二是环境指标:

(1)区域城市经济功能。其会影响到物流量的形成,比如会展中心、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强等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区域创新度。具体涵盖了两方面的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各种物流装备及技术水平会在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下逐渐提高,而物流组织则在制度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进一步的趋于完善。

三是成效指标。

其不仅能够将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的反映,而且还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不理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有效解决,以此促进区域物流体系持续良好的发展。

(1)根据行业或者产品划分的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或者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将各个行业、各个产品物流成本全面的反映出来。

(2)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实际利用率.这一指标越高,就越说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规划科学合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应积极的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这对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论述不是很全面,以期相关人员提出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篇2:煤炭企业物流体系发展研究管理学论文

摘要:从煤炭的行业需求分析入手,分析了煤炭物流业的发展瓶颈,探讨了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路,提出了发展煤炭企业物流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流体系;物流信息系统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达到70%。煤炭在我国的用途十分广泛,既是燃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的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以山西、内蒙古为中心的北方地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大都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和南方地区,除了东北产区的煤炭能够自给自足外,其他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外运。

与此同时,煤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的运输量也随之增大。据统计,仅我国煤炭的运输量就占到全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的40%左右,因此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1煤炭的行业需求

煤炭主要用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工业及部分居民的生活领域。

1.1电力行业

电力是我国消耗煤炭的第一大户,其消费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火力发电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至,全国火电、水电、核电在全部发电量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83.3%、14.4%、1.9%。而燃煤发电又一直是火力发电的主要方式,长期保持在90%以上的比例。

1.2钢铁行业

钢铁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制造各种机械设备以及运输业、建筑业及民用设施的基本材料。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耗包括炼焦用煤和燃料用煤。我国的钢铁行业是焦炭消耗的第一大户。20,钢铁行业消耗焦炭量占我国焦炭消费总量的86%左右。至年,我国钢铁总产量达4.89亿t,占全球产量的40%,大约消耗煤炭4亿t,其中消耗焦炭量约2.5亿t。

1.3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制造业和基本化学原料业。在化肥制造业中,煤炭消费量大都集中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合成氨的能源消费量占化肥制造业全部能源消费量的90%以上。

1.4水泥生产行业

煤炭是水泥生产的主要燃料,又是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之一。

煤炭质量不仅影响水泥熟料煅烧的产量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水泥生产成本的高低。因此,对煤的质量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煤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这3项指标。截至2007年底,我国水泥总产量达到13.6亿t,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8%。目前,我国建材行业每年煤炭消耗量在3亿t以上,约占我国年煤炭总消费量的10%。

2煤炭物流业的发展瓶颈

从长期来看,“北煤南运、西煤东送”的.格局不会改变,煤炭外运出省的趋势不可避免。但目前我国煤炭物流系统尚未完全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煤炭物流业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煤炭运输成本高。目前,煤炭运输主要以铁路为主,而铁路运力已趋于饱和,无法满足运输需求,增量部分需采用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解决。由于限制超载、过路费、燃油价格上涨以及煤炭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环境等因素,造成成本增加,提高了煤炭运输的成本。

(2)物流企业体制问题。煤炭物流企业体制不合理,机制不健全、不灵活,大锅饭现象仍然很严重。配送及运输部门的积极性、效率明显不如社会上的流通运输单位,提送一次货物的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

(3)地区性基础设施差异。煤炭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差距,制约了煤炭配送的效率,也提高了煤炭配送的成本,从而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4)物流配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少。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及配送人员,既要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又必须同时懂得财务管理、煤炭生产、设备性能及综合信息技术管理等专业技术知识,但目前物流配送行业具备以上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

3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进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地消除煤炭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保障企业数据安全,同时又能有效地减少库存资金,并为煤炭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库存管理、网上查询管理等。

由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统计查询、基础信息维护等子系统组成。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也可以基于网络技术开发。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企业与不同地域的经销商、合作伙伴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提供电子地图和空间数据库支持,优化订单处理流程,降低订单处理成本,提高订单处理效率,保障订单数据的安全,从而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基于Web GIS技术开发的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如下:(1)先进性。Web GIS系统架构分为B/S结构和C/S结构,也可以采用两者混合架构。如果采用B/S结构,则可以在较小投资下,迅速建立起覆盖物流网络的信息网络,并且随着物流网络的延伸而延伸,不需增加投资。

(2)稳定性。系统可在Windows XP、Windows 2007等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并具有强大的容错和纠错能力。

(3)直观性。能以图文形式直观地表现企业仓库的地理位置及属性信息,并可对物资存储和运输做出最佳路径分析和空间叠置分析,以直观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

(4)易用性。系统界面直观、友好,操作人员只需经过简单培训,就可熟练使用。

(5)安全性。系统提供多种有效的安全保密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非法侵入;在信息访问和交换中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按访问级别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权限。

由于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如煤炭物流范围大,信息源点多,信息量大;煤炭物流信息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时效性强;煤炭物流信息种类多,煤炭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也密切相关。因此,煤炭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在煤炭物流实践中,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开发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实时货物查询、货物跟踪等服务,来满足客户追求方便、快捷服务的心理。

篇3:煤炭企业物流体系发展研究管理学论文

(1)加强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于煤炭物流业发展来说,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因为我国煤炭配送中心发展参差不齐,在整个煤炭物流系统中,有些配送中心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煤炭企业目前的需求。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整合,发展公共配送信息化平台,可以降低煤炭配送成本并极大地提高物资配送效率。煤炭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计划、合同、出入库、财务、物资配送、价格、供货商、用户、综合统计、物资超市、数据交换等管理功能。在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设置必要的监督流程,以进一步增加物资采购和供应过程的透明度。同时,煤炭企业还应当重视对物资供销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2)充分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煤炭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仍以运输型物流为主,煤炭的陆运、铁运和海运业务分别由汽运公司、铁路公司和船运公司独立承接完成,能够提供整体物流运输服务的管理型物流服务比例仍然较低,仅占18.82%。目前,我国国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具有有形的实体资源和组织资源,但在人力资源和内部管理上有所欠缺。许多民营物流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如多数民营物流企业是从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企业服务方式较单一。

另外,很多民营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配送、仓储等环节上实力不平衡,而客户则希望提供“一站式”服务。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第三方物流中的管理型物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煤炭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专业和品牌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物流外包市场,开辟第三方物流发展新道路。

5结语

煤炭资源的分布和消费情况决定了我国煤炭资源的调运量巨大,也决定了我国煤炭物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煤炭物流不单是简单的货物运输,而且还贯穿着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

目前,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煤炭物流是其发展的重点。煤炭物流是一个系统物流,它存在于煤炭产品的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是生产煤炭产品以及组织煤炭销售等一系列物料实体运输等动态流转过程,是一个由煤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本文对煤炭企业物流体系发展的探讨,是对我国煤炭物流事业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来军.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王文平.煤炭企业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篇4:社会体系管理会计模式研究论文

社会体系管理会计模式研究论文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部颁发了指导意见,把管理会计工作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框架体系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高达400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越来急迫。如何培养一支适应发展需要、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制度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社会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底我国共有会计从业人员1660万人,其中初级职称320万人,中级职称150万人,高级职称12万人,总会计师20余万人,会计领军人物1130人。其余为从事简单会计核算的从业人员。且从业者素质良莠不一,基本不具备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与社会需要的价值创造型会计人才差异巨大,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2院校科班人才储量不足

我国开设有管理会计专业的院校也寥寥无几,中央财经大学作为先行者开设有本专业,每年向社会提供不到60人的专业人才,少部分院校开设有管理会计方向的课程,科班学生储备严重不足,这已成为管理会计工作普及与推进的瓶颈。

1.3社会专业人才储量不足

除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老牌大型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管理会计运用经验外,其他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基本无运用,甚至不具有管理会计的概念,更无相关的部门设置或者人才储备,管理会计工作推广的社会基础十分薄弱,一定程度降低了本土企业与境外企业的竞争能力。

2管理会计人才特点

2.1具备对“趋势”的预测能力

财务会计注重对历史数据的整理,数据来源是原始凭证,账簿、报表都是对“历史”的总结,这是现行会计制度所决定的,而管理会计必须具备战略决策、价值创造、风险控制、绩效评估的能力,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未来”的掌控能力,不能将思维局限于过去。

2.2具备对数据“因果”的挖掘能力

管理者、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都是财务会计的必要服务对象,其更注重历史数据所带来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管理会计只将企业决策层作为服务对象,注重数据之间存在的因果关联,以及这种因果关联对企业未来产生的影响,具有将强的内部性。管理会计中本量利分析、存货ABC分类、EVA管理模式、SBC标准成本法等工具的运用均是建立在因果预测的基本分析方法基础之上。

2.3具备对内部信息的驾驭能力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终点,以目前会计准则的定义来看,报表反映了企业存在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只用了解结果,不必了解过程,所以财务会计工作者在这种思维引导下较少或者不可能考虑成本管控、风险控制、价值创造、流程优化、战略决策等事宜,而管理会计务必熟悉企业人事构成、经营方针、长期规划、技术工艺、产品销售等所有事项,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形成顶层设计有用的建议。

3社会培养体系构建

从19世纪标准成本法在新英格兰纺织业的运用开始,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就已经普遍运用,经过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具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比如CMA注册管理会计师就是在运用的基础上总结建立的一种权威性认证。结合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管理会计人才具备的'特点,应立即建立完善的社会培养体系,以弥补院校专业人才存量的不足。

3.1逐步建立职称考试体系

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会计从业、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质,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会计从业行为,提升了会计服务社会的质量,管理会计也可以现有会计考试体系为基础,逐步研究建立管理会计从业、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体系,既节约了成本和时间,也可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还可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基础,逐步建立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认证体系,尽快引导存量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才过度,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其急迫的需求。

3.2鼓励企业成立专门机构

人才终将面向企业,企业是管理会计人才储备的重要渠道。经过调查,我国成立专门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的企业占19%,未设立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的企业占81%,而美国前者占83%,后者占17%,与我国的情况形成了倒挂,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基本都成立了管理会计机构或者岗位,35%的员工认为有单独设立管理会计机构的必要,65%的员工认为可以由财务会计兼任,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前者占87%,后者占13%,这两个调查数据说明了在我国管理会计未得到充分重视,从业人员对其意识较为淡薄,未认识到这一管理工具的重要性。应从多种渠道鼓励企业成立专门机构或设置专门岗位,培养社会整体意识。

3.3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

政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由行政主管部门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管理会计专业讲座或者免费培训,扩大管理会计的社会影响知晓度,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可研究是否可将学习过程与从业人员薪酬体系挂钩,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激励机制,引导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4鼓励社会培训机构介入人才培养

从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社会资本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举足轻重。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ffrey.Thomson认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努力。政府可以补贴、减免税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业培训机构,或者鼓励现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管理会计培训业务,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部分任务交由社会机构承担,既可降低政府工作强度,又整合了社会资源,灵活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3.5构建“6+3+1”人才培养模式

调查发现,我国目前部分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岗位类别来进行分类,比如一家较大型企业其财务部门人员配备完整,细分为资金规划科、工资核算科、会计科、招投标管理科,公司要求各个职能科室定期撰写关于预测、预算、规划、评估的调研报告,以此数据为基础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分析,汇总后交由各个部门经理点评,再由CEO组织各相关人员进行集体审阅,优秀的方案在全公司推广使用。还可以采用“6+3+1”人才培养模式,即:60%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主要集中于日常的成本控制及管理会计常用工具的学习,这也是基础管理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30%的员工是前面60%的指导教师,30%与60%不是固定不变,后者中有人在管理会计某一方面成长快,经验丰富,可以成为前面的30%,这样既可以增加凝聚力,也可以让员工找到存在感。剩下的10%由公司派往院校或专门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这部分员工将成长为管理会计的核心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薇.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软件的选择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30).

[2]郑翠菊.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8).

[3]李丽婷.浅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篇5: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

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

企业物流管理绩效体系建设是企业物流步入更加规范轨道的重要举措,物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才能保证企业物流绩效体系得到很好的实施。从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按照企业物流绩效体系建设应该遵循的规则,才能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策略,为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经济效益

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考核在整个物流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从效率、风险、客户管理、成本等角度对绩效考核评价进行研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同国外物流企业绩效管理相比,我国的企业物流管理绩效理论和实践水平相对较低,只有充分认识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制定策略,为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展开,需要从效率、成本、客户、风险等角度分析指标体系,才能更好的建立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才能更好的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控制。

一、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从物流行业的发展看,只有提高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水平,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获取胜利。现代物流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建设需要从供应链管理、内部物流成本管理、外部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衡量,从而达到建立积极有效的运行机制的目的,为组织结构运行奠定了重要基础。[1]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实施监控物流运行状况,对物流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处理,可以很好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控制,保证物流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从物流绩效考核评价的层面分析,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只有在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帮助企业制定合力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要素和效果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物流管理策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成果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看,很大一部分企业可以通过物流管理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改善物流企业管理的目标。但是在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形象提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企业对物流管理绩效评价认识不够,所以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还处于很低的层次,即使部分企业开始就实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但是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大都来自财务,因此不能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所以很难对物流状况进行实施有效的监控站大全。[2]企业很难在物流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现行物流企业只是对物流工作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很难对物流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价,针对供应链关系的物流整体评价体系很难实施,因此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评价的准确度很难得到保证。当前我国物流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经营实际,设计一套适合自身需要的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才能符合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分析

建立规范合理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物流企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之一。以往只对部分管理部门进行单独评价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物流绩效评价的需要,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制定合力的评价策略,才能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各个环节都需要完善,只有充分整合物流活动各阶段的工作,才能有效增加各阶段的协调度。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才能对成本进行控制和考察,局部的成本控制和作用很难符合现代物流管理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只有整体把握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才能服务企业发展的需要,整体性原则是建立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关键。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可比性原则,物流企业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时间上的纵向性比较,同时需要与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绩效评价模式进行比较,才能保证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只有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物流企业绩效体系建设进行评价,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3]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经济性原则,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成本因素。所以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指标体系过小很难实现整体评价的目标,如果过大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过高,同时操作过程中产生复杂的结果,判断起来比较困难。我国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在国内与国际先进策略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建立适合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必须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经济效益,物流企业绩效与客户满意度和物流风险都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这两方面的特点看很难进行准确的量化,因此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需要量化的同时还需要对相关量化指标进行修正,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物流管理绩效体系中成本指标发挥重要作用,从局部成本指标的角度分析,仓储费用、运输装卸费用、采购费用、包装费用、流通加工费用都是成本指标中的重要成分,采购费用主要由差旅费、订购费、招待费、谈判费、采购人员工资组成。当前企业的物流数据归集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对物流企业数据有效归集产生重要影响,按照现阶段会计制度的规定,只有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才能归纳。不同阶段物流管理人员的工资是完全不同,并且工资最终都形成一个统一体,纳入整个管理的范畴。如果对工资成本状况进行了解,需要对工资的会计分录进行细化,然后进行分流处理,把工资费用分流到物流各个阶段的成本体系中。

效率指标对物流管理企业来说尤为关键,物流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发挥效率优势,

才能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收益。物流效率与总成本、不合理的物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只有合理控制安全率、准确完成率、耗损率等指标,才能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4]物流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多,只有对每个环节进行处理,才能降低企业运行风险。物流企业的流程主要分为运输装卸、采购、包装、流通加工、仓储等,各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很好的衔接,衔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物流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的考验,风险评价的过程很难进行量化,只有按照以往经验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的评估和描述。采购员和验货人员、供货商、财会人员进行勾结给物流企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物流企业运输中的线路状况,搬运失误情况和搬运过程中时滞等原因都会对物流企业管理风险产生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客户满意度非常重要,物流企业同样如此。物流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指标对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从物流特点看,物流的下端与企业紧密相连,物流的管理状况会对客户产生重要的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与物流管理水平直接相关。所以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物流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站大全。客户满意度主要由商品到达客户手中的及时率、获取送到客户手中的准确率、货物送到客户手中的完好率等因素组成。只有正确处理客户满意度与物流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指标顺利构建,才能减少客户抱怨次数,提高顾客满意度。

四、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控制和实施

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企业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合理实施。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管理和运行效率。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一流的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才能树立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员工只有对企业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具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把此种思想认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才能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风险避让和成本控制管理转化为员工的习惯性动作经济效益,才能真正把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把绩效考核和员工的薪酬紧密结合,积极鼓励管理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物流数据收集系统建设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物流企业的成本是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绩效评价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会计报表,数据产生的过程复杂,同时实效性很差,所以建立实时有效的数据归集系统是必要的。物流企业需要从风险、成本、客户满意程度、效率等方面考虑物流绩效问题,为满足此指标需要建立一个反应迅速、使用灵活的物流数据归集系统。人员配备是物流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专业的业务需要专门人员管理,才能保证人员配置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只有对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各种物料得到及时供应,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提高库存的周转次数、降低库存量和成本,才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需要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只有合理的制定物流成本运算的中长期规划,才能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把物流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组合形成一个系统和整体,从而把用户和供货商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中。物流预算管理涉及到一系列的摘要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健全企业物流管理措施,才能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篇6: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城镇化转型过程中,有必要对国外城镇化模式及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提供经验借鉴。文章以美国、欧盟为例提出了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城镇化就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经之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涌人大城市,城镇化呈加速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0/0。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城市膨胀、人口拥挤、道路拥塞、污染严重、犯罪活动猖獗、房地产价格攀升、耕地大量消失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城市发展,降低了城镇化质量。中国城镇化模式面临转型,城镇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在所难免,城乡协调及一体化也势在必行。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们选择美国、欧盟进行比较,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入了成熟阶段,城市化由聚集走向分散,城市化重心转移到大城市外围,制造业、服务业及人口也向外围地区转移,最终形成多中心的分散型的大都市,并将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纳入城市化的影响之下。欧盟是人口多、资源短缺的国家,国家支持大城市中心繁荣。欧盟大城市核心地区虽已停止了增长,但其中心地位得以维持。欧盟国家十分注意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协调发展,城乡差距不明显。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资源禀赋

美国土地十分辽阔,人口只有3亿多,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9倍。美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为美国城市扩张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基础和物质基础。

欧盟属于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土地面积狭窄,人口约5.02亿,矿产资源也十分匮乏,尤其经过工业化之后的长期开采,原有的资源消耗量很大,主要工业原料严重依赖进口,因此在城市化模式选择上政府十分谨慎。

2、经济因素

从19世纪T、IV化起,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发展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高涨,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社会趋于富裕,居民对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制度上美国实行的是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在确保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下给予,企业宽松的经营环境,对企业与居民自由选址产生重要影响。19ttt9dT业化时期,西欧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最先启动了城市化。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有力推动了欧洲工业化进程及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861年,英国城 市化水平达到61.3%,同时期的美国只有19.8%,进入20世纪后,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世界经济火车头的角色。欧盟国家的富裕程度不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西欧工人的恩格尔系数高出美国7个百分点。欧盟国家采取了社会市场经济或福利市场经济制度,政府在鼓励和发展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通过立法和经济政策等干预实现大众福利最大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化发展进行约束,郊区在欧盟国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政府政策

在20世纪代后美国大城市普遍实施大城市土地使用分区制政策,将大城市部分功能分散到城市边缘及其郊区。美国各级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导致城市土地使用的分散格局,在分散过程中出现郊区的蔓延及“跳蛙式”的发展。

欧盟国家十分重视紧缩型城市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政府决策中。地方政府认真贯彻严格控制土地的政策,并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政府的土地保护政策对新发展所需土地进行了严格限制,将土地使用限制在已定居地区内作为“内部填充”。即使在乡村地区,欧盟匡l家也要求住宅集中,不允许美国类似的独户住宅分散在广阔的田野上。欧盟国家十分注重城市的规划,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注意传统文化与建筑的保护,以此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二是土地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四、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注重城市化质量与速度协调发展

欧洲如果不是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速度,欧洲在楼宇建筑的内部采光、取暖和能源消费问题上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现在,欧盟不断制定新的标准,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2、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指导

德国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先后颁布了《地区发展中心建设大纲》、《区域规划指导原则》等中长期规划性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德国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3、注重法制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促进城市公共卫生、住房建设、治安管理和贫民救济,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就制定了《公共卫生法》,此后又颁布了《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等一系列法律,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

4、注重循序渐进,强化产业支撑

城镇化一般以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先导,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落户,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转移人员的技能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之后,及时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5、注重基础建设,强化综合交通

美国在19世纪40年代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运河网,19世纪末期建设了贯通东西、深入西部腹地的铁路大动脉。美国境内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互联互通,各类生产要素流动更加便捷,有力地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城镇化。

六、结论

中国城镇化应借鉴其他大国宝贵的经验,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根据我国国情避免在城镇化进程中付出沉重代价,从而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各区域大城市摊大饼似的蔓延与膨胀已带来严重的问题,各区域剽xx砬城镇化演进的规律,将城镇化由大城市中心向其郊区、次级城市及农村腹地的小城镇推进,确保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和平.经济发展中的大国城镇化模式比较研究EMl.北京:人民出版社,.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ERl.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7: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

摘要:发展模式是决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满足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四个基本特征和三个交流机制,因此可基于该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研究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摘要:发展模式是决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根本因素。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满足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四个基本特征和三个交流机制,因此可基于该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研究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作用下,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呈现生态链发展模式、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吴凌娇(1975-),女,江苏溧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研究。

产业集群的概念由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它指的是区域范围内大量关联企业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机制产生集聚,并形成超强竞争优势。[1]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经济的不断壮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研究。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经济现象,对此作研究的专家学者不多,蒋定福、岳焱认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是指在业务上存在关联关系,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并实现商务目标的聚集体。[2]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和机构间的业务互补,提高区域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哪些不同类型的主体?这些主体通过哪些动力机制以哪种模式进行集聚?本文拟通过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来研究这一课题。CAS理论也称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Science),是20世纪末兴起的前沿科学阵地,是现代系统科学的延续和发展,它给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CAS理论的应用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CAS理论是由遗传算法的创始人约翰·霍兰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适应性造就复杂性”是该理论的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是由若干主体构成的,每个主体都具有主动性和自身目标,能够在与外部环境和系统中其他主体的交流和互动作用中,主动地、有目的地、有方向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结构,以适应环境要求。这就是主体的主动适应性,正是这种特性,造就了系统的复杂性。

约翰·霍兰教授还提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必须满足四个基本特征,即“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必须满足三个交流机制,即“标识、内部模型与积木”。[3]

(二)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主体构成

1.政府

政府是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和调控者,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尤为重要。政府不仅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还需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解决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急需规范的电子商务税收、互联网金融安全、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等问题。通过工商、税务、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政策服务。

2.电子商务交易者

电子商务交易者是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主要经济主体,他们通过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与贸易伙伴或合作伙伴进行信息交互、协同生产、在线交易等各类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交易者包括买方企业、卖方企业,另外从他们所在的传统产业链地位来看,又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不同角色。电子商务交易者的交易规模、交易活跃度决定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总量水平和发展方向。

3.电子商务服务商

主要包括IT服务商、物流服务商、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电子商务服务商为电子商务交易者提供平台支持、技术服务、代运营、物流、投融资、人才培训、法律咨询等各类第三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商是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支持者,这一类生产要素的持有者决定了区域电子商务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效率。

(三)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具有CAS基本特征

1.聚集

指较小、较低层次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作用下,通过“粘着”形成较大、较高层次的聚集体,并能在系统中像单独主体一样行动。[4]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电子商务交易者和电子商务服务商这两类主体会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集聚。如电子商务服务商,为了弥补自身功能的欠缺而选择与其他服务商合作以完成客户项目,这样服务商集聚体就通过“粘着”而形成。服务商之间的聚集不是简单的“1+1”,也不是个体的消灭,而是一种新“主体”的出现。

2.非线性

由于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影响是双重的、反复的、动态的,所以主体以及它们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电子商务交易者、电子商务服务商等主体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既保持各自独立,又在业务上互相依赖与联结。当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产业政策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三方服务商能力发生变化、电子商务生态链发生变动等等,都会导致区域内电子商务企业的流动或主体属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变量的非线性关系。

3.流

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等各种“流”,这些“流”是否畅通、便捷、迅速,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演化进程。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要广泛利用Internet、Intranet(企业内联网)、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等各类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互;要充分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实现安全快捷的网络资金转移与支付;要通过区域集中仓储和运输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各主体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反应速度,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

4.多样性

多样性是CAS理论的显著特点。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各主体同样存在多样化特征,主体与主体之间因初始资源占有的差异会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如电子商务服务商就会出现电商平台运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营销广告、渠道推广、专业咨询、仓储物流、视觉设计、网店摄影、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之间的业务联结模式也会因为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出现B2B、B2C、C2C、C2B等多种模式。

(四)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主体与环境、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满足CAS交流机制

1.标识

CAS理论中讲到主体的'聚集是在一定的“标识”机制作用下进行的。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形成,包括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业务增值链的形成,同样需要有一定的机制才能共存。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以自身的需求和目标,资源和优势为标识进行聚集。

2.内部模型

CAS中不同层次的个体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身行为的规则即为内部模型。[5]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电子商务交易者、电子商务服务商等都是经济主体,能够根据自身的判断与决策模式,针对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也就是具有自己的内部模型。个体的预测判断能力更会加剧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与适应进程。

3.积木

复杂系统常可分解成由相对简单的“积木”———即构成部件,根据一定的组合方式而形成。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各主体当其独立存在时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体,而当其与其他主体共同存在时,形式多样,有松散型的,有紧密型的,有产业园区式的,有产业集群式的,有专业市场式的。无论怎样组合,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均以政府、电子商务交易者、电子商务服务商为主体积木。

二、基于CAS理论研究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一)“刺激—反应”模型

“刺激—反应模型”(Stimulus-responseModels)则是CAS理论基本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演化发展过程。[4]该模型由探测器、规则集合、效应器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系统内主体通过探测器接受和处理外界环境刺激,传递给内部模型;内部模型通过与规则集合进行匹配,得出应对策略,直接激活效应器产生行动或激活另一个相匹配的规则。

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中,探测器获取的外界环境刺激即外部动力因素,包括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支持拉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科技创新推动力等。主体在获取这些外部动力因素后,传递给内部模型,主体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收益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价值体现力等。在内外部的动力机制作用下,通过“协同+价值”规则作出判断,即基于集群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机制与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多主体协同发展的不同集群发展模式,包括:生态链发展模式、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专业市场发展模式。

(二)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1.内在动力

(1)收益驱动力。企业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需求,是促进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6]在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杭州、上海等地区的“虹吸效应”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和齐全的产业配套服务吸引企业,通过对加入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后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是决定企业是否加入集群发展的最关键的决策数据。

(2)文化影响力。产业集群内所有企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即为一种集群文化,这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例如全国各地出现的“淘宝创业村”、“淘宝创业园”就是对淘宝创业文化的一种认可。这种集群文化鼓励企业间的协作互助与共同发展,是集群内企业主体在长期竞争协作中形成的,是集群协同发展的动力源,影响着集群内企业主体的实践行为。

(3)合作吸引力。企业之间是否进行合作,其评判的主要依据是能否从中获得合作剩余。我国学者黄少安()指出,合作剩余是所得到的纯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情况下所能得到的纯收益之间的差额。[7]对于一个经济主体而言,只有在合作剩余为正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合作。通过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将核心业务做大做强。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将不擅长的业务外包,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

(4)价值体现力。个体在产业集群中作用的体现也是企业较为关注的。较多的企业愿意发挥个体在集群中的作用与凝聚力,以企业个体的文化影响其他个体。而电子商务产业是个年轻产业,是个愿意不断接纳新技术、新事物的产业,这种价值体现力相比其他产业其作用更为明显。

2.外部动力

(1)市场竞争压力。在产业集群内部,大量同类型、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存在,使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电子商务企业技术的相似性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模仿、复制,使企业面临不断创新的压力。

(2)政府支持拉动力。政府可通过政策、项目、财税等手段,加强电子商务交易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商以及教育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建设。

(3)市场需求拉动力。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动力和根本保证是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集群的发展又创造新的需求,形成“需求变化—集群发展—需求变化—集群发展”的良好循环,实现产业集群的滚动式发展。

(4)科技创新推动力。电子商务本身就是一个快速多变的行业,集群内企业由于关联度高、业务类似、地理接近,专业化分工合作频繁,使得沟通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大大增加,科技创新会在产业集群成员间快速传播、扩散,使企业不断实现对技术的改进和再创新,不断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三、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纷纷将发展本地区电子商务产业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8]下面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上述CAS理论的分析,进行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长三角地区现有主要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等16个城市组成的都市群,构成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最密集的地区,例如杭州下沙电子商务产业园、上海普陀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上海虹口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南京(建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常州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等。

(二)长三角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创新

1.基于生态链的以服务集成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刺激—反应”模型中,以合作吸引力为主,多种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将有效推动基于生态链的以服务集成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拥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IT技术服务、物流服务、第三方网络支付服务等各类优势服务型资源。例如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已经形成了以阿里巴巴集团为核心的综合电子商务服务生态圈,这里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B2B、B2C、C2C等各类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且云集了平台运营、平台服务、软件系统开发、数据分析、渠道推广、广告策划、商品检验、质量认证、仓储配送、视觉设计、商品摄影、人才培训、金融保险、信用评估、风险投资、法律咨询、客服外包等各类电子商务服务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基于生态链的以服务集成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区。

基于生态链的以服务集成为核心的电子商务集群发展模式,可将处于“散养”状态的电商服务企业变为“圈养”状态,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个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为制造企业、品牌企业、零售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技术保障与人才支援。

地方政府应支持现有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环境,通过政策、项目引导集群内企业获得合作剩余。要特别注意某些地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过度建设问题,警惕某些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出现的净集聚经济利益的非最大化,从而影响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地方政府要引导本地区的不同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地实现错位发展。以常州市为例,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要发挥“江苏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导作用,重点发展综合性、专业性电商平台服务、区域电商平台服务和电商技术服务;常州科教城重点发展电商人才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武进经发区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商物流仓储、商品检验、质量认证、电子支付、代运营等服务。

2.基于产业链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刺激—反应”模型中,以收益驱动力为主,多种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将有效推动基于产业链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发展区域电子商务必须与区域产业经济相结合。长三角地区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实体经济实力雄厚,产业集群也形成规模。例如浙江省的纺织产业集群,江苏常州的强化木地板产业集群、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花木产业集群,江苏扬州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等。这些传统产业集群因其社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等优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为区域经济的提升提速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专业机构的关注。

基于产业链的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可以更为充分地释放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由龙头企业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商务协同,实现联动发展。产业链构建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实现以业务活动为主线,整合生产商、渠道商、代理商、服务商等主体,形成完整的由货源生产、流通、销售等渠道构成的业务链,创建全新的C2B模式,实现按需定制,为产业链中的企业转型升级构建重要平台。

3.基于专业市场的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在“刺激—反应”模型中,以市场竞争压力为主,多种内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将有效推动基于专业市场的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集群发展模式。

发展电子商务与繁荣商贸流通,促进内需消费必须有机结合。以常州为例,该地区已经形成了江苏长江塑化城、江苏国际塑化城、邹区灯具城、湖塘针纺织品市场、长三角模具城、红星美凯龙、月星家具城、美吉特家居城、家家爱家具广场、常州怡康机电城、华东机电城、长江贸易中心、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等等专业市场,且都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推进传统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实现电子商务,将有效提升地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更为关注客户的需求点,注重客户的体验,为客户提供有效资讯,同时构建安全、快捷的支付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知名度提高后,将比有形市场辐射更大的范围,促进市场交易额的进一步扩大,成为有形市场的强劲支撑,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专业市场集群发展模式,还可以更为方便地实现金融服务,通过电子仓单质押融资、电子订单融资、网络信用联保等新型互联网融资模式,缓解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

四、结语

政府、电子商务交易者、电子商务服务商是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聚集,呈现多样性,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篇8: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管理论文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管理论文

摘 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 乡村旅游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功能,在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一种有效模式。研究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对重庆统筹城乡发展格局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策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

(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

(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

(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

(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

(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

(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

(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

(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沙 润: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J]。地理研究,(5)

[2]龙茂兴 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 (9)

[3]邹统钎: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 (3)

篇9: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更新的研究论文

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更新的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在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市场经济格局下物流业的发展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作为教育的“输出端”,高职院校的”特殊产品”也进入了物流发展的第一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如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成了我们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地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教学,物流教学体系,物流教学模式

一、物流人才需求与目前的教育状况

近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物流理念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各地区掀起了规划与建设物流园区的高潮,我国现代物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刚刚过去的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物流业发展发生深刻变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核算,20,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7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货运总量达到226亿吨,增长11.8%,高于GDP的增长水平。虽然经历了金融海啸的洗礼,但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8万亿元,同比增长19.5%,货运总量达到245亿吨,增长9.3%。物流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通畅的物流服务,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人才供不应求,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到20,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O万人。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l2类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才匮乏的缺口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的物流人才占全国服务业人数的5%左右,也就是说全国将近有1500万个物流人才岗位。截止2007年初,全国能够提供物流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有200多所,在校接受物流教育大约有50万人。即便从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学生规模日渐扩大,但是这样的人才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伴随着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呈现持续性增长。有预测,2007年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仍会保持求大于供的态势。但是高等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如何能很好的为企业所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从目前各高校的物流专业毕业生中了解到,很多高等院校的物流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高层次和多样性需求,造成了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屡屡受挫。一方面是人才需求的大缺口,另一方面是不甚理想的就业现状。在求职过程中造成这样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

二、目前高职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大量的物流人才需求,高职院校纷纷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开始设置物流专业,在几年的教学中,不断向其他同类院校学习,修改和完善教学环节,志在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物流人才。然而受教学经验的限制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稀缺

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需要大批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的教师队伍,然而物流也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型教师太少。本人所在的系,不少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是半路出家,由交通运输或者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也有一些是物流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一出校门就从事物流教学。他们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机会亲自从事物流的操作和管理,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比较平面化,对学生讲解起来难免就“空对空”,没有实践经验,对于物流的相关业务流程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往往讲授的知识与企业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仅占l0%,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比如《物流项目管理》,大多教师要么懂工程项目管理,要么懂物流管理,而既懂项目管理又精通物流管理的教师是少之又少。

(二)专业教材选择不当,技术教材相当滞后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本身就没有形成很系统化的理论,不同出版社的物流类教材水平参差不齐,就是同一系列的物流教材也会有系统性不强、内容重叠冲突的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的教材规范性也不强,大多数高职高专的教材只是采用市面上已有的教材改编,存在理论性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如果学校或教研室再不加强教材的甄别和挑选的话,就容易造成教学体系混乱,教学质量无从保证。现行使用的教材,大多一个模式,不同的教材之间内容雷同,相互抄袭严重,质量不高。同时,有关物流技术方面的教材跟不上实际的需要。比如,在我们重点放在讲授条码技术上时,国内外已经兴起了RFID及EPC的研究热潮了。

(三)授课过程理论教学太多,实践教学较少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口头讲解,有的时候会在学期期末安排一到两周的实习时间。而且就是在实习中也缺乏针对性和合理安排,管理松散,敷衍了事,使实习沦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象征性的点缀。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和专业要求严重脱节,造成了物流专业建设的积弱不振,很多学生走出校门进人物流行业后都要从头开始学习,这也进一步制约我国物流行业整体水准的提高。受限于教师自身的经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国内高质量的配套实验软件、以及国内该领域的系统性教材等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课课时占了绝大部分,实践课的课时却相当少,与该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不符,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很多的课程,重复性内容太多,而不同的授课教师都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重复讲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冗余的教学体系。比如,在《物流技术与装备》中,有信息技术的内容,而在《物流信息系统》中有同样的一章。其次,课程的设置不是非常科学。核心与非核心课程的分类,课程的时间安排,课程的层次性等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些专业基础课到大二第二学期都没有安排,导致学生在理论运用上缺乏连贯性。

(五)教师授课过程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虽然引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采取电子教案和案例讨论的形式,而且不少教师误以为有了课件课就上的生动了,穿插了案例就说明内容讲清楚了,所以往往采用大量的案例,结果把案例变成了象教材内容一样枯燥无味了。高职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物流专业本身的课程自带趣味性不足,若缺乏教师的引导性讲授与多样性教学方式运用,在课堂上基本提不起兴趣,导致逃课,迟到,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等现象普遍。

三、合理组织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对策

(一)物流教学体系的完善

1.切实加强物流师资建设

要把高职物流专业建设成为品牌专业,就应该痛下决心,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里主要有两个强化方向,一是引进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以及“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聘请从业经验丰富的人士作客座教师,多邀请有一定成就的物流明星到校园讲座。或者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担任某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像《物流方案设计》之类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教师任教。由于企业人员具有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讲授的真实案例将会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使学生受益匪浅。二是对现有的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尤其是参与现场的流程管理,或者安排教师到物流企业进行为期数月、半年甚至一年的顶岗锻炼,也可以要求专业教师参加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专业资格考试等。

2.明确人才教育的定位层次

加强对物流专业内涵和外延的研究,科学规划、正确定位物流专业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除了对学生“人格能力”、“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的培养也特别重要。这是学生掌握专业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面临就业机会时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3.构建完善的物流课程体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规划。围绕核心专业课程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调整和建设。尽量避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重复性教学。课程的时间安排要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不要出现诸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已经上过了,再来安排《配送管理》课程的情况。

4.加强物流专业教材建设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专业,缺乏现成而完善的教材,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好专业教材的建设工作,使教材既要有针对性,解决我国物流管理落后的现状问题,又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根据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及能力,有的放矢的建立物流管理理论体系,通过系列教材的编写,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理论比国外物流理论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学校或者教学系应严格挑选专业教材,统筹规划,先确定好专业的课程体系,再组织教师确定好每门课程的教材。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课程间的知识空白及重复讲授。有能力的院校可以尝试着组织自己的专业教师从事教材编写,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方法。

5.利用协同知识管理的方法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利用网络技术把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沟通、决策和学科的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顺畅。教师要以物流与供应链知识为主线,把知识采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融合到教学的日常工作中,同时也为教师的能力提升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由于物流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采用一套有效的研究型拓展学习方案也是以后教学工作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物流教学模式的变化与创新

作为具有很强综合性的专业,物流专业的教学不同其他专业,加之物流教学的模式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很成功的典范可以鉴戒。很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必须教学实践中摸索。作为从事物流专业教学的教师,首先从课堂理论教学上谈谈一些心得。

1.引导学生走出观念上的误区

大多学生对物流以及物流管理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仓储与运输上,总认为,物流专业学的就是管理仓库和运输管理,以后的就业不外乎仓库保管员或货代业务员。这样狭义的理解物流专业,使得在学习中仅仅学习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就认为学好了物流的课程。同时,这样的目标定位使得学生很难有内在的驱动力来学习和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拓展了物流概念的深度和广度,着重让学生了解物流除了仓储和运输,还有一个很多重要的领域,诸如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战略规划、物流营销、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等。

2.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点,对于喜欢营销的学生,将物流与服务营销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作为现代典型的服务行业,物流企业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注重的方面以及物流企业的营销内容。而对于有些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对物流信息管理的学习。课程考核也不宜单纯以卷面考试来决定,应逐渐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如学生平时的参与度、作业情况、实习及论文水准等,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心态和投入学习的状况

3.层次性教学

现代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到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货代管理等一些基本操作与管理,进一步讲授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的课程基础上,以讲座的形式着重讲解与物流组织有关内容,如,精益物流、六西格玛物流、物

流组织的绩效管理等。然后利用供应链管理的讲解将之串联起来,同时让学生课后学习企业ERP以及APS(高级排程计划)等与物流管理和生产管理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的深度和宽度。

4.加强物流装备和物流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

由于大多物流管理的学生都是文科学生,长期对理工科学科学习的忽视和逃避,养成了对理工科类的知识恐惧感和神秘感。而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大多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的管理的人员,都必须与设备打交道,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由浅入深地展示与物流有关的装备,首先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从物流的公属具到信息识别设备,从一般的物流企业的装备到食品企业的物流和生产装备,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参观和实习中可以容易的将实物与概念相关联,也有利于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现场管理。基本的装备与信息技术的认知是物流学习的基础。

5.直观性和鼓励性教学

考虑到物流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许多事物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教学上直观性原则,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知。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直观性原则,对于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我尽量利用图片、图表为学生讲解,如配送与采购的基本流程。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如手推车、托盘、堆垛车等,我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的图片与影片,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通过一年的教学,基本上能够给一年级的学生灌输一种物流的总体理念,让他们感受到物流领域里面的万千世界。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大多本科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学习目标仅停留在高职高专学生的水平,而象对于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畏难情绪,因此,适当鼓励学生,要将目光放长远,要成长为一名物流行业的专家,要想从事高层次的物流工作,如物流与供应链咨询等,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优化理论,为将来自身素质的提升打下很好的基础。

6.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学

比如,在讲解自动化电子货架,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一个身边的可以利用EPC的系统,因此,有学生就每个学期买教材所遇上的问题,设计出一个利用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有总线控制式的,也有利用FRID技术的。这样,加强学生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能活学活用。在物流信息管理教学上,大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欠缺比较大,学生们仅仅乐于学习一些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而不敢也不能涉及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信息管理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对EXCEL的熟悉掌握,采用基于EXCEL的信息管理软件,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熟悉的行业,设计一个针对小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既打破了学生对软件设计的神秘感,又熟悉了企业生产与物流的流程,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企业的高级计划排程。

其次,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实践教学的严重不足是制约物流人才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恰恰是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因此,对于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来说,加强实践教学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对于以物流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把实践教学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1.课堂教学中实操运用

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等显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参与——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尝试“团队式学习”和“项目参与”方法,让学生转变角色,主动参与到课程内容掌握中。

2.充分利用网络信息

要求学生多充分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多参与物流论坛的活动和建设,就论坛上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参与讨论。既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又能了解物流管理的实际中的情况,有利于以后真正参与物流管理工作中对问题的解决。通过实地参观或实物图片展示安排以下实践教学内容:认识车站、港口、码头、货场、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认识叉车、集装箱、货架、托盘、吊车等物流设备;认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还可以安排学生做一些物流方面专题性的市场调查,如了解物流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了解物流企业的业务来源等。

4.校内模拟实习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投入适量资金,构建物流实验室,并且购买相关的物流软件,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货物出入库管理、货物搬运管理、货物日常养护及盘点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代理、报关业务代理、集装箱堆场管理、订单处理、分拣、补货、配货、送货、流通加工、信息系统管理等训练,以此了解掌握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装卸搬运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物流设备的操作使用,掌握企业物流、连锁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的主要业务流程和重点管理内容。实习过程中要保证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对模拟实习的指导和考核。校内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物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和执业判断能力。

5.校外生产实习

即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物流实务工作。校外生产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物流包装、配送、仓储、运输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校外生产实习应该说是教学环节最好的一种方法,需要校企合作,一方面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为就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长期的校企合作对于学校和企业都是双赢的。

6.撰写论文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问卷调查、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获取、信息选择的过程。撰写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论文的答辩,可以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我校高职学生必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并答辩合格才准许毕业。

综上所述,面对物流人才的紧缺,高职院校肩负着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任,面对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促进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波.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china56cb.com.on/

2 蒋长兵.现代物流管理案例集[M]. 中国物资出版社,.

3 高和鸿,郝建彤. 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的现和趋势[J]. 中国物流与采购,.

4 白世贞,陈化飞. 物流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研究[J]. 物流科技,,(5)

5 王健.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2006,(2).

6 嵇成舒. 电子商务物流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 陈兴威,李瑞东.高职物流教学的几点思考[J]. 维普资讯 www.cqvip.com

8 蒋伟,孙红菊.合理组织高职物流教学,提高物流人才技能络捷斯特物流教育论坛 物流技术20第27卷第9期

9 王晓蜀. 物流教学改革与创新 现代企业文化 20(0总8第年第911期5期)

10 汪长飚. 物流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索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8月·下期

11 赵习频.“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6).

篇10: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优势,为江西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物流管理;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

随着江西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专业就业前景远大。那么,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然而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显示,江西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从事经营贸易工作的占43%,在制造型企业就业的占19%,在物流企业就业的占13%,在货代企业就业的占4%,在其他服务业工作的占21%。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我省对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标准。

2研究意义

近年来,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因“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而有了一定发展,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的放矢立足区域经济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明显。第一,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的对接,满足本地区域经济的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二,有利于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人才。第三,有利于江西省高职院校金牌教学名师与团队的开发与培育。

3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核心课程

3.1构建“宽平台、重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宽平台”为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职业技术课程平台;由于物流学学科的综合性,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引进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全面化的掌握物流基础知识。同时,以江西省情为出发点,研发既能够适应江西物流行业现状又能够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重实践”:按物流岗位认知、物流实训、物流岗位顶岗实习构建递进式物流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满足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就业需求。

3.2制定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群的课程设置,应该参照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任务,对物流相关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解。多与省内物流行业进行互动交流,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进一步设计学习领域以及各学习情境,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提高实践性教学比例,研究制定单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3.3开发金牌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必须以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吸收区域内行业专家参与物流专业金牌课程建设,进一步整合校企合作优势资源,开发配套教材与课件,制作物流相关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学习需求。

3.4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物流专业应该结合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研发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项目驱动等各种方式组织课程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所有环节,实现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组织一体化。提升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水平,组织教学团队开展微课制作,翻转课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组织设计和拍摄精品视频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利用手机和网络进行课堂课后教学。

3.5建立系统化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方式兼顾过程化、碎片化的原则,根据物流专业不同课程特点选择操作性强,评价全面的评价形式,如项目任务书模式、学习报告、以及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抵扣学分等形式,考核内容应注重实际操作,职业化的特点,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比例应占多数。

4构建“项目引领、理实一体、以赛促学、技证融合”的四段式教学模式

4.1项目引领解构岗位业务,重构学习项目,根据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认学习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引领教学。

4.2理实一体针对学生的学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物流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造成学校的知识与工作中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可以以物流的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物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参照,开展任务导入式教学。实施理论、实践教学交融并进,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学生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3以赛促学将教育部、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举办的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融入本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路,与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比赛的思路一致。技能比赛模拟创设了一个类似企业规范的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的物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之间有时会存在一条鸿沟,学生掌握的技能多是零散的和难以实际应用的。

4.4技证融合《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省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相脱节,物流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尚未规范。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行技证融合,使学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持证上岗,满足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证融合,即推行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专业课程和我省物流行业就业岗位一体化,专业证书和就业岗位一体化,通过三个一体化,构建专业课程为就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服务的机制。并融入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双证融通”的目标和要求。

篇11:企业营销体系发展研究论文

企业营销体系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分别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营销体系建设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学术界主要从营销组合(4P)角度研究了包括电信、航空、银行等在内的服务性行业领域,针对大企业的比较多。而企业界适应市场变化更快,更多针对如何有效提高营企业效果层面。

关键词:营销体系;社区;流量;粉丝;品牌化

西方营销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为企业建立一套营销体系提供了工具和方法,营销体系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公司愿景、发展目标、业务单位、业务流程、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营销策略等方面。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了解企业营销体系的理论范畴和应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梳理宏观层面营销思想的演变和微观营销体系中产品结构的演变。

一、综合述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学习营销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又进一步促进了营销理论的繁荣,学术界关于营销体系建设和营销体系优化的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而一些管理咨询机构在营销系统建设研究及营销体系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项目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欢迎。

(一)学术研究方面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营销体系优化展开了研究。有学者从服务性企业的大客户角度来研究营销体系优化的问题,主要针对大客户的界定和划分标准、基础服务、市场定位问题诊断、营销组合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系营销、关联营销、速度营销和价值营销的具体措施,采取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实施效果。有学者从营销组织的角度来分析的营销体系的问题,主要包括基于竞争导向的价格策略、基于市场主导的渠道优化策略、基于顾客价值的促销优化策略以及基于结构优化的产品管理策略。有学者分别从策略、组织、流程、渠道、预算、成本优化等角度来论述企业营销体系优化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组织会迅速扩张,从而会导致财务、信息、人员管理的失控,并从健全和培育营销职能组织、改造地区组织、革新业务流程等方面论述了优化企业营销组织的方法。有学者从提高顾客忠诚度的视角来研究营销体系的问题,研究指出服务营销可以弥补产品的不足与缺陷,可以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差异化的操作空间,还可以有效地增加产品附加值等一系列意义,并通过将服务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中,将服务部门当作利润中心,建立良好的服务制度和多元化地开展服务创新来提高企业的营销效果。营销渠道管理优化是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渠道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平台,是提高商品流通速度的关键所在,在传统营销体系中,渠道开发与管理是重中之重,有“渠道为王”的说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这对传统企业来讲提出了新要求。

(二)企业应用方面

国内在营销系统建设方面较有影响力机构是北京长松致远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开发《营销系统工具包》涵盖产品系统、流程系统和平台系统,服务方式主要是通过现场培训或视频培训,提升被服务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岗位技能,或通过图书引导企业自身改造。最近几年,国内有培训机构,如深圳单仁资讯和东莞转化率等企业在营销体系建设方面都融入了互联网因素,分别从定位系统、营销型网站、推广系统和运营系统四个宏观方面建立了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战略营销体系,该公司还从流量提升系统、转化询盘系统、业务成交系统和检测优化系统四个微观方面建立了企业的.战术营销体系。在业界产生了方泛的影响力。

二、营销思想发展研究

(一)基本营销思想

过去1中,营销思想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观念五个阶段的演变,而营销管理则分为生产管理、需求管理和品牌管理三个分支。营销概念首先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注重生产管理发展到五六十年代的注重产品管理阶段,被称之为传统营销管理阶段,之后又发展到七八十年代的注重消费者需求管理,然后又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和21世纪的品牌管理。随着人类消费生活不断的变化,企业营销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但它仍然是商业世界是最为活跃的一个主题。

(二)后危机时代的营销思想

企业营销思想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营销体系都是与消费者的行为密切相关,而消费者行为又与经济环境关联紧密。爆发的信贷危机使企业经营所面对的市场正日益转变为低信任度市场,消费者已经对商业经营失去信心。尽管这是整个商业体系的问题,但营销对此难辞其咎。营销几乎变作靠说服艺术来打动消费者,甚至操纵消费者,而且营销行为还常常夸大产品功能。金融危机给消费者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对眼前的消费信心不足,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及所在的家庭会缩减消费支出或消费性支出变得更有计划性。面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消费者会较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理性地作出购买决策,对那些需要经常购买的商品的广告宣传和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也有了更强的抵抗力他们会注重所购商品的经济适用性。消费者会货比三家、量入为出,会更多地选购那些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商品,冲动购买的行为越来越少,追求价值越来越常见。消费者追求的价值可可细分为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在“后危机时代”,消费者是追求核心价值还是延伸价值?是注重功能价值还是情感价值?由此产生企业是强调以质量为本还是以营销为本的问题。从现实来看,“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去掉营销中泡沫成分,回归到以产品质量为本的核心价值层面,更不能以营销手法掩盖质量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小米和凡客是最好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企业要考虑多样化营销,扩展营销渠道,注意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的的推进。还要在大众市场与小众市场中找到发力点,在面对大众市场的时候需要偏向质量为本、核心价值和功能价值,在面对小众市场的时候则更需注重营销手法、延伸价值和情感价值。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思想

同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消费者对企业广告关注越来越少,而他们之间的口碑效应越发可靠,有调查报告显示约有九成的消费者相信朋友或熟人推荐的产品,约七成的消费者信任网络上的顾客评价。在消费者信任关系日渐水平化的时代,失去任何一个消费者的信任就意味着失去一个潜在的购买群体。如今,营销已经不再完全是一种营销者向消费者施加的行为,消费者也可以向其他消费者展开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喜欢聚集在一些社群中,在社群中个体之间被认为是自己人,他们聚焦在一起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和消费体验,只有那些真正令人心动和钦佩的产品特征才会吸引他们走出自己的社群。这为企业营销体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协同创新、社区化和特征塑造能力。

1.协同创新。平台思维是协同创新的集中体现,平台可带来产品体验最大价值。协同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需要建立某种“平台”,可提供消费者定制的一般性产品;二是允许某个群体中的个体消费者定制化该平台,以满足自己独特的需要;三是整合消费者的定制化信息,根据这些反馈来丰富平台的内容,作为企业开放的资源。

2.社区化。移动互联网下消费者更愿意和其他消费者而不是和企业相关联,企业需要为消费者实现这种关联提供支持,让他们更便利地形成圈子相互沟通。消费者社区(群)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池状社区,即成员对某个品牌有着强烈的信仰,他们共享相同的价值观,但并不互动,该社区值得企业重点培育;二是网状社区,即成员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相互影响剧烈,该社区属于典型的社会化媒体社区;三是星状社区,即成员围绕某个明星人物形成忠实的粉丝团。

(三)特征塑造

品牌必须具备某种真实可信的基本要素才能更好地和消费者建立关联,这种基本要素应当反映品牌在消费者社交网络中的形象,从而能在生命周期中形成自己的特征,企业千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

三、营销产品策略发展研究

近10多年来,企业营销体系的发发展跟互联网的应用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如果忽视了网络这一重要的工具,这样的的营销体系是不健康的。而网络在营销中的应用主要经历了搜索时代、流量时代、粉丝时代,现在已经到了品牌时代。每一个公司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成长阶段。而整个成长过程中,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解决好产品结构的问题,公司发展越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就是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每一个单品互为补充。国为只有不同的单品持续地转化,才能形成可持续的长久的生意。一个相对完事的产品结构,一般来说需要五个款。产品结构是研究微观营销体系的根本。

(一)搜索时代的营销产品策略

在搜索时代,卖方与买方通过搜索实现第一次互动,早期的淘宝网或其它商业网店,页面简陋,也没那么多活动,主要依托搜索,实现流量变现。这个时候,最重的是要有爆款,要有区另其它竞争对手的热销产品,卖得越多,最后买的人也就越多,算是爆款时代的萌芽。

(二)流量时代的营销产品策略

然而一旦时代进入流量时代,就会发现仅仅只有一个爆款是不够的。网购人数的激增造就了流量的繁荣,之后的4年一直是流量红利,在这4年,谁会玩活动,谁会砸钱抢流量,谁就能取得成功。在这两个时期,流量成本还相对较低,新店崛起的机会还很多。商家通过让利给消费者一部分,甚至亏本,让消费者通过这个引流的产品进入店铺,再购买其它香洲较高的产品,达到盈利。这个时代,爆款被一分为二,一种是利润爆款,另一种是引流爆款。这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利润款和引流款。与此同时,各大团购网站风起去涌,团购活动不仅可以清库存,有的平台还记录销量,所以活动款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三)粉丝时代的营销产品策略

流量越来越多,用户慢慢就变成了老用户,有的老用户就变成了粉丝,顺利进入粉丝时代。粉丝是什么?粉丝就是对某个品牌、某个明星甚至某个产品相对热爱的用户。只买一次产品的只能叫用户,长久购买并且主动帮你传播的才是粉丝。那好了,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引流款带来流量,吸引更多的粉丝;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利润款盈利,通过活动款回馈粉丝和卖货,还得需要一个形象款,来完成粉丝心的那个“丰碑”。打造忠诚社群体系,可以通过提高用户体验,提高服务附加值、兜售品牌文化,培养一批铁杆粉、骨灰粉,小米就是其中的典型。粉线需要一个让他尖叫的产品,需要一个让他觉得用你产品很自豪的理由,那么就必须得做好形象款。

(四)品牌时代的营销产品策略

接下来进入品牌时代,品牌时代的灵魂是品质取胜和客户黏性,同时也面临和大公司的白热化竞争,逐渐会遇到一些瓶颈,而且做得越大上越是输不起,因此很多人会考虑多元化。如果引流款、利润款、活动款和形象款都没有做好,就去做多元化,肯定是找死。但是一旦前面四个款成熟,就必须得有第二手准备,姑且称之为:备用款。万一其他产品线断货、被删除或者需要升级,就必须得把备用款顶上去。

四、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对营销体系优化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依据是西方营销理论,集中在电信行业、能源行业、航空业、银行业等领域,针对大企业的比较多,在中小企业的营销体系优化的研究还比较鲜见。而在企业服务方面所开发的营销系统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但属于通用模板,针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特性不高,系统性不强。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营销体系中开拓市场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展会、业务拜访、电话推销等方式。后期会完善了产品线,建立了营销渠道和专业管理团队。目前公司面临着发展的瓶颈,一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互联网提升品牌的影响力,或开通电子商务;二是如何塑造强势品牌形象,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互网络营销,品牌化运营这是企业全新的发展方向,如何确保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对原有的营销体系进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汤俊.“后危机时代”的营销主张: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1)

[2]陈秋梅.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思考[J].统计与决策.(1)

[3]获得消费者信任的三个要素――协同创新、社区化、特征塑造[J].商学院.2011(5)

[4]俞晓群;蒋青云.后危机时代的营销创新销售与市场(管理版)[J].2010(7)

篇12:浅析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浅析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字:武汉城市圈 区域创新系统 3R原则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发现该区域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不足,并指出了其产生的原因;根据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实际情况和东部地区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在创新过程中要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后,本文从区域创新战略、制度创新、创新网络构建、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自从国家创新体系概念被提出以后,作为其研究的深化,区域创新系统(RIS,regionalinnovationsystem)也随后被提出来,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川;冯之浚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推动区域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正在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点,本文将探讨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要求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社会中时,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和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实现科技发展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良好结合,使该区域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现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胡志坚和苏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所组成,并由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尽管说法不一,但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和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所指的创新不是狭义上的技术创新,而是指在广义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内容。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很多学者从创新主体、政策制定、生态环境、资源配置等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还有就是对具体区域的创新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胡明铭、徐妹认为湖南应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并兼顾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的发展思路李柏洲、徐涵蕾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钻石结构,具体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实现技术跨越的主要应对政策[川;毕亮亮、施祖麟介绍了加拿大安大略地区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试图从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f121。这些研究说明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时需要关注的因素;地域间具有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式。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和发展方向

(一)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特点

,湖北省的GDP以9230.68亿元排在全国第12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综合值指标排第13名,有三项指标排第十,和湖北省GDP排名相当,但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指标排名居中和居下,低于湖北省GDP排名,说明湖北省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不尽人意,还有待提高的潜力。

而从表2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很多数据指标占湖北省的60%以上,甚至有些数据超过80,表明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武汉城市圈创新能力的特点;武汉城市圈GDP占湖北省GDP的比重远低于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当年累计以及专利授权当年累计的比重,表明武汉城市圈具有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综合分析表1,2,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也有较多的技术成果,但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二)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存在不足的`原因

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一城独大,集中了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区域的经济、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等差距越来越大,呈现“马太效应”,损害其他城市的创新积极性;区域各城市发展松散,虽然同处于城市圈,但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形聚神散的状态,制约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企业对技术创新不重视,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思路上等原因,导致企业不愿引进新的技术成果,从而使得技术创新无法转化为企业经济利润

(三)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方向

鉴于东部地区正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升高、生态恶化、技术落后和市场萎缩等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武汉城市圈要吸取东部地区资源与环境严重透支的教训,改变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武汉城市圈要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软环境,促进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协作;推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创新技术成果能够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构建

前人的研究已证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只有与区域实际相结合才是最优的模式。因此,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应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良好软环境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竞争为驱动力,通过各创新主体密切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创新系统:

1.区域各城市政府建立统一的区域创新战略等软环境

各城市政府应打破行政壁垒、全力协作,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统一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战略规划,合理调配和共享城市圈内创新资源;在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市场、人才等相关政策制度上创新,奖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强技术人才创新意识培养、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氛围等方式,激发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这需要政府由直接的干预者转变为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息环境等软环境的建设者,强化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进而引导技术创新的直接参与者(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创新活动,形成区域创新氛围。

2.促进区域市场竞争,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在东部地区企业因经济危机导致外生型市场萎缩,而向内地转移的情况下,武汉城市圈应抓住此机遇,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营造区域内公平市场竞争环境,调整产业结构,迫使区域内企业改变发展思路,主动引进、应用创新技术成果,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3.创新主体形成开放的自组织创新网络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当市场中出现对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时,企业首先会收集到这些需求信息;为满足这些需求,会通过向其他创新主体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创新主体通过区域内外创新主体间的联系网络,以区域内自主创新、区域外引进创新或合作创新等方式得到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成果会在创新网络中快速流动而到达企业,经企业应用后成为新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协同、协作的机制,增强区域内各创新主体间的沟通联系,使他们自主地去建立长期或短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创新关系,进而形成高集成度、关联度的创新网络关系。创新资源和技术成果将在创新网络上依照优化配置原则自由通畅地移动,实现技术、信息等资源在它们之间自由共享或交易,降低技术成果交易成本,实现创新活动的高效率。

4.技术创新过程中要体现3R原则

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初,应该考虑其在未来应用于实际中符合以下要求:创新技术成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利用环保、可再生的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能够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应用创新技术生产的产品,能够尽可能多次重复使用,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生产排放物;生产结束后的排放物和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剩余物,应回收循环利用,成为再生资源,不可利用部分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篇13: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发展研究论文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相关研究

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趋势来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包括两大部分,即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基本功能,也即传统的常规服务功能,包括停车、食宿、加油和车辆检修等,主要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休息、餐饮、加油、购物及娱乐等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外延不断扩大,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针对性地增加服务区其它功能作为扩展功能,如:物流服务、信息咨询、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以及旅游接待等。国外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依托高速公路的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区的物流功能,相关文献分析了Birchanger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设备的利用情况,结合该服务区实际情况,将其作为航空物流服务站和旅客候机港等。Taylor和WilliamC、等探讨了高速公路服务区驶入率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国内相关学者也作了一系列研究,如张全胜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产业开发进行了研究,指出应该根据服务区本身固有的特性,因地制宜地开发,诸如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及物流配载等新兴产业项目。缪国胜分析了沪宁高速公路物流的发展现状,指出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研究,国内外相关学者大都集中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选址、规划设计及服务区对经济、环境的影响等领域,而对于服务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较少涉及,但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先进物流理念的研究成果及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所派生出来的物流需求却为我们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物流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就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物流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服务区发展物流的优势,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区物流功能,提出服务区的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安徽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需求预测

(一)物流需求指标的选取

度量物流需求的指标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实物量指标,如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等,二是价值量指标,如物流成本及物流收入等。为了对物流需求进行量化处理,同时根据数据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文中采用公路“货运量”来表征物流需求量。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区域每年的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货运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物流需求规模的变化规律。

(二)预测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数据信息的可获取性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时的不确定性,结合安徽省高速公路货运量变化趋势,本文选择操作简单、计算量较小的指数平滑法进行物流需求预测。该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加权移动平均法,是指通过对预测目标历史统计数据的逐层平滑计算,消除随机因素造成的影响,根据预测目标的基本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一种方法,已经成为十分热门的需求预测的首选方法。

三、服务区物流功能拓展

(一)优势分析

安徽高速公路服务区汇聚了大量的交通流和物流等,具有土地资源、地理区位资源、成本以及信息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具体体现如下:

1、土地资源优势

一般而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服务区的总体用地一般为60~80亩,停车区约为15~18亩,同时还备有一定的预留空间,以便满足后期发展需要。但就目前安徽高速服务区土地利用状况来看,土地闲置较多,使用率较低,如位于安庆收费所东侧,距安庆市区约8公里,隶属合安管理处的闲散存量土地大约有135、16亩;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隶属马芜管理处的闲散存量土地大约有78亩等,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类似这样的闲散存量土地很多很多,急需充分利用起来。服务区拥有建立物流集散中心对场地的必备要求,因此,在服务区拓展物流业务时,方便利用服务区闲散土地,建设物流集散中心。

2、地理区位优势

安徽地处中原腹地,紧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而服务区本身位于高速公路沿线,往来车辆频繁,具备运输上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在服务区建立物流集散中心,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便于开展物流配送活动。而且遍布安徽高速公路周围的工商企业较多,一般发展比较成熟,通常有较大的物流需求。服务区作为其物流节点,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货物快速运输通道,合理开展运输、储存、配送及中转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3、成本优势

至2014年底,安徽省高速公路48对服务区遍及全省各县市,其服务网络覆盖全省。且该服务区大都处在郊外,土地资源丰富、地价相对便宜,在符合条件的服务区建立物流集散中心,发展物流业,降低了物流企业土地使用费用,在运营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4、信息网络优势

伴随着安徽高速公路的蓬勃发展,其逐步完善、颇具规模的高速公路网络潜力巨大,安徽智慧高速综合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路网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现有的通信网络,便于服务区构建高速公路网物流信息平台,高速公路信息网络和物流信息平台的结合,可以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之间以及服务区与外界供需点之间联网配载,服务区在信息网络方面的优势为服务区开发物流服务功能提供了便利。

(二)策略与建议

服务区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区物流功能。根据高速公路物流实际发展需要,大力整合服务区现有资源,制定高速公路物流发展方向,创造高速公路物流特色品牌。其具体策略及建议如下:

1、建立物流集散中心,开展运输、仓储、配送以及中转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安徽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观上普遍重视超市和餐饮运营业务,而对物流服务功能开发不够重视,省内大多服务区仅能提供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综合性物流服务功能的开发迫在眉睫。依托服务区土地资源及成本优势,通过加工改造服务区闲散存量土地,建设专业化仓储与配送中心,向客户提供仓储、配送及流通加工等业务,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如仓库租赁服务、货物委托保管服务和货物中转服务等,同时能够根据客户的类型和个性化要求提供库存设计、方案策划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等一系列延伸服务。

2、充分利用服务区信息网络优势,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对于现代物流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安徽高速公路本身配有发达的通信网络,这为服务区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安徽智慧高速综合管理系统虽能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路网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但服务区信息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物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本身配有的管道通信系统,为高速公路物流系统提供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同时提供成熟的GPS技术,实现货物的在途实时跟踪,使服务区物流系统趋于完整,便于服务区物流业的发展。

3、结合服务区特色产品的经营,发展商贸物流平台

目前,安徽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涉及加油、超市和餐饮三大块经营业务,且该服务区普遍重视商贸的发展,其商贸业快速发展态势明显,但与之配套,为其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动力的商贸物流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集散中心的建立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打造,发展商贸物流平台,促进商贸业和物流业的共同发展,是今后服务区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网重要的交通节点。服务区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颇具规模的高速公路网以及高速公路发展所派生的物流市场需求,这些都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物流两者结合提供了契机。本文运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安徽省近年来公路货运量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公路服务区存在巨大的物流需求,物流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区发展物流的优势,因地制宜拓展服务区物流功能,提出服务区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管理论文》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376446.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