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反问句是什么意思(共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在此,感谢网友“Springand”投稿本文!

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篇1: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反问句?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二、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反问句的分类:

反问句分为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

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四、反问句与陈述句的相互转化。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变成相反的意思

2、在问句中删去反问词和语气词。

(怎能、怎么、岂能、岂、难道)(吗、呢等)

3、把句中的问号变成句号。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变成相反的意思

2、在陈述句中加入反问词和语气词。

(怎能、怎么、岂能、岂、难道)(吗、呢等)

3、在句末将句号改为问号。

五、把下列句子不改变意思换种说法。

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3、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4、难道这不是祖**亲对我的期望吗?

5、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六、请不改变意思,换种说法。

1、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2.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5、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6、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7、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8、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导?

9、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0、这件事让人高兴。

篇2:反问句

反问句(精选50条)

1、都是你自个找的,我怎样帮得了你的忙?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五湖四海望一望呢?

3、莫非你以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4、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一切的困难不是都能够解决了吗?

5、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6、完成四个现代化,莫非不是全国人民的巨大前史使命吗?

7、要斗争就会有献身,这莫非不是真理吗?

8、人们怎样不期望车子能停下来,不期望时刻能停下来?

9、莫非那条街不热烈吗?

10、不劳作,连棵花也弄不活,这莫非不是真理吗?

11、莫非你觉得自个对吗?

12、这样有疑问吗?

13、人莫非能够长生不老吗?

14、糟蹋时刻莫非不即是糟蹋生命的体现吗?

15、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6、你真的`觉得是这样吗?

17、尽管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求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自身有黑点就否定它的绚烂光芒呢?

18、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9、字典莫非不是咱们的严师诤友吗?

20、都是你自个找的,我怎样帮得了你的忙?

21、咱们怎能忘记教师的循循善诱?

22、地球莫非不是圆的吗?

23、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4、有这样的也许吗?

25、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分,莫非你不觉得咱们的兵士是最心爱的吗?

26、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样会惧怕反抗军阀?

27、那浪花所奏的不恰是一首欢喜的歌吗?

28、莫非不是吗?

29、看,雨后的西湖多美啊,像一位女子,难度不是是淡妆美观吗?

30、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但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3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样会惧怕反抗军阀?

32、咱们怎样容忍损坏纪律的人和事?

33、不是自家人,莫非就不应互相关心吗?

34、莫非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徜徉,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35、肺结核患者躺在床上嗟叹的时分,他怎样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即是那个在马路上随意吐痰的人呢?

36、这湿润严寒的地面,怎样能睡呢?

37、当农人,莫非就不需求文化常识了吗?

38、莫非你以为有人比爱因斯坦更巨大吗?

39、十万支箭,三天怎样造得成?

40、西湖,就像镶嵌在地狱里的一颗明珠。那样的美丽动人,莫非不让你留恋忘返吗?

41、敢于这样做的人,莫非不是一个英雄吗?

42、杭州的西湖莫非不像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

43、你觉得有疑问吗?

44、班主任莫非不应该一马当先吗?

4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恰是机灵心爱的小燕子吗?

46、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五湖四海望一望呢?

47、莫非交兵即是为了多杀人吗?

48、人莫非能够没有一点精力吗?

49、杭州的西湖莫非不像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

50、王教师带病作业,咱们怎能不感动呢?

51、不耕耘怎样有收成?不学习怎会有常识?

52、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恰是这样的野花吗?

53、这不是呆气的体现吗?

54、莫非他觉得自个没有错吗?

55、春回大地,走在西湖百家争鸣的白堤、苏堤上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泛动,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你怎样不被她招引呢?

56、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逝世也无法叫我开口。

57、这么重的东西,我怎样拎得动呢?

篇3:反问句

1、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2、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

3、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5、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6、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8、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9、人难道可以没有一点精神吗?

10、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12、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13、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1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15、我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1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17、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8、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9、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2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1、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22、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2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25、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篇4:反问句

关于反问句

一般认为,反问是修辞方法,属于修辞。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反问与设问同时纳入修辞范畴以来,反问属于修辞成了经典性的结论。但是另一方面,语法领域中对反问句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讲到“反诘语气”,张志公先生的《语法学习》讲到“无疑而问”,说的都是反问句。尤其是丁声树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疑问语气的句子分成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反复问、反问五类,这个分法影响很大,现在已被中学语文教材和不少大中专汉语教材采用。影响所及,致使有些修辞学教材只讲设问,不讲反问;人们似乎觉得,反问又应属语法了。其实,反问句同修辞有关,也同语法有关,但是它既不属于修辞,也不属于语法,它属于语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它主要研究符号跟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句子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它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句子各有不同的特点。反问句是一种形式与意义相反的疑问句: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义。反问句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语言研究系统中的地位:反问句是语义的类。但是由于传统语义学以研究词义为中心,抛弃了对句义的研究,所以语法学为增强自身的实用性,在对句子作语法结构的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将句义的研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畴。例如对句子语气的研究,对句子用途(即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对句子意义的研究。

从语义上看问句,反问句只是问句的一种。与之相对的是“正问”和“测问”。张静先生在《汉语语法问题》(1987)一书中把疑问句从语义上分为三类:正问、反问、半问。正问是“有疑而问”,从正面提出问题;反问是“无疑而问”,从反面提出问题;半问在“信疑之间”,半问半答。半问,我们称作“测问”。因为它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推测。以下例句①是反问,②是正问,③是测问:

①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呆气》

②这张传单是谁写的?(《挺进报》)

③你是董昆同志吧?(《猎户》)

由于人们对反问句的学科地位认识不清,所以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语法类型,并努力寻找反问句语法形式上的标志,结果未能如愿。例如“难道”曾被看作反问句形式上的标志,但是终被语言现实所否定:

①・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②(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灯》)

这两例都有“难道”一词,但它们都不是反问句,而是表达一种推测,是测问句。可见,反问句没有独自的语法形式。原来,反问句以疑问句的语法结构作为自己的结构。它们可以是特指问式的,也可以是是非问式的,也可以是选择问式的。这一点,丁声树、朱德熙等先生在其专著中都作过明确的阐述。

反问句同设问句也有纠葛。语言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反问句有“答话”出现。这种现象令人迷惑不解。有人认为这是作了回答的反问句,有人认为是反问、设问的结合用法等。我们认为,反问句属于语义问题,设问句属于语用问题,它们分属两个平面。反问与正问、测问相对,设问与提问相对。如果说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是疑问句的语法类,反问、正问、测问是疑问句的语义类的话,那么,提问、设问则是它们的语用(或曰修辞)类了。这三个平面的类别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

反问句在语用中是作为交际手段出现的:它要么构成提问,要么构成设问;此外别无选择。如:

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药》)

②(不错,这也很正大。)但是要问……你们无损于国体,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么?(《华队公会的供状》)

③他愤懑地想:这到底为了什么?林彪不是摔死了吗?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这三例都是提问。①中的是“康大叔”向“华老拴”发问:“怕什么?怎的不拿!”用的是反问句。②中的是作者向“华队公会”发问:“……难道他们华捕反而有损于国体么?”用的也是反问句。③例更典型,三个问句都是说话人自己(主“我”)对自己(客“我”)的提问。说:“这到底为了什么?”用的是正问句;说:“难道又出了林彪这样的坏人?”用的是测问句;说:“林彪不是摔死了吗?”用的是反问句。再如:

①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谁个曾怀疑人类需要太阳呢?谁个曾因为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没有。(《太阳的光辉》)

②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这两例都是由反问句构成的设问句。是问话,是答话。作为问话,①是肯定形式的反问句,②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作为答话,①是否定的,②是肯定的。

当然,设问句可由反问句构成,也可由正问句和测问句构成。如:

①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你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最后一次讲演》)

这两例也都是设问句。①为正问构成的设问,②为测问构成的设问。可见,反问构成设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之,反问句不是语法和语用的直接研究对象,它属于语义的范畴;反问句没有特殊的语法形式,它的结构要么是特指式的,要么是是非式的,要么是选择式的;在语用中,反问句不能直接用来交际,它充当提问或设问的手段。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反问句是什么意思》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44400.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