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王之涣《出塞》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王之涣《出塞》(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此,感谢网友“瑾炎杉”投稿本文!

王之涣《出塞》

篇1:王之涣《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①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②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③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作者】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陵,绛州(今山西新绛)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谤,辞官归乡,家居十五年。后为文安尉,卒于任所。早年精于文章,工诗,工多引为歌词,名动一时,有旗亭画壁故事。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

篇2:王之涣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山仍是秦汉时的关山,远征边疆的战士们至今还没归来。只要还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一定不会让敌人度过阴山。

诗洋溢着作者对和平的.期望以及不得良将的慨叹。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篇3: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①出塞:又名《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②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1尺≈33.3333······厘米)

④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⑤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⑥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参考翻译: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篇4:出塞王之涣

出塞王之涣

【作品简介】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有一定的主关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原文】

《出塞(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2、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4、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5、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6、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7、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8、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简介】:

王之涣 (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王之咸、王之贲皆有文名。他从小就很讲究义气,纵酒谈乐,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中年才悔悟而立志向学。对于参加科场考试没有兴趣,学成后到处拜访名人。担任过主管文书簿记的小官,后来因受诽谤而辞职,过著游山玩水的生活。存诗六首,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韵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评析】: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

“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其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远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远上”为“黄沙直上”。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根本不可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远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不可能没有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的内容,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的“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篇5:《出塞》王之涣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3、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4、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韵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

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

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调曲,

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评析】:

??这首诗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孤”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杨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杨柳而生愁,甚至听《折杨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简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篇6:古诗出塞王之涣

古诗出塞王之涣

出塞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a《诗法易简录》进一步指出:“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出塞王之涣的诗意

2.凉州词出塞王之涣

3.王之涣的出塞的诗意

4.出塞王之涣诗句赏析

5.王之涣出塞 古诗

6.出塞 作者 王之涣

7.王之涣 出塞 赏析

8.王之涣的诗出塞

9.出塞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之涣

10.出塞(凉州词)王之涣 赏析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王之涣《出塞》》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470806.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