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标点符号解题要略(共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Neconeco”投稿本文!
篇1:标点符号解题要略
标点符号解题要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已经五年未列入全国高考语文的范围,高考语文将这一考点再次列入考试范围,使不少考生感到措手不及。为帮助考生渡过这一难关,笔者将以前的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作了整理,梳理出解题要污五点。
一、弄清功用
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功用,作为考生就必须切实掌握它们的功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从而正确地使用和判断。
例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题误用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此句中的“三四里”表概数,“三”和“四”并非并列关系,所以不应该加顿号,应删去。
例2: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例混淆了书名号和引号的功用。书名号表示书籍、 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是书籍、 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是一个需要指出的机构的专名,所以应该用可以表示特定称谓的功用的引号。
例3: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题混淆了顿号和逗号的功用。顿号只能用于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而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分句的并列,所以应该用逗号。
例4: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此题误用逗号。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三者是动词“有”的宾语(包括“教师队伍”)而且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三者之间用顿号,就可以了,用逗号就“大材小用”了。
二、揣摩语气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其中句末点号除了表停顿外,主要是用来表示语气。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判断句子的语气要从整个句子去考虑,不能只看其中的一些词语。像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所以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能用问号。
例5: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句误用了问号。这一句中尽管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是谓语“关心”的宾语,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该句的第一处问号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改为句号。
三、分析结构
句子的结构影响着标点的使用。我们在做标点.试题时,要注意分析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而形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结构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同样复句结构即复句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例6: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分析]此句由于单句内部结构使用句末点号,从而句子被人为的一刀两断,造成前后两句结构均不完整。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例7:“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1993年六省市高考题)
[分析]倒置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如果在倒置成分前用一个句末点号,就会将句子一分为二,从而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所以,此句应将“呢”后的问号改为逗号,而将“同志们”后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8: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都受“上海”修饰)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19高考.试题的一个正确项: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不少考生认为标点使用不当,就是由于忽视了对句中短语层次的确认。句子里面有一个有层次的联合短语,层次是“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表示第一层次都使用了逗号,表示第二层次都使用了顿号;如果表示第一层次也使用顿号,表示第二层次也使用顿号,表意层次就不能显示出来了。所以,这个选项没有错误。
例9:“真个姓唐。”我说,(1)“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2)“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分析]原句中(1)处的逗号使用错误,因为至(1)处“我”的话已经说完,故应用句号。(2)处的句号使用不对,因为句中“他”的话分作两部分引用,(2)处应该使用逗号。两处误用都破坏了句子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四、理解文意
标点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意,因此在我们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恰当时,要考虑对文意的表达是否有伤害,要注意分析文意对标点使用的限制,也就是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正确使用标点。
例10:出版社在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1997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里话是用来注释前文的,因此判断其使用是否恰当,要看括号的文字是否用来注释前面的内容。此句括号里的文字“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不是注解“详细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
例11: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1995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此句误用分号。误用的原因是未能搞清前后文意的关系。分号后的“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与前文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对前文分述的一个.总结,所以不应该用分号,改用冒号就能准确地反映前后文意的关系。
例1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引号最常见的用法是引用语句。此句中“俗语”的内容并不包括“嘛”,仅为“礼多人不怪”,“嘛”为多引的文字,此句误因就在对“嘛”的“身份”的确认。
例13: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冒号通常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它最起码提示一句完整的话。本句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应全是提示的范围。但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本题错因就在于对冒号后的内容和前文的关系未曾理清,改时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五、留意套用
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使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是使用时应当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要求,要留意。
例14: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1994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 使用引号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
篇2:中考阅读理解题解题要略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的测试重点,也是卷面分值最高的一种题型。中考阅读理解题一般设三至五篇短文,每篇短文词汇量在250词左右。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体裁富于变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综观近三年来中考阅读理解题,其特点是:时代气息浓,可读性强,理解难度高。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阅读理解题一般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略读全文,抓住话题,掌握主旨大意。中考阅读理解题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三至五篇短文,并做15-25个小题。按一般的阅读方法往往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并非短文中每一部分均设题,所以可先略读全文,抓住话题,掌握主旨大意。一方面,这是中考阅读理解的测试要求之一,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答题打下基础。略读时要特别注意短文的首段。一般文章的主旨大意就在这里。还要注意通过首句或末句抓住每段的大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便可以迅速把握大意。通过略读掌握了短文的主旨大意以及主要信息的分布后,再答题时就心中有数了,这样才能真正加快速度。
2.寻读。通过略读掌握短文的主旨大意之后,应认真阅读题目,准确理解题意及其范围,然后到短文中寻找相关段落或句子。
3.找到相关段落和语句后,要认真斟酌,透过表层结构,领会其深层涵义。阅读理解题设计干扰项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原文中的只言片语,而其深层涵义或范围与正确选项并不相同。对于结构复杂的句子要进行句法分析。解答推理判断题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的答案虽然不能从短文中直接找到,但短文中一定提供了支持这一答案的信息,再加上一些应有的常识和一定的逻辑思维,便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推理判断不等于主观臆断,因此做这类题切忌掺杂主观因素。
4.复读。做完一篇短文后面的所有题目后,要对照短文内容通盘考虑。针对同一篇短文所出的题目必然有内在联系。通过这一步可以减少错误或疏漏。
当然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有很多,应因人而异。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做到快捷、实用。在做题时,切忌死搬硬套一些条条框框。学会灵活运用,这永远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文/刘世一;英语辅导报
篇3:仿句要略
仿 句 要 略
句子的仿写,看似简单,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写出的句子不符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在动笔之前,并没有将例句真正地分析清楚。因为仿写的思路是:先分析例句,即分析例句的句式,分句间内容上的关系,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再以例句为参照,进行模仿。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一:模仿给出的句子,还是以“我喜欢”开头,重新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要求:①新造的两个句子,要符合语境,语意连贯。
②要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
③两个句子不超过90字。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下肯过江东”的项羽;
〖分析〗此句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分句的第二、第三分句构成第一层解说关系,第二分句和第三分句构成第二层转折关系。而且第二分句中的诗句“人比黄花瘦”,第三分句中的诗句“不肯过江东”分别照应第一分句中的“婉约”和“英气”。
〖参考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例二:仿照下面的句式,以“只有”开头,写一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
只有波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而平静的湖边,只好让污泥环绕。
〖分析〗这是一个并列关系复句,前后两分句都由高单句构成。分号前后的句意构成对比关系,画面迥异。而且大海“沙滩”的“光洁柔软”和“湖边”的“污泥环绕”形成原因不同在意义上构成“大”与“小”的关系。
〖参考答案〗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而孤独的树木,只好任狂风摧残。
例三: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希望是____;希望是___。
〖分析〗续写的句子,格式应为“希望是……让你……”,而且必须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内容上必须与给出的句子形成排比。
〖参考答案〗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暗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境中饮到生命的甘泉。
最后值得重视的是,仿句不是僵化地模仿,除“形似”以外,还应力求“神似”。所写句子的语言要流畅,更要注意思维的清晰与活跃。否则,仿句就成了小学生造句。(本文发表在《学语文报》上。)
练习
1、仿照带横线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
2、模仿例句,把句子写完整。
例句: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O是一只漂流圈,让弱者随波逐流。
仿句:①O是
②O是
3、仿照下列排比句的形式,以“月亮”和“海鸥”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
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千枝秀;月亮说, ;海鸥说, ;太阳说,燃烧的青春一
片光芒…
4、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思想,———————————。
意志,———————————。
5、根据 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而且最后一句要求点明寓意。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6、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造一个句子,与“统一是主流,乃常态,为国人所称颂”一句形成整句。
中华民族是具有“大一统”传统的有凝聚力的伟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分”与“合”。纵观历史进程,统一是主流,乃常态,为国人所称颂;—————————。
7、参照下面这句话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句话。(不超过40字)
大的东西会变小,小的东西会变大,“大”与“小”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向对方转化。举例来说,大的损失会因为补救及时而变小,小的成绩会因为继续努力而变大。“多”与“少”也是如此,———————,————————。
8、仿照句(1),在横线上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内容要能推出句(2)的观点。
(1)无论是批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遍尝百草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2)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9、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结构要与画~~~~~~的一句相似。(40字以内)
《史记》是一座人物画廊。司马迁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以传神的笔墨,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像一—————————
10、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出续写句子。要求:a.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1)(2)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划线的句式相同。C.(3)句要从正反两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1)————————————————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2)————————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
11、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12、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一“北京”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住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3、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14、仿造例句写下个新的句子。
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思考
交流
15、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和表达特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完整。
既然是一条孱弱的小溪,就别想像苍海惊涛拍岸;既然是 ,就别想 ;既然是一只陆地行走的动物,就别想像雄鹰那样神气傲慢,既然生命只属于地平线,我就甘愿平凡。
16、仿照下面画线句中的一个,再写一个句子。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17、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18、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19、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母亲是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
20、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语文是 ,让人
21、请在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
有一只鸟的树林; ,
22、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笔”为开头,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党的政策如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温暖了万户千家。党的政策似灯塔,照亮了前进航向,指引着千舟竞发。
具体要求:(1)必须以“笔”为本体;(2)写两个运用比喻的句子;(3)不超过50字)
23、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的部分不得超过10字。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
24、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
同的句子。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参考答案如下:
1、她伴着山间的小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2、一面敲响的战鼓,催强者奋勇前进;一块空地,让勤劳者自由地耕种五谷。
3、我透明的心灵多坦荡一生与风浪搏击最壮丽。
4、奋斗就是一支搏击风浪的船桨。
希望就是一座亮在前方的灯塔。
5、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世上厮混下去,也可以让生命焕发出灿烂的光芒。
6、分裂为逆流,乃变态,为国人所不齿
7、多的麻烦会因为处理得当而减少,少的的经验会 因为积极摸索而增多
8、无论是苦心研究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还是身患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金;无论是勤学数十年才撰成《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反复试验而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
9、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以锋利的刻刀,塑造了一座座神采各异的雕像。
10、(1)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
(2)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
(3)善纳人言者,昌(纳谏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止谤者,亡)。
11、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12、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接着亿万中华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13、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勤奋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14、思考是一种乐趣,发现是它的果实。交流是一种乐趣,理解是它的果实。
15、一棵小草,像一棵树一样参天挺拔
16、如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树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 一条柔软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海中似的自由遨游
17、示例: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18、(1)理解是友谊中的桥梁一座。(2)赞赏是鼓励中的鲜花一束。等等。
19、母亲是一棵为我挡风蔽雨的参天大树。母亲是一条滋养两岸沃土的河流。
20、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听之动容。
21、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天空;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湖泊。
22、参考答案:(1)笔似火焰,燃起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照耀着人类前进的步伐;(2)笔似蜜蜂,传播着知识的花粉,酿造着生活的甜蜜。
23、参考答案:奋斗说:人生就是那与风浪搏斗的双桨。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老黄牛。困难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挫折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24、参考答案: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篇4:品牌建设要略
品牌建设要略
近年以来品牌旋风横扫海峡两岸,华人企业莫不闻风起舞,趋之若鹜,将品牌建设列为经营的重心,期望拥有响当当的优质品牌,以便形成竞争优势.品牌建设应如何着手呢?简单地说,品牌建设是以企业的核心价值为基础,明晰的.品牌定位(positioning)为策略,有效的整合公司的资源,顾客互动与日常营运,期使在顾客内心留下正面、恒久和愉悦的体验,在大众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 者:沈乃山 作者单位:刊 名:上海经济英文刊名:SHANGHAI ECONOMY年,卷(期):“”(12)分类号:关键词:
篇5:作文写作要略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
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的文章。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事件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节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
写作记叙文时,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基础等级
一、选择较小的切入点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一般都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统地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定“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五六百字左右的篇幅内定出立意鲜明、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善于“化大为小”,还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材料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俗话说:“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比如,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是:在现代社会里少不了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的幸福,有苦恼,请以“交往”为话题定一篇作文。这个话题很宽泛,基本上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在社会中总是以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如考生不能找准一个较小的切入点,就很容易对现在的人际关系泛泛而谈。而一旦落入此俗套,得高分的只能是妄想了。一篇高分作文《往下走,往上走》把切入点放到了楼道里的一扇铁门上,围绕这扇既给人带来安全,又给人带来麻烦的铁门,写出了楼道里的人们由冷漠对立到温情交住的变化。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了“化大为小”和“以小见大”,记叙文才容易出彩。
实践证明,凡是选择了较小切入点,并做到了“以小见大”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可能性就相当大。
二、材料新鲜
记叙文的选材,是写好记叙文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本上出现了模式化、规律化的选材倾向,写老师总牵扯到“蜡烛”,写同学总写到“半块橡皮”,写爱心总离不开“希望工程”……诸如此类,把生活生硬分割,使人读之生厌。文章的材料好比建造房屋的材料,但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永远是“力求新鲜”。想想就可以知道,假如一位阅卷教师连续不断地看到“歌颂蜡烛”的文章,他会怎么判分!所以新鲜的材料是记叙文获得满分的基础条件。
这里不再举例,同学们可以仔细读体会后面编选的各地中考优秀作文,相信会受到启发。
三、内容真实
与“材料新鲜”一样,内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保证。那些胡乱编造的所谓“感人”故事,只会让读者反感。有一些同学为了表明自己的“崇高”,文章始终不离“助人为乐、希望工程、捐钱救灾”等,事实上,我们希望社会充满爱,充满关怀,可是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文章里始终充满假话、充满谎言。
我们作文时应牢记:只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如果我们一味地为了打动人而胡编乱造所谓的动人故事,只能让阅卷老师反感。当然,我们所说的真实并不是要大家把生活原封不动地照搬上去。我们所谓提倡的“艺术的真实”实际就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技巧性的加工,如设置悬念、修饰语言等。它和内容的虚假是完全不同的。
如后面选登的安徽中考满分作文《打工》就完全以真情实感取胜,如果没有真实的体验,是写不出如此传神的细节的。正是这种“真实”的力量打动了阅卷老师。
四、构思精巧
记叙文要写得精彩、写得让人难以忘记,就不得不在文章的构思上下工夫。构思的精巧起“以小见大”、“选材新鲜”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互相包含。一般说来,构思精巧的文章,一定是“以小见大”的,也一定是“选材新鲜”的。如一篇深圳中考作文《留下》就完全以精巧的构思取胜。全文由三个电话留言组成,记录了非典时期一位姑娘的父母、男友、朋友的三个电话留言,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构思在中考作文中实属凤毛麟角,自然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构思的范围不能局限在内容或形式,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都可以纳入。在作文之前,审好文题之后,构思就应该开始了。
发展等级
记忆叙文要占领高地,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不从发展等级上做文章是不行的。记叙文的发展写作要点是――
一、立意深刻
这里的立意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题新鲜独特,与众不同,富有深意。
我们仍以《留下》一文为例,作者没在文中给出任何评论,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经历了非典时期,这种亲情、爱情、友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平常的话题,我们也可以发掘出深刻的主题来。
二、语言生动形象
这是指文章的描写功夫。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心理,事件的动态,景物的变化……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一定会获得高分。
如《打工》一文,在描写语言上就很见工夫:“我努力地干着与我年龄极不相称的活,拚命地抬起二三百斤的铁笼。超重的负荷压得我浑身骨骼‘吱吱’地响,我咬紧牙努力地把自己的脊背弯成一张弓,两只脚死命地扣紧地面,两只眼球鼓成了弹丸,时刻都有射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汗水淌进了我的眼里,辣得睁不开眼,而鞋子里早已像和泥一般滑,我就这样拚命地撑着……”这段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传神地写出了“我”打工的体验,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技巧熟练
文章是用语言文字表现主题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就以看写作技巧了。一般而言,写作技巧包括详略、表现用法(象征、以物喻人、过渡言志等)、体裁安排、顺序、点题、过渡响应等。同学们可以参见本书的“中考作文满分技巧指导”。
总之,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是包含了上述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