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Module8 第二单元的教案(共19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在此,感谢网友“hmliu”投稿本文!
篇1:Module8 第二单元的教案
Module8 第二单元的教案
Module 8 Unit 2 I go by train. 【教学内容】: 1、I go by train. 2、Then I go by ship. 3、letters:Ss Tt Uu. 【教学目的】: 1、寻问使用的交通工具。 2、描述到某个地方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难点】: 1、询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 2、练习使用的交通工具。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教师问候学生。互相问候,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上一模块的韵句。 (2)全班一起做活动,由教师下达指令,教师说指令,学生做动作。如果老师说“By bike.” 学生就做骑车的动作。也可以请一个学生来当小老师,有他对其他同学发出指令。以此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过的交通工具名称, (3)让学生练习上一节学习过的短语,练习句型对那些能清楚的.描述下来的学生,应该进行奖励。 二、 课文导入 老师问学生:“在假期中,一个中国的小男孩到了一个海滨城市去旅游。”接下来请孩子们看课文插图,仔细观看后仔细猜一猜,他去了哪座城市,都乘坐了哪些交通工具。请几个同学起来说一说他们的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要给予评价 三、课文教学。 (1)、让学生看挂图,然后仔细听录音, (2)、学生看第二幅插图,教师向他们提问:Where is it? How do they go to China?”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他们的答案。接着,教师领读,让学生跟着读一遍。,可以让表现好的同学当小老师 (3)分别请学生扮演中国小男孩,来表演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然后请两个学生来扮演课文中的小朋友,表演课文内容。 四、学习韵句。 学生先听录音先观察每个带有字母“S T U”的单词,并且注意每行最后押韵的单词,是学生对这个韵句有大体的认识。教师领读,学生大声朗读,感受“S T U” 在字母中的发音,可以请几个学生起来读一读。全班一起跟录音读。 Unit 2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walk to school. How 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He goes to work by bike. 【家庭练习】: 用日常生活用语 ,编一个韵句,在下一节上课时进行展示。
篇2:Module8第一单元的教案
Module8第一单元的教案
Module 8 Unit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教学内容】: 1、How do you go to school? 2、I walk to school. 3、How does your father go to work? 4、He goes to work by bike. 【教学目的】: 1、寻问使用的交通工具。 2、描述到某个地方使用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难点】: 1、询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 2、练习使用的交通工具。 3、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教师问候学生。互相问候,再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上一模块的韵句。 (2)全班做一组活动,即“Do as I say ”.由教师下达指令,学生必须做一些与教师口令相符的动作,如教师说:P aly football .”学生就必须做踢足球的动作,也可以请小老师向全班学生发指令。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复习上一模块所学习的短语。 二、 课文导入 热身活动之后,教师可以随意的和学生聊一聊,问问他们都是采用哪种交通工具来上学的`。然后,教师可以来让学生看本单元的课文,再仔细观察之后,根据图片来猜一猜Amy lingling, lingling的爸爸平常都是用什么交通工具上学或上班的。 三、课文教学。 (1)、让学生看挂图,然后仔细听录音, (2)、教师放录音,让学生认真再听一遍,并且跟读, 把词组(单词)“By bus, by walk, by car”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这几个单词的意思。必要时,教师可以用中文提示学生或者用动作帮助他们理解。 (3)、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图片,复习单词,然后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找学生来回答,如果大部分同学都会回答之后,再请一个学生问一个学生回答,来练习句子,或者是请同桌练习句子,并鼓励他们用句型:“I go to school by bus. 四、英语书写比赛。 只写Jj、 Kk、 Ll。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让每组推荐一名优秀的学生到黑板上进行书写比赛,并评出前三名。对获胜的小组进行表扬。 a) 总结本节课,复习。 【板书设计】: Unit 2 It’s half past 7 It’s half past 7 I have breakfast at half past 7. letters: Jj、 Kk、 Ll 【家庭练习】: 用日常生活用语 ,编一个韵句,在下一节上课时进行展示。
篇3: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九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十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十一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D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名言,并领会句子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2.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策略 熟读成诵,从读中感悟句子意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第十二课时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 通过多读感悟来领会老舍先生对故乡春节的喜爱与怀念。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找课文中的详与略,领悟这种写法的好处,并加以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十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
篇4: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Module 3Unit 2 I like PE
【教学内容】:1、学校科目单词的学习,Module3第二单元的教案。2、谈论各种科目的喜好。3、字母Dd,Ee,Ff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目的】:1、熟练说出学校各个科目的名称。2、谈论自己或他人是否喜欢这个科目。3、谈论课程表上是否有这种科目。
【教学重难点】:1、I like PE.2、PE is my favourite subject.3、Letters:Dd,Ee,Ff.4、I have ____and ____in the moring/afternoon. I like___.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教师问候学生,并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邀几组学生上台来表演。教师也可与学生一起看图说话。鼓励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加入动作和表情,并注意语气。
2、课文导入。教师拿出一本语文书,教授单词“Chinese”,并把这个单词写在黑板右边,然后带动全班进行操练,教师做好示范,让学生大声跟读。
3、课文教学。教师请来那个学生来到讲台上,让他们做关于运动的动作,再让其他学生猜测这是什么课程。教师教授新单词“PE”.用同样的方法教授“Art”和“Science”.在练习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开火车、大组齐读等多种练习方式,也可抽查个别学生,以此了解学生掌握单词的整体情况,教案《Module3第二单元的教案》。韵句学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二模块的韵句。然后教师播放那个录音,呈现本模块的韵句,同时教师应作出与该韵句有关的单词动作,如“duck”,就翘着双手放在臀部两边,模仿鸭子走路的姿势。再次播放录音,让那个学生站起来与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跟录音读韵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duck,dog,elephant,frog”的简笔画,然后进行多种方式的机械操练,帮助学生练习发音。最后再播放录音,并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来比赛,一组说韵句,一组做动作,看看是说的好,还是做的好,表演好的组教师给予奖励。
4、总结本课,复习。
【板书设计】:I like PE.MathsEnglish PEScienceArt ChineseI have science and Chinese in the moring .I like Science.And I likeChinese .
【家庭练习】:1、听读11-12页的内容。2、练习科目单词,和家长做互动。
篇5: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识字2――语文园地二 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复习时间:2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洗脸、认真、扫地、父母、母亲、全家、写完、 看着、画家、玩笑、奶奶、放学、早晚、明亮 二、复习课文 (一)复习《识字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二)复习《看电视》 1、看图,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巩固练习:组词 对( ) 小( ) 外( ) 问( ) 村( ) 少( ) 处( ) 间( ) (三)复习《6 胖乎乎的小手》 1、看图,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做练习:26页 说说做做 (四)复习《7 棉鞋里的阳光》《8 月亮的心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来――( ) 东――( ) 上――( ) (2)一字开花: 放( ) ( ) ( ) ( ) 气( )( ) ( ) ( ) (五)复习《语文园地二》 1、复习读读背背《鞋》。 2、掌握日积月累 3、理解“张”的不同意思 4、复习偏旁部首: 三点水、提手旁、父字头、宝盖头、竹字头、女字旁、反文旁
篇6: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一、教材简析
亲情,自古是人们讴歌的主题;家庭,历来被人们当作是爱的港湾。本组教材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新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即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接着,编排《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旁的心愿》等四篇课言语。读着这些课文,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感染了小峰幼儿的心灵,他也给予奶奶晒棉鞋;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流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安排了反映温暖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了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我该怎么办?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关爱他人。通过本单元这组课文的学习,正好对这些迷茫的孩子提个醒,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产生爱自己,爱家人的情感。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1 、学会30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 、认识74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规律,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识字;
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综事生活实际,讨论、交流感悟文中的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本组课文中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且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悟文中的情感。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2-16 课时安排教学,识字1-2 课时,课文8-10 课时,语文园地3-4 课时。
识字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懂、貌”等14 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 个字。了解课文内容,弄懂三字经所阐述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语言韵律的美,从中感受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生字词,会读课文。突破方法: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记忆字形。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通课文。
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突破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文中的情。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认读14 个生字,认识“三”和“寸”。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出示“家”,认读。2 、谈话、交流。说说看,你产家都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怎样互相关心的呢?
(1 )出示语言训练点:我家有 口人,有 、 还有 ……爸爸是 ,妈妈是 ,假日,我们全家一起 。
(2 )小组拿出各自贴上“全家福”的,照片按以上训练点来介绍自己温暖而又幸福的家。
(3 )全班交流反馈。
3 、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识字2 ”就知道了。(板书:识字2 )。
二、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拼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2 、对照生字表,用“―“画出来(在文中)并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 、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连贯。
4 、同桌之间检查(当啄木鸟小医生,看准吸的虫最多)。
三、创设情境检查自读、学文、学字。
1 、出示“生字列列车”图(贴在“家”图的右边)
(1) 认读车厢里出现的字或词组。孩子们赶快行动看看谁的火车先到达我们幸福的家。①自由认读;②小组长抽查;③教师抽读;④男女比赛读。
(2 )抽出“生字”单独认读。(认识偏旁“氵”“扌”)。
2 、小结过渡:啊!真高兴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搭上了开往“温暖之家”的列车,在你们的帮助下,有几个掉队的小朋友也乘上了,现在就让我位起去看看做为家中的“我”应该怎么做呢?
3 、学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什么?告诉小朋友你读了哪一句,你又是怎么做的?
(1 )小组内交流;
(2 )全班反馈,适时指导读书。根据学和反馈,把学生个人照片贴到黑板“家”图中。教师小结:瞧,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你瞧,这不时又组成了一个新家了吗?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成长。4 、齐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识字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2 、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读儿歌
1 、指名读;
2 、分小组读;
3 、全班齐读;
二、抽读字词卡片:
1 、抽读词卡片;
2 、抽读生字卡字;
3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6 组字词。
三、学习生字:
1 、自学生字:哪些字好记,怎么记?哪些字难记,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记。
2 、交流自学情况:
(1 )好记的。(由学过的字组成的)认;
(2 )好记的(结构简单的字)父;
(3 )难记的字。洗、扫、真、母(真记住三横,母注意笔顺)。
4 、指导字字,(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1 )引导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范写
(3 )学生描红、临写;
(4 )同桌间交流;
5 、独立写字。
四、作业:在拼音本上练习写生字。
篇7:第二单元教案一
第二单元教案(一)
课题一 十几减九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第9、10页主题图、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 9+8= 9+6= 9+2= 9+9= 9+5= 9+3= 9+7= 二、学习新知: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 2、 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 3、 气球图列式:15-9= 风车图列式:16-9=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 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列式:13-9= 14-9= 5、 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6、(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 (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 (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三、练习: 1、 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2、 课件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 课件练习: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课后反思:本节课在教学十几减九时,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如看减法想加法,破十法,数数法等。但通过比较发现“破十法”学起来比较快,学生也很喜欢,这与我备课时有出入,教参中也重点介绍了看减法想加法。我个人觉得只要能使学生算得既快又准确就是好方法,只要能使学生明白算理,相信什么方法都是好方法,学无止境。看来教参教参,真的是要参考着用啊!学着用,用着学,教学方可相长。 课题二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1~6题。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投影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练习: 1、 第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同位两个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得数。 (3) 在书上填写。 2、 第2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教师读要求:得数是几就圈上几个。 (2) 根据算示圈相应的水果。 (3) 根据自己圈的写出得数。 3、 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 看图,明确图意:帮小鸟回家。 (2) 快速口算得数,说给同位听。 (3) 连线,小组订正。 4、 第4题:这是一道口算十几减九的题。 学生独立口算,订正。 5、 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根据两个图形口算得数。 (2) 同位两个互相检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式。 (4) 教师面批面改。 6、 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明确图意。 (2) 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写在书上。 (4) 全班一起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的练习 课后小记:本节课练习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性,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使抽象的思维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定势。 学生乐于接受,学得轻松,比较容易掌握。 课题三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7、8题,课堂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九的内容。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第8题提出多个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想一想,填一填。 9+( )=12 9+( )=18 9+( )=15 9+( )=11 9+( )=13 9+( )=16 9+( )=14 9+( )=17 9+( )=19 二、课堂巩固练习:快速写出得数,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好(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9+4 = 12-9 = 13-10 = 14-9 = 18-9 = 15 -9 = 17-9 = 11-9 = 16 -9 = 三、练习二7、8题。 1、 第7题。 (1) 明确要求:快速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自己练习。 (3) 全班一起订正。 2、 第8题。 (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 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口头)。 (4) 学生在书上填写。 (5) 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四、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2-9=3 6、 16-9=7(个) 15-9=6 课后小记:本节课通过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第8题的学习中,学生对提问题有点不懂,以为提问题就是列算式,不会用语言来表述。 课题四 十几减几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 = 7+8 = 7+6 = 15-9 = 6+8 = 5+7 = 5+9 = 13-9 = 18-9 = 14-9 = 17-9 = 16-9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 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 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 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 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 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 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 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 鱼。 …… 6、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 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 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3-8=5 13-5=8 课后小记:虽然想加算减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于进位加法不是很熟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难的。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着重讲了破十法。 课题五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做课堂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二、复习: 1、出示
篇8:第二单元教案二
第二单元教案(二)
课题八 用数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 11-8= 8+3= 18-9= 13-7= 11-3= 18-9= 11-9= 15-8= 11-7= 8+7= 16-8= 15-6= 17-8= 16-7= 17-9= 14-6= 9+5= 13-4= 12-6= 13-6= 9+9= 11-2= 16-9= 12-7= 6+8= 15-9= 14-9= 二、 探索有关例3的知识: 1、 出示例3情景图: (1) 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 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 (3) 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 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三、练习:做一做 1、 出示情景图: (1) 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 学生小组活动。 3、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3-6=7(人) 8+6=14(个) 16-9=7(人) 课后小记:这节课主要讲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学以致用这是数学教学的.目的。 课题九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四: 1、 第1题: (1) 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 指名说图意。 (3) 列算式解答。 2、 第2题: (1) 读题明确图意。 (2) 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3) 订正答案。 3、 第3题:看谁都能算对。 (1) 明确题目要求。 (2) 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3) 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 第4题: (1) 看图明确要求。 (2) 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 在书上填写。 5、 第5题: (1) 明确要求:找朋友。 (2) 口算得数并连线。 (3) 订正答案。 6、第6题:在 里填上“〉 ”、“〈 ”或“=”。 (1) 明确要求。 (2) 学生独立填写。 (3) 订正答案。 7、第7题: (1) 看图,明确图意。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 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15-7=8(只) 15-6=9(只) 2、15-6=9(个) 15-7=8(个) 4、13-6=7(人) 课后小记:在提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应用题要写单位名称。但学生往往找不准。是否要学生用死记的方法来记,还是训练学生慢慢学会找? 课题十 整理复习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 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 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 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 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课后小记: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这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想加做减”一种方法。而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其实,完全不必苦苦追问。应该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题十一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 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 第2题: (1) 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 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 订正答案。 3、 第3题: (1) 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 第4题: (1) 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 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 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 第5题: (1) 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 学生书写得数。 (3) 订正答案。 (4) 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 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 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 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 口头列算式解答。 (4) 写在书上。 7、 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 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 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 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针对第7题,学生对租出一词不理解,有的学生对于减法应用题中哪个是总数,哪个是部分,搞不懂。有的甚至根本不念题,看到题中有一个十几和一个几就用减法,否就用加法。 课题十二 练习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 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 (4) 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篇9: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No:2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 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课件(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NO:3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NO:4 教学内容: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DDDDD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
篇10: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A Let’s learn 陈宝凤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2. 能够听、说、认读短语:have a sore throat. 3.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练习。 4. 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是掌握A Let’s learn部分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会用询问他人身体善、状况的问句和答句替换关键词操练所学新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短语和掌握三会单词throat的`发音。 三、 课前准备 1. 准备本课时教学课件。 2. 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3. 准备一支体温表和一顶医生的帽子。 四、 教学步骤 课前两分钟 一.热身活动 1. Warm up 师放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 二.新知呈现 2. 师生口语练习What are you? I’m a student. What’s your father/mother? He’s / She’s a …… How are you today?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3. T: I’m not fine. I feel sick. I have a flu. 师做擦鼻涕的动作。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I have a fever. 呈现单词卡教学have a fever. 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让学生触摸他人和自己的前额来判断是否发烧.师问: What’s the matter? 引导生答 I have a fever. 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4. 师: I have a fever . Maybe I have a cold.单词卡,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5. And my throat is sore. I have a sore throat. 并教学该短语.单词卡,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6. And I have a headache, 单词卡,课件,板书。 5. 师课前准备一只漂亮的糖果盒,装有巧克力等糖果,请学生猜: What’s in the box? 学生猜出后,师说:Yes ! Here are some sweets. I like eating sweets. So I often have a toothache. 师做牙痛状, 呈现图片教学该短语.词卡,课件操练句型, 6. 呈现一人受伤图片,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Does he have a fever? Does he have a headache? Does he have a sore throat? 学生回答NO. 师接着说: Oh, look, his leg hurts. 师出示自己贴着胶布的手说: My hand hurts too. 教学单词hurt. 7. 师放A Let’s learn 部分的视频录音,学生跟读. 三.巩固练习猜测游戏,课件 “看病”游戏 请六个学生上台,每人选一张短语卡片,师戴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抽中have a cold 的学生上前一步,做动作并说:Cold, cold , I have a cold. 巩固延伸,课件一家医院,小组内做个新对话,并上台展示。 四.巩固延伸 Make a new dialogue.并上前台展示。 五.Homework.
篇11: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
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课本P35~44页。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难点: (1)、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学具操作,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 (2)、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中加深线和脚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目标。 本套教材把角的认识分成三段编排,每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前后也有连贯性,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课本上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的步骤等都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这样的操作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中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等这里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验证的方法等,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单元课时安排: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2、角的度量…………………………………………………………………………………1课时 3、角的分类…………………………………………………………………………………1课时 4、画角………………………………………………………………………………………1课时 5、练习………………………………………………………………………………………2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 5、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6、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23)学生尝试画直线。(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 图形 端点个数 延伸方式 能否测量 直线 射线 线段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三、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四、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五、课后作业:P40、8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两个角(大小明显可看),你觉得哪个角大?学生很肯定能知道。师:那你知道角1比角2到底大了多少呢?学生说要用量角器测量出它的度数。(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四、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六、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七、课后作业:P40、5、7 角的分类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
篇12: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13题和练习十六的第1--5题。)
复习要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下复习和整理。(板书:整理和复习)
2。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3。汇报: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应用题
(1)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三步计算应用题
(3)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复习指导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⑴看书例1、例3,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学生回答:从例1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计算只有同一级运算的式题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⑶练习:口述运算顺序0。18+2。19-1。625。131。70。5
⑷例2,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⑸教师强调:同级运算可以一步计算出来。
⑹计算2。151。4-19。950。65+4。31
15。05[(6。07+2。53)0。35]
⑺例3,我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是在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还知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还知道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⑻练习:分组完成68页1题(指名板演)
⑼例4,知道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口述解答过程:1。561。7+0。4411。7-0。7
11。72-7。85-(1。26+0。46)
⑽小结:我们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1)说出下列各题问题所需的条件,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①52。4减23。1与7。2的积,所得的差除43。8,求商。
②11。2除以14的商加0。7,再乘以4得多少?
③21减去3。4与4。7的和,所得的差,乘以0。5积是多少?
提问: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2)看书45--46页看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用摘录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会了第二种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结果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说明解答正确。
还学会了解答应用题要经过4个步骤)
(3)练习:第3题根据计算步骤解答下列各题(投影出示)
①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引导学生按解答应用题的4步来口述这道题的解答过程。)
②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根据上题的思路边说解题思路边完成解答过程。)
③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画出线段图解答,指名讲解题思路。
(4)提问比较:从以上几题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三道相关联的应用题,2、3题是通过把一步应用题逐步增加条件扩展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时都要根据解答应用题的五个步骤来完成。这样就能解答各类应用题。)
三、综合练习
1。按顺序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综合算式解答。
1。281。524。380。73
+
0。259。2
+
3。22。5
2。下列各题列式对吗?错在哪?
⑴6。2减去2。4与1。3的和,差是多少?
列式为:6。2-2。4-1。3
⑵10减去5。6与1。3的积,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列式为:24。8[10-(5。6+1。3)]
⑶8。4减去8。4与1。6的和,所得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
列式为:8。4-(8。4+1。6)4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练习十六3、4、5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应用题(练习十六4~14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些学过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2。60。26。40。810。1250。320。047。20。98。10。03
0。240。60。1250。250。490。7700。5134
0。560。28
1。5300。450。453。20。164。20。01
0。273420。614。480。350。7
15-4。540。2561。281。5
1。42。540。716-160。2
二、复习指导
1.第6题
⑴让学生讲一讲两种不同解法的思路
⑵生解答,集体订正。
2.第5、7题。
3.第10题:
学生先独立解题,并说说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再改编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9题。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着重分析题里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所需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集体订正。
3.练习十六第11题。
在学生独立分析了数量关系后提问:
(1)两台磨面机一天共磨面多少千克?
(2)是否用364千克加上365千克?为什么?
(3)你们确定应怎样算?
(4)生解答出结果,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1分吃了多少只蚊子?
分析与解:15分钟后蝙蝠增加的体重(4。29-3。9)就是蚊子的重量,每分钟就是(4。29-3。9)15克,然后再除以0。002就是蚊子数目。即:(4。29-3。9)150。002
2。练习十六13题: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分析与解:要求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就必须知道1台1小时喷多少棵。即:456=750(棵)
3。练习十六14题:甲乙两地相距480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分析与解:问的是两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所以要先求出相遇之前两车各行了几小时。先算甲车行驶的时间:31252=6(时)
再算乙车行驶的时间:(480-312)42=4(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行了2小时,所以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
4。思考题:一个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每小时行15千米,这样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分析与解:
⑴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到达学校所需的时间:
315=0。2(时)
⑵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1千米所用的时间:
110=0。1(时)
⑶剩下的路程要行的时间:
0。2-0。1=0。1(千米)
⑷剩下的路程所需的速度:
(3-1)0。1=20(千米)
五、作业
练习十六7、8题。
篇13: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案
§2 Module 1
Unit 2I like swimming
【教学内容】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in summer?
2、It's hot.
3、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
4、I like swimming.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怎样表达不同的天气情况。
2、在各种天气状况下人们喜欢的体育活动。
3、怎样询问别人喜欢哪个季节。
【教学重难点】
学生谈论不同的天气状况,如何表达自己及他人喜欢的不同天气状况;人们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人们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教师热情地问候学生。课前准备一首有关季节和天气的英文歌曲或歌谣,放给学生听,鼓励学生们拍手跟唱。请学生用“It's hot in summer.”的句型来描述一下四季的天气,为本单元的学习做铺垫。鼓励大家加入上节课新学的单词,如“It's cold and windy in winter.”
2、课文导入
气象播报活动结束后,教师顺势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in summer?”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的显著位置。让学生忽略作讨论后说出他们的看法,如“It's hot.”“It's not very hot.”等。把这些答案也板书出来。教师再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自己接着回答:“I like swimming.”边回答边用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接下来告诉学生:“Daming和一个外国小朋友聊相同的话题,我们一起去听他们的对话吧。”
3、课文教学
(1)教师把句子“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
“I like swimming.”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句型“I like…”来表述自己在夏天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还可以把话题扩展到谈论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请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进行问答练习。教师抽一至两组在全班展示练习情况。
(3)韵句学习。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听韵句,从整体上把握韵句大意。逐句进行教授,让学生明白意思,必要时教师可以辅以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如让学生们一边说天气词语一边做出相关的动作。再放录音,在每一句后停顿,以便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提示学生发现并掌握押韵的单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韵句。再让学生说几次。鼓励学生边说边表演出来,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教师发给他们小贴纸作为奖励。
(4)教师指导学生参照书中的例子做游戏,目的在于练习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It's…”
(5)练习字母组合“-Ing”的发音和拼写,为后面现在进行时动词“ing”形式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hot.
And it's sunny.
【家庭练习】:
1、听读课本4、5页的单词和句子。
2、在家让学生增多的城市名称,特别是记录本地区的天气状况。请家长积极鼓励学生,并为其他提供必要地帮助。
MSN(中国大学网)
篇14: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课文四篇,其中《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易于让学生熟读成诵,此诗歌内容旨在学生中间提起一股植树造林的风气,让他们初步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好处;《燕子》一文使学生借助燕子的归来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绿化、美化环境和环保意识;《古诗两首》属于自读课文,让学生领略祖国古文化的美。
作文写一篇《我的.建议》,主要是关于春游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作业
要求写出文通字顺的作文来。练习重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强化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
单元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指写的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指写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指写的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指写词语造句;
3、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元课时划分:
走,我们去植树
2教时
燕子
2教时
沙漠中的绿洲
2教时
古诗两首
1教时
习作2
2教时
练习2
3教时
篇15: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文艺学论文。阅读时要注意融会贯通。
所谓融会贯通,首先是把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弄清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或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各部分内容或各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从而抓住全文的精髓,而且对文章能作合理、正确的阐释;其次是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其普遍的意义,甚至能从已知推出未知,达到新的境界。
要做到融会贯通,就要在积累梳理、质疑思辨的基础上,对课文作综合考察、深入思考。古人说,“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只有真正下了工夫,达到一定的火候,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篇16:第二单元
学会写提纲
初中生学写议论文应该从写提纲练起,不必急于成文。写议论文与写记叙文不同,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写作前必须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有一个清楚的整体构思,这就如同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一样。有了写作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有不少同学不愿意拟写作提纲,觉得麻烦,耽误时间,结果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任意发挥,从而出现观点不明、重点内容遗漏、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弊病。为了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保证写作质量,我们一定要首先学会写提纲。
议论文的提纲编写,一般应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论点是什么?如何提出论点?
2先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后分析问题的哪一方面?
3选用哪些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阐述论点?
4用什么论证方法?哪些详?哪些略?
5怎样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对这些问题必须反复思考,然后加以整理,分成条目,固定下来。写提纲时,要注意几点基本要求:(1)观点明确;(2)重点突出;(3)条理清楚;(4)简而明。所谓“简”,是指简要,写出段意即可;所谓“明”,就是清楚明白,一看提纲就了解文章的整体安排及部分内容的详略情况。
我们看一下《谈“骨气”》一文的写作提纲:
谈“骨气”
一、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三、从不同角度论述:1文天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四、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这份提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从提纲可以看出全文的主要观点及作者的思路。
中学生编写提纲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于简单和逻辑性不强。前者如《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提纲: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二、说理论证:1勤奋学习便会取得成就
2不勤奋学习必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提纲太简单,看不出作者的整体构思,实际写作时,仍然需要边写边想,这就没能起到提纲应有的作用。同样是这个题目,另一份提纲则明确具体、条理清楚: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一、提出论点: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
二、分析:1学习与才能的关系
2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3“天才”“神童”的才能来源于“勤奋学习”
三、多角度论证:
外国:1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的例子
2高斯的例子
3居里夫人及丈夫的例子
4引用狄更斯、巴尔扎克的话
中国:1唐代的诗歌:白居易的自我写照
2明代的药物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3清代的绘画艺术:郑板桥刻苦画竹的诗句
四、结尾点题,强调中心论点
写提纲除了应该内容具体以外,还要注意有一定的逻辑性。先来看这样一份提纲: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1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2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3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4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这份提纲将“为什么”与“怎样做”混在一起谈了。提纲不合乎逻辑,反映了作者思维的混乱。可以做这样的修改:
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一、提出论点:中学生要珍惜青春
二、说理论证: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珍惜青春
1中学时期是打基础的时期
2 中学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二)中学生怎样珍惜青春
1珍惜青春要树立远大目标
2珍惜青春要从点滴做起
写作提纲一经列出,就应该依“纲”写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随时调整或修改提纲。
提纲是文章整体构思的文字化。拟写作提纲前一定要认真构思,逐步养成拟写作提纲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作文效率,保证作文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作文参考题目
1仿照《怀疑与学问》一文,拟一份议论文的写作提纲:《 和 》
提示:《怀疑与学问》一文提出论点后,按治学过程分两步论证,并运用例证、引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严谨而清晰。可仿照此文的立论和结构写,重点是讲清二者的关系,重点要突出。
2拟一份议论文的写作提纲:《谈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提示:语文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你要有理有据地讲清:为什么学好语文重要?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学好语文?还应该考虑用哪些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把以上内容列成条目,就是一份很好的提纲了。口语交际
开 讲 演 会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以组织一次讲演会。
开讲演会,是锻炼讲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下边介绍些有关知识,供同学们组织讲演会参考。
1选择合适的题目。比如:2050年的畅想,我们的使命,读寓言、谈启示,历史的沉思……
2参加讲演者应围绕确定的题目准备讲演稿,并要一并考虑语气、语调、姿态、表情乃至服饰、手势等,总之要充分准备。讲演时不宜念稿。
3确定主持人。他的任务是,讲演时介绍讲演者和讲演题目,安排讲演顺序,对讲演作小结,召集评判人员开会评出成绩等。
4确定成绩评判员。
5讲演成绩的评定,一般按五项分别评定。这五项是:主题,结构,技巧(包括语言、表情、音量、语调、语气、应变能力),时间,仪表(整洁、大方、恰当)。
6讲演会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每个讲演者的发言应限在10分钟左右。讲演时可由一名评判员专门掌握时间,适时提醒讲演者。
篇17:第二单元
[目标全解]
1、 了解每篇散文的作者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2、 设计并理解每篇文章中的生字和生词。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题。
4、 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写点有真情实感的散文。
[内容全解]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说它题材广泛(山川风物、日月星辰、人生百态、历史风云……),写法灵活多变,可叙事、可记人、可写景状物、可议论抒情;神不散是说它的中心只有一个,取材和写法都要为它服务。
欣赏散文,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1926年8月被迫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组回忆文章的一篇。文章回忆了自己东渡日本在仙台学医时的一段特殊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斗争性格。
《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1941年去延安后的感怀之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日本帝国主义能够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作者借西北极有特点的白杨树来热情歌颂西北军民的团结精神和顽强的斗志。
《菜园小记》是吴伯孝箫回忆延安生活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反映了延安大生产活动的一个侧面,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夏之绝句》作者是台湾女作者简嫃。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作者从孩童时代起就喜爱听自然之声,这种喜好一直保持到成人以后,并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富有诗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沸法国大作家莫泊桑。文章中提到的几个人都是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他们经常在福楼拜家聚会。作者也亲历了他们的聚会。他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展示在我们面前。阅读时想一想,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6、藤 野 先 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里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他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于,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来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这了一长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部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应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本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吧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信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午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无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耍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合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叫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篇18:第二单元
单元提示
在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本单元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选择课文的。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做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等。
篇19: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一篇记叙文、记念性杂感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篇寓意深刻和读后感(《读〈伊索寓言〉》)、一篇谈话体式的策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篇围绕一件艺术品而展开的有关文艺美好的/论文(《米洛斯的维纳斯》)四篇文章组成。
2、纵观四篇文章内容所关涉的话题可知,从某一事件或物品说开去,论及与之有关的浓重的情感、深遽的道理、重要的政策及艰深的艺术美,是单元内文章的突出特点。《为了忘却记念》从作者与白莽、柔石等五位左联烈士的感情与私交谈开去,言及五位青年的优秀品质,言及具有如此优秀品质之青年却被当时政府残酷地杀害的恐怖现实,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对民族前途的忧虑情绪。《读〈伊索寓言〉》从浅易通俗的寓言故事中,或顺向深求,做程度上的深化;或反向追索,拉过来与之相反相悖的另一端作对照看,求得对社会的深层面的剖析和多层的批判。《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从香港97回归说起,谈及中国领导层的主权观、为政观、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观,明晰地表明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米洛斯的维纳斯》从一尊雕像的断臂谈起,提出“残缺与完整”的美学问题。“残缺是完整的至极,是美的最高形式”这样一个美学论题就是从一个具象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3、语言上,要么言简义丰,要么要言不繁;要么欲说还休,寓深刻内涵于不言之中,要么顾左右而言他,本义却在不声不响中,阅读过程中定然疑窦丛中。只要善于发现,深入探究与钻研,便会了然于心,解疑点以探求之中。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体现文化人灵魂深处的鲜明的政治理念和信仰。从《读〈伊索寓言〉》中领悟世界文化宝藏中的丰富内蕴。从《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体悟到世界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联,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尊严所进行的顽强斗争以及领袖人物的高瞻远瞩和雄才伟略。从《米洛斯的维纳斯》中读出美的理念和美学主张。
2、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研究探讨的前提是提出疑问,文章艰深,疑难多,则要善于突破重点;文章浅易,则要善于在无疑处发现疑问。学会从概念入手,进行探讨,弄清句意,进而弄清段意、篇意。篇意的深入领会,则必须在理解文面意思的基础,再做研究探讨,从而达到把握深层意思的目的。
3、理解本单元课文各具特色的言语样式。把握鲁迅先生寓强烈情绪于冷静叙述之中的语言;把握钱钟书先生“蕴含着真理的‘佯谬’和统一的矛盾‘不谐’”的语言;把握邓小平的庄重又不失风趣、严肃又不失智慧、不卑不亢、刚柔得体的语言风格;把握清冈卓行那“化平易为精辟,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艺术。在此基础上,领会文中含义深的语句。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学会研究探讨,从而深入领会文意。研究探讨,首要的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这是研究探讨的开始,实际上明确了研究探讨的.对象。如为什么说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是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这个问题就引导着我们去钻研维纳斯在美学理念中的启示意义。作者说一种“同创作者毫无关系的某些东西正出神入化地烘托着作品”,如果我们提出“某些东西”是怎样的,便为钻研探讨提代了有价值的目标。就一篇文章而言,研究探讨对象不外乎词义、句意、段意、篇意。句意的研究探讨,要从概念入手,弄清了概念,才能明晓句意;段意的研究探讨,则要以句意为基础,既要弄清各个句意是怎样的,又要弄清为什么是这橛,而不是那样,为什么这样表述而不那样表述,各句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以怎样的形式组合起来;篇意的研究探讨,要通晓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并且由表及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有的文章言在此而意在彼,就要从这一面看到那一面;有的文章话语中有弦外之音、蕴含之意,就要从浅表深入到内里;有的文章使用了象征手法,就要探讨其象征物的象征意义;有的将通俗的道理述说得深奥与艺术化,就从神奇中返璞归真。
2、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研究探讨的技巧,最终形成基本的阅读技能,从而达到对文章全面而深入的领会。借助背景材料是研究探讨的重要手段。就一篇文章而言,背景材料大致包括:作家的政治理会、作家作品的风格、作家对文中有关内容相关见解;文章内容相关的社会状况、社会意识等。如要真正理解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就必须了解香港被侵略者占有的历史材料。联系上下文,发掘语境内层的富有启发意义的信息是研究探讨的必要手段。要知道鲁迅先生得知柔石等被杀后,只写了“原来如此!……”四个字的真正原因,只能去认真体会先生与柔石间深厚友谊可知晓。善于比较也是钻研探讨的手段,因为比较中能辨识真伪、优劣、是非。逆向思维、反向立意同样是研究探讨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可使学生有“柳暗花明”之感。
3、体会本单元各 篇章文中风格各异的语言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在“揣摩语言”能力的实践中掌握的技巧,更进一步体会如何才能“深入领会”。“深入领会”首先是在基本领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领悟的内容要明确地把握;其次是选择的切入点和途径,如要正确理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切入点是收回香港关涉到中华民族的尊严,抓着这一点,才能领会到:中国是不可屈辱的这一深层含义。其三是注意把握深入的“度”,不要任意拔高,最终违背文章原意,犯牵强附会的毛病。
四、单元教学设计
首先,按“研究性阅读”规律和程度作如下设计。
第一步骤,利用《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读,指导学生学习尝试如何“无无疑处见疑”,教会“见疑”的基本方法:联系法。比较法。淘汰法。第二步骤,利用《读〈伊索寓言〉》尝试如何结合问题,进行研究性阅读,整体感知,研究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局部联系研究寓言的引用,评说与前后的议论存在着怎样的特殊关系,揣摩关键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并研究作者是如何评点九则寓言,“反其义而言之”的思维特征,使得语言颇具幽默特色,表达思想上有怎样的优势。第三步骤,利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导学生进行“言语样式”的研究探讨,从而实现对文章的深入领会。结合具体语句,研究文章在语言运用上,如何做到“表达明确,毫不含糊”,如何做到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含蓄委婉地运用语言进行外交。第四步骤,组织学生自读《米洛斯的维纳斯》,尝试自己进行研究探讨,.总结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方法,逐步形成习惯。
其次,按照“语言习得”规律设计教学,其程序是,通读四篇课文,比较四篇课文语言样式与语言风格的异同重点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和《读〈伊索寓言〉》,找出含蓄、幽默的语句,研究探讨此类语言在表情达意,表达中心的警策作用,领会其深层含义结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中外交辞令,体会语言如何得体,如何有针对性地表达特定的意义自读《米洛斯的维纳斯》,研究化平俗为神奇的言语艺术,体会美学层面上的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其三,按照阅读规律设计教学。
阅读的基本程序是:整体感知――局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