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简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共2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此,感谢网友“jiosenin”投稿本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篇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记得我在预习语文书“识字1”时,曾经对“菱藕”这个词语很疑惑,妈妈告诉我“菱藕”指的是菱角和莲藕,后来上完课我感觉对这个词也只是有个概念。今天下午,爸爸意外接到电话,有朋友叫他带一家人去划船采菱角,我可兴奋了,终于可以看到什么是菱角了,那可是城里孩子难得经历的事情。

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岳王一家私人花园,只见里面花草和假山比人民公园里的还要精致,我们直奔飘满了菱角叶子的池塘。听花园的主人介绍,菱角一年采一次,对河水有清洁作用,自我繁殖能力特别强。一位伯伯自告奋勇撑船到池塘中央去捞连茎带叶的菱角,我和爸爸妈妈负责把菱角一个一个从茎叶上扯下来,虽然难度不大,但很费功夫,等我们好不容易把两个塑料袋装满时,我发现我的脸上、身上和鞋子上都溅满了泥水,像只斑点狗一样。爸爸妈妈其实也一样狼狈,我们互相取笑着,一家人都很开心。

回家的路上我感觉很累,也许是因为蹲的太久的缘故,但一想到回家能吃到自己亲手采的新鲜菱角,还是很激动的!

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可以采菱角,我和花园主人讲好了明年还要来!

篇2: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夏姐姐带着炎热的夏天走了,秋姐姐捧着金灿灿的秋天来与我们见面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微风。我跟着微风来到了充满秋天气息的校园。

我悠闲地走在校园的林间小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桂花的甜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这时,我在一棵银杏前停了下来,这棵银杏树不但十分高大,也非常“苗条”,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将它抱住。这棵银杏树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金色巨蘑菇。走近些看,你会发现它的树干十分粗糙,摸起来很不舒服。银杏叶像一把把金黄色的小扇子,哦!原来,秋天的微风是这些小扇子送来的呀!

银杏树安静时就如同一位优雅文静的小女孩,但当风来时,它们又像一位小小的演奏家,正在演奏他们新编的歌曲“沙沙,沙沙沙……”当我正欣赏着它们的新歌时,一只“金蝴蝶”飘落在了我张开的小手上。我仔细地观察起这只“金蝴蝶”—飘落了的银杏叶,只见它身穿着棕、黄、绿三种颜色的扇形衣服,但,也同时为它那奋斗而无私的一生做了一个证明。每片树叶从一出生就要为它们各自的母体—大树提供健康而丰富的乳汁,银杏树叶当然也不会例外,它们是多么的伟大!

我爱那无私的银杏叶,也爱那饱经风雪的银杏树。

篇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我家里有五口人,爸爸妈妈、两位哥哥和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倍感幸福,因为我家像一个“动物园”一样,什么?你不信,那就来瞧瞧吧!

N0.1爸爸:猴子

我的爸爸就像一只猴子,他可爱幽默,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记得有一次,爸爸陪我们去散步,走着走着爸爸突发奇想要和我比赛跳远。比赛开始了,我第一个跳了出去,轻轻一跳落在了不远处。轮到爸爸了,只见爸爸半蹲下来,甩起了胳膊,还给自己喊起了口号“一、二、吼,一、二、吼。”看那架势,至少能跳两米多。终于起跳了,我和妈妈屏住呼吸,等候爸爸的“佳绩”。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就在爸爸那个“吼”字的音刚落下,腾飞而起的他还未落地,鞋子却早已“飞”出了五米远。再看我的爸爸,他一_坐在了地上。站在旁边的妈妈和我笑弯了腰,眼泪都笑出来了。你们看,我爸爸像不像一只活泼可爱的中年“猴子”。

N0.2妈妈:狮子

我的妈妈可臭美了,每天早上至少要花半个小时时间在化妆上。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黄色柔软的头发,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美了。看了她的外貌,你可能会问我了:“你怎么会说你的妈妈是只狮子呀?”你可别被她的外表迷惑住了,她可凶猛了,一旦有什么事情不合她意,就会霸道地用她那高分贝的“大喇叭”对我和爸爸大吼大叫,几乎整栋楼的人都能听到她的声音,真可谓“狮子吼一吼,地球抖三抖”。

N0.3大哥:小羊

大哥是一只温顺的“小羊”,我和二哥时不时会去捉弄他,他也不会生气,还一直微笑着。大哥很疼爱我,记得有一次我上完奥数课,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我却没有带伞。正当我着急不知该如何回家的时候,不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走来,咦,这不是大哥吗?他朝我微笑的时候可真像一只小羊。

N0.4二哥:狗熊

二哥和大哥就不一样了,他特别喜欢欺负我,有时会把我打得直掉眼泪。最令我难忘的一次是我学习骑自行车,二哥在后面扶着车子,我在前面蹬着脚踏。当我骑得正尽兴的时候,发现二哥早已松开了手,当时我心里一紧张,车子就撞到旁边的树上去了,我的腿被刮破流血了,二哥还在旁边哈哈大笑,这样的坏“狗熊”是不是很可气?

N0.5我:小猫

家人疼爱的就属我这只可爱的“小猫”了,我有时候会撒娇,有时候会发脾气,不管我怎么闹,他们都会让着我,我感觉特别幸福。

这就是我家的“动物园”,幸福和睦,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

篇4: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我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物园,在这个“动物园”里有贪吃捣蛋的“小老虎”,一只爱打游戏的“鼹鼠”,还有一头凶猛的“狮子”和一匹勤劳的“马”。

谁是那只“小老虎”?那当然是我啦!我属老虎,嘴巴虽小,但是非常爱吃,总觉得美食吃不够似的,我的肚子经常向我的手“下令”拿些好吃的放嘴里,所以经常会因为贪吃而犯错。记得那时我才上幼儿园中班,不认识什么是“火碱”,那天放学回家,看见爸爸买回来的火碱,虎头虎脑的我一看,想:这不是白砂糖吗?既然看见了,它就归我喽!趁他们不注意,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白糖”边,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那“白砂糖”一碰到我的舌头后,各种可怕的味道钻入我的舌尖,“呸,哇呜!”我一下子哭了。爸妈闻声而来,看到我的样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让我赶紧漱口。之后的几个月,我的舌头一直涩涩的,唉!真是贪吃惹的祸,我真是一只贪吃的“小老虎”。

和贪吃的“老虎”不同,我的哥哥就像一只鼹鼠,因为他常常窝在家里不出门,你们可别以为他是在家里学习的,他可是一个十足的游戏迷。为了打游戏,寻找WiFi信号,他经常从这个房间窜到另一个房间,而且身上像装了雷达一样,一下就能探测到爸爸妈妈回家的信号,很快能从游戏状态切换到装出的学习状态。唉,看在他经常教我知识的份上,我就不举报他了。

猜猜生出这么贪吃的“小老虎”和贪玩“鼹鼠”的妈妈会是什么样子呢?你们肯定想不到她竟然是一头非常凶猛的大狮子。这只“狮子”和我这只“老虎”可是死对头,只要我一犯错,她就大发“狮威”,让我这只“小老虎”吓得腿都抖了。可是现在我的妈妈每天送我上学,陪我学习,送我去兴趣班,她又变成一只任劳任怨的“狮子”。在她和每天早出晚归的“老马”爸爸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一个温暖的“动物园”。

篇5: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我家是个小小的“动物园”,这个“动物园”里有无限风光呢,快去看看吧!

我妈妈是一头大懒猪,每天她下班一回家,就抱着手机趴到了床上或是沙发上。她腿一蜷,嘴一张,就开始叫我干这干那,她自己倒是挺悠闲,津津有味地趴着看着机,有时还忍不住地发出笑出声来,这样躺着貌似很享受。有时我写完作业交给她检查,她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用手机把“作业帮”的答案一拍,然后让我一个一个地对答案,错了就自己改过来。只要她在家里,除了吃饭,其它的时间都在床上,一直不挪窝,你说懒不懒?

我爸爸呢?是一只无敌八爪鱼,只要我惹他不高兴,就会用他的大爪子一把把我抓住,让我到小屋里罚站。

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买了一瓶可乐喝了,回到家后,我嘴里的甜味还没有散,不知怎么的,就感觉自己耳朵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不用回头看我当然知道,就是那只厉害的八爪鱼干的。哎,难逃“魔”掌啊,又该罚站了!

我呢,是一只小白兔,我非常喜欢吃胡萝卜和白菜,饭量也不多,温顺的性格在学校里总被人欺负。那些坏男生们总是对我恶狠狠的,有时候故意找我茬,有时候恶作剧,每次总要把我搞哭才会罢休。别看我平时一声不吭,你可别把我惹急,要知道兔子急了可是要咬人的,不信就试试?

哎,说了这么多,你们最喜欢这个动物园里的哪一只动物呢?

篇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如果把我的家比作一个“动物园”的话,那我们家可热闹了:严厉的“狮子”妈妈、温柔的“绵羊”爸爸、勤劳的“蜜蜂”奶奶、挑剔的“山羊”爷爷,对了,还有我这只调皮的“小猴子”,我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说起我的妈妈,那真像是百兽——狮子。圆圆的脸,浓浓的眉毛,一头棕色的披肩长发,看上去就是一副很严肃的面孔。我的学习都归她管,我不听话或者学习不认真的时候,她那套狮吼功可不得了,吼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严肃起来那眼神仿佛就能吃了我。

我的爸爸有点胖,个子高高的,成熟稳重,温柔体贴,就像一只可爱的绵羊。他负责家里的衣食住行等花销,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绵羊”爸爸都会满足我。当我犯错时,他不会像妈妈一样吼我,而是耐心地给我讲道理,在我心里他是一只名副其实的、温柔的“绵羊”。

奶奶是家里最勤劳的“小蜜蜂”。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给我们做早餐,家里所有的家务事都被她包揽。奶奶每天任劳任怨,有时她连自己的身体都顾不上,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虽然奶奶把爷爷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由于他是我们家年纪的,再加上他腿脚不方便,整天坐在轮椅上,所以他每天的心情不是很好,对人对事都很挑剔。但我们都很尊重他,都会让着他,谁让他是我们家的“老山羊”呢。

我呢?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喜欢上蹿下跳,经常把妈妈气得不行;早上磨磨蹭蹭不吃饭,让奶奶急得不得了。你别看我调皮,学习的时候我可认真了。我的自行车骑得很好,会弹吉他,会弹钢琴,成绩也不错,有时我还要负责逗“山羊”爷爷开心,是家里的开心果。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家的“动物”们都很可爱呢?有时间来我家的“动物园”逛逛吧!

篇7: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作文

10月9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奇怪的作业——种大蒜。我高兴得眉开眼笑, 好有意思的作业啊!回到家里我向妈妈要了几颗大蒜种,兴高采烈地开始种大蒜了。

我先给花盆松了松土,挖了一个个小坑,把大蒜种了进去,再再上面铺了一层土,又给它浇了一点水,真希望它能够快点长大!我在心里默默祈祷:“老天爷,保佑我的大蒜可以快点长大,让它给我一点惊喜。”

10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又去看大蒜的变化,可大蒜动也不动,我心想:“都一个星期多了,大蒜还没长出来。”我心急如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巴不得变成个魔术师,变一个魔术就能让大蒜长出来。

10月1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在学校里就一直惦记着我的大蒜,它会怎么样呢?我的心里就像有一百个问号。我一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就跑去看,啊!大蒜冒出一点点小苗,大概是 泥土里太闷了,想出来透透气吧!它的小苗是嫩绿的,嫰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就像一个袖珍版的月牙儿一样,仿佛是一阵秋风把它吹出来的,我盼着它能够 快点长大。

10月24日 星期五 晴

我一放学回家,又看我的大蒜,“哇!我的大蒜又长大了”我欢呼雀跃,就像吃了开心果一样开心。那蒜叶的颜色是翠绿的,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秋姑娘还有一盒绿颜色,全给了它,绿的那么可爱,那么迷人。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摇曳,欢快地跳着舞。

10月28日 星期二 晴

我的大蒜越长越大,仿佛在说:“我长大了。我成熟了.”我想:“要不要把它拔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我用力一拔,然后把大蒜的皮给拨了下来,大蒜里 面就像七、八个兄弟抱成一团,正在取暖呢!大蒜圆圆的就像一个小皮球非常的惹人喜爱。妈妈在烧饭了,我情不自禁地剥了几瓣下来,等菜烧好了,我赶快夹了起 几个菜,吃了起来,啊!这里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哦,我知道了,原来是劳动的滋味啊!

多么有趣的种大蒜,让我明白了劳动的辛苦,劳动的滋味!

篇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题西林壁知识点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西林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游山西村知识点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生字:均(jūn)匀(yún)茎(jīng)柄(bǐng)蛟(jiāo)

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多音字:空、重、铺

一、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

二、通过课文

1.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篇9: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乐园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ǐn shèn yá gāo bēn fù xi?o xīn yì yì

( ) ( ) ( ) ( )

cū cāo jí dù yuán gù xīn chí shén w?ng

( ) ( ) (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12分)

轻飘飘(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来飘去(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月”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把词语填进合适的句子里(4分)

盼望希望

1.他( )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我们( )已久的月亮进了中堂,然后又匆匆走了。

如果……就…… 不管……都……

3.( )遇到什么困难,他( )能克服。

4.( )吃的是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 )要让它们飘浮到空中,然后像鸟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四、照样子,写句子。(6分)

例:这山可真高,快要把青天刺破了。

(1) 这个人很瘦。

这个人很瘦,( )。

(2) 今天的天气真热。

今天的天气真热,( )。

(3) 这条路太窄了。

这条路太窄了,(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暮江吟》是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诗中写新月东升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有两处比喻,一是把_____比作______,二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春日山中之夜的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向月球》一文中,阿姆斯特朗在登月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还收集了一些写月的诗句,我能写出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排列句子。(3分)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放了。

()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

()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

()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 )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

八、下面句子是病句的在括号里画×,并改正,不是病句的在括号里画∨(5分)

( )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 _____。

( )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__。

( )李明的家乡是河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 )同学们的作业基本全都交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第二部分阅读舞台

九、读下面的文章,再完成练习。(11分)

月迹(选段)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举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的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得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弯,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弯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 填空(5分)

作者描写了( )的月亮、( )月亮、( )的月亮、( )的月亮,美丽的月亮无处不在,成了( )象征。这样描写语言表达流畅,层次分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

2. 照样子写词语(3分)

无边无际:( )( )( )

3. 细读选段,谈谈你对“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的理解。(3分)

第三部分练笔天地

十、读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5分)

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进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品挤进嘴里。

……先……再……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笔下生花(25分)

同学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从古人、今人的笔下感受到了月光的美,也了解到了月球无穷的奥秘。那么,你眼中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呢,请根据文章《飞向月球》描写的登月情况,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你自己就是一位登月宇航员,写一篇300字左右、语句通顺的文章,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写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吧!题目自拟。

篇10: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题西林壁知识点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西林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游山西村知识点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爬山虎的脚知识点

生字:均(jūn)匀(yún)茎(jīng)柄(bǐng)蛟(jiāo)

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多音字:空、重、铺

一、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

二、通过课文

1.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蟋蟀的住宅知识点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着名的昆虫学家、散文家法布尔。本文选自他撰写的《昆虫记》。

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全文用拟人的手法,浅显地介绍了蟋蟀那简朴、清洁、干燥的住宅和建造住宅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不仅使我们体会到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而且使我们感受到作者热爱科学、不畏艰辛的崇高品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先写蟋蟀由于它的歌唱和它的住宅而有名。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再写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最后写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知识点

【词】

性格豪放 天性好动 静谧舒适 坐卧不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仔细端详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句】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段】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四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独立作业,不懂便问

上完课后,老师往往留作业,这些作业大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延伸、迁移,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动脑,积极完成。在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参考书,有现成的答案,写作业前不要去看,须知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照抄别人的东西必定使自己失去锻炼的机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照样不会,如确需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可待作完后翻看、修改。

如作业中遇到问题,就要及时的讨论、发问。“学问”一词事实上就包含学与问的两个方面。陶行知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做到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问又学,才是完整的学问。连两千年前的孔子都注重问。他曾“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还曾求教于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当然,好问,不是瞎问、乱问,要问得有意义,有价值,问到点子上。

四年级语文的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篇1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题西林壁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 态景象的赞美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 1、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件

篇1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三、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四、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五、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六、布置作业

1、抄第5课生字组三词

2、背诵第5课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山西村 庐山

…… ……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缘身在此山中。

篇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 产生奇想

寻找证据 引起震动

篇1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

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

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

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

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语言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组合作打造这项“伟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转换,“广告创意”

1、现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师,要参加昆虫王国第一届住宅设计大赛,请工程师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广告词。

2、语言转换,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广告。

4、 交流汇报,评选创意广告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广告链接 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生的精彩广告词,感情朗读。

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2、读到这儿,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地说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来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建筑师的精心打造,辛勤劳作,哪有这么温暖舒适的住宅。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处使你感触最深?

b、划出蟋蚌挖掘动作的词。

3、汇报交流。

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升华课文,谱写歌词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蟋蟀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

2、师生用课文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是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和蝉》的歌词好吗?

四、生创作交流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旋律,齐唱改写歌词《蟋蟀和蝉》。(附歌词)

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啊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布置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蚌的声音)。

2、选做题。

a.《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几个小动物编个故事

蚂蚁 蜜蜂 蟋蟀 蝉 蝗虫 螳螂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 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选址慎重(向阳、隐蔽)

住宅的特点:门口门外(干净、平坦)

屋子内部(简朴、干燥)

初寒动工 工具柔弱

建造的过程:不懈工作 不随遇而安

长期整修 吃苦耐劳

篇15: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雨中,有很多美丽的事物:人、物,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新鲜、美丽。

今天早上,天气非常凉爽,我们决定去广场玩。广场上很热闹:有习武的孩子,散步的青年,还有做广播操的老人。我们在广场上奔跑着,高兴极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早上天边还有一丝红光,现在竟下起雨来了。雨,像断线的珠子,一滴一滴往下落。后来,雨渐渐下大了,像一盆盆从天上泼下的水。雨越下越大,我们纷纷躲进凉亭,坐在凉亭里欣赏雨景:雨水拍打在小草上,小草向它点头;雨水拍打在大树上,大树对它挥手,它们都大口大口的吮吸着甜美的雨露。我沉浸在了这迷人的雨景当中。突然,一滴水落在了我的头上。我顺着水滴滴落的方向向上望,原来是凉亭漏水了。凉亭的上方爬满了粗大的藤,藤与藤之间有很大的缝隙,调皮的雨滴就趁势滴了下来。外面下大雨,凉亭里下小雨,这让我们无处可躲。怎么办呢?我们只好站到凉亭的角落里躲雨,但角落里仍然会有雨滴落下来。

注:本人有事,还没有写完,期待下篇的问世!!

篇16: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莲全身是宝,根,花,叶,果实,都是好宝贝。

莲花可以泡茶,莲花茶有清火,解毒,镇心安神,益肝健脾等功效,还有防癌,抗癌,防结石的作用。莲花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亭亭玉立,从污泥中伸出,花上却没一点泥,真不愧于出淤泥而不染啊!

莲蓬可以入药,它中间的莲子也可入药。莲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将莲子切成两半,中间会出现一片翠绿的叶子,那就是莲子心了,莲子心晒干了以后,可以用来泡水,味道甘甜,带苦。莲子心具有去心火的功效。

莲藕可以做成美食,莲藕一口咬下会就会拉出丝,那丝有补筋的功效。莲藕有很多种做法,可以:炒,煮,煲汤,还可以凉拌。

莲叶也可以入药,它有凉血,止血,散瘀等功效。出太阳时小鱼儿们可以躲到叶底去乘凉,所以它也是鱼儿的一把太阳伞。

古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就说的是莲全身是宝。

篇17: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在我们的世界里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会发现快乐的眼睛。在课间里,就算只有几条身有毒素的小蜈蚣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在昨天大课间的珍贵的25分钟里,没有升旗仪式,在这段时间我和叶铃一直在车棚的木桩那儿看蜈蚣,玩蜈蚣。

昨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叶铃跑来对我说:“我在木桩旁边发现了蜈蚣!”我们马上跑到那儿,叶铃她拿起一根细树枝,在缝那边拨弄了几下,一只蜈蚣出来了,看它那瘦瘦的身子,好像一根发黑了,长黄小斑点的面条。“面条”在木桩上慢慢地蠕动着,身子扭来扭去,就像在跳着舞蹈。仔细地瞧它几眼,发现它那无数条细得不能再细的小脚在帮助蜈蚣爬动。我觉得蜈蚣很可怕,但我以前却从未见到过,这次也想开开眼界,我也拾来树枝,壮着胆来“干掉”它。

我用树枝把它挑下来,又用力压蜈蚣,抬起来,咦!还活着哩!叶铃也来戳它,但这“面条”怎样戳都不死。最后,叶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条”截断,我以为这蜈蚣已经一命呜呼了,实际上还没有,不到三分钟,它又动了。

真是一只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小动物啊!

篇18: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到黄山去游玩。

我从底下往上走,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白点在闪光,据说那是光明顶,我暗想一定要登上光明顶。我又急匆匆地往上走,看到一棵松树挺立地那里,它虽然饱经风霜,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听导游说,那是同心松。

我又往上走,一路上我看见许多怪石,龟兔赛跑石……其中一个怪石引起了我的注意,据说那是“仙人晒鞋石,”它像两双大鞋,传说,古时有两个仙人,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一天两位仙人晒鞋,突然,一个仙人掉到黄山底下摔死了,另一个仙人看见自己的朋友死了,自己也跳了下去,后来鞋子放在那儿久了,变成了两块巨石,不过神话还是神话,我不禁疑惑:这是人刻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呢?反正它的外表无与纶比。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光明顶,看见毛主席在顶上的石头上刻了“风景如此多娇”六个大字,再看悬崖边上迎客松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黄山真美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说得果真不错。

篇19: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恩,最近好久没正经写点东西了呢,那今天就写点吧。

突然无缘由的想起王艺姐,于是想到了那样的一篇故事,一个女生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用食物来命名的。很有意思呢,那好吧,我也写点这样的东西好了。

糖心蛋

这几年老是想到糖心蛋,想到它的味道,想到关于它和我的一些事情。其实,它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因为腿老是容易骨折,印象里的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床上过去的。那时候每次骨折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煮鸡蛋或者荷包蛋吃。尽管那时候家里很穷,尽管那个时候,鸡蛋并不好买。但妈妈每次都会给我做。

永远忘不了妈妈流着泪喂我时的样子:昏暗的灯光,躺在床上的我,坐在旁边那流着泪给我吹食物的妈妈。这一幕还有那沾有淡淡咸味的糖心蛋,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其实,所谓的糖心是7、8成熟的鸡蛋,是妈妈因为还要干活还要照顾我的缘故没煮好的鸡蛋。小的时候虽然不怎么喜欢,因为躺着吃会流到脖子里。

可现在却老想着它,想着它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想着那时候妈妈照顾我时的样子。觉得该把这段短短的故事写出来了,否则我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写。

虽然妈妈现在进入更年期了,有时候无缘无故的指责我,但我从来不还嘴。呵呵,其实我很少和妈妈犟嘴的。看着她那头上已经胜过黑发的白发,心里总是觉得苦苦的。妈妈是爱我的,她是为了将来我能好好的生活而在犯愁。

妈妈,你对儿子的那些爱,那些关怀,儿子永远也忘不了的。儿子真的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好好的照顾你和爸爸。

篇20: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火 烧 云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尝试题(一): 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2)、学生尝试练习。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5)、第二次尝试: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第 二 课 时 一、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 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3)、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 (静态-动态) 狮子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三):(任选一题)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三、课堂小结(略) 6、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1、听写词语。 2、造句。 酷爱―― 滔滔不绝――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①、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②、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①、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②、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④、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①、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③、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2、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 ↓ 勤学 善教 7、一次特殊的实验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白发苍苍”、“燥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用心品读的阅读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对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无比热爱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卡尔・施密特对科学事业崇高的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写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学生:收集科学家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无数科学家为科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让我们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实验”吧!读课文题目,理解“特殊”。问:这次实验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我们自己读书弄明白。 2、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4、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进行自学情况汇总,再选几个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把课文读通。 6、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互相补充或提问。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阅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1、拼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1、读着课文,我们的心时时被感动着,再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心读读,体会体会,想想为什么让你特别感动。 2、在小组内交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依次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悟重点句,引导入情入境地朗读。通过读,体会科学家的顽强品格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从而产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点儿也不怕,他仔细观察蛇的外形、特点”,“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从这些句子中体会科学家面对凶恶的毒蛇不畏惧的胆量。 “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从这句中体会科学家在自己被毒蛇咬伤又无人救援、生命危急时,想到的仍是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从“详尽”、“认真”、“仔细”、“像往常一样”等体会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从“汗水淌着”、“肌肉抽动”、“感到燥热”、“耳朵里发出噪音”、“伤口、鼻子和嘴开始淌血”等感受科学家经受着剧烈疼痛还坚持作科学记录的顽强意志。“时间啊,你慢些走……不!时间你快些走……”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对科学家敬业精神的敬仰,对科学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说一说这次实验特殊在哪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学习品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一次特殊的实验 详尽 认真 仔细 像往常 珍贵的记录 抽动 燥热 耳鸣 淌血 英勇献身 8、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

篇21: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秋季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

二、教材简说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会背的地方。

3、理解古诗两首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6、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7、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8、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

9、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10、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11、学生在交流各自的发现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养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12、积累花名的'歌谣,了解几种花的特点,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仿照短文试写歌谣,激发。

四、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够初步运用。学习观察日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3.、养成细致有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够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写下来。

五、教学措施:

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六、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篇22: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èng fǔ dì tǎn lì shǐ pí juàn

( ) ( ) ( ) ( )

cuò wù xiāo huǐ chén liè qī wǔ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漫:

①水满流出来了;

②到处,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漫不经心( )

漫山遍野( )

杯里的水漫出来了( )

负:

①败 ②遭受 ③违背、背弃

忘恩负义( )

不分胜负( )

身负重伤( )

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震惊 轰动

⑴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 )。

⑵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 )了整个画界。

持续 继续

⑶虎门销烟整整( )了23天。

⑷他休息了片刻,又( )思考起来。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好标点符号。(6分)

⑴天安门广场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是多么快乐

⑶徐悲鸿_______________

篇2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五.请你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5分)

(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 )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六、修改病句:(8分)

1、 我们班级开展了读书比赛。

2、 我家菜园里种了黄瓜、西红柿、茄子和蔬菜。

3、 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4、 国庆节即将终于到了。

七.填空。(4分)

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内阅读(12分)

林则徐一声令下,( )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 ( ) 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 )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 ) 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选自《虎门销烟》)

1.填空(4分)

2.这段话中工人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3分)

3.读了文中林则徐指挥销烟的一幕,你想对林则徐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17分)

___________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huà huá )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华佗拜见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

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情况。因此,他在3年时间里就了解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 急)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sì shì)渴地攻读起医书来。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忽然有个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有大病,自己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德。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 座)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在横线上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2分)

2.划去括号内不正确读音和字词。(4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3分)

责备( ) 羞愧( ) 餐风饮露( )

4.华佗为什么立志学医?在短文中用“—”划出有关句子。(2分)

5.文中的哪两个词写出了华佗为了拜师学医而吃尽了苦头?在词的下面划上“﹏”。(2分)

6.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华佗学医时的认真和勤奋。(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请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习作(30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请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方面写下来,题目自拟。

篇24: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指要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

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

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5.古诗二首

设计理念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

关键:理解诗句,有感情的朗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读懂古诗的意思,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风景名胜引入课题,并且欣赏庐山风景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解诗题、知诗人。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学生试读,纠正字音,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3、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

2、有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读后理解、学生质疑

1.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篇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南京九中 袁源

单元教学要求:1、联系学生的人生体验,从理想、信念、修养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生教育;2、进一步掌握、巩固朗读的能力和技巧。

各课教学设计:

6、理想

教学要求:1、明确理想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2、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3、掌握本课中比喻的特点

教学步骤:1、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用播放音像资料或音乐伴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模仿朗读。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读了这首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为什么?”等问题自由谈论,然后请代表发言。

3、各自品读,深入思考

学生个人轻声朗读全诗,思考以下问题

(1) 假如人类没有理想,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2) 如果人生没有理想,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3) 自己应有怎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可将这些问题的思考简单写在笔记本上,鼓励愿意交流的同学到集体发言。

4、激情朗读,当堂竞赛

在明确朗读的抑扬顿挫等要求的基础XvMhNBSv上,以大组为单位,排练朗读,形式不拘,集体评议。

5、学习写法,掌握比喻

本课的比喻有明显的“寓抽象于具体”的特点,先由学生分析这种特点的好处后,组织大家练习仿句,在运用中掌握这种写法。

6、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要求学生搜集伟人们的人生理想,或相关理想的名言、格言、警句、诗句等,加上自己的思考,出一期“周刊”。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学习要求:1、学习分析文章的中心意思

2、感受拟人化.写作方法的.妙用

学习流程:听读,畅谈阅读感想(阅读本文,让你想到了什么?可以从不同角度――奉献精神、环保意识、集体主义、坚强意志等――随意漫谈)―轻读,找出歌颂对象,分析中心意思(你喜欢“行道树”吗?你最欣赏“行道树”哪方面的品质?)―朗读,讨/论文章的中心意思的现实意义(生活中有像“行道树”这样的人吗?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品读,感受.写作方法的妙用(假如作者不选择“行道树”作为歌颂对象,而是直接赞颂生活中那些甘于奉献的人们,好不好呢?为什么?)

―综合运用(你觉得除了“行道树”以外,还有哪些事物会令人联想起那些甘于奉献的人们?请选取“绿叶”、“树根”、“土壤”、“山泉”等事物,以第一人称说一段话,最好用上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词。)

第一次真好

学习要求:1、培养热爱生活、欣赏生活的情趣

2、学习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习流程:相互交流,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及其感受―朗读课文,概括作者写了几个“第一次”及其感受―集体讨论,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情感―表达竞赛,再次简介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过程,并适当抒发自己的感想。

8、人生寓言(节选)

学习要求:1、了解寓言的寓意

2、学习把握寓意的方法

3、掌握寓言的一般特点及个别特点

学习流程:默读《白兔和月亮》,复述寓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讨论阅读启示―.总结归纳寓意的方法(找出寓言的主人公-判断作者的情感或态度-联系生活找出对应点-结合阅读感受,.总结阅读启示)―自读《落难的王子》,直接讨论该寓言的寓意―思考比较,这两篇寓言各有什么特点?寓言与童话有什么不同?―延伸发言,你还读过哪些富有人生教益的寓言?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个,相互介绍。

9、我的信念

学习要求:1、培养对科学、文化大师的敬仰之情

2、选取摘录警句,反复诵读

学习流程:端详居里夫人的肖像,谈谈自己对居里夫人的了解―朗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品质―联系现实,选取自己感受最深并且具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工整摘抄,反复诵读―比较阅读,(居里夫人自传片段、爱因斯坦的悼词等)反思居里夫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10、《论语》十则

学习要求:1、分析每条语录的中心意思

2、初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学习流程:对照注释,逐条了解每条语录的大意(注意不懂之处相互提问,或向老师请教)―反复朗读,归类整理―联系自己,畅谈感想―记诵比赛,当堂巩固―.总结,听老师介绍有关《论语》的知识

综合实践

漫游语文世界・名称大观

篇26: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王书月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往事依依》2课时

《幼时记趣》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1课时

《伟人细胞》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6、《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

7、《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8、《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

9、《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

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

1布置活动:让学生查阅字典学生查字典了解“金色”是否可以与“年华”搭配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讨论结合提示谈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评价内容:1、你明白什么是金色年华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小结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7: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蚯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一条小蚯蚓……”我一边帮农民伯伯松土,一边讲述着我那惊心动魄的历险记。

那天,我正懒洋洋地躺在我天然的小床――草地上。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柳树在风中摇曳,那嫩绿的头发轻抚我的身子,为我按摩……正当我看得如痴如醉的时候,一股清幽的饼香传了过来。我循着那诱人的香味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一个玻璃瓶里。这时,我面前出现了一张狞笑着的脸,诡魅地说:“这下,又可以去钓鱼了。”我听了,吓坏了,挣扎着,想要逃出去。可是,无论怎样都无济于事。来到河边,我被拎了出来,挂在鱼钩上,抛入了河中……我拼命挣脱,借水流的力量逃走了。

正当我想喘一口气的时候,一条鱼向我游来,我来不及多想,只能逃跑。可我还是慢了一拍,身子被咬了一半,另一半顺着水漂走了……好不容易,我碰到了“救星”――土地,我拼命地钻进去。来到了岸边,一条水蛇又向我游来,骗我说是我的亲戚,我看他的身形和我有些相似,便信以为真了。于是,它又邀请我去他家作客,我不知有诈,跟他走了。只见那条水蛇用贪婪的眼睛盯着我,一种不祥的预感涌遍我的全身。我蜷缩着自己那纤弱的腰肢,离那条水蛇远远的。那条凶恶的水蛇见我对它生疑,用花言巧语安抚我的心,好让我亲近他。我被他哄骗到餐桌旁,看见了桌上的鱼,想:“不对呀!我可从来没听说过蚯蚓吃鱼呀,它肯定不是我同类。”吃好饭,我和水蛇去画厅看画展。我走进画厅,奇怪了,房间里并没有什么画框呀!我正疑惑,水蛇狠狠地关上了门,狂笑道:“哈哈哈,你跑不了了!”我恍然大悟:“果然不出我所料,你是个大坏蛋!”“现在知道已经晚了!”它猛地向我扑来,我向后移动了几步,急忙钻入土中,逃了出去。我身心疲惫,疼痛不已,好不容易来到小路上。这时,一双温暖的手将我捧起,把我轻轻放回了田野,我又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一条幸福的小蚯蚓……”我一边唱,一边帮农民伯伯松土。

篇28: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7月20日 星期五 多云

今天早上,我出去玩时,突然发现了一只小花猫。

这只小花猫,在它那圆圆的脑袋上镶着两颗 黑油油的小眼睛,眼睛下面长着黑色的鼻子,能嗅到各种气味。鼻子下面是小小的嘴巴,不时叫出“喵喵”的声音来,真可爱。嘴两边各有三根胡子,能感觉到空气 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两个耸立的耳朵像两个战士随时监听各种声音。它有着黄色和白色的皮毛,看起来很漂亮。

我走过去,蹲下来看它的“举动”,没想到它只是一个劲地往车底下钻。我试图将它从车底下赶出来,经过一阵努力,小花猫终于跑了出来。我一把逮住了它。我找它的家,找了好久才找到,我把它“送”回了家后,就离开了。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可爱的小花猫。

篇29: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20XX年7月23日 阴 有雨

我们家养了一阳台的花,有三盆君子兰,有一盆情人竹,有一盆茉莉花,还有一盆千手观音。但我更喜欢那可爱的茉莉花。

茉莉花有着一根根绿色的秆,根茎饱含着碧绿的汁液,一旦将它折断,那汁液即可渗出。

它的茎上长着一对对犹如大拇指甲盖一般大的叶片,似一块块绿色的玉石镶在了这一根根茎上。叶子纵横交错,数也数不清,看上去是多么的可爱。

在 叶片的顶端,便是那娇小可爱的茉莉花了,在这上面有着三到五个花苞,像一颗花生,像一粒黄豆,大的大,小的小。个个含苞待放。还有的已经绽开了,一个个似 小拇指甲盖的花骨朵一层一层的绽放。那洁白的花在叶子的衬托下好像穿上了白纱裙。一阵风吹过,那洁白无瑕的裙子随风飘扬,茉莉花好似在炫耀它的裙子呢!

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真香啊!怪不得人们称它为“天下第一香”。

听妈妈说,当它的花瓣凋谢时,把它晒干,还能泡茉莉花茶,闻一闻,香气扑鼻,喝一口满嘴清新。看来茉莉花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时,我想起了一首歌谣:小小茉莉花,默默吐芳香,纯洁如白雪,开心献大家。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6330.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