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共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在此,感谢网友“kiango”投稿本文!

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篇1: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关于作者与背景

李密,晋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县人。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二、能力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2、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

E、日薄西山:靠近听臣微志:听从

F、夙婴疾病:缠绕 供养无主:主持

3、下列红色“以”解释完全相同的两项( )( )

A、臣具以表闻 B、猥以微贱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圣朝以孝治天下

4、下列红色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5、下列红色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

6、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无祖母,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者富贵而名摩①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①摩:通“磨”。

7、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古代富贵而名字磨灭的'人数不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B、《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吕览》《说难》《孤愤》《诗》都是圣人抒发愤懑之作。

C、周文王等人都是因为现实的不如意,为发泄抑郁不平之气而著书,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

D、“思垂空文以自见”一句的意思是想留下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空文”,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

附参考答案:

1、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CE(寻蒙国恩:不久;听臣微志:准许)

3、AD都是“用”(B、猥以微贱:凭借;C、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4、A、急于星火:比

5、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6、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C.“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原文没此意。

篇2:《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试题

《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试题

一、关于作者与背景

李密,晋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县人。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二、能力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2、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

E、日薄西山:靠近听臣微志:听从

F、夙婴疾病:缠绕 供养无主:主持

3、下列红色以解释完全相同的两项( )( )

A、臣具以表闻 B、猥以微贱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圣朝以孝治天下

4、下列红色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5、下列红色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

6、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无祖母,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者富贵而名摩①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①摩:通磨。

7、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古代富贵而名字磨灭的人数不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B、《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吕览》《说难》《孤愤》《诗》都是圣人抒发愤懑之作。

C、周文王等人都是因为现实的不如意,为发泄抑郁不平之气而著书,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

D、思垂空文以自见一句的意思是想留下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空文,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

附参考答案:

1、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CE(寻蒙国恩:不久;听臣微志:准许)

3、AD都是用(B、猥以微贱:凭借;C、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4、A、急于星火:比

5、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6、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C.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原文没此意。

妹妹

我一看就知道杨雅没在好好学!每次我下班一回来,她就赶紧向我汇报:妈,我今天背什么什么了,怎么样,给你背吧!明明知道我听不懂!妈妈一边叠衣服一边忿忿地向我报怨。

我背对着她,飞速地敲着键盘,想像着古灵精怪的老妹若听到这些后脸上应呈现的令我愉悦的表情。

由于我非常企盼看到,便打算在晚饭后散步回家的路上慢慢讲给她听。但她反应比我快,率先建议:嗯~亲爱的,我警觉地转过头,干吗?别紧张啊!呵呵。我们先别回去,先运动运动再说,怎么样?

你行了,招吧,怎么了?我一向喜欢果断地揭穿她。

她急促转过涨红的脸,对视一会,终于心虚了笑了笑:不是,主要吧我就有点怵我娘,语气开始流畅你不知道啊?!我觉得她脸上就写了俩字作业 !所以吧,每天她一下班,我就赶紧向她汇报,我今天干嘛干嘛了她仍滔滔不绝,我笑地快要死去

亲爱的(老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啊!

哈哈哈我给你们讲个笑话啊!有一次我们班一男生送我好朋友一瓶冰红茶,我正听随身听,以为他送我的呢!哈哈,结果我就把它喝了!

她几乎是喊出最后一个字,然后就哑然了她已笑不出声了闭眼张嘴,拼却最后一点气力我了解,那是她在歇斯底里的情况下登峰造极的'状态她已经笑的快昏死过去了。

电梯里还有两个人,木然地看着她,心里充满了问号这有什么可笑的?

等她有点缓过来时,我皱着眉问她,你没事吧?干嘛这么兴奋啊?

因为因为,我不极度兴奋就会极度哀伤!她显然还没从至High的境界缓回来,断断续续地大喊道,亲爱的,你更喜欢我哪一种啊?

我需要时间。

认真思索了一番后,我严肃的告诉她:你还是离我远一点吧。

三看!那有只猫!我惊呀。

黑的耶看是不是四蹄踏雪?

嗯不是但是它通身乌黑,一根尾巴倒是雪白雪白的

哦雪里拖枪!

雪里拖枪?听者迅速转头。

真生动啊!黑猫拖着一支还沾着雪花的长枪画面感强!一个拖字更用的好!妙啊!是哪位大侠的创作?

我编的。

[评语] 杨娴静同学这篇随笔看似信笔写来,毫无章法,实为大家之笔,几个动作及几组对话就将妹妹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入微,跃然纸上。文章开头入题快,以情境开头,又以情境结尾,行文简洁,干脆利落毫无赘言,妙哉!

篇3: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复习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二)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语言运用(21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诘问(jié) 孤孀(ɡū) B.霹雳(pì) 触目伤怀(zhù)

C.琐屑(xiè) 丧事(sānɡ) D.石堆(duī) 身体不济(jì)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二)。

B.我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C.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凄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恶耗通报。

D.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3.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老王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深刻,表程度)

B.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颜色浓)

C.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深度)

D.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很,十分)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散文集是《杨绛散文》。钱钟书是她的丈夫,其小说代表作是《围城》《子夜》,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等。

D.余秋雨,是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他的名字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拟人)

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妈看家。(借喻)

C.一年中,父亲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排比)

D.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设问)

6.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缺施动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一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表述不够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正确的一组是(2分)( )

(1)我只不过替他( )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2)在联合国大会上,某个超级大国为自己的假裁军真备战进行( )。

(3)双方的合同,写得明明白白的,我实在不愿意再( )了。

A.辩护 辩白 辩解 B.辩解 辩护 辩白

C.辩白 辩护 辩解 D.辩白 辩解 辩护

9.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4分)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9题。(22分)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0.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2分)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分)

1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2分)

13.“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2分)( )

A.因为“我”不聪明 B.因为他有点“迂”

C.因为他爱子情深 D.因为外人不可信

14.“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粗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二)》。(2分)

15.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分析“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句。(3分)

(1)“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7.分析“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18.对下面两个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②“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A.是指我说话漂亮,父亲太迂。

B.是指父亲太迂,我完全能料理自己。

C.是指父亲说话不漂亮,我聪明能干。

D.反语,强调那时太不理解父亲,现在追悔莫及。

19.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17分)

祖传青瓷碗

①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

②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

③他不能离开他的渡口。每天傍晚都这样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大桥,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顾客。

④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他知道儿子和孙女又送饭来了。儿子在镇上做临时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⑤“爷爷,爷爷,吃饭了。”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钟爱,却是因为这是祖传家珍,神圣可敬。老人历来用它吃饭,成了不容更改的规矩。而现在,渡口废弃,渡船闲下来,用这碗便成了他怀旧的一种慰藉。

⑥他拉一下披着的黑布衫,没回过头来。

⑦儿子一步跨上船,一边跺跺脚,好像考察一下船的适用度,一边说:“爸,你以后别再来这儿了。在家听听广播、看看电视好不好?”

⑧老人知道儿子早在打他的主意了。这船陪他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浪涛,他靠了它立门面,翻造房屋,又靠它娶儿媳,现在儿子要用它来搞运输,搞长途贩运,他感到格外凄凉。他敌视地看了一眼儿子,一声不吭。

⑨“爸,你快吃饭嘛,都凉了。”儿子不耐烦地说。

⑩“爷爷,你快吃饭嘛。”小孙女用碗碰碰老人。

老人一转过身来。不料碰落了他那祖传的青瓷碗,一声沉闷的钝响,碗碎了。小孙女呆住了。老人抡起他的粗手掌,瞪圆布满红丝的眼睛,怒视他素来钟爱的小孙女。

儿子忙过来护住女儿说:“爸,碗碎了就罢了,也该换新的了。”

老人把怒气发在儿子身上,指骂着:“你这败家子,败尽家当的是你!”儿子耸耸肩,讪笑着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翻屋不是拆了旧屋吗?”

老人暴怒了,喘着粗气,抖动白短髭,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好久才哼了一声,跳下船慢腾腾地穿过芦竹回家去了。

“爷爷生气了。”女儿泪汪汪地说。

父亲淡淡一笑,背对着晚霞,看着那郁郁青青的芦竹说:“来,我给你做吱吱管儿玩。”

20.①③段为什么反复描写老人的神态动作?(2分)

21.④段中说:“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你认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22.“爷爷”的思想性格特点是什么?(3分)

23.本文运用了对比、象征的手法,请举例说明。(3分)

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以《祖传青瓷碗》为题,其意图是什么?(最少写出两个方面)(2分)

25.下列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祖传青瓷碗》的旨趣最为接近(4分)(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三、写作(40分)

26.在你人生的十多年里,肯定会有无数个美好的瞬间:当你考试失利时,同学鼓励的眼神;当你生病卧床时,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你生活不如意时,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

请你以“生活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可适当议论、抒情,表现普通人的金子般的心地和博大的爱。

参考答案

一、1.B(pī chù)

2.C(C.戚,噩;A.姆;B.戴)

3.C(深奥)

4.D(A.周树人,散文集《朝花夕拾》;B.散文家,《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

5.B(借代)

6.A (B、D.褒词贬用;C.贬词褒用)

7.(1)删去“使”;(2)“开发”或“建设”;(3)变成绿洲,盛开绚丽的花朵,高楼林立等。

8.C

9.答案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二、(一)10.①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 ②南京 旅馆到车站 ③父亲 ④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11.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12.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13.C

14.甚:很 写出父亲嘱咐茶房时认真仔细的程度。 颇:很,相当地。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样子。这两个词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15.父亲还是不放心 父亲一片爱子深情

16.(1)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2)衬托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作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

17.说明“我”那时还不能体会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

18.D

19.对往事的自责,对父亲的思念。

(二)20.作者意在突出表现老人失落、怅惘、怀旧的心理

21.“儿子”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进取的青年。

22.勤劳、纯朴、守旧、迂腐。

23.对比:以儿子的勇于改革开拓进取同老人的守旧迂腐相对比。 象征:①以“独塔式斜拉桥”象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②以祖传青瓷碗象征旧传统、旧观念、旧事物。

24.①以青瓷碗为引文线索;②以象征性的青瓷碗说明,要革新开拓就必须打破“神圣”的旧传统、旧观念。

25.BD(A.是说登高望远,与此文不关联;C.是哀叹晚年,与此文无关。B.喻历史潮流不可阻挡;D.喻青年胜过老年,下一代胜过上一代。B、D两项与本文主旨接近)

三、26.略

篇4: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以及答案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2、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4、“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5、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6、“娃娃过家家”属于( )游戏。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7、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 )分班。

A、心理年龄

B、实际年龄

C、智力年龄

D、知识经验

8、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9、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10、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11、我国幼儿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

12、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从中体现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

A、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B、全面发展的原则

C、经常化原则

D、多样化原则

13、儿童的精神需要主要有游戏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 )。

A、玩的需要

B、父母的需要

C、爷爷奶奶的需要

D、交往的需要

14、在儿童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做手工泥娃娃是属于( )的教学活动方法。

A、游戏法

B、操作法

C、直观法

D、发现法

15、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主张的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陶行知

16、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耙和刷,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不能概括,这属于( )。

A、动作的概括

B、生活情景的概括

C、情绪性的概括

D、功用性的概括

17、从词性上说,幼儿对( )掌握最早。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18、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

A、培养读写兴趣

B、严格要求

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尽可能多识字

19、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20、“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

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型

D、放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化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2、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4、简要说明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

5、如何认识幼小衔接工作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

6、分析亲子关系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大班与小班幼儿跨班互动近一个学期,幼儿彼此已经比较熟悉。春天的一个周末,教师邀请家长一同参加以大带小的远足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过程如下:

出发前,教师告诉大家今天要去社区附近的人民公园,请两个班的幼儿自愿结对,每个大班幼儿拉起一个小班幼儿的手,看哪对好朋友的小手拉得紧?

到公园体息一会儿后,教师组织大家玩游戏“钻山洞”。

首先,教师与家长搭山洞,请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钻山洞;然后,组织大班幼儿搭山洞,请小班幼儿钻山洞。教师不断提醒幼儿钻的动作要领。

自由活动时,好朋友拉好小手与他们的家长一道欣赏周围春天美景。在家长协助下,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远足活动的见闻。

篇5:《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兼爱”“非攻”是来自下列哪个名人的思想(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1、【答案】C。解析:“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2、【答案】D。解析:1776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3、“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答案】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根据人的个别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4、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4、【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

5、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附带学习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5、【答案】A。解析:杜威将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的学习称为“附带学习(连带学习)”。比如,一个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养成对待数学学习的某种态度(如喜欢不喜欢)即附带学习。

6、在教育活动中涉及“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是( )。

A、课程 B、教育评价

C、教学 D、教育目的

6、【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7、【答案】D。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方式。

8、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8、【答案】C。解析: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订的,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其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课程,满足地区差异。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9、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

A、书面材料分析法 B、问卷法

C、调查访问法 D、观察法

9、【答案】A。解析:书面材料分析法,即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题干中的“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正是这一方法的运用。

1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的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0、【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1、高中毕业会考是一种达标考试,属于( )。

A、定量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11、【答案】D。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12、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清事物。这种现象属于( )。

A、视觉明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适应 D、视觉暗适应

12、【答案】D。解析: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题干中的白天进电影院即由明处转入暗处,是暗适应现象。

1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她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3、【答案】D。解析:抑郁质这类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抑郁质。

14、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

A、感觉 B、知觉

C、再认 D、回忆

14、【答案】C。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例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旧地重游,处处有熟悉之感。再认是记忆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比回忆较为容易和简单的一种恢复经验的形式。

15、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

15、【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

16、问题解决被看作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形式,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其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 )。

A、分析假设 B、总结反思

C、解决问题 D、检验假设

16、【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第二阶段是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是第三环节,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假设。

17、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7、【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8、下列不属于维果斯基的观点的是( )。

A、将心理机能分为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

B、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C、认为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

D、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并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8、【答案】C。解析:C项是由埃里克森提出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9、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9、【答案】D。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20、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利我原则

20、【答案】B。解析: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21、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指的是( )。

A、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B、思维正常、体格强壮

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心理情绪稳定、不急躁

21、【答案】A。解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24、【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25、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

25、【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只是个体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26、【参考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7、【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

(2)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8、【参考答案】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复习方法多样化。

(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6)掌握复习的“量”。除了这六种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外,还要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并注意用脑卫生。

29、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9、【参考答案】

(1)智力水平正常。

(2)自我意识正确。

(3)人际关系和谐。

(4)生活平衡积极。

(5)社会适应良好。

(6)情绪乐观向上。

(7)人格统一完整。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新入职的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有一次晓明迟到了一分钟,张老师在没问原因的情况下不准晓明坐回座位,让他站在教室后听课一上午。平时学生向张老师礼貌问好,张老师都对学生不理不睬的。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张老师敬而远之。有一天,学校组织“学生与老师说心里话”活动。晓明对张老师说了自己与同学们的感受,张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调整了自己的做法。渐渐地,张老师发现学生们发生了变化,笑容多了,上课认真了,连最不爱说话的陈舒儿也对张老师有话说了,张老师对自己说“我也进步了”。

问题:请结合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18分)

30、【参考答案】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材料中的张老师开始没有做到爱生。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爱生是尊师的重要前提,尊师是爱生的必然结果。经过学生说出心里话之后,张老师的改变以及学生的变化表明张老师和学生最后做到了尊师爱生。材料中张老师与学生各自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特点。

31、小明和小华是同桌,某次考试中二人均得85分。小明开心地说:“我太幸运了,昨天做了套模拟题,居然有3道题重复。”小华却嘟囔着嘴说:“哎,我已经复习得很充分了呀,可是还有几个题目不太明白,最后一个题用哪个公式呢?看来,我还得好好地看看。”

问题:(1)根据归因理论,分析一下两个人态度差异的原因。(9分)

(2)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发展?(9分)

31、【参考答案】

(1)在归因理论者看来,个体对结果原因的解释会反过来激发动机,影响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

小明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这个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虽然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存有侥幸的心理,假如之后的学习失败也这样归因,会产生懈怠,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小华将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这一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值得肯定。但是,由于小华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因此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体验。

(2)老师在对小明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注意引导他将成败的原因归于努力等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有利于小明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而对小华,老师应该跟她耐心分析考试成败还有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外部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同时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发挥得更好。

篇6:民族团结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知识检测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要把少数民族干部 (队伍建设) 作为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

2、内蒙古自治区语委主要职责是: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蒙古语文工作政策、条例、办法提供 (决策) 依据。

3、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各级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 (桥梁) 和 (纽带) 。

4、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基本要求)

5、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

6、解决我国民族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7、四个认同指的是(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8、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9、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址)、(烈士陵园)等场所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示范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 C 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蒙古民族; B.少数民族; C.各民族。

2、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在公务话动中使用汉语言文字时,应当以 A 为工作用语用字。

A.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B.蒙古语言文字; C.民族语言文字。

3、广告中可以使用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民族语言文字。

4、在民族自治地方,广告用语用字参照 A 执行。

A.《民族自治地方语言文字单行条例》;

B.《民族区域自治法》;

C.《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市面用文管理办法》。

5、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体育事业, C 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 每五年 B.不定期 C.每四年

6、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 B 。

A.原始社会 B.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 D.阶级社会形成后

7、当今世界大约有2 0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所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点。下列选项对民族的正确认识有 D 。

A.民族和国家都是以阶级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

B.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C.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8、下列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 B 。

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

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基本特征为依据

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

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9、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D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10、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C 。

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的有 ABCD。

A、楼兰古城,B、高昌古城,C交河故城,D、北庭古城

2、下列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是新疆地区的有 BCD 。

A、《格萨尔王》,B、《十二木卡姆》,C、《玛纳斯》,D、《铁尔麦》

3、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

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 ABD 。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C、汉族离不开汉族,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根据《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蒙古族人口较多的盟市,应当兴办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B.各级人民政府对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C.各类高等学校逐步加强或者增设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为主的专业;

D.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生减免学费即可。

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蒙古语言文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好蒙古文古籍的ABCD工作。

A.抢救 B.搜集 C.整理 D.出版

6、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蒙古族公民ABC蒙古语言文字的权利。

A.学习B.使用 C.研究和发展 D.研究

7、鄂尔多斯市网上牌匾审批系统里有ABCD等内容。

A.法律法规; B.蒙古文转写汉语音节表;

C.字体下载; D.牌匾浏览与监督。

8、《办法》规定的制作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A.具备电脑、打印机、锯字机、喷绘机及必备的蒙文软件;

B.具有蒙汉兼通的设计、操作人员;

C.有固定的翻译人员;

D.制作企业与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实现联网。

9、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校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补贴,对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学生减免 ABC 。

A.学费 B.杂费 C.教材费 D.生活费

10、《办法》规定的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市面用文的审批事项有: BC 。

A.对制作企业制作的效果图进行评价;

B.对制作企业设计的效果图进行审核;

C.对已制作好的社会市面用文进行复审;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对)

2、我国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是藏族的贡布。(对)

3、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所有民族的盛大节日。(错)

4、根据《办法》规定,对违反社会市面用文有关规定的组织和个人,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可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对)

5、扫除文盲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对)

6、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广西自治区。(错)

7、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分布。(对)

8、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错)

9、蒙古族有“游牧民族”之称。(对)

10、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的一种文艺组织形式,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文艺节目大多根据当地群众的选进事迹,自编自演,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对)

篇7:《鸿门宴》知识要点与能力检测

《鸿门宴》知识要点与能力检测

一.知识要点

1.《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首尾三千年,计一百三十篇。内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内容包括政治、经济、人物、礼乐、天文、地理、历法、水利、文化等,无不毕载,思想深刻独到,语言丰富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它是杰出的史学巨著,又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散文的典范,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纲要》)。

2.《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丰满,故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是《史记》创作特点的典型代表。它善于在矛盾中刻画人物,并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而展开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项羽、刘邦是主帅,范增、张良是谋臣,项庄、樊哙是武士,项伯、曹无伤是内奸。在《鸿门宴》中,刘邦的虚伪狡诈和项羽的直率粗犷,张良的足智多谋和范增的刚愎自用,樊哙的英雄豪爽和项庄的懦弱无奈,项伯的为人所用和曹无伤的笨拙无为,无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栩栩如生。

3.《鸿门宴》叙事结构井然,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几条线索层次分明,以曹无伤告密始,以曹无伤被杀终;以项羽欲击刘邦始,以项羽放过刘邦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以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起伏,波澜壮阔。

4.学习本文要注意的常用词语是:因、如、举、谢、意。

二.能力检测

1.红色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因击沛公于坐/不如因而善遇之

B.故遣将守关/君安与项伯有故

C.范增数目项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沛公军霸上/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下列红色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②项王则受璧,置(摆设)之坐上。

③卮酒安足辞(推辞)。

④此亡秦之续(连续)耳。

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⑥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⑦沛公起如(往)厕。

⑧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①③⑤⑦ B.②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⑧

3.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4.红色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5.下列句中红色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6.下列内容,说明项王憨厚的一项是:

①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7.下列有关剑的动作,不属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B.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C.项庄拔剑起舞。

D.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招故人之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以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8.下列红色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威加海内/遂有天下

B.慷慨伤怀/游子悲故乡

C.高祖还归/犹乐思沛

D.高祖乃起舞/遂有天下

9.下列各句,补充了省略的“于”字,补充有误的一项是:

A.置酒(于)沛宫

B.威加(于)海内

C.吾虽都(于)关中

D.高祖击(于)筑

10.高祖的歌诗三句的意思分别是:

A.风起云涌,荣归故里,渴求猛士

B.天昏地暗,浴血奋战,镇守疆士

C.天下大乱,军威浩荡,四方太平

D.群雄征战,天下归服,居安思危

11.高祖的感情有“伤”,有“悲”,有“乐”,下面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统一天下,胜利返乡,与亲人见面,开怀畅饮,酒后生情,悲从中来。

B.高祖回乡见到亲人,忆起离别之苦,加上饮酒过多,悲伤过度,黯然泣下。

C.高祖胜利归来,与亲人团聚,对酒放歌,歌后起舞,乐极生悲。

D.高祖荣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畅饮,且歌且舞,悲喜交集。

12.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①悉招故人

②皆和习之

③游子悲故乡

④吾虽都关中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B

6.C 7.C 8.C 9.D 10.A

11.D 12.悉,全;和,唱和;悲,伤感,怀念;都,定都。

随 想

高一(3)班 谢雨萌

“随笔”决不是随便写两笔,但很无奈,现在的思绪纷乱而散漫。即使这样,我还是希望将这个下午的随想投影在纸上。因为文字的制造原本就是为倾吐感情与心绪。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应写什么……

一条条冰冷的线,一个个默然的角在眼前游走着,渐渐扭曲变了形,我大叫一声,甩开了它们,用力闭上了眼,想永远摆脱那些枯燥的几何题。但一切能真正如此轻易的逃避掉吗?很自然的,我想到了并不遥远的期中考试,想到了三年后的高考,想到了自己的一切还是变数的未来。记得上幼儿园时,阿姨让每个人描绘一张关于自己未来的画。直至现在也常不解,小小年纪的我那时描绘的竟是在夕阳余辉下,独自一人背着厚重的行囊,跋涉在深山的画面。在如今循规蹈矩得足以使人麻木的每一天中,我能察觉到自己仍不满于安定,暗自渴望漂泊与流浪,追逐内心真正向往和需要的……但是,世上有几个人能无所顾忌,超然世外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呢?恐怕是所迈出的每一步,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饱含着沉甸甸的心思,都伴随着必要的割舍吧!何况现在的自己根本没有资本随心所欲,包括逃避现实。所以,我也只能暂时躲开那些几何图形。

其实,如果试着以一个旁人的姿态看待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也许会疑惑:真的是生命本身平淡还是我们未用心活过?在逝去的岁月中,有多少本可以成为永恒的绝美瞬间,而仅因我们自身的麻木,被淹没于时间与空间的洪流中呢?常从周围人口中听到“郁闷”“茫然”之类的感慨。这确是一种“少年强说愁”的悲戚。大多数人都时常叹息自己存在于一个错误的时空点上。殊不知,生命就在这叹息与遗憾中似迷雾轻烟般地扩散消失了。只有当某一天,能真正揭开其内涵时,才会领悟到生命的美丽。只不过我们一直将真实当作了平淡。相信很少有人能真正淡泊名利,远离纷争。那就尽可能让自己活的真实自在,不要整日被别人的目光与口舌左右。当抑制不住的慌恐与困顿偶尔涌上心头时,不妨眺望远方,给此刻的心情找一片镇定剂;亦或捂住胸口,用心倾听那份只属于自己的动人心跳……

再换个角度,人生难道不能有痛苦吗?一篇宏大的交响乐,总是兼有高亢或深沉的乐章,更不乏愉悦的咏叹,和痛苦的呻吟。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各种不同的旋律和感受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心灵时,才构成了完美的乐章。而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成长本身正是个缓慢而残酷的过程,因为这是灵魂的蜕变!

明天,我将依然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那条熟悉的路,循环重复着同样的步伐。无论等待自己的是鲜花还是荆棘,没有岔路,没有退路,必须像享受快乐一样享受生命赐予的痛苦,矢心不渝的播种希望与梦想!

[评语]

能有如此的心胸,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有如此的

篇8:九年级政治下册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能力检测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B.它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阶段,

C.它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阶段

D.它是任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我国也不例外

2.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健全④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经济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A.①④B.①②③C.①D.②④

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论断基本含义的是:()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②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③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

4.下列选项中,能够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国家组织开展“打击犯罪”的专项活动

B.我国老少边穷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C.中国南极科考队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

D.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共同富裕

6.上题中提及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说是由________决定的。()

A.现阶段的主要矛盾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C.我国的国家性质D.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们过惯城市生活的同学,到偏僻的乡村去转转;我们游完了东部海边后,再去内陆和西部地区看看,就会有:“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的感受。据此回答7~8题:

7.这种“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深刻地反映了:()

A.改革开放在中西部地区缺乏成效B.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

C.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原因

8.要解决“我国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就应该:()

①承认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统筹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③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走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之路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中国的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据材料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从一侧面反映了:()

A.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D.我国劳动者素质不高

10.要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就业③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④把拓宽就业渠道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②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阅读右图漫画《不堪重负》后,回答11~12题:

11.右图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B.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日益沉重的压力

D.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12.你认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A.少生B.优生C.晚婚D.晚育

13.在我国,就业难一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但近两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找不满工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报告指出,导致“民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素质门槛”。这表明:()

A.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已经小于需求

B.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

C.应该积极发展适合民工实际,技术含量低的企业

D.我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

阅读右图漫画后,回答14~15题:

14.右图漫画《新“愚公移山”》主要反映了:()

A.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我的子孙千千万

B.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两座大山很快完!

C.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都是无计划的

D.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15.要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必须:()

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禁止开发利用资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16.温家宝总理多次就一个“简单而复杂的乘除法”发表谈话。他说:“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这一形象而直观的话语,发人深思。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你可以从温家宝总理的“13亿乘除法”中感悟到什么?(不少于3点)

三、材料分析题

17.材料: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凯歌高奏:航天事业振奋人心,中国继苏、美之后成为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在第29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勇夺32枚金牌,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体育大国的英姿;刚刚过去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一有人断言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面对新世纪,作为祖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以实际行动迎接新的挑战。某班以此为主题组织演讲会。请你以演讲者的身份拟一份简要的演讲提纲。

四、实践与探究

18.材料一:漫画《如此洗袜》,见右侧。

材料二:“电荒”、“煤荒”、“水荒”、“缺油”都昭示了

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工作报告时强调,

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

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

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请指出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开展资源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你打算怎么做?

(5)请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注意简明扼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B5.A6.D7.B8.D9.A10.C11.C12.A13.B14.B15.A

二、简答题

16.(1)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基数大,增长快;(2)人口过多、增长快,必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人口过多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我国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三、材料分析题

17.(1)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不对,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我国现阶段总体上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还不健全。因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a、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b、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c、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四、实践与探究

18.(1)漫画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2)我国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因而人均占有资源量少,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3)“开展资源活动、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它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行动,如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用水等。(5)请养成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资源——我们的生命,请节约资源!过度开发资源=为自己挖掘坟墓等。

篇9: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

A.环绕(rǎo) 悠闲(yiōu) 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

C.横渡(hènɡ) 溃退(kuì) D.鞠躬(jū) 奇迹(j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制栽 赃物 B.富丽唐皇 拂晓

C.丝绒 精彩 D.尖利 鬼鬼崇崇

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一)。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6.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分)

(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

(2)《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

(3)《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

(4)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

7.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1)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2分)

8.根据句意,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美国侵入伊拉克,杀害伊拉克人民,是非正义的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阳同学去文具店买钢笔,你觉得他怎样和营业员对话才得体?(3分)

李阳指着柜台中的钢笔对一位三十五岁左右的营业员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员拿出两支钢笔让他挑选。

(李阳想再多挑选几支),他对营业员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阳挑好后问:“请问多少钱一支?”

营业员答:“九元五角。”

(李阳嫌贵,不想买)他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0~16题。(19分)

历史,现实,在雨中( )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他们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员和音乐家。”莫马指着几个走向扩音器的人对我说。

雨下得更大了。乐队奏起了音乐。一位女演员朗诵南斯拉夫著名女诗人迪桑卡的诗:

……

他们坐在书桌前

就在那要命时刻前55分钟

小小的人儿,

急切地回答

艰难的问题:

假若一个人步行,结果是多少……

许许多多这类问题。

小脑子充满了数字,

书包装满了练习簿,

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

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秘密,

是爱和盟誓。

每个人都以为

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务了结时。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 )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物、文件、照片、报纸,语文试题《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一)》。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10.填充文中空缺的四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作者反复地写“雨”,作用是什么?(3分)

12.演员和音乐家很多,怀念的方式也多样,为什么单独提到女演员朗诵迪桑卡的诗?(2分)

13.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4.作者为什么会不由地想起南京大屠杀?(3分)

15.结尾段的含义是什么?(3分)

16.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3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7~23题。(21分)

歌声

本文选自《旅程记》,作者以群。写于1942年4月。抗日战争期间,香港沦陷后,我党组织护送一批知名文化人离开香港,经由广东沦陷区到达抗战大后方。本文所写,即为这次行动的一段生活。

梅林坳的路是难行的,肩上的负荷渐渐地沉重起来。我们行进在艰难的路上。

那正遭受着残酷践踏的土地——九龙新界的远影,还依稀地( )在那迷蒙的雨雾中,在那模糊的远山的阴影下,好像一只在荒野颤抖着的受伤的野兽。人们不都是刚从那死亡线上逃脱出来的吗?

站在山道上回过头去。那久经荒芜的田地,变成了瓦砾的村舍的旧迹,被砍伐了的树木残根……还清晰地呈露在人们的眼底,这一切都铭志着这土地的被蹂躏、被残害的过去。

仰望山头,路还那么悠长啊!可是,越过这山壁,越过这难行的山道,不就是自由的天地吗?怀着这希望,这确信,谁也不会发出一声怨叹。曾经走到绝望边缘上的人是不会屈服于艰苦的!

一刻钟以前,我们不是还在敌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吗?可是,现在,我们竟然平安地转上了通向自己人的土地的路,摆脱了野兽的跟踪。谁还会顾虑到道路的艰难呢?

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是多么地高兴啊!向北望去,一片丰饶的田地,展开了在山下,虽然已是残冬的季候,可是,那些成熟了的麦子,那些将近开花的蔬菜,绿得多么诱人啊!就在那方向,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

微风轻抚着我们发红的脸,阳光从云隙里伸展下来,温暖着我们,有如一条金色的被子。多么明朗的天气啊!我们多久不曾在这样明朗的天空下呼吸过了啊!三十天以来,在我们的回忆中似乎搜寻不出一个明朗的天气。那些日子,天空总是那么阴沉,战烟和阴雾混和着,低低地压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时,我曾经想:“香港的天气难道向来是这样的么?为什么一向不曾发觉呢?”可是,现在,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我们又能轻快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了!

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休息,一天行旅的疲劳,似乎很快地洗清了,我们又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未尽的旅程。

下坡路特别地好走,人们的脚步都轻松了起来。有人轻轻地唱起歌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是太熟悉了,不大容易在人们的心里唤起感动。可是,现在,这同样的歌声,却多么地叫人感动啊!三十多天以来,我们不曾听到过这歌声,谁还敢唱这歌呢?恶兽们不是正在窥视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企图以一声歌或一句话来做屠杀的罪证吗?我清楚地记得:在圣诞节次日的那个恐怖的早晨,邻家的三岁的孩子曾经为着唱了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遭到她母亲一顿打。当她母亲变了脸色,用手扪她的嘴的时候,她挣扎着,带哭地问:“为什么不许唱呢?”

大人们也只能含着泪沉默地望着她,谁能说这歌是有罪的呢?三岁的孩子是不能了解这一夕之间的巨变的,她又有什么理由要抑制这唱歌的欲望呢?

可是,现在,我们又重新听到了这歌声!一个人低声地开始,于是第二人,第三人……不自觉地随和起来,于是这低声的吟哦终于成了壮大的歌唱——叫人激动,颤栗的歌唱!

负荷依然是那么沉重,道路依然是那么崎岖,可是却不再感到疲困,因为我们终于越过了那生和死的界山,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

17.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 )处。(2分)( )

A.隐没 B.隐现

C.躲藏 D.掩映

18.“自由的天地”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第5、6两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4分)

(1)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7段中多次写到“明朗的.天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志;“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这同样的歌声”现在为什么“叫人感动”?(2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第13段的描写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分)

23.从全文看,第14段连用“依然”一词的作用是什么?(4分)

三、写作(40分)

24.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但是就在最近几年,日本教科文组织肆意篡改历史教科书,把“侵略”中国说成是“进入”中国,把它自己放在了正义的一方。

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A.rào,yōu;B.ruì;C.hénɡ)

2.C 3.B(A.裁;B.堂;D.崇)

3.B(应为“急急忙忙”)

4.C

5.D (A.应为“攻势”;B.“旋”和“归来”重复;C.删“的距离” )

6.(1)×(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应为“抗日战争”)

(3)√

(4)×(应为“法国”)

7.(1)比喻

(2)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减租减息,斗地主恶霸,善于发动群众,因而在江淮地区已站稳了脚跟,势在必胜。

8.伊拉克人民奋起反抗,与敌斗争,是民族自卫的正义战争

9.示例:①阿姨,我想买支钢笔。②请多拿几支好吗?③对不起,我想到其他商店看看。

二、(一)10.融合 呈现 反抗 执著

11.天地与人同哀。 用“雨”来表达对南斯拉夫这个小城被残杀的7000多人的哀悼。

12.突出被杀的是一群求知欲旺盛,充满幻想的孩子,表现了女演员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悼。

13.排比。 表现了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人对被残杀的亲人的怀念,他们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意向,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了。

14.日军发动的南京大屠杀使我30万同胞被杀害。 作者想到自己对受害者的感情,也就能完全理解南斯拉夫人对受害者的怀念之情。

15.我们可以不记仇,但是不能忘记惨痛的历史事实,不能忘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不能忘记死于非命的孩子,不能忘记起来反抗的民族的英勇。要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16.通过音乐会,重现残酷而沉重的历史,表达了人民的哀悼之情。

(二)17.B 18.抗战大后方

19.排比 例: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 反问 例:我们不是还在敌人武器的控制之下吗? 或者:谁还会顾虑到道路的艰难呢? 比喻 例:摆脱了野兽的追踪。

20.向往光明和自由 战烟和阴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敌占区人们被蹂躏,被残害的内心感受

21.经受被奴役的痛苦,才觉得这歌声的感人。

22.反衬

23.呼应开头;为突出“踏上了自己的土地”的人们获得自由时的欢快心情。

三、24.略

篇10:第三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第三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语言运用(2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2分)( )

A.轩榭(xüān) 镂空(lòu)

B.笨拙(zhuō) 洨河(xiáo)

C.桥墩(dǔn) 后妃(fēi)

D.休憩(qì) 闺女(guī)

2.根据注音填字组词,第三单元复习和能力检测试题(三)。(4分)

重峦dié( )嶂 对chèn( ) 斟zhuó( )

gǒng( )桥 惟妙惟xiào( ) píng( )风

qián( )坤 tán( )香

3.领会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4分)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4)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4.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B.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

C.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守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D.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调整下面句子的顺序。(2分)

①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②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③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④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

⑤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3)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

(4)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 )

7.辨析近义词,选出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________而不仅是________。(技术、艺术、方法)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________(完好、美好、完美)的图画。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_______。(巧妙绝伦、匠心独运)

(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_______(崇拜、推崇)这座桥。

8.将画线句改成与前面对偶的句子。(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9.桥是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如是说。是啊,桥很简单。不过,桥又充满魅力。请写出一些有关桥的诗句。(至少两句)(3分)

10.文学常识填空。(3分)

(1)《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_______,这是一篇_______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文的生命在于它的____________,说明文的语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7题。(11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解释下列词语。(3分)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_____关系。(1分)

13.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7.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2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8.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与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文中加粗的`词“约”“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2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从现象到本质 D.从主要到次要

21.这段文字介绍桥长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介绍桥面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2分)

22.“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2分)( )

A.排比、比喻 B.排比

C.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拟人

23.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9分)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三十分钟便可抵达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迁台之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当博物院的各项工作走向正常时,因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宝安全受到威胁,故宫文物南迁作为权宜之策被提出。

威严显赫的紫禁城,经过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经营,珍宝秘笈无数,迁运自然以珍品为主。陈列室的展品是经过选择的精品,属必装之列。其次是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馆在各宫殿里选拔集中的。装完这些之后,再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装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经得起长途运输的颠簸。故宫工作人员从琉璃厂的古玩商人那儿学到诀窍,即一要装紧,二要隔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故宫文物南迁。胡适担心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难免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坏,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但因政府对文物南迁之事态度坚决,胡适无可奈何,遂以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资格,消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鲁迅也坚决反对故宫文物南迁。他说倘若“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也罢,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要古。”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道:“阔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此诗发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报》上,而正是这一天,故宫首批南迁的文物起运了。

《中国国家地理》3月

2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分)

(1)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及秘书处4个单位分别装箱编号。( )

(2)从1932年秋开始办理,到1933年5月最后一批运出,共装文物13491箱。( )

25.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的来源和组成,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台北故宫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两代的文物。

B.由铜器、玉器、瓷器和字画等组成,藏品精致、丰富。

C.陈列室的经过选择的精品;存于各馆库房中的文物;到各宫殿去直接选装的文物。被装箱,经过长途运输的颠簸送到台北。

26.以下不属于胡适主张和做法的一项是(2分)( )

A.数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会丢失或受意外的损失。

B.最好的办法是上海、南京、洛阳等地多设几个博物馆,将故宫同样的物件分地储存。

C.以辞掉北平图书馆委员长的举动来坚决主张反对南迁。反对该馆储藏的宋元善本书籍的南迁。

27.对鲁迅的主张和做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历史很久,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

B.站在维护文化传统的立场上,不同意故宫文物南迁。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场所。面对即将远离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拟诗对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无比的愤慨。

2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物南迁是国家安全受威胁的情况下,迫不得已采取的行动,但并未对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带来不便,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文物南迁的成功实现,是文物研究历史上的史无前例的大举动,当时权宜之计现在看来也不失为英明之举。

C.胡适、鲁迅等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的主张是经过严密考虑的,对于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工作仍有重要意义,语文试题《第三单元复习和能力检测试题(三)》。有效的组织,周到的安排,大胆的借鉴是成功实现文物转移的有力保证。

三、写作(40分)

以“我心中的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桥,也可以设想未来的桥。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进行说明并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生动。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A.xuān;B.zhuó;C.dūn)

2.叠 称 酌 拱 肖 屏 乾 檀

3.(1)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表示范围小,突出苏州园林在建筑色彩上不刺眼的自然美。

(3)表示出了从“形式”到“质地”的层进关系,去掉这两个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4)表示两米是估计的高度;若去掉“约”,就变得绝对了。

4.B(改为“迥然不同”)

5.③⑤①④②

6.(1)打比方 (2)作比较 (3)摹状貌 (4)列数字

7.(1)艺术 技术 (2)完美 (3)巧妙绝伦 (4)推崇

8.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9.白居易:“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杜牧:“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0.(1)茅以升 说明文

(2)总分式 递进式

(3)科学性 准确 简明 周密

二、(一)11.(1)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2)不该相同而相同。(3)精巧细致。

12.总分

1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着眼于图画美

1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或者……身在山间

15.大多引用活水 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6.“艺术”指创造美的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艺术”包括“技术”且高于“技术”,本文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强调其艺术美。

17.分类别

(二)18.下定义 作比较 说明了卢沟桥桥身的坚固

19.不能去掉。在此使用概数更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不准确了。

20.B 21.列数字 描写 22.D

23.介绍卢沟桥的修建时间、长度、宽度、特点及外观。

(三)24.(1)分类别 (2)列数字

25. A(应为“明清两代的收藏”)

26.C(非辞职)

27.B

28.A(“国家安全受威胁”的说法错误)

篇11:九年级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自主导学

1.分子; 原子

2.无规则运动

3.引; 斥

基础练习

1.扩散; 引

2.温度越高; 剧烈

3.D 4.B 5.D 6.B 7.D 8.B 9.A 10.D 11.C

提高练习

12.D

13.(1)B (2)A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④

第2节 内能(1)

自主导学

1.动; 分子势

2.焦耳(J)

3.减少; 增加

基础练习

1.A 2.A 3.B 4.D 5.A 6.C 7.D 8.C 9.C 10.B

提高练习

11.D

第2节 内能(2)

自主导学

1.做功; 热传递; 等效

2.传递能量; 焦耳(J)

3.转移; 转化

基础练习

1.C 2.B 3.D 4.C 5.C 6.A 7.B 8.D 9.C

10.(1)温度 (2)内能 (3)热量

提高练习

11.燃烧; 活塞对空气做功; 空气; 着火点; 不能

12.C

13.降低; 液化; 做功; 减小

第3节 比热容(1)

自主导学

1.吸收的热量;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2.性质; 不同

基础练习

1.质量为1kg的铜,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39×10J; 不变

2.D 3.D 4.D 5.D 6.A 7.D 8.A

提高练习

9.B 10.D

11.(1)不同 (2)在达到室温前,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的温度越多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第3节 比热容(2)

自主导学 3

cm(t-t0); cm(t0-t)

基础练习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J; 4.2×10

2.C 3.D 4.B 5.A 6.B

7.Q = cm(t-t0) = 0.39×10J/(kg?℃)×50 kg×(100℃-30℃) = 1.365×10J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陈情表知识与能力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6438.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