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集

【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集(共13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在此,感谢网友“兔宝宝”投稿本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集

篇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篇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例六、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

1、教师读数,学生写数,请一板演:

2、计数器的认识:

十位上拨下1颗,表示多少?再在个位上拨下3表示多少,这个数是多少?13十位上是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拨数学生读数。14、17、19、18、20

一、复习引入:

1、读数、写数:估算:您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几个吗?练习十五第3、4题。

2、板书13、15、19、20学生读,选择13说说这个数3、1各在什么位上?小结:从右边起,地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板书:个位、十位

3、复习一图四式及给部分名称:

根据第4题中的图1,看图写出4个算式:板书10+3=1313-10=3

3+10=1313-3=1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从这四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10+4=14-4=14-10=6+10=16-6=

二、尝试迁移:

1、尝试计算:11+2=你是怎么想的?

数的方法,利用计数器计算:个位上加2是3,十位还是1,一共是13。

出示:13-2=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第5题:11+4=

3、试一试:13+4=6+12=16-5=11+7=18-6=

三、综合练习:

1、比较大小:第2题

2、送信:动物园召开联欢会,聪明的小狗表演节目,你能知道小狗要把卡投到哪个信箱里吗?

3、连线:接下来,很动物也想来试试,小朋友一起和他们想一想,哪两只动物的信是送给同一个信箱的。第1题。

4、我们也来做游戏:这次活动是谁组织的?涂色。书P90

四、练习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3、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一图四式:

师左手拿一捆小棒,右手拿三根小棒,你能根据这些小棒来写算式吗?

10+3=1313-3=10

3+10=1313-10=3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加法算式中一共有3个数,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名称

板书:10+3=13

加数加数和

减法也有自己的名称13-10=3

被减数减数差

3、同桌合作:先摆小棒写出4个算式,然后介绍给同桌各部分的名称。

4、你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了吗?

被减数就是和,减数是一个加数,差是另一个加数。

5、练习计算:

(1)P89第1题连线

(2)P89第2题知道怎么填大于、小于和等于吗?

(3)计算比赛。

6、出示一些小园片,问:你能看出这儿大约有多少个小园片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1)独立完成P89第3题。

(2)同桌合作一人摆园片,一人估计大约有多少。

二、课堂练习:

P88第1题P89-90第4、5两题

三、教学小结:这节可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小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三:11—20各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四3、4、5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教学重点:正确的书写11~20各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P87第3题。

找到了吗?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三、新课教学:

1、教学数的读法。

出示12,你们知道怎么读吗?为什么读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左边的10根相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三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4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2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l,有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4,就表示4个一。

(2)、P86做一做.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P87第4题。

2、P87第5题。

3、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

4、P89第4题。最后一题你能介绍好方法吗?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小记:

篇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喜洋洋的贴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贴脸游戏,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瞧:

(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

2、出示喜洋洋图片1。

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喜洋洋有什么不同?

3、学生讲,老师贴。

4、学生观察,两者间有什么关系?

5、引入课题,喜洋洋为了感谢大家帮它找回了鼻子和嘴巴,现在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学习上下位置关系。板书:上下。

二、理解上下,培养空间观念。(重点)

出示主题图,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站,南京长江大桥,图中有什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观察。

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汽车和火车,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详细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出示火车和轮船,你能再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小结: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

2、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难点)

出示汽车、火车、轮船,你能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引导,一会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又说火车在下面。对吗?

同桌讨论。生回答。

小结:对于三个物体来说,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例如:火车对汽车来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对轮船来说,火车在轮船的上面。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

现在,喜洋洋带我们来到第二站教室。

将你的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上面,然后将你的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再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放在文具盒的上面。

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生操作,师巡视。

(3)写一写。

四、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游戏,喜洋洋做,学生跟着做。

游戏儿歌:上上下下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向上爬,(双手握拳相互绕圈从下往上至头顶)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向下滑。(双手握拳相互绕圈从上往下至脚面)

太阳出来了,(双手在头两侧伸直打开,手心向前)

花儿也对我咪咪笑。(手腕靠拢在下巴处做花朵状微笑点头)

上,下,(双手伸直上举,再弯曲至耳朵旁)

上,下,(重复上面动作)

休息一下。(双手在脸侧做睡觉状)

2、第三站,动物器材室。

3、第四站,喜洋洋的房间。

4、第五站,回到教室。

联系生活,叫学生观察所处的教室,有哪些物体存在着上下位置关系。

五、小结。

今天,喜洋洋带我们游玩了这么多地方,你收获了什么?观察所处的教室,比如,讲台和黑板,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间存在哪些位置关系?这是我们后面几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篇4: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2

二、教学目的:

1、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知道10个十是一百。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具准备:

小棒,橡皮筋

四、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知道10个十是一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P1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你从这副图上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汇报)

这些数都是比20大的数,除了从图上观察到的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数?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的吗?

(生交流)

2、揭示课题

3、师:100以内的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用的,你们想认识这些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首先让我们学习数数,(板:100以内的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一新|课 | 标| 第 |一| 网

(1)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你能数出桌上这堆小棒有多少根吗?(生数)

(2)师:你们在数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交流)

(3)师:数到28时你是怎样往后数的?29再添一根,该数几了?数到45时呢?

(4)请你把这一百根小棒,每10根捆一捆,看看能捆成多少捆?

(5)生捆、汇报

(6)全班一起10根10根的数到一百。

(7)师:100里有几个十?(板:10个十是一百)

(8)师:你还有其他的数法吗?

(9)指导生看书:书中的小朋友数数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小组交流)

(10)师引导生总结数数时的方法。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2、练习一:13、游戏:对口令

第二课时 数的组成

一、教学内容:

P3——4例2、3练习一:2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数数这种形式,让生直观的了解数的组成,让生理解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2、让学生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四、教具准备:

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游戏:开火车,数数

2、十个十个的数,数到一百

(二)探索新知

1、例二

①师:请小朋友数数白色的小兔有几只?(生数、汇报)

你是怎么数的?28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小结:28这个数,是由2个十8个一组成的。

②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板:数的组成)

③师:请小朋友数数灰色的小兔和白色的小兔一共有多少只?(生数)

④汇报是怎样数的?

⑤同桌讨论,55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汇报)

⑥请小朋友数出这幅图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你是怎么数的?10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2、教学例三

①出示例3图

师:请小朋友门仔细观察,这些商品每盒的数量是几?为什么这些商品中的数量都是10?

第一副图,这幅图有几盒和几个乒乓球,那么就是个十和()个一,3个十和2个一组成多少呢?

讨论:比较2支钢笔和2盒钢笔谁多谁少?为什么?

3、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三)练习

①课堂活动3仔细看图,数数,填填。

②练习一、2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篇5: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四、板书设计:

分类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

按颜色来分一分

篇6: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月饼图、题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单元主题图

1、观察图画,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2、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相机引入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引入新课

谈话:中秋节快到了,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出示月饼图。

三、探索新知

1、提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的?学生回答后板书:80÷4

2、学习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计算。

(2)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

3、巩固练习:口算卡片。

四、学习例2

1、分析题意月饼图,学生观察。让学生明白要把这3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提问: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4.及时巩固练习竖式计算69÷3=86÷2=48÷4=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

五、提高练习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提问: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篇7: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已有的知识与做法解决新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探索,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主动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理解每一步的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一定去过游乐场吧,你都玩过哪些项目今天淘气和笑笑他们高兴地来到了游乐场,咱们一起走进游乐场,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吧。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5人做太空船,需要多少无。

引导学生审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仔细思考,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能解决这道题吗

3、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方法带到小组交流中。

(4)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说一说,并把方法进行归纲整合。

(5)小组汇报中。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竖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无论是12X5还是5X12,用竖式计算时,通常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较大数作为第一个乘数。计算时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5先与2相乘,二五一十,满十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0,注意要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下面,要写得小一些。

2、13个人要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6X13

(2)拿出练习本试着来独立尝试笔算,算好了吗

(3)要是有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要花多少钱呢

请你在练习本上列一个算式,自己算一算吧。

汇报时还是让学生说一说算法,老师问算理,这次你算对了吗同桌

之间把自己的算法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算一算,完成书55页第1题。

学生完成后要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55页每2题竖式计算,一边做一边在心里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更有针对性。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篇8: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课本第54页内容

2、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3、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2、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3、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2×3=36(元)

4、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小组交流、组际解疑)

四、精讲点拨

结合学生自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点拨。

五、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2×3

12×4

12×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组内检查、全体交流)

六、总结

篇9: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m3cm,1m30cm,1、3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测量一次,看这扇门究竟是多高!谁能出个主意,怎样才能看清多出来的是多少厘米我们应该怎么测量

(师生一起测量。)

师:看来,你们估计得还比较准确,这扇门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门的旁边,请你们估计一下我有多高呢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师: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把妈妈的身高作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

(2名学生同时上台。)

师: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师: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为标准进行比较,说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觉你估计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现在我想知道你们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学生测量。)

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师: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动三: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有关这方面的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9页,看第3题,你能看懂吗谁能说说看

师:那就自己完成吧!

(学生独立完成。)

(四)活动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篇10: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我知道过了一年,大家都长高了,那么你知道自己有多高吗(学生自由说)

师:你知道一米有多长吗(学生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出示米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感受1米的长度,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2、让学生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1m=100cm

3、做一做:1米有多少厘米。

4、数一数:1米=100厘米1m=100cm

5、找一找:在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米。

三、练一练

试一试,填m还是cm呢(结合实际经验了解一—般物体的长度)

1、衣柜高约2———————————

黄瓜长约20——————————

房子高约3————————————

2、练一练17页(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再实际分组合作)

3、有一只蜗牛和蚂蚁在赛跑,看谁能跑第一呢(课本17页3题)

4、拓展训练

①画一条3cm长的线段(难度较大,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②画出比6厘米短的三条线段

四、课堂总结(略)

篇1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

(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部分为什么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你有什么好方法

(5+=1111—5=)

2、数代替圆片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

(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

(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篇1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

篇1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大全集》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6594.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