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共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在此,感谢网友“IVY”投稿本文!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篇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312

先烈东小学数学科三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二年级学习时,以观察简单的实物为主,而本册教材是以观察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为主,并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4.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上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主要内容】

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后续学习的主要内容后续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7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授课

日期 备注

搭一搭 初步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9.20-9.21

练习三 进一步学会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2 9.22

练习课 查漏补缺 1 9.25

单元测试 1 9.29

测试情况

反馈 1 9.30

合计 6-7

篇2:-上学期三年级《数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盖新的楼房。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搭一搭。

⑴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⑷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然后互换。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⑴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xx设计师,请你说说你搭的房子是怎样设计的,我来搭一搭。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看,是一样的吗?

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xx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xx同学搭的相同的立体图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⑵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房子。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练习三

教学目标:

1.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不同。

2.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多种图形,还能用语言进行表述。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

(二)完成练习三(1题~4题)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www.xkb1.com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新课标第一网

篇3: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柯木塱小学三年级组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全级学生有90人,在单元测验的口算中,准确率是92%,全对有35人。本单元继续加强口算的练习。

2、学生在二年级已经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在本单元学生将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进一步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举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但学生在与同伴的小组合作与交流方面做得不好。特别是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同学间的交流方面,所以要用比较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说说自己的想法或思考过程,并与同伴交流,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等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结合具体情景,能进行初步的猜测和推理.

3.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与同伴交换想法.

4.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感受不确定现象。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描述。

难点: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五、单元评价要点

1、直观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定性描述。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8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备注

摸球游戏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 -01-5 1、用5分钟进行口算练习。

2、培养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中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 3 2007-01-9 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在小组中发言、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机动 1

单元测试 1 -01-15

测试情况反馈 1

合计 8

篇4: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篇5: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1、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篇6: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实物观察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2、实物操作与空间想象结合起来。

3、提倡一个图形的多种实物摆放。

篇7: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1、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篇8: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搭一搭(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106页“搭一搭”,107页“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搭一搭

二、动手实践。

1、以下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

(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然后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同组同学交流对比。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3、交流讨论。

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

这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应该看到5个才对呀,还有一个到哪去了呢?(很容易地指出来)被遮挡住了。

虽然看不见,但它仍然是组成这个立

体图形的一部分。请分别指出从三个不

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见的是

哪一个?(让生上台指出是哪一个)

三、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1)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

面图形的形状。

(上面)(正面)

(2)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

(6)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也可以根据上面的形状,知道有一块是隐藏的,再根据正面的形状确定隐藏在哪一块下面。

四、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1、从二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

(1)出示课本78页试一试第一题图

(正面)(左面)

(2)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4)注意到各组搭出的立体图形,形状不一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能说一说为什么搭的不一样吗?(让生认识到根据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形状)

2、二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出示试一试第二题图

(2)引导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进行充分想象。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从二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虽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立体图形,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五、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2)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从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画出的图形并不代表现实中存在的所有小立方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才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二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但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六、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的范围(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108页例题、“试一试”,109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猴子爬上树张望墙里桃子的情境。(课本108页的图)

你知道小猴在树上A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是哪一点吗?

指名回答。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

你能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在哪里吗?请你试一试。

2、操作感知。

3、展示发现。

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草图,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4、小结: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我们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巩固练习。

课本109页“试一试”。

第1题:将电灯和杆子的上端看做两点,过这两点画线。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告诉他们影子的长短与杆离路灯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一点要到初中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才能学习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再次体会到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题: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将逐步缩小。可以画出客车在不同的位置时司机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

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车继续向A行驶时一直到过了建筑物A,所观察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的变化。

第3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给予指导。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四、布置作业。

课本109页“实践活动”。

(1)足球场内的声音(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110页例题及111页“试一试”。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足球比赛教学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关于足球比赛,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场足球比赛过程中,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化情况。

板书课题:足球场内的声音

二、观察、思考与发现

出示课本110页拆线统计图

1、初步理解图意。

审一幅什么样的统计图?

在这幅拆线统计图中,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

你知道拆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吗?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全班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说答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2时45分(即165)。

(2)解决问题(2)。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老师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从图中得出结论的。

引导学生理解:比赛开始前半小时,足球场内的声音逐渐变大,从开始没有声音逐渐变成声音大。(因为拆线斜着往上伸)

(3)解决问题(3)。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的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上半场20分,足球场的声音变得非常大,可能是主场球队进了球,球迷在欢呼。

(4)解决问题(4)。在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声音如何?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化不大,一直比较安静。(因为折线比较平稳)

(5)解决问题(5)。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6)解决问题(6)。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

a、独立思考。

b、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声音一下子变得非常大,估计是获胜的球迷在欢呼(因为拆线直线往上伸)。

3、小结

通过刚才的思考与讨论,你有什么体会?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11页中的“试一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112页中的“练一练”。

2、成员间的关系(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例题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图对刻画事物或数之间关系的作用,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关系,发展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交流体会图能够清晰简洁地表达事物或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图对刻画事物或数之间关系的作用,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关系。发展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根据图分析一些简单关系的问题。

板书课题:成员间的关系

二、观察、思考与交流。

呈现课本113页的图。

理解图意。

这幅图反映了什么内容?

小冬家祖孙三代有哪些成员?

解决问题:小冬和小丽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小冬和小丽是堂兄妹或堂姐弟的关系。

用字母表示个家庭成员。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成员并画出图来吗?

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画一画,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

出示课本113页的关系图。

想一想:

如果A代表爷爷和奶奶,B代表爸爸和妈妈,那么C、G、F分别代表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114页的“试一试”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图能清晰、简洁表达事物或数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篇9: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用3个4个正方形摆图形,师提问: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向来观察它?你看到了几个正方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 一 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习三

篇10:观察物体 教学案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特,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简单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指名说说看到模型的哪一面。(有的说前面,有的说侧面)

师:你们猜老师会看到模型的哪一面?(上面)

思考:为什么同是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他们看到的形状会不同呢?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物,传授新知。

观察后说一说。

(1) 小组观察实物小汽车,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2) 交流观察结果。

(3) 观察课本的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淘气和笑笑也在观察同一辆车呢。大家看他们分别看到了车的什么部位?找一找是第几幅图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4) 师进一步引导讨论。

师:淘气很想到空中看看,汽车又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看看自已准备的小车。

师:除了从上面观察小汽车,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下面)

请拿起桌上的小汽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讨论,谁来说说我们怎么去观察一个物体。

三、发展性练习。

看一看,画一画:回家后,根据桌上的茶壶,结合自已的观察把自已的观察结果画在纸上。

四、作业设计。

篇11:二观察物体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搭一搭(8)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

()()()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①②③④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A①②

B③④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三(9)

教学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在拼搭和辨认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兴趣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搭积木,同学们高兴吗?今天老师把要求稍微提高了一点,不仅要考察谁会搭,还要考察谁会看、会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

2、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4、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5、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6、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7、再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丛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8、学生分小组做上述拼搭游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第1题:学生先用正方体学具搭出题中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后,再做判断和选择;组织交流。

2、第2题: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再连一连。

3、第3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组织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通过今天搭立体图形的活动,我们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2、拓展:你们能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的样子画在方格纸上吗?

教学反思:

篇12:上册第六单元《除法》教学计划及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猎德小学龙启梅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以第一单元为基础,学生已经学习和掌握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基本掌握了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基本达到独立完成探究简单问题的水平。

由于学生从二年级开始,非常熟悉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安排做了相应的调整。将第五册的第一、四、六单元乘除法部分的知识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5、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6、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相关内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运用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

3、混合运算(需要具体说明吗?)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除法的验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

2、混合运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在问题情景中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正确运用估算,进行正确试商。

3、能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用。

5、结合具体情景,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原计划课时数:10节,实际课时为1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实际课时 备注

一、分桃子

P56练习

1、在分桃子的具体情境中,初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个专项练习的课题,对除法竖式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淘气的猴子

练习七的部分练习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4、能经历与他人交流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2 2 课时没有变化

送温暖

P62~63练习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逐步掌握估计商是几位数的试商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

3、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1 2 增加1练习课时

买新书

P64~65练习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清算理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在问题情景汇总探索、交流、推理等活动,激发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1 3 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应用题专题练习1课时,混合运算1课时。

练习八 1、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包括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2、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 2 无增减课时

单元测试

1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1

合计 10 14 增加4课时

(一)教学反思与回顾:

一、《分桃子》

1、《分桃子》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它不象乘法竖式那么可以从加法中类比得来,学生也容易在此出现错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与例题相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在老师没有讲解前自己探索竖式的写法,允许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学生在本册教材之前已经接触了除法竖式,他们是有认知基础的,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竖式的法。虽然学生的方法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教师至少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思考、探索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

2、借助实际情境、实物操作、口算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写法的道理。例如,P54每只猴子分多少个?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观察现实分东西的过程:4筐里每人2筐(每筐10个),另有8个每人4个。学生在形象观察的同时,可以运用口算得出结果,口算的方法实际上与竖式是一致的。将实际操作、口算与竖式加以比较,学生会容易体会到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竖式的理解。

3、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在作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错误一:

错误二:

为此,我在这个内容之后增加了一节除法竖式的练习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作业中存在的错题,以4人小组的形式分析每种错题的出错原因并且提出改正意见,说清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原理。只有充分的暴露错误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在对比分析中学习的效果是更明显的。在当天的作业中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明显减少了。有时,学生还会出现与常规不一样的“写法”,如果让他们放弃自己认为合理的写法,而学习大家已经共认的写法,需要老师花一点心思和时间。但强迫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后续的练习与复习中提供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认识到竖式写法的优越性。

4、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估算、乘法验算等办法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教材在《送温暖》部分才介绍用乘法验算除法,这里可以提前介绍给学生。)

5、P56的2、3、4三道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布置学生完成前做适当的引导。这三道练习题我原来是布置让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但是当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就有家长反馈这三到题目太难。临时决定将这三到道题作为一节练习课的内容进行讲解。

第2题计算需要黄气球和蓝气球的数目。

本道题的目的不仅仅是计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探索几种颜色气球排列的规律,同时用适当的形式表示这一规律,这是课程标准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参介绍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发现各色气球的排列顺序是:1蓝、2黄、4红后,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数量是:48÷2=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48÷4=12(只)。

学生的方法二:将教材通提供题图的14个气球看成一份,一份里面有8个红气球,需要购买的48个红气球里就有六个这样的一份,就能得到买黄气球的个数量是4×6=24(只),买蓝气球的数量是2×6=12(只)。

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实际上72元能够买多少瓶?”

第4题

课前检查时,大部分的学生能根据题目理解得到式子:98÷5=19……3。于是我利用这道题目,做了一个知识的拓展。首先让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填空: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再让学生观察每个积的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指向性很教强的引导下能够得出结论,进而引出一个数能够被5整除的特征。教师要适当的利用教材中的题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给以可发展的空间。

二、《淘气的猴子》

1、这部分的内容按原来的计划用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重点解决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意义以及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0乘以任何数都得0”的教学中,我已经将有关于0的除法问题进行了渗透。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理清竖式每一步书写和计算的合理性上。但在作业中,学生仍然出现了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时候,不会用0来占位的现象,商直接将中间的0省略不写(约有7个学生)。

2、练习七P60.9,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过渡到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学习。

三、《送温暖》部分安排了2课时,比原计划增加一个课时。

1、本节主要内容是解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结合“送温暖”的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大约能够分到多少本书?再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求出准确商。将教材中的练习题分成3类(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除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等于除数及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先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答案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否则商是两位数。

2、在练习P624、5两到题目强调了估算在实际中的运用。注意加强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

四、《买新书》

1、《买新书》的教学中,增加了一节应用题练习课和混合运算的专题练习课,比原计划增加2课时。

2、允许学生分步列式,并引导学生写小标题,写出每一步表示求什么。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必然的。借助写小标题,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能帮助学生优选方法,提升选择方法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3、P64第2题,理解“来回”的意思。

4、P65第3题的连一连,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避免学生理解错误将题目当成普通的计算题完成。

5、第4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同样引用了“3的乘法口诀”以及整除的概念引导学生,并借机小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同时引入用英文字母X来表示不知道的这个数:X×3=(?)。

(二)教学建议及存在问题

1、合理的整合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

2、将整个单元的练习进行整理分类,安排专题性的练习课,合理安排练习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容易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3、要求学生坚持做课堂笔记,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整理知识点、抓住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

4、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掌握用竖式正确的计算,乘法口诀及口算的准确率就成为正确笔算的保证。建议可以将书本上的口算题让学生制作成口算卡片,每天坚持做1分钟口算练习。抓好了计算,至少能够保证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计算题上拿到相应的分数,基本上能保证及格率。

5、教学中存在学生经常抄错数字的确问题,经过我反思和专门辅导教育,还是有部分学生没办法纠正。希望各位同行能提供帮助!

总结语: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备课,考虑周到点、细致点,学生肯定能够学有所成。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希望各位有经验的老师能多多指教!谢谢!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6690.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