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一年级冀教版教材教学策略分析

【简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冀教版教材教学策略分析(共20篇),欢迎大家分享。在此,感谢网友“aijuncn”投稿本文!

一年级冀教版教材教学策略分析

篇1:一年级冀教版教材教学策略分析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教材的使用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适用这本教材的,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所谓难,就是因为教师们已习惯于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让教师和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去共同参与研究,不少教师还是不太容易接受,他们认为:“学生嘛,你不讲,他不会,把时间留给他是一种浪费,老师问什么,学生能答什么,这样的课就算不错了。”

如今教师们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我不急于讲授新知识,只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我由衷地赞赏学生所进行的探索,接着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下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有那么丰富。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由呆板的到带有故事情节的,真是应有尽有。这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动吗?

二、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亮起来

由教师的讲授式变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师可以大声、自豪地说:“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有好多想法还需要我们跟他们学呢?”如在教学《比大小》这一课时,图中有一只大象和一只小松鼠。我先让学生自己看图,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答案,有的说:“大象大,松鼠小。”还有的说:“大象重,松鼠轻”、“大象胖,松鼠瘦”等等。这些在我备课过程中是没有想到的,收到的效果非常好。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两个谁高、谁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呢?“比个儿”。一个学生大声说。“大家会比个儿吗?同桌的两个小同学可以互相比一比”。听到口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嘿,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着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还有的并排站着比……课堂开放了,学习方式也自主了。我认为,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过去教材有什么,教师教什么,对教材的使用过死,很多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现在教师们意识到,教材只是传授某一知识的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框架,但并不是惟一形式。要达到灵活,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有趣的数字》一课,我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互相说一说你还见到过什么样的数字,电子表和计算器上的数字和我们写的数字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说:“计算器上的数字可以用小棒摆出来。”我及时地给予表扬:“你真棒!”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自己摆一摆。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在摆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通过移动小棒8可以变成0~9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篇2: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冀教版一年级下册)

&nbs p;聂庄福和希望小学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同时注意结合具体问题背景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满分100分。

2、试卷特点

(1)全卷试题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考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课堂上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较广,试题形式多样灵活,一年级学生想得100分不容易,能较好的反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优势与不足,体现一定的坡度,能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试卷具有人文特点。试卷注意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具有人文的特点。试卷改变了过去“冷、硬”的面孔,卷首给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调节心理的语言,还提供了生活中图片,图文并茂。

(4)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

(5)考查学生对数据、图表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正确地获取、理解信息,并通过处理数据、图表所表达的信息去表达解决问题。

(6)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

二、效果

全班31人经过统计,此次考试的及格率达100%,优秀率都在75%以上,平均分是84分。

三、体会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四、学生感想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走出考场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很好考,可是有少数平时读题认真的学生认为很难,在检查时发现很多错误,如果不仔细很容易犯错。还有学生说题目的字太小,太密集,很难认。大部分字平时都已经认识了,也没必要写拼音了。

五、教学建议

(1)从统计的数据和学生解题时暴露出问题可以发现教师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标,更新旧的教学观,领悟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学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注意联系学生的社会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低年级教学中计算是重点,今后应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5)新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发教材资源,有助于把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对学生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6)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如:陈佳莹、金佳瑶、叶海康等。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思维空间,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

篇3: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冀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总的来说,试卷难易适中,既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过难的题目,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五道大题:

第一题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虽然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但个别同学还是粗心,方法没掌握,应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第二题是填空,共9个小题,前2个小题较为简单,学生做得很好,第3题由于平常没有做过,搞不懂题意失分较多。后面几个小题平常都有练习,学生掌握的还不错,基本没有失分的情况。

第三题是能力展示台。考查知识点比较全面,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及,后面几个小题较为简单,基本没有出错的,第一小题是认识图形,数出各个图形的数量,虽然多次强调数图形的方法但是仍有存在失误的。

第四大题是看图列式计算,看图列式,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第五大题解决实际问题,前两小题个别同学计算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第一、不良习惯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认为试题简单,而产生麻痹思想,结果造成抄写数字错误、加减号看错等。

第二、审题不认真造成错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审题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审题时必须注意力集中才能找出问题,但学生经常大意。

第三、在数物体个数并比较多少并填数时不够细心出错。

改进措施:

四、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平时还要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通过这次检测的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边读题边做题的好习惯。

篇4: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统一笔试形式。

二、试卷试题概述:

试题类型及分数权重为:

第一大题是细心算,你一定能算得对又快。(每题2分,共20分)

第二大题填一填,你能行!(每空1分,共14分)

第三大题细心比,你一定能对!(共17分)

第四小题请你猜一猜(每题1分,共10分),分6个小题

第五大题是数一数,分一分(每空1分,共8分)

主要考察立体图形的认识

第六大题是画一画(3个小题,共9分)。

第七大题是看图写出算式(4个小题,共22分)。

三、试卷考核知识简析:

1、10以内基数、数序、序数、相邻数以及数的分与合等知识。(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三、大题)

2、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比大小(主要体现在第五、六、七大题)

3、比一比(主要体现在第三大题)

4、立体几何图形的区别物体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第五大题)

5、看图写算式并计算以及用数学(主要体现在第七大题)

四、书本知识内容:

第一单元数一数(P2-5)第二单元比一比(P6-13)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P14-31)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P32-37)

第五单元分类(P38-41)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P42-83)

五、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第一至六大题都是基础题;第七大题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题,属拔高题。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

六、考试情况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小学,缺少考试和测验的经验,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由于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少数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时会丢1-2分,如在计算6-3+1时,不是先算第一步,而是先算3+1等于4,故结果就错了。另外,在数立体几何图形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只有3个长方体,认为那个倾斜的长方体不是长方体,说明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特征认识不够深刻,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口算水平,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在第8大题在原有的多几个和少几个题目有点忘记了。主要有两个原因,学生不知道是该花三角形还是和它一样的图,另外题目设置是没有把线直接画在原图的下面,让学生遇到了障碍。

2、拔高题上失分。尤其是第七大题的第4小题,造成了很大的失分。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看图列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

3、这次失分最严重的是在第二大题中的第3小题

1加上()和9同样多,8和()减去2同样多。

七、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篇5:苏教版上册教材分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

1认真组织学生观察。

场景图里,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相对应,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

前面的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在小图中画这些物体。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材分析

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突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的方法。如,比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着背。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说说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的,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他们都站在滑梯上能很快看出谁高吗?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察行吗?“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比两枝、三枝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内化比较方法。

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

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情境图为学生预留了许多比长短、轻重的内容,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

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

“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第2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脚和头,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右边一题,小熊比小鹿矮、比小兔高,小熊的下面既不能画“肌保也不能画“○”。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第3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4题右边一题中,支架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4选择适宜学生的表达方式。

比较物体的长短、轻重,让学生在方框里画“肌被颉啊稹保这是用符号表示比的结果。这种表达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比较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物体之间进行的,结论是相对的。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出现一些“×比×长”“×比×重”这些完整的语言,有利于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理解比的方法。不过,要在学生用符号表示结果后,教师有意识地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并且只要求学生听懂。也允许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这样表达,而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另外,“甲比乙长”还可以说成“乙比甲短”,这是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从前者能得出后者,又是一次推理。教学时适当进行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好处的,也是学生能够实现的。

篇6:冀教版一年级数学试卷

因数学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无法直接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

如有疑问,请在本贴中进行回复,本站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部分预览:

篇7:冀教版一年级数学试卷

一、我会填。(33)

1、b a ou f n anong d t

上图共( )张卡,声母卡有( )张,韵母卡有( )张。

声母卡比韵母卡 ( )张,韵母卡比声母卡 ( )张。

2、按规律填数

(1)

(2)

(3)

3、与13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0前面的数是( )。

4、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二个十是( )。

5、在○里面填上> < 或者 =

18 20 10-5()15 17( )9+6 8+5( ) 7+6

6、

从左数第( )个盘子里的球最多,有( )个;这个盘子的'右边盘中一共有( )个球。

二、我会看,我来数,我来填。(8)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

三、我来认,我来填。(8)

下午( )时 快( )时了 ( )时半 ( )时刚过

四、看谁填得准(11)

大于7小于19的数 17和5之间的数

五、我会看图列式(6)

OOO

OOO ( )

( ) 10

六、我会算。(18)

10+6= 8+7= 9-5= 3+8= 5+6= 10-7=

13+3= 6+0= 10-4= 15+2= 7+7= 14+5=

9-9= 7+3+4= 9+2+8= 5+7+6= 4+5+6= 4+5+3=

七、我会写。(16)

1、得数是8的算式。(至少写4个)

2、用7、9、16写出四个算式。

八、探索园地:按规律往下画(10)

篇8: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作者:飞燕 第七单元 认识11―20各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经历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培养估计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鼓励个性化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经历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 教学时间:3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35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11―20各数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培养估计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并能准确的读出11-20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动”的情景中,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达到熟练的数11-20各数,然后进一步学习认数。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画有各种水果的图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小把花生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水果?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水果店看一看,好吗?(教师出示主题图片) 这么多水果,你们都认识他们吗?(学生自由站起来说出他们认识的水果的名字。) 二 学生自学 1 水果店有这么多水果,每种水果都有多少个呢?学生试着数每种水果。 2 教师提出游戏的要求。 抓一小把花生米。先估计大约有多少个。放桌子上数一数。 3 出示69页插图。学生数一数。 三 研究讨论 1 水果店有这么多水果,每种水果都有多少个呢? 在学生交流各有多少时,教师要关注一下学生是怎样数的。 学生试着数每种水果都有几个。 (1)自己数,把结果写书上。 (2)把数的结果与组内同学交流。 (3)指名把数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2 小结;刚才同学们数得很好,水果的个数都数对了。下面我们做一个数花生米的游戏好吗? 教师提出游戏的要求。 (1)抓一小把花生米。 (2)先估计大约有多少个。 (3)放桌子上数一数。 指名做示范。 (1)一名学生抓一把花生米。 (2)全班猜出这把花生米可能有几个。(教师把学生猜的数字分别写在黑板上。) (3)这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数。 同桌或个人数。每人抓一把花生米,先估计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这样连续做两次。 3 出示69页第一幅图。 (1)学生自己数出有多少个鸡蛋。 (2)同桌互相说数的结果。 (3)观察11这个数是由哪两个数字组成的。说说在田字格中怎样写。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 4按上面的方法在组内学习其余数字。 实物投影上同时出现69页的其余插图。 学生先数出有多少个鸡蛋,然后指名说用什么数字表示,在说一说怎么写。 在田字格里和老师一起写12-20几个数字。 5 出式表示20的图片。 6学生按顺序齐读11―20几个数字。提要求:从7数到20。 7学生在组内数。指名提出数数的要求,同桌互相数 四 练习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教师巡视指导。组内同学互相读直尺上的数。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组内同学先正着数,倒这数,然后指名数。 完成练一练第三题。仔细观察情境图后,在小组内让每个同学都说说发现了什么。 六 小结 1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2结合“身边的数学”,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那些身边的数。 课 时 计 划 总第36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10―20各数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鼓励个性化的做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操作和尝试过程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知道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个一是一十和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小棒、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谁能从11数到20?谁能倒着数? 齐数、指名数 二 学生自学 1 蓝灵鼠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数出( )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2 学生用橡皮筋把10根小棒捆起来。 3先摆一捆,再摆上一根。这是多少根小棒?用数字几来表示?是几个十几个一? 反过来: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你还能摆出一个十和几个一?用哪个数来表示?同桌两人一边摆一边交流。 5.两捆小棒图。问:这是几个十?用几表示? 三 研究讨论 1 谈话:可爱的蓝灵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学生动手按自己的想法摆小棒,摆完的同学同桌互相数一数,看是不是13根。 请两位学生演示摆的.过程,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摆法。 2 谈话: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做能够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不用数,一看就明白。自己试着做一做。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做法。引导学生用橡皮筋把10根小棒捆起来。 问:“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 问:“这一捆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 让学生动手把小棒10个10个地捆成1捆。 3 教师小结:10个一根捆成了一捆,就变成了一个十根,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 师生游戏;我说你摆。看谁动作又轻又快。 自己动手用橡皮筋捆小棒。捆好后举起给老师看。 1.先摆一捆,再摆上一根。这是多少根小棒?用数字几来表示?是几个十几个一? 反过来问: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齐读:10个一是一十 2.你还能摆出一个十和几个一?用哪个数来表示?同桌两人一边摆一边交流。 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一边摆一边说。 3示两捆小棒图。问:这是几个十?用几表示?教师板书:20 2个十 学生动手操作,回答问题。 同桌合作活动,边摆边说。学生动手摆出2捆小棒。 四 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数一数。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自己数一数。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数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数法,及时评价。 看书中的图画自己数一数,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游戏活动:摘苹果,排顺序。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卡片背面都写有数字13~20各数)提出游戏要求。 学生摘下苹果,读出数字,并说出数字的组成。其余同学用手势判断对错。自己找朋友,排顺序。大家齐读排好顺序的数字。 3.完成练一练第2题。教师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的填空。 五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课 时 计 划 总第37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10―20各数 第3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在观察、猜想、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比较20以内数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11~20各数之间都有哪些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20根小棒,40块糖(或用其它易找到的东西代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做一个猜小棒的游戏,你们高兴吗?” (出示课件或用投影)出示兔博士和教材73页覆盖部分小棒的图。 兔博士神秘的说:“同学们,在这张纸的下面盖住了一些小棒,而所有的小棒和在一起表示11~20之间的数,你能猜出,纸片盖住的小棒可能是几? 二 学生自学 1、猜纸的下面可能盖着几根小棒。把数字写下来。 2、比一比 谁分得的糖多了,你想怎么帮他们呢? 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你能用算式来表式吗?怎样表示? 三 研究讨论 1、猜纸的下面可能盖着几根小棒。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主要引导学生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 请几名学生说一说他们猜的根数,和猜的理由,然后教师揭开迷底。并让猜对的学生举手,向他们表示祝贺。请猜的不对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猜多了还是猜少了。 接着做3~4次这样的游戏。 2、比一比 师 :“刚才猜小棒的游戏中,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所以现在兔博士还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两堆糖,并叙述:“红红和聪聪每人分得一堆糖,他们俩儿吵起来了,都说自己分得的糖多了,你们能不能和兔博士来帮帮他们俩儿呀?” 你想怎么帮他们呢?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先数一数他们每人分得了几块糖,再比一比就知道谁分得的糖多谁分得的糖少了。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数糖块。 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你能用算式来表式吗? 学生数糖块。 红红有1

篇9: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作者:飞燕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时间的过程。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了解钟面上表示的大约是几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教学难点: 会看整时、半时。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钟表若干个,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表。 教学时间:2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38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钟表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时间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学重点: 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 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钟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谈话引入:老师为了准备这节课,今天早上6点就起床了,(师在钟表上拨6点,挂在黑板上。)你们是几点起床的? 指名说自己起床的时间 师:你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学生回忆自己知道时间的过程 二 探究与体验 1 师: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看了钟表告诉你时间的,有的小朋友是自己看钟表知道时间的,看钟表能知道时间,你能把你起床的时间拨在你带来的表上吗? 学生活动,拨时间。 2老师把典型的整时、半时的钟表挂在黑板上。 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时间吗? 学生纷纷说出6点…… (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相机点出6点也叫6时,然后把几块表的时间都写在表的下面) 师:(指着拨有几时的钟表) 像6时、7时、8时……这些整时,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可能说到大针指着12、小针指着6,就是6时 3 师指出长针、短针分别叫分针、时针。师问:我们怎么区分时针和分针呢? 指名回答。其中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找出其它表的时针、分针。 4 在学生回答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整时、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的特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半时。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每个人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让小组内其他同学猜一猜,开始。 学生小组内活动。 三 实践与应用 1. 找朋友 师:刚才,同学们小组活动的很好。在日常生活中,几时我们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6:00、7:30……这样的表示方法,你在哪里还见过?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棒,大家非常棒,而且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对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心,观察得也特别细致。如果教师把这些钟表的顺序打乱,你还能找到每个钟表所对应的时间吗?(把相同的时间用线连起来) 指名到黑板上连线,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 画时针 师:我们说得正高兴,我们的老朋友聪聪也急急忙忙地来了,他一个人抱了三个钟表。由于一着急,摔了一跤,把每个钟面上的一根针都摔掉了,瞧,聪聪多伤心呀!(出示一小哭脸) 你能帮他把表针修好吗? (完成练一练第2题)掉的表针画上去。 师注意看时针画的是不是短短的粗粗的。 师:我们帮聪聪把表修好了,你瞧他多开心呀 3. 聪聪的.星期天 师:聪聪告诉我,他急急忙忙赶来,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他昨天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那他是怎样过的呢?(投影出示图片或看书76页“聪聪的星期天) 学生把“聪聪的星期天“用小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师注意多找几个同学说,着重看每项活动的时间说的对不对) 思考:为什么有两个9时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一天有早上的9时和晚上的9时,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 师:聪聪的星期天安排的多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39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钟表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了解钟面上表示的大约是几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教学难点: 认识钟表上表示的“几时刚过”“快几时啦”和“大约是几时”等。 教学方法:观察、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师:老师今天来给小朋友上课,所以老师今天早上快6时就起床了,你们是几时起床的?又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学生汇报自己起床的时间并说出看钟表时间的理由 。 如:老师我起床时分针指着11不是12,时针接近6;老师我起床时分针在12和1之间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所用的时间不正好是整时或半时,这样的时间怎么看呢,大约几时呢?二 学生自学 二 探究与体验 1. 看一看 出示教科书中“看图说话”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画面: (1) 看到这两幅图你想说什么? 先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说的时候要指导说出:他们在什么,什么时间干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要多找一些学生说: ①“3时刚过”或 “3时多一点”或“大约3时” ,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 ②“快5时啦”“马上5时”“5时不到”“大约5时”,红红在收拾书包。 (2)“大约3时”“大约5时”分针和时针指向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得出: ① 分针刚刚走过12,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刚过”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② 分针没有走过12还差一点点时钟接近几就是“快几时啦”也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3) 你们从这两幅图中还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① 我会看钟表上的“几时刚过”和“快几时啦” ② 我知道什么是“大约几时 ” ③ 我要向红红和亮亮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完成好作业学会整理好书包,不乱放书和本。 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 2.比一比 屏幕出示:一行三面钟时间分别是:7时57分、8时2分和8时整比较,你发现分针指向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比较,小组讨论发言 3.拨一拨 让学生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大约时刻,并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干什么? 教师从中选取几个钟面学生演示,请他们在全班汇报 4.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回家后大家注意这样几个时间: 你大概什么时间起床的? 你大概什么时间吃饭的? 大概几时睡觉? 你还能自己提出几个大概的时间记录. 学生动手操作,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全班交流 三 实践与应用 1、 小动物找家。 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教师拿出不同时刻动物头饰的钟面,和它对应的时刻数字小房子卡片,分给各组,动物找到和自己对应时刻的小房子,说明找到家了。 完成练一练2题。 学生开始游戏,在小组内活动,找不到家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在书上连一连,组长负责订正。 2、 练一练1题, 小朋友们,你们是几时放学?几时吃晚饭?几时看新闻联播?几时睡觉?……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由表达。 3、 身边的数学 出示“太阳刚刚升起”和“太阳快落山”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平时我们看到这些情景时大约分别是几时。 学生畅所欲言。 教学后记:

篇10:冀教版一年级数学考试题目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考试题目

一、填一填(5、10题3分,其余各题每空一分,共36分。)

1.一个数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5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3. 66个位上的`6表示();十位上的6表示()。

4.在○填上>、

3元○30角4元8角○5元3元+5元○10元

60○3+6058-5○50+317+60○2【小学生期中考试】5+50

5.小红拿100元买一件40元的半袖衫,应找回()元。

6.55469962768114

(1)这里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从左数第五个数是(),从右数第五个数是()。

7.钟面上较长的针是(),较短的针是()。

8.100读作();四十七写作()。

9.54比7大(),9比60小()。

10.妈妈今年32岁,小红今年9岁,妈妈和小红相差()岁。

11.把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51-757-1075-4063-862-9

()

二.选一选(5分)

小黄有16张画片,小亮的画片比小黄的多一些。小亮可能有多少张画片?在正确答案下画√

142249【一年级期中试卷及答案】

三、写出钟面上的时间(8分)

二、计算(27分)

(1)口算

3+70= 94-4= 20+50= 11-9= 55+30= 7+4=

14-5= 90-30=27-0= 53-6= 18+5= 15-8=

4+15= 8+30= 50+10=49-9=34+60=99-9=

(2)竖式计算

45+3=56+4=94-6=

三、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一本68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9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

2.王奶奶养了24只母鸡,6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几只?

□○□=□

3.小猴摘了16个桃子,树上还剩20个桃子,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

4.小兔拔了15个红萝卜,8个胡萝卜,7个白萝卜。

根据以上信息,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问题:?

算式:

篇11: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细心安排操练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操练,操练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操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操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操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操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操练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③清闲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重视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

学习习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才华、性情的打开。学生的超卓学习习气,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构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沛重视学生超卓学习习气的构成,把对学生进行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进程。例如教育“数一数”时,教师捉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沛运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教训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清闲查询数数到有序查询数数,让学生领会数数的办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了解要细心、细心地查询。而且,经过对学生的赞誉——“这些同学查询得很细心,干事很细心”,让学生领会到这些是超卓习气。再如教育写“0”时,教师让学生查询“0”,并用自己的言语描绘0的形状,给学生叙说、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构成写0的技术。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怎样才华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沟通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领会,归纳进步,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查询、倾听,了解0的写法,经过书写、点评、沟通清楚书写0的标准要求,一起经历领会要细心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取得写0技术的一起,在数学考虑、言语沟通、情感心情和超卓行为习气方面都取得打开。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方法技巧

1、首先要看看孩子的数学教科书,从书中可以知道孩子是通过哪种方式学习的。不要随便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强,他可能接受了,如果差一点,孩子只会更加混乱。

2、多跟孩子聊聊,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减可以通过给孩子玩具来教他,给孩子一个玩具就是加,拿走一个玩具就是减。孩子理解加减的能力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渗透。

3、在做题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哪些题不懂,具体到某一类题,然后多对这一类题进行讲解。在讲题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评孩子,或者骂孩子笨,这是最不可取的。

4、平时要多对孩子鼓励,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不一定不会,只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课程跟不上,失掉信心了。

1、先易后难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

2、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3、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从5以内的开始。先从分解2开始。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4、需要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2+2=4、3+3=6、4+4=8、5+5=10、6+6=12、7+7=14、8+8=16、9+9=18、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

篇12: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分享

细心安排操练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操练,操练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操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操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操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操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操练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③清闲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重视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

学习习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才华、性情的打开。学生的超卓学习习气,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构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沛重视学生超卓学习习气的构成,把对学生进行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进程。例如教育“数一数”时,教师捉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沛运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教训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清闲查询数数到有序查询数数,让学生领会数数的办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了解要细心、细心地查询。而且,经过对学生的赞誉——“这些同学查询得很细心,干事很细心”,让学生领会到这些是超卓习气。再如教育写“0”时,教师让学生查询“0”,并用自己的言语描绘0的形状,给学生叙说、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构成写0的技术。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怎样才华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沟通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领会,归纳进步,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查询、倾听,了解0的写法,经过书写、点评、沟通清楚书写0的标准要求,一起经历领会要细心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取得写0技术的一起,在数学考虑、言语沟通、情感心情和超卓行为习气方面都取得打开。

一年级数学教案总结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篇13:冀教版一年级教学反思

通过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和本课教材的分析,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以下几点。

1. 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使用教材

(a) 新课标提出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求教师灵活性使用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2. 整个课堂设计精心,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a) 导课新颖,起到了承上起下,温故知新的作用。

利用趣味性的chant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饶有兴致的拍手方式,激起学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使学生自然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之中,同时降低新内容的难度,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优化教学效果。

(b) 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

3.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使整节课锦上添花。

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语言,关注学生的错误,能做到及时、准确且有效的评价。孩子对鼓励与称赞的需要,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德国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让孩子在英语课堂中体验成功,拥有一份自信,很大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在评价中运用鼓励与称赞的`艺术,进行有效的称赞。像平时的课堂一样,这节课上也凸显称赞与鼓励的魅力。对个人评价的“Give me five”。对集体评价“come on”和 “A big hug!”这种有效性的评价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4.建立民主和谐的英语课堂。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时绝对不可能是单向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同样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与其说是煞费苦心的“教育”,不如说是潜默移化地“感染”,即通过教师本人心灵深处平等的自然流露,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本节课中,我叫着孩子们的名字,同样,我引导者孩子们叫我的英文名字。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在课结束时,我让孩子把完成任务后的纸屑带走,孩子们不仅做到了这点,而且把桌板都收了起来。心里很感动。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教师绝对不是仅仅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人!

当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做到完美无瑕。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因课程进度有断层,孩子没有前面三课时的铺垫,因此入课较慢,前面的热身与复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整节课拖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师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中都有着极大的收获与快乐,这就足够!

是树,就不会拒绝生长。是船,就一定要远航。作为一位渴望成长,渴望远航的教师而言,当我们不把教师仅仅作为一种职业,而是倾注了我们的爱与心血,那么我们会永远在路上。

篇14: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作者:飞燕 学 科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 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加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学 情 分 析 全班16人,优生占30%,中等生占45%,困难生占25%.优生智力较好能主动学习肯动脑筋.中等生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能掌握基础知识,但稍难一点的问题就解决不了了。差生智力不太好,贪玩上课精神不集中.大部分,困难生都是缺乏家庭管理,养成坏毛病,针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 对全班学生必须从严管理,由自觉的学习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优生和中上等学生除完成课本学习外,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同时还要帮困难学生学习。 3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做好家访,在家庭和教师的帮助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节数 备注 1 8.27―9.1 走进数学、一比较 5 2 9.2―9.8 一比较 5 3 9.9―9.15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4 9.16―9.22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5 9.23―9.29 二、认识10以内的数 5 6.7 9.30―10.13 有趣的数学、三认识物体 5 8 10.14―10.20 四、合与分 5 9 10.21―10.27 四、合与分 5 10 10.28―11.3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1 11.4―11.10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2 11.11―11.17 五、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 13 11.18―11.24 动物乐园、六分类 5 14 11.25―12.1 七认识11―20各数 5 15 12.2―12.8 八、认识钟表 5 16 12.9―12.15 九、20以内的加法 5 17 12.16―12.22 九、20以内的加法、投球游戏 5 18. 19 12.23―1.7 复习考试 5 第一章 比 较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学,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学生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了解比较思维的方法、过程。 教学课时 5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间的平等交流,认识教师,同学,消除陌生感。 过程与方法:结合认识周围的同学,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安息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难点:增进师生平等交往。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现在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五课题:走进数学了 2 学生自学 同学们打开第一页书,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呢? 3 研究讨论 1 教师先做自我介绍。 2 同学们认识一下周围的同学,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认识一下前后左右。 4 指名说一说 1 你今年几岁了?你家有几个人?你叫什么? 2 你的前后左右各是那位同学? 3 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玩得快乐么?你知道数什么是数学吗?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更加有趣的数学知识。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走进数学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数动物的过程,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会把自己数的结果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身边的数学,培养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的数动物。 教学难点:认识情景图中的动物。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园里都有认谁? 2、 学生自学 观察图中的动物,数一数各种动物各有多少。 3、 研究讨论 1 树上有一只猴子。 2 池塘边有一个喷泉。 3 山上有一座亭子。 4 路上有一只大头蛙。 5 池塘边有一个小女娃儿。 6 池塘边有两只长颈鹿。 7 草地上有三头骆驼。 8 荷叶上有四中蜻蛙。 9 草地上有五头大象。 10 六只小免在吃青草。 11 天空中有八只小鸟在飞。 12 有八只鸳鸯。 13 九匹斑马在吃食。 14 10只驼鸟在走。 4、 学生还可以根据同一种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动物的数。 5、 小结:图中的动物都可爱呀, 我们要与动物交朋友。 教学后记: 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比较、做游戏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课题:一比较 2下面我们做游戏进行学习。 2、做游戏 1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 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篇15: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冀教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数的认识

1、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0——20各数。

4、能说出个位、十位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初步了解进制。

5、认识符号“=”“>”“

数的运算

1、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比较熟练地计算(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常见的量

1、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学习方法

1、首先要看看孩子的数学教科书,从书中可以知道孩子是通过哪种方式学习的。不要随便按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如果孩子理解能力强,他可能接受了,如果差一点,孩子只会更加混乱。

2、多跟孩子聊聊,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加减可以通过给孩子玩具来教他,给孩子一个玩具就是加,拿走一个玩具就是减。孩子理解加减的能力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渗透。

3、在做题时和孩子沟通,了解他对哪些题不懂,具体到某一类题,然后多对这一类题进行讲解。在讲题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评孩子,或者骂孩子笨,这是最不可取的。

4、平时要多对孩子鼓励,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还要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孩子不一定不会,只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课程跟不上,失掉信心了。

5、先复习十以内的减法然后过渡到十的倍数的整数减法运算。比如5-2=,8-4=等,孩子会马上说出答案,然后再给出50-20=,80-40=等算式。如果孩子有犹豫,可以对比着出题让孩子做,比如先出5-2=,再出50-20=,先出8-4=,再出80-40=等。

6、学会拆分数字。比如23可以拆成20和3,59可以拆成50和9等等。如果孩子不明白,可以这样做,先考孩子20+3=,答案是23,那23可以拆成20和几呢?类似的训练要反复多次。

7、学习100以内大数减小数的算法。一是能从任何位置熟练正数或倒数100以内的数字,二是理解减法的基本算法,加是往后数的,减是往前数的。很奇怪,十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会数手指头,但数字一大,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了,所以父母要教给他们。如果孩子认真学,不长时间,不用数手指头也可以给出答案的。

8、最后直接教给孩子方法。上面的几步熟练掌握后,就可以直接教给孩子百内的减法算式了。比如70-46=,孩子可能一下子算不出,那就问孩子,46可以拆分成几和几?(要十的整数的),孩子会说40和6,那再问70减40等于几?孩子会说出答案是30,那30再减6等于几呢?那孩子就觉得简单了。

篇16: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作者:飞燕 第六单元 分 类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分类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个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摆放日常用品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时间:2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33课时 教学课题: 整理玩具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分类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个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摆放日常用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能按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都认识他,你们看他是谁呀?(教科书中的同伴“亮亮”) 亮亮这几天特别高兴,因为他家搬进了新楼房,你们想不想看看亮亮自己的.卧室呢 二 学生自学 师:这就是亮亮的卧室。(出示65页2题图)。 1 你们觉得聪聪的卧室怎么样? (乱七八糟) 2 怎样收拾才使亮亮房间变得这么整洁? 3 说说亮亮是怎样摆放自己的玩具的呢? 三 研究讨论 师:这就是亮亮的卧室。(用CAI出示65页“2整理小卧室”图)。 1 你们觉得亮亮的卧室怎么样? (乱七八糟) 2 谁能帮他整理一下? (指名多个学生口述整理方法。按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整理的结果) 3 我们怎样收拾才使亮亮房间变得这么整洁? 师小结:生活中像这样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分类) 4自从大家帮亮亮整理房间后,亮亮每天把自己的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你们看,他把自己的玩具摆放得多有条理呀!(出示教材64页例1图) 5 谁说说聪聪是怎样摆放自己的玩具的呢? 6 亮亮学会整理房间、摆放玩具后,他想出2 个小题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分对。(呈现教材64页情景图,让学生观察)问:亮亮让我们分得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7这些物品按用途怎样分? 下面大家打开书64页,看看书中图,在学习用品下打“∨”,在食品下面画“○”,把我们穿的、戴的用线圈在一起。 四 练习我们看看亮亮考我们的第二题(出示65页练一练1题),聪聪让我们按腿数给这些小动物分类。 除了按动物的腿数分以外,还可以怎样分? 小结:刚才大家用分类的知识对小动物进行了不同分类,如果你们再仔细看看,还会发现很多分类的方法。 六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课 时 计 划 总第34课时 教学课题: 分类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教学重点: 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善于观察的品质。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积木、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玩积木好吗?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套积木,谁能说说你的积木是什么样子的? 二 学生自学 1、 分一分。引导学生发现各种立体图形的数量、颜色、大小等,在让学生自己确定标准进行分类。 2、 说一说。 3: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组内学生述说理由。 三 研究讨论 学生通过观察汇报。 生1:我的积木有正方体、长方体、球体。 生2:我的积木有大的、有小的。 生3:我的积木有蓝颜色的、有绿颜色和红颜色的。 (学生充分说自己的发现) 1、 分一分。 引导学生发现各种立体图形的数量、颜色、大小等,在让学生自己确定标准进行分类。 2、 说一说。 生1:我按颜色分,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放在一起。 生2:我按大小分,把大的积木放在一起,把小的放在一起。 生3:我按形状分,把相同形状的积木放在一起。 (如果学生还有其他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3: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组织学生述说理由。 四 试做 1、 实物图片投影显示各种蔬菜、水果。(可打乱顺序) 2、 请同学汇报看到了什么,不清楚的,教师说明。 3、 请学生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 生1:我按蔬菜分有:胡萝卜、西红柿、黄瓜…… 生2:我按水果分有:梨、桃、香蕉…… 生3:我按颜色分…… 4、 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标准是否符合常理。 五 练习1、 实物图片显示课后2题的各种图形。 2、 请同学汇报各种动物图片的名称。 3、 请学生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生1:我把会飞的放在一起:蝙蝠、蜻蜓…… 生2:我把会跑的放在一起:兔子、牛、羊…… 生3:我把会游的放在一起:鱼、螃蟹…… 4、 对学生的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师应给予鼓励。 5、 实物图片展示课后备干部3题(注意一组一组的展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学生自己观察,然后说明理由。 6、注意说明第4组中的小刀不是玩具。 六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篇17: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作者:飞燕 第三单元 认识物体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成功、帮助、放松)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难点: 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成功、帮助、放松) 教学课时:3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15课时 教学课题:分一分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 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 二、学生自学 1、看图 :把样子相像的物体放有一起? 2、小组讨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一分。 3、学生操作。 4、互相交流。 三、研究讨论 游戏:各回各家。 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 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 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 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 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 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 四、试做 小组内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 五、练习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 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 出示P30图师在学生摆时个别指导。出示一个盒子内放积木。 六、延伸 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 七、小结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16课时 教学课题: 搭积木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教学难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积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 二 学生活动: 摆一摆 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 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 推一推 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 生猜:我猜长方体。我猜正方体。我猜是圆柱体。 ②试验:生自己动手试 a、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块积木。 b、在粗糙的地面上。 c、在小绒毯上。 你有什么发现?交流感受。 (可以让学生说,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限的体会,不必给学生框子) 搭一搭 下面分组搭积木,杨搭什么就搭什么。 ①生动手试验。②交流感受。 搭完后要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组完成的作品的故事。(组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组员间相互评价,作品及故事。 教师巡视。 三 学生自己谈一谈收获。 教学后记: 课 时 计 划 总第17课时 教学课题:玩泥巴 第3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经历“玩泥巴”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成功、帮助、放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难点: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合作、成功、帮助、放松)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水、黄土、泥巴、颜料、小盒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师拿出一些泥巴塑玩具,请学生猜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这些材料都是用泥巴做的,今天我们也来用泥巴捏些玩具。 二 探究体验与实践 玩泥巴 示范和泥: 往土里加适量的水,撑持成泥巴,在盒里拌几下,使泥巴有韧性。 介绍一些捏泥巴的技巧。 ①捏②搓③柏④粘 学生和老师一起把泥巴做成自己喜欢的玩具。 ①跟老师一起做,捏制的准备。 ②动手捏泥巴。 三 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正面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适当予以奖励。 教学后记:

篇18: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原文地址: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作者:飞燕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向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认识“+、-”,会读加减法算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根据情境图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把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加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计算和观察,使学生了解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一数,提一提,算一算等形式经历观察情境图、发现、交流图中数学信息的过程。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减法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形式发现减法表中的简单规律。让学生经理独立思考、比较、自主编题的过程,同学间相互评价,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独立思考、比较、自主编题 教学时间:11课时。 课 时 计 划 总第22课时 教学课题: 5以内的加法 第1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向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向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一个三个小朋友做纸花的情境:3个小朋友看见老师奖励同学们用的纸花不多了。就主动给老师帮忙做纸花。(出时情境图 二 学生自学 1、 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一共做了几朵花? 2、 学生动手摆一摆。 3、 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同学们算式是什么?(3 + 2 = 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三 研究讨论 1 教师提问: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一共做了几朵花? 学生仔细观察图。 2指导学生动手摆一摆。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花片亲自动手摆一下。 + 一共5朵 3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知道的。 小组内订的试着说一说加号和加法算式。 根据同学们说得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 2 = 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四 试做 算一算,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其中的数字信息。 学生观察图画,独立思考,再列算式。 五 练习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先摆在动笔再方框里填数。再读出算式。 第2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自己画,最后在方框里填数。 数学活动,身边的数学。 各组把老师奖励的小纸花拿出来,算一算共几多? 哪一组得的最多? 六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课 时 计 划 总第23课时 教学课题: 5以内的加减法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方法与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分别有多少?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大小相同吗学生观察图画,小组之内交流后分别汇报。 二 学生自学 1、看完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2 还有别的算法吗? 3与兔子有关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 研究讨论 1 教师提问:看完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2+3=5 3还有别的算法吗?板书:3+2=5 4与兔子有关的问题你还能提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4只灰兔和一只白兔,合起来是5只兔子. 板书:4+1=5或1+4=5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⒊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 试做 出示练一练的第1题,指导学生认识集合圈。 师:你知道这种图形是什么意思吗? 师:你们真聪明。下面我们就算一算,把空填上。 五 练习⒉完成练一练中的2、3、4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第3题,教师可做一些口算卡片让学生练习。 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只数和大树的棵数提出不同的加法问题,并算一算。(可以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看哪组说得多,本组同学完成算式) 六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课 时 计 划 总第24课时 教学课题: 5以内的加减法 第3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游戏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体会减法的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卡片、小花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指名学生表演,一生拿5张卡片上场,让两名学生表演送卡片。 师:根据刚才的表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表演,提出自己想到的问题。 二 学生自学 1 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一摆刚才的表演情境. 2 你是怎么摆花片的? 3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4 怎样写算式? 5减号是什么样的? 6这个算式怎样读? 三 研究讨论 1 出示兔博士的话,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一摆刚才的表演情境。 学生同桌合作用花片摆。 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花片的? 学生交流摆花片的方法。 3 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学生动手操作画图,用斜线画去拿走的部分。师介绍画图的方法。 4 师:从5个里面拿走2个,还剩3个,可以用算式表示。 你知道怎么表示吗?学生尝试交流如何列式。学生回答。学生小组之内读减法算式。 5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并板书:5-2=3师: 6 认识“-”吗?这个算式怎样读? 教师强调认识“-”,并指导学生读减法算式 四 试做 出示算一算的题。让学生逐题说图意,指导学生边演示边说。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订正。 学生了解图意后,第1题小组合作计算填空,第2题同桌合作填空,第3、4题自己完成。 五 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 教师指导学生摆花片。 师:摆出4个花片,去掉2个,还剩几个?剩下2道题学生在小组内叙述。 学生写算式。学生叙述并写出算式,交流订正 六数学游戏;教师发给每组卡片并强调游戏规则。一位学生翻卡片,大家轮流说出与这个数有关的许多算式。然后另一个同学翻卡片,依次类推。 先由一组同学演示然后其他组活动。 七 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课 时 计 划 总第25课时 教学课题: 5以内的加减法 第4课时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在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卡片、小花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课件,播放音乐,教师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使学生明白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钓到? 二 学生自学 1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2 小猫等妈妈等得着急了,自己把3条鱼全吃光了。 3讨论:一共有3条鱼,小猫吃了三条鱼,还剩几条鱼? 4怎样列式? 5小猫这样做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三 研究讨论 1出示兔博士,引出问题: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 2教师引导写出加法算式并板书:0+3=3 3继续讲故事:小猫等妈妈等得着急了,自己把3条鱼全吃光了。 4引导学生讨论:一共有3条鱼,小猫吃了三条鱼,还剩几条鱼? 5怎样列式?学生汇报列式并解释, 教师板书: 3-3=0 6讨论:小猫这样做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四 练习1 演示: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2 指导学生依据课件讲故事并提出问题列式计算。 (学生可能写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就应肯定。)学生看课件讲故事,相应在小组之内提出问题后全班交流,学生依据问题列式计算,算完后全班交流。 3学生看书第2题。用线把小动物和他应该坐的椅子连起来,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连线。 4指导学生做第3题,要求学生尽量口算。 教师巡视指导,给每一个学生口算的机会。 五 数学游戏

篇19:冀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篇20:2022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改版吗

二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二首

2 水乡歌

3 美丽的呼伦湖

4 黄山奇石

◎ 综合学习一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山行》

第二单元

5 采蘑菇的小姑娘

6 雨后

7 我想我能行

◎ 综合学习二

第三单元

8 村景

9 风铃草

10 搭船的鸟

11 燕子专列

◎ 综合学习三

第四单元

12 我要的是葫芦

13 盲人摸象

14 望天

15 苏珊的画

◎ 综合学习四

第五单元

16 古诗二首

17 窗前的红气球

8 妈妈睡了

19 送给奶奶的阳光

◎ 综合学习五

※古诗二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第六单元

20 植物妈妈有办法

21 地球的清洁工

22 我是你的朋友

23 最后一片树叶

◎ 综合学习六

第七单元

24 小英雄于连

25 奇特的“钢琴”

26 华罗庚的故事

◎ 综合学习七

第八单元

27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28 木兰从军

29 纸

30 唐僧取经

◎ 综合学习八

三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走进大自然

2 火烧云

3 * 会说话的草

4 诗的材料

5 金色的草地

阅读链接:大自然的孩子

◎ 综合训练一

第二单元

6 古诗二首

7 走月亮

8 * 泥姑娘

9 难忘的八个字

10 小摄影师

阅读链接:感受亲情

◎ 综合训练二 [

※古诗二首 《回乡偶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单元

11 湖滩上,有一对天鹅

12 “这条小鱼在乎!”

13 * 特殊的葬礼

14 狼和鹿

15 会植树的鸟

阅读链接:共有的家园

◎ 综合训练三

第四单元

16 会变色的报春花

17 画杨桃

18 *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19 一株老树和两个怪人

20 惊弓之鸟

阅读链接:为什么?为什么

◎ 综合训练四

第五单元

21 诗二首

22 虎门销烟

23 * 歌唱二小放牛郎

24 后羿射日

25 小萝卜头的故事

阅读链接:红色剧场

◎ 综合训练五

※ 诗二首 《夏日绝句》、《就义诗》

第六单元

26 晨读

27 布勒门的音乐家

28 * 木偶奇遇记(节选)

29 空城计

30 屋内旅行记

阅读链接:漫画天地

◎ 综合训练六

3年级下册目录

1. 春的消息

2.燕子

3*.柳笛和榆钱

4.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春日》

5.阳气

6.大自然的语言

7.第一朵杏花

8*.植物的“感情”

9.蜜蜂

10.矿矿的研究

11.倾斜的伞

12.伙伴

13*.信任

14.金色的蒲公英

15.巨人的花园

16.吹糖人

17.五月的田野

18*书本里的蚂蚁

19.带雨的花

20.珍贵的教科书

2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题西林壁》

22.一个新家

23*.尝试

24.陶罐和铁罐

25.三个问题的答案

26.一颗小豌豆

27.卖火柴的小女孩

28.丑小鸭

29*.童年的记忆

30.安徒生公园

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大海的歌

2 下雪的声音

3 * 秋色

4 古诗二首

5 桂林山水

阅读链接:美的发现

◎ 综合训练一

※大海的歌 《大海睡了》、《海上的风》

※古诗二首 《望洞庭》、《望天门山》

第二单元

6 炊烟

7 赏花

8 * 地震中的父与子

9 新年礼物

10 古井

阅读链接:感恩的心

◎ 综合学习二

第三单元

11 我有一个小小的书橱

12 孔子学琴

13 * 推敲

14 字的敬畏

15 和时间赛跑

阅读链接:学海泛舟

◎ 综合训练三

第四单元

16 形形色色的植物

17 爬山虎的脚

18 * 门前的小树死了

19 绿叶的梦

20 鸟的天堂

阅读链接:生命里不开绿色

◎ 综合训练四

第五单元

21 观潮

22 龙卷风

23 *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

24 湖泊

25 准时的登陆表演

阅读链接:求知·获智

◎ 综合训练五

第六单元

26 古诗二首

27 军神

28 * 球王贝利

29 黄继光

30 登山

阅读链接:高原信使

◎ 综合训练六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一年级冀教版教材教学策略分析》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6816.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