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简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此,感谢网友“筛瑞噗儿”投稿本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篇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

13、像(螺丝刀、方向盘(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不但有(省力)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轮轴上的(轴越小)越(省力)。

16、利用轮轴、(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

18(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20、国旗是利用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传动装置)。

22(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个地球撬起来。

25、现在的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哪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26、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其中脚踏板应用的是(轮轴)。

27、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28、机械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一例简单说明。

答:机械的作用是能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利用杠杆装置一个人就能撬动重物。

篇2: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2、除了用种子外,宝石花还可以用(肉质叶)来繁殖,胡萝卜还可以用(根)来繁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宝石花等。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最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

9、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殖);

10、小动物生下后,“父母”还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

11、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

12、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

1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等不良反应。14、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

15、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3千克左右)。

16、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

篇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怎样安全用电?

答:(1)不要用湿手或潮布触摸电源。(2)插电源插头时,不能用手接触插头上的金属片,手要握住绝缘部分。(3)拔掉插头时,不要用力扯着电线拔插头。(4)电线皮脱落,露出金属丝时,不要用手触摸露出部分。(5)家中无人时,应关闭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磁铁或电磁铁?

答:文具盒、衣柜门、磁性黑板、电动机、电视机、录音机、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答:(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避免吸入粉尘。(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不吸烟。(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答:(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合理饮文化娱乐活动保障心脏所需的营养。(3)预防心脏病

1、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

2、你知道哪些保护大脑的方法?(至少答出4种)

答:(1)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2)保证睡眠时间。(3)看书时间不要太长,要注意休息。(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1、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常进行室内换气。(2)捂住鼻子打喷嚏。(3)用热水冲洗筷子。

(4)勤用肥皂洗手。.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3、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4、地震前有哪些预兆?

答:地下水突升、井水冒泡、动物惊慌不安等。

5、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6、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防锈?(如何防止铁生锈?)

答: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制成不锈钢等。

7、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

答:因为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食品就容易发霉。

8、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四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五要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1、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不吸烟,不喝酒;(2)男孩不能拔胡须;(3)女孩不穿高跟鞋,不束胸不勒腰;(4)女孩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5)不宜减肥;(6)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2)建设生态工程;(3)节能减排;(4)倡导绿色生活。

4、面对缺水的现实,人们越来越感到节水的重要。想一想,对于节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1)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如可以用洗完菜的水浇花、喂牲畜;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2)不用水时要拧紧水龙头。(3)避免滴漏。(4)推广“中水”使用。

5、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节约水资源,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

答:水是生命之源。

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6、在家中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使用节能灯具、使用节能的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等。

7、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篇4: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请你设计自制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湿馒头容易发霉。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实验名称:会吹泡泡的瓶子

所需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实验过程: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实验结论: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实验名称:制作太阳灶

所需材料:电筒凹面反光碗、泡沫塑料、铁丝、土豆、细竹签

制作过程:

(1)、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2)、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3)、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4)、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假设:如果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

实验步骤:a、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b、加一点油。

c、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结论:铁钉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和水,去掉其中一个,铁就不易生锈。

7、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化石、贝壳、树叶、骨头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把化石、贝壳、树叶、骨头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8、自制小火箭实验

所需材料: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制作过程: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

2、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

3、划好一根火柴,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

实验结论:反冲原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

9、实验名称:制作小水轮

实验器材: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漏斗、细塑料管

实验步骤: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牙签推压进软木塞里。

(4)、将瓶子安放在玻璃盘子上,将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5)、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0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

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结论:因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篇5: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提纲

一、填空题

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心跳(80 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在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20、实验题: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1、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除体外。只用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篇6: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提纲

一、填空题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思考。

3.(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4.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5.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6.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而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7.科学家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毕达哥拉斯——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柏拉图——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亚里士多德——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托勒密——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阿尔哈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8.(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7032.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