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二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简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二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1篇),希望大家喜欢!在此,感谢网友“mct”投稿本文!

二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二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用方法及说明:自学教材第9到10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45+20=56+7=38+40=43+5=

30+45=8+37=52+30=6+44=

二、自主学习

看第9、1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由图可知,一年级一班有()人,一年级二班有()人,求一共买多少张票用()法

列式为:

35+3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2、二年级一班有()人,二年级二班有(),求一共买多少张车票用()法。

列式为:

39+4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和一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汇报交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最后加()。

方法二: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再把另一个两位数拆成()和(),先算()加(),再算()加(),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

三、达标检测:

1、计算26+47可以先算()再算()也可以先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下列各题。

26+39=52+18=26+43=

52+18=26+63=52+38=

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反思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篇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自学数学书P11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一、复习旧知:

55-30=84-30=73-40=

24-5=19-4=43-7=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二、自学导入

1、引入导学一、自主学习

自学第11页例题2

1、普通快客的票价是()元,动车的票价是()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用()法计算

列式为:

65-5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2、求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用()法。

列式:

65-48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你怎样计算上面的算式?请写下来,并把思路写下来(把什么分解成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请写下来告诉同学们。

(二)、交流展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两位数拆成()和(),()减(),()减()(够减时),再把两个差()。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和(),先用被减数减(),再用所得的差减()。

四、小试身手,相信你能行。

1、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五、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完成课本P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的第5、6、7、8题。

篇3: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较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 2+3=5 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部分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较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本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买东西为背景,让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我从中挑出两道解决.一道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另一道是进位口算,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第一道算式的口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再交流汇报.这里应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我知道,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因为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而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这样是否容易出错,是否属于口算,我有点不明白.不过我当时给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的,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篇4: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选择了服装店购物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重视学生个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连加、连减.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师谈话导入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 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是平时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问题(1)。先出示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教师板书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紧接着教师总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题: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学习问题(2)。此环节的设计和“学习问题(1)”环节的设计一样,这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具体如下:

(1).出示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教师: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试着口算出来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巩固应用。此环节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为主,教材练习题的设计难易结合,既有计算题也有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四)归纳总结.

师: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说板书。我的设计既简单明了,又体现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如下: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54+28=82(元)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54-28=26(元)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篇5:《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说教学内容:

教材91页、92页。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境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

会用数的组成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说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说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口算卡片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43+3= 53+9= 75+2= 35+8= 56+5= 36+20= 23+40= 72+10= 5+30= 58+30=

(1)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一组口算练习,课件显示出结果。

(2)教师在2行中各挑一道让学生说口算方法。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第二行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

(4)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师板书)。

二、明确算理,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情境图

(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教师用课件展示)。

(2)问:限乘68人表示什么意思?(不能超过68人、可以正好是68人、还能少于68人)。

(3)超过68人可能会发生什么?看来为了安全,我们不管是乘车还是乘船,都要遵守规章制度。

2、估算:一条船能坐下四个班的同学吗?说说你的理由。

3、猜测:至少要几条船四个班的同学才能坐下?

4、计算:二(1)班、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读题。

(2)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和68人比较就可以了。)

(3)列算式:23+31= (教师板书)

(4)讨论算法。

(5)交流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的算法。

(6)要求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

(7)完善该题。

5、二(3)班、二(4)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把这道题写在练习本上,并写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 2)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3)完善该题。

6、观察:这2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这四个班怎样搭配两条船就够了?

三、拓展练习。

1、口算练习(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

练习方法:让学生先在口算卡片上面做,然后开火车的方法公布答案,最后选几个学生挑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2、判断

练习方法: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3、跷跷板游戏

练习方法:根据两只小动物下面的算式结果,说出哪只动物在上面,哪只动物在下面,比说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4、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踢足球 的有54人,打篮球 的有26人)。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列算式、说结果并说口算的方法。

5、解决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以后遇到计算题得时候,你感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由情境图引入这节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生比较有兴趣,而且在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猜一猜,渗透了估算的意识。在实际的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同一道算式中发现不同的口算方法,再通过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为四个班的同学找最合适的搭配方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改善和学习的地方,整个课的设计如果再新颖一些,可能会更多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练习课的设计,不是特别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知识点的引导上,教师如果能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及时的追问、总结,可能会更大程度地开发孩子的思维,比如:学生在拿68和54或71进行比较时,问一问为什么要这样比较,对于跟的比较慢的孩子来说可能就会更清楚一些,另外孩子在说完四个班的搭配方法之后,如果能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规律,效果会更好。整个教学过程中儿童化的语言体现的不明显,课堂就显得不是那么完美了。

一节公开课上完之后,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抓住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多汲取别人的优点。平时利用空闲时间要多看书,不断地充实自己,力争每一节课都趋于完美。

篇6: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想想算算”,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态度和初步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复习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53+20 36+40 28+30 57+20

76+3 43+2 65+2 31+4

57+8 76+6 48+5 29+4

提问:口算时,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哪一位上?个位数呢?

2、口算。

(1) 做第3页复习题。

(2) 口算下面各题。

24+30+5 36+40+3 27+10+5 57+20+8

3、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第1题。

(1) 出示例题36+43=

(2) 让学生先说说可以怎样进行口算?

(3) 问:十位上的4要加在哪一位上?为什么?个位上的3呢?你认为36可以先加多少再加多少?这就要把43怎样分呢?把43分成40和3之后,可以怎样加?(师配合板书:36 + 43 = )

40 3

(4) 谁来告诉大家,口算36+43要怎样算?

2、教学例1第(2)题。

(1) 出示例题57+28=

(2) 提问:按照第(1)口算的过程,这一题可以怎样算?

(3) 你是怎样想的?师配合板书。

(4) 再指名几人口述57+28的口算过程。

(5) 问:这道题可以怎样算?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也就是几十几加几十几。口算时,可以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几十和几,然后把几十几先加几十,再加几,就可以算出得数;还可以按照刚才相处的'方法算出得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 小黑板出示,指名3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做在书上。

(2) 检查得数。

(3) 比一比,说一说。

(4) 指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直接先加几十,然后再加几;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1)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2) 每组题里上下两题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个位相加满十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怎样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2~3题。

篇7: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通过比较,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

【设计理念】

1.巧设迁移引桥,帮助学生打开口算思路。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也可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由于学生脑海中对笔算的思路比较熟悉,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跳出单一的笔算思路,激活学生潜意识中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那根弦,打开口算的思路便成为上好本课的关键之一。为此,设计时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口算43+21前,有意复习口算43+20,让学生在43+21与43+20的比较中,把学生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相关经验充分激活,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口算43+21中。

2.在自主建构中提高深化,适时渗透转化思想。

对于知识,学生与老师之间不仅是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任何一个知识“露珠”的掌握都离不开自主建构,自主建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自主建构中逐步提高与深化。在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让学生自己出题:在方框内填上一个数字,使之成为比43+21=64更难的口算题,在学生自主填出43+29后,让学生尝试口算。由于有43+21=64方法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想到口算43+29的基本方法,同时鼓励一部分聪明的学生在口算43+29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原有方法,最后通过书本上的问题: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沟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与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自主建构,互动碰撞中提高,在比较归类,对比反思中深化,把发展的迁移能力、估算能力、归纳推理等真正落到实处。

3.合理整合教材习题,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

怎样避免计算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对计算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上好计算课的又一关键。本课巩固环节处,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米奇和米妮两个卡通人物,把有关的习题连接起来,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计算充满生活的气息,保证了练习效率的有效、高效。如“数学超市”即为教材“例题”;“奥运展览馆”即为“想想做做”第3题,在充分体现统计与口算相结合的目的下把“集邮”换成“奥运”,更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想想做做”第5题配以米奇和米妮游玩的情境更显趣味性。

【课程预设】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师:今天这节课黄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口算。让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

复习已经学过的口算题:6+8、52+7、36+9、32+40+5、20+30、30+90、300+900、43+20。

二、合作研究、灵活思维。

1.不进位加法43+21=

(1)讨论得出方法

师:你是怎样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打开口算思路,说出三种口算方法:

① 43+20=63 63+1=64

② 40+21=61 61+3=64

③ 40+20=60 3+1=4 60+4=64

(2)比较渗透“转化”

师:我们想出了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进位加法

(1)自主出题

师:请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字,所组成的题目要比黄老师先前出的题要难。该填什么数字呢?难在哪里呢?同桌之间商量商量。

得出三道算式:43+29=、43+28=、43+27=

(2)讨论得出方法

选择43+29进行口算,交流讨论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总结比较提升认识

师:43+21和43+29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一个进位,一个不进位。

相同点:都把加数看成整十数,转化成以前会的口算题。

3.小结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口算”,重点研究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

三、练习。

1.米奇和米妮出题。(整合“想想做做”第1、2、5题)

师:我们请米奇和米妮给我们出几道口算题,好不好?

(1)45+31、45+36、18+25、56+39、

(2)题组

第一组 第二组

45+14= 19+6=

49+18= 19+36=

37+55= 19+76=

2.奥运统计表(即“想想做做”第3题)

师:大家看,米奇、米妮来到了国家体育馆DD鸟巢(多媒体出示鸟巢)。进去看看有些什么。是一张奥运会、残奥会部分国家金牌数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填一填。

3.数学超市(即教材例题)

师:参观完鸟巢,米奇和米妮又来到了数学超市。仔细观察,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火车44元,小轿车25元,面包车38元是。)

师:看看这回米奇和米妮又会有什么问题。

①米奇(录音):我带了50元钱,想买两件不同的玩具,可以吗?

②米妮(录音):我买了两件不同的玩具,给了营业员一张50元人民币和一张20元人民币。小朋友们猜一猜,我可能买了哪两件玩具?

4.参观动物园(即“想想做做”第5题)

师:他们最后来到了动物园。看看动物园都有些什么?

问题一: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哪条路最近?

问题二: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先估计,再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师:回忆回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篇8: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合适,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幻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过程中,我们既要体现改革的基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部分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较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部分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较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篇9:《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篇10:《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铺垫。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购买玩具为题材,以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的.制定: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算出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抽象出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信息,由这些信息而产生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诱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吗?今天啊,有两个小朋友自己去买玩具了,可他们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数学知识不够,不知道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吗?(板书课题)

这一段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言语上,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放开胆子,去尝试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还用两个小朋友购买东西产生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你们能口算出小男孩该付多少钱给这位阿姨吗?怎么列式,同学们分组讨论,把想好的方法跟同学们好好的说一说。指名问答,互相交流。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只要方法正确、合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新课程要求算法多样化,算法的最优化。在这儿,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比较出最优秀的口算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师:这位小妹妹该付多少钱呢?如何列式呢?师板书。你们还能口算出结果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对每一位回答出答案的同学都要及时表扬。

3、对比分析,提高能力

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那么好,现在我们小组间来个比赛,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好。

(2)、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第4题)

(4)、估一估,算一算。(“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6、7题)

多媒出示第6题。

仔细看图,根据提出的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哪几条路?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在估计以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是怎么样想的,再算一算估计得对不对。

多媒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把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5、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篇1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评价的标准也很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时间内能口算多少道题。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所传授地方法进行口算,老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而算法多样化却能很好地解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问题。

诚然,算法多样化是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最易引起争议的焦点问题。而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按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对于计算23+31的问题,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以下列举的方法都应当受到鼓励。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又如,解决“在开家长会时,每张长凳最多坐5人,33位家长至少需要准备几张长凳”这个问题时,学生的思考方法可能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借助学具,用小棒代表长凳,用圆片代表家长,在操作中得出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通过计算33÷5,判断至少应准备7张长凳;有的学生则用乘法,5×7=35,35>33,而5×6=30 30<33,因此至少要准备7张长凳。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办法更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再以口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为例,让我们一道去探索算法多样化对于发掘学生潜能的“神奇功效”吧!

课件出示题目:小明拿着700元,去买价值250元的自行车和价值470元的MP3,小明的钱够不够?

学生1: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50=750元,所以我断定不够。

学生2:不够,因为470元接近500元,而500+200=700元,显然700元整是不够的。

学生3:不够,因为250元接近300元,而300+470=770元,所以700元是不够的。

学生4:我看差不多,因为470看作500来算时多加了30,所以700元也差不多。

……

主动猜测,多种算法。在教学口算250+470=?时,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下面是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那么到底够不够,你能不能口算出它的准确得数。

出示算式250+470=?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口算。

全班交流总结。

学生1:因为250+400=650,所以650+70=720

学生2:因为200+400=600,50+70=120,所以120+600=720

学生3:因为25+47=72,所以250+470=720

学生4:250+470=250+500-30=750-30=720

……

验证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体验满足感、成功感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下面是另一个相关内容的较为成功的教学片段:

教师: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意见?

学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因为他都是整十整百数相加。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我认为第四种比较好,它就象我们平时买东西,先多付30元,然后售货员再找回来,也就是先付250+500=750元,再减去30元,也就是找回30元。

学生:我认为第三种有点弊端,因为这样做,有时会忘记写0。

教师:你们提的观点都是非常好的,这些方法也都是正确的,在以后你认为怎样算又快又对就怎样算。

在《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导学设计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应该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口算时可以先加强学生的估算的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对口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面对算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总是在自己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有求异和创新的需要,而且完全有创造的潜力。这样通过一道题的有效学习比训练几张口算卡来得收获更大。

三、鼓励质疑评价,培养反思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对于学生思维成果的评价,并非是老师的专利。因此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口算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优劣,应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并对各种算法进行质疑、剖析。让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反思。“为什么结果要减去30呢?”“对××同学的算法,你想发表什么意见?” “还有不同意见吗?”等等,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的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去口算,尽管大家的思考方法不同,但有一种相同的思路,想一想,这一基本的思路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都是在想方设法“凑整”。如果学生原来的“凑整”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那么,通过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就增强了用“凑整”思路来解决实际情境中的各种计算问题的意识。不仅使结论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价值观。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二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7136.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