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三年级上册估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简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估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共1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感谢网友“企鹅叻”投稿本文!

三年级上册估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三年级上册估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5--46估计。

二、教学准备

教具:1米长的丝带、米尺

学具:直尺、学具盒(盒内装有小棒、丝带、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等;盒外用一条50厘米长的丝带系着,并打个蝴蝶结。)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1)经历用眼看、用脑想、用心估,动手量等实践活动过程,逐渐清晰常用长度单位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重点会较准确地估计以厘米作单位的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2)在估计和测量周围熟悉物体的长度时,初步培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估计的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估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2、教学策略:

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清晰长度单位概念以厘米为重点。为解决以上主要问题,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比赛为动力,通过看一看、估一估、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长度表象,在体验中达到对长度单位的物化,从而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示:1米长的红丝带

2、猜:有多长?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备选]预计学生可能说是看出来的,也可能是用自己的一庹长比出来的等,即“估计”出来的,根据学生反馈的策略,适时板书课题“估计”。

3、量:到底估得准不准呢?我们来量一量。

4、比划:

(1)1米是这么长,你能用手来比划一下吗?

(2)(将丝带对折)这样是多长?你能用手来比划吗?

(3)分别用手比划1分米、1厘米的长度。

二、展开

(一) 画一画

1、比划: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3个1厘米有多长?(教师演示1厘米1厘米地比划)

5个1厘米?8个1厘米呢?

2、画: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试试看!

3、量: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一量

4、反馈纠偏:同学们用尺子量了后,你画的线段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

[备选]

若学生反馈画得比较准,则请他介绍画的方法,预计有三种可能:一是1厘米1厘米地画,画了8个1厘米;二是借助已知的物体的长度画,如橡皮长4厘米,则画两个橡皮那么长;三是借助长度单位1分米的表象,再去掉2厘米等。

若学生反馈画得不够准,则一起探讨画得不够准的原因,预计是1厘米画得过长或过短,即长度单位的表象不清晰,则引导调整纠偏,如用手在尺子上比划1厘米的长,再画一画、量一量等。

5、自由练习:

刚才是老师要求大家画8厘米,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

6、反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请原先画得不够准的学生说说经过练习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则说说练的过程。)

(二) 估一估

1、小组合作估计包装丝带长

(1) 示:学具盒(用丝带系着,丝带还打了一个结,每4人小组一个)

(2)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的长度。

(3) 反馈:各小组汇报估计的长度,师板书数据。

(4)解开丝带拉直再估一估,小组调整原先估计的数据。

(5)量一量,揭示测量结果(50厘米)。

(6)评价:哪几个组估得比较准?请估得准的小组介绍方法。

[备选]教师鼓励学生估计时可能采用的化曲为直的策略或分段估计的策略,若生估计时能考虑打结部分长度则给予肯定表扬。

2、组内比赛,评选估计小能手

(1)要求:以4人小组为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或周长。

先小组选定一样东西,可以是学具盒里的物品(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正方形),也可以是身边熟悉的物体(如课桌宽、师生的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比如选定估小棒的长度,每人各拿一根估计长度,再小组一起量一量,记下结果填在表内,然后比一比谁估得较准,就给谁记一颗星,几次下来,谁的星最多,谁就被评为小组“估计小能手”。

实践记录表

名称 估计结果 测量结果

① ② ③ ④

(2)学生活动

(3)展示评价:学生活动的成果,并评选出小组估计能手。

3、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估一估:请各组的小能手上台排成一队,队伍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估的?

(2)围一围:队中有3人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这一圈大概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

(3)想一想:

①想象一下,如果台上的这几位小能手都手拉手围成一圈,估计能把教室围一圈吗?

②若不能,你估计大概要多少人才够围一圈?是怎么想的?

实际围一围。

三、总结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在生活中,你还想进行哪些有趣、有挑战性的估计呢?比如我们杭州有名的断桥长度、六和塔高度等,课后再去实践研究,好吗?

引入环节通过猜一猜、用手比划,旨在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即引发回忆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及其长度表象。

先“用手比划几厘米”为“画几厘米”建立一定的表象支撑,教师的比划演示为学生起基本的策略导向作用。

“画一画”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指定画--量--比--纠偏”--“自由画--量--比--纠偏”,使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在不断的估、量、纠偏中,逐渐清晰“厘米”长度单位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反馈讨论渗透估计的方法:如1厘米1厘米画、1分米少2厘米、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作为参照对比等方法。

教师指定画8厘米的线段,再让生自由练习,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组合作估计打结的丝带长度,目的进一步清晰“厘米”概念,并拓展到清晰“分米”概念(包装盒的宽和高是厘米作单位,长可用分米作单位),先估计系在盒外的丝带长,再解开丝带拉直估,符合做事情的自然程序,同时渗透“分段”估计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这“一曲一直”的对比中,调整数据,发展长度空间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从估计学具盒丝带到评选“估计小能手”实践活动,力图体现从扶到放的原则,前者是集体估计指定的物体长度,后者则是独立估计自主选择的物体长度或周长,估计的对象具开放性,力图使学生在实践、竞争中进一步清晰“厘米”、“分米”、“米”的长度观念,培养估计能力。

“估一估、围一围、想一想”活动,就地取材,估计的对象由“静态的物”发展到“动态的人”。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估计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将知识探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持续发展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五、教学片段实录

“画一画”教学片段实录:

师:一个1厘米是这么长(师用手比划),那3个1厘米3厘米有多长呢?

5个1厘米呢?8个1厘米呢?(师生分别用手1厘米1厘米地比划)

师:如果不用尺子,你能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吗?

生:能!(生尝试画)

师:画得准不准呢?同学们再用尺子量量看。

生:(用尺量自己画的线段)

师:同学们画得怎么样?你是怎么画的?谁愿意向大家来汇报交流一下?

生1:我画的比较准,比8厘米只长一点点,我的拇指宽差不多是1厘米,我是用自己的拇指一个一个比着画的。

生2:我的方法和他差不多,但我不用手指,想1厘米大概有这么长(用手比划)就看着画1厘米,再接着画1厘米,一直接着画8个就行了!

师:你是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1厘米1厘米画的,真有办法的!

生3:我也是先1厘米1厘米画,画了4厘米,看看是这么长(用手比划线段),就再画这么长,合起来就是8厘米了。

生4:我也画得比较准,我是这样画的,先画1分米也就是一柞长,再擦掉2厘米……

师:刚才都是画的比较准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想法,但老师更佩服画得暂时还不够准的同学也能勇敢地发表你们的想法。

生5:我只画了5厘米长。

师:你真诚实!你是怎么画的呢?

生5:随便……画一下……(吱吱唔唔)

师:看来凭感觉随便画一下不一定会画得准,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你现在知道怎么画了吗?

生5:我想1厘米1厘米地画。

生6:我也是1厘米1厘米画的,但还是相差很大,我画了11厘米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用尺子量给大家看)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厘米画得太长了。

师:对,下次要把1厘米画得短点,只有把1厘米画的准了才能把4厘米、8厘米等画准,对吗?

师:刚才有些同学很有办法画得比较准,也有一些同学画得还不够准。那你们想不想用刚才几个同学介绍的办法再来练练,使自己画得更准呢?好,下面同学们就自己给自己定长度,先想好画几厘米再画下来,然后用尺子量量比比,尽量多试几次,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好吗?开始!

生:(学生自由练习)

师:同学们练得怎么样啦?谁愿意把你的进步和我们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5:我刚才画得很不准,我练习时就先画短点,先画2厘米,一量,1厘米看得太长了,就改短点,第二次画得比较准了。再画了5厘米,一量很接近,再画8厘米,现在已经很接近了。

生7:我刚才8厘米画得已经很准了,我就画了12厘米,结果太短了点,发现后面画的1厘米短了点,又画15厘米,一量只差3毫米。

生8:我刚开始画3厘米,比较准。后来慢慢画长起来,反而越来越不准了。

师:你能发现这是怎么回事?

生9:画1厘米只相差一点点,画长了,每1厘米都会相差,相差就会慢慢多起来。

生10:这是误差!

……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通过自己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比较和调整,使自己画得越来越准!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高兴!当然,现在画得还不够准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只要你用心多尝试,你也会进步的!

六、教学反思

关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曾做过3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上设计曾在“杭州西博会”和“温州市新课程教学展示会”上作教学展示,从教学实践看,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总体感觉比较成功。从学生实践活动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对提供的材料(长度或周长为几厘米、几分米的小棒、丝带、橡皮、长方形等)或自主选择的材料(教师、同学身高、书本封面周长)等估计得比较准,能真正借用脑里的尺子去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能较清晰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达到预期目标。为达成此目标,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在:

(1)从转化中清晰概念。让学生估计指定长度,先用手比划,再把估计的长度“画”出来,这样就将脑里抽象的表象转化成直观的东西,可见可测,经历一个从表象到物化的过程;再反过来,让学生观察实物、动脑想一想、估一估、动手量一量、比一比、调一调,经历从具体物体到抽象长度表象的过程。如此相互转化,使学生头脑中的长度单位概念不断清晰深刻,达到内化。

(2)在比较中明晰概念。对比是思维的基础,是区分差异、纠正偏差的基本方法。在清晰概念、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中,对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先让每个学生不用尺画出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尺量一量、比一比,调整纠偏,再次请学生自己定线段的长度,先画再量、比,不断调整、纠偏,接着结合身边的实际例子如小棒、丝带、学具盒、课本封面的周长等进行估量。这样,让学生在从估--量--比--纠偏的活动中,获得一定长度线段的表象,并使表象从模糊到清晰,估计的结果从很不精确到不很精确,甚至精确,不断巩固清晰学生1厘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试图达到把单位长度装在脑子里的效果。在清晰长度单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长度单位的外延进行拓展,如由1厘米为一个长度单位拓展到把几厘米看作一个单位,或根据已知物体的长度表象作标准,来对比估计,进一步清晰丰富长度空间观念。

(3)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除了清晰长度单位概念外,本节课还有效地创设了由近及远(如估手中的小棒--估台上的队伍长度)、由直到曲(线段--圈)、由横看到竖看(横放的丝带--人的身高)、由静到动(静止的物体--学生站一排、围成圈、拉成线)的情境,能见“短”想象“长”,见“小圈”想象“大圈”的长度等等,从而逐步发展长度空间观念。

当然,学生估计意识的养成、估计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培养。对“估计”系统性教学我个人认为:从教学时间上考虑,至少应安排三个课时。从教学目标上划分:第一课时,重点是:清晰概念,以厘米为重点,即人教版第五册安排的内容。第二课时,重点是:明确参照,以方法策略选择为重点,如借助身上“一柞、一庹、一步”等作为“尺子”,讨论感悟“估长用庹”,估短用柞、估路长用步,估竖长用身高作参照等策略,即针对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估计的方法。第三课时,重点是实践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以上三节课,第一节清晰概念是估计的基础,第二节选择策略是估计的关键,第三节实践应用,增强能力是估计的目的。当然,这三课时并非完全割裂开来、先后之分,更多的是相互相成,相互渗透,交互发展,只是课时教学的侧重点不同。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待于我今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恳请同行、专家们指正。

温州市实验小学李建妙

篇2: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整理复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

复习要求:

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58页看到69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二、练习

1、口算练习:

20×6090×3080×8015×20

700×3080×4050×70400×20

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2、估算练习:

42×1839×1157×2842×1263×47

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

3、笔算:(练习十七第2题)

4、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3、4)

(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学习总结:

1、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

2、给自己这个单元的学习态度和收获作个评价。

面 积

教材简介: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具准备: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

(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

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

(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

(板书观察、重叠)

(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

(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

(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

(指名学生摸)

(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

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

谁的面积大?为什么?

(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

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

你们发现了什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4)认识面积单位

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

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

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

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

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

(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

(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

(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

(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

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本第76页第4题。

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

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二、新课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长是多少?沿宽边摆了几个?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三、巩固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新课

1、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三、综合练习

1、课本81页10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观察、计算、比较三种不同减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昌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哪几断?

四、小结

五、作业

课本第80页6、7、8、9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分米()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4)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A、160平方厘米B、1600平方厘米C、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A、48平方米B、80米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新课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文庙广场吗?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同学们会朝很大的数量去猜想)

告诉学生:它的面积约是79606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公顷800公顷=()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2、课本第85页第3题。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

1、填空

3米=()分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3、课本第86页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完成课本第87页8、9题。

三、学习总结:

篇3: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P100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

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齐读题目。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反馈(理解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学跟他一样?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组几人,再算每小圈几人)

60÷2表示什么?(每个组有几人?)

30÷5表示什么?(每个小圈有几人)

(2)、先算: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意义一样,谁再来说一说?

综合算式:60÷2÷5=6(人)

(4)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个)

60÷10=6(人)

(1)这样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组共有几个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几人)

(2)分析:先求两大组共有多少个小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个小圈,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个小圈?5×2=10(个)

再求: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综合算式:60÷(5×2)=6(人)

(5)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若没有同学用这种方法就不讲)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为一组,每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聪明,会想到用这种方法。

3、讨论比较: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一种解法先把60人分成两个大圈,每个大圈再分5个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种解法是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两个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种解法是用连除,第二种解法是先乘再除;虽然列式不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两步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结: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像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5、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6、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风扇。

①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3×8

②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168÷3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168÷3÷8

2、(课件出示:P100做一做:)看,这是我们在活动中为家长、同学们准备的杯子,你能帮忙解决吗?

3、(课件出示:P103第10题)请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这两题生活中问题?

(1)请看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纸上。

(3)反馈:方法一:9600÷2÷4=1200(千克)

①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我是先算:每辆车要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9600÷2表示每辆车装几千克,再除以4表示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9600÷4÷2=1200(千克)

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先算:2辆车每次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三:9600÷(4×2)=1200(千克)

①你是想法是?(我是先算:2辆车一共要运几次,再算:每辆车每次运几千克。)

小结:我们班同学非常聪明,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P105第14题:

5、选择正确答案序号

小红和妈妈浇了一共浇了192棵小树,小红浇左边的3排小树,妈妈浇右边的3排小树,平均每排小树有多少棵?

A、192÷(3×2)B、192÷3÷3

6、拓展练习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学会正确获取信息,而且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还有疑吗?

1)、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数学问题

学校图书室有126本新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

(1)补充每层放几本,每个书架有几层?

(2)补充每个书架有几层,每层可以放几本?

(3)问题解决。

2)①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36÷4÷3240÷6÷2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互相检查。比一比谁编得合理。

如:医生给小明开了36片药,连吃4天,一天吃3次,每次吃几颗?…

②或者是:编题、解题。

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240、6和2这三个数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如:学校把买来的24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

③反馈: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就可以了。解答时,我们可以先根据两个有关的条件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求出要求的问题。

希望你们以后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五、板书:解决问题

方法一:方法二:

先算:平均每大组有多少人?先算:一共分了多少个小组?

60÷2=30(人)5×2=10(个)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30÷5=6(人)60÷10=6(人)

综合算式:60÷2÷560÷(2×5)60÷5÷2=6(人)

=30÷5=60÷10

=6(人)=6(人)

练习单

1、P100做一做:

2、P103第10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P10514、

4、拓展练习(1):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的数学问题

,?

5、拓展练习(2):编题、解题: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36÷4÷3或240÷6÷2

编出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题目。

比一比谁编得正确、合理。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6、堂上作业:

(1)完成P105第15、16题

(2)完成P103第13、11、12题

篇4:三年级上册可能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可能性”。

二、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一个装着黄球的盒子,一个贴着红、绿贴纸的骰子,若干投影片投影仪。

学具准备:六个装有红、黄、白三种颜色小球的盒子,六个骰子,若干红、绿贴纸,水彩笔若干。

全班分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可能性”是新教材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接触过,但作为数学中的概率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对他们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重组教材,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经历猜测和简单的试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⑵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概括其结果。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⑶情感目标: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在和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⑷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概率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为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为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策略选择:

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教材实际,本节课选择了演示、观察、操作、启发、和情境性等教学策略,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重视体验等多种学习策略,力求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与“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老师教得轻松自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效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在“猜球”、“摸球”、“涂色”、“小小裁判”、“选词填空”、“设计骰子”等充满情趣的情境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第一次到你们班上课,我想知道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做游戏。老师带来了几种不同颜色的球,悄悄装在盒子里。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来摸球,猜猜看你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

二、展开

(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初步感知(猜球)

学生们轮流摸球,前几个小朋友摸了以后,下面开始有“黄球”、“红球”、“白球”的叫声。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摸球的情况?

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说得很好犇撬能把这些情况用一句话既清楚又简单地表达出来呢?”

引导学生说:在摸球的时候有可能摸到白球,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红球,摸到球的颜色不能肯定。

小结:象这样当答案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可能”这个词来表达。(板书)

师:如果继续摸的话,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用黑板上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2、再次感知(摸球)

师:看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想玩,老师这也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小球,看看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教师第一个摸出是黄球。接着走到学生中,学生参与摸球。

随着每个学生摸出的都是黄球,学生喊“黄球”的声音越来越大。

轮到最后一个学生摸球了,老师问:“你们能不能马上说出他摸的球的颜色?”

如果学生猜测是黄球,说说为什么?(学生猜测里面全是黄球)

师:一定吗?

【备选】当学生回答不一定时,打开盒子验证一下。

小结:当我们知道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可以用“一定”这个词来表示。(板书一定)

如果在这个装着黄球的盒子里摸出一个白球,你认为可能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可能)

(二)、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

1、有什么办法在这个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呢?

2、放几个可以容易摸到?

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进行验证。小组合作,把数量比例不同的黄球、白球放到盒子里进行实验,验证结论对错。

3、如果要求盒子里摸出的一定是白球该怎么办?

4、概括

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一般事情都有“一定可能不可能三种情况”,当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有时候可能性也会发生变化。

5、揭题(板书课题――“可能性”)

(三)生活中的“可能性”

1、小小裁判(出示书P105插图)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具有可能性,你看,这里有几件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事情,请你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对这几件事进行判断。同意说法的打√,不同意的打×。

⑴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⑵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⑶三天后下雨。

⑷世界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

⑸太阳从西边升起。

⑹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实物投影出示插图)学生进行判断。有争议的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2、选词填空

同学们在语文课上我们都做过选词填空。今天数学课也要来做选词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人()会老。明天的数学测试小明()得满分。

冬天()会下雪。在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鱼离开水()会死。在地球上,石狮子()在天上飞。

三、巩固

1、涂一涂

你看,这里有三个盒子。盒子里分别装着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是他们都忘了穿衣服,要同学们根据要求给他们涂上颜色,穿上衣服。

根据要求涂

⑴○一定是黄色的

⑵☆可能是蓝色的

⑶△不可能是红色的

2、造句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个实例,选择“一定”、“可能”、“不可能”造一个句子。

师示范:星期三过后一定是星期四。

让学生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小组交流。

“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地震可能会发生。”

“其它星球上可能有外星人。”

“人一定会死的。”

“三十岁的爸爸妈妈不可能变成一岁的小宝宝。”

……….

四、拓展

设计骰子

师:前几天老师到温州乐园玩,参加一个玩骰子的游戏,规则是骰子上面有两种颜色,甩到红色的一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品。你们想玩吗?

1、师出示一个一面是红色,其余五面都是绿色的骰子和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得奖可能性大小和骰子颜色设计有关。

2、动手设计骰子,根据学生希望中奖率的高低来设计骰子。

3、学生反馈,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

这节课大家玩得开心吗?让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设计猜球游戏的情境引入,既直接又富有情趣,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第一次小组合作“猜球”游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师生互动“摸球”游戏,再次让学生在愉悦中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自然而然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

这三个数学用语。

先进行大胆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根据结果验证猜想结论对错,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总数数量多少有密切关系,既丰富了感性经验,又有了实际依据。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通过判断和选词填空,使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现象,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体会概率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倾听、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一个层次巩固了新知,第二个层次“设计骰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学以致用、大显身手,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篇5:小兴安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嫩绿、欣赏、葱葱茏茏、挡住、浸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4.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导入: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领略祖国的一处美景,那就是──(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2.学生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地图)了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介绍小兴安岭。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同桌互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次。(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3.识字

课件出示:

葱葱茏茏融化汇成涨满挡住千万缕利剑舔着浸在

(带拼音)指名读-齐读

抽枝长叶葱葱茏茏挡住视线落叶飞舞

积雪融化汇成小溪涨满春水刮过树梢

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它们都是四字词语)(写树木、景色)

二、通读全文,初知“美丽”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绿色海洋的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2.反馈思考问题。

生1:树多

生2;是大花园,大宝库

三、品读树木,领悟“美丽”

(过渡)师: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角。人们常说:“如果小兴安岭没有树木,它的美至少失去了一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2-5自然段,把描写树木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3)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4)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师: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都是美的。难怪作者在写四季美景的时候都以树木作为每段的开头,也难怪作者开篇就这样写(课件出示生回读第一自然段)这就是小兴安岭独具的美。

四、步入春天,欣赏“美丽”

1.(过渡)师:冬去春来,春天的脚步近了,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点课件)

①指名读描写树木的句子。

②抽出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吗?(长出)

③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过抽出?而新的枝条是从哪儿抽出来的?

④枝条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力量,它冲破老枝,仿佛一夜之间生长出来。这个抽出用得多好啊,它写出了什么?(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学生轮流读

⑤让我们和春姑娘一道呼唤新的枝条快速生长吧。

⑥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春天树木的特点?(板书:抽枝长叶)

⑦当几百里的数木都在抽枝长叶时,小兴安岭正孕育着无数生机。难怪作者开篇就这样写(回读第一自然段)

2.除了树木,找找春天还写了哪些景物?(板书:积雪、小溪、小鹿)

师:这些景物美吗?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呢?

(1)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2)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指导书写──欣赏。

小鹿在欣赏着什么呢?(自己的倒影)多美呀!你来读读吧!(指名读)看(出图)让我们和小鹿一块儿去欣赏小兴安岭的春天吧。

师:作者笔下小兴安岭的春天是这么美丽,数一数,这段一共有几句话?(4句)作者首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板书:季节──树木──其他景物)

写春天的这几句话可以调换顺序吗?(自己在下面轻声读一读,同桌再讨论讨论)

小结:树木是小兴安岭最重要的景物,所以放在了前面,而写其他景物的这几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得非常紧密,下面的句子是顺着上面的意思写的,所以不能调换。(生齐读)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把它牢牢地记在脑海里(点课件:生试背)

五、总结学法,期待“美丽”

同学们学得真好!(指板书)春天先写了-季节,再写了-树木,最后写了-其他景物。(点课件)夏天、秋天和冬天呢?下节课我们还用这样的方法交流、学习,一起感受小兴安岭不仅是美丽的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

[小兴安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6:复习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请学生把书本从13页看到34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二、练习

1.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⑴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要多少块这样的的草地?

⑵丁晓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⑶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三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5.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三、巩固。

商的位数估算的结果准确值

876÷3242÷4896÷8644÷7753÷5417÷6

四、作业

36页2、3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估算:

70÷844÷979÷2161÷2344÷9688÷899÷5

85÷451÷513÷246÷723÷381÷2176÷8

2.解决问题:

有62棵树,三年级5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个班种多少棵树?还剩几棵树?

二、练习:

1、第4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第4题采用竞赛计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种提高计算能力。

783÷6584÷5824÷4920÷8

720÷3204×3238+647412-298

2、第5题:提醒学生看清题意,逐以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576÷3÷481×7÷9201+232-3

399÷7+294672÷(2×3)(601-246)÷5

3、第6题:

是计算在解决问题种的应用。而这题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待学生完成后,让自己对所列出的列式作出口头表达解释,这样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4、3元一根冰棍,30根冰棍装一箱,杨叔叔8箱冰棍4天就全卖完了,那么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了多少根冰棍?

三、小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第三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

1、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课时安排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

2、求平均数2课时

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1)

教学内容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2)

教学内容第39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二、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1、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2、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3、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4、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5、观察体重统计图,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6、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7、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三、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四、教师小结

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五、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第三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5个、、4个、、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1、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你发现了什么?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43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100分98]

[板书:99分99]

[板书:98分99]

[板书:100分100]

[板书:96分98]

[板书:98分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

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练习目标

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本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二、指导练习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三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四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第五题,让学生明确,王叔叔走的路程分为4段,一共骑了3天,而所求的是平均每天骑的路程,所以除数应是3而不是4。

篇7:《数字编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7-78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以及感受数字编码的简洁方便。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比较去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下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初步学会用数字进行编码。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数字编码的含义和数字编码的简洁。

2、教学难点:了解数字编码的规则,初步学会科学合理的编码。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回家通过请教家长,或者上网搜索各种数字编码,并了解其中的含义,再搜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还有现在所住的地方的邮政编码。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一张房卡“307”,师:欣欣小朋友国庆节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旅游,晚上在酒店前台登记后,拿到一张这样的房卡,然后欣欣一家很快就找到了房间,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307房的吗?

预设:因为307代表3楼7号!(307是3楼7号的简洁表示)

师:酒店将3楼7号简洁的用数字307表示,那么5楼8号怎么表示呢?2楼11号呢?看来这样的房号大家都能看懂!

2、在生活中处处有这样的数字号码。你们能说一说吗?

3、你们认识这些号码吗?它们有什么作用?

课件点击出示:(预设:从邮政编码上可以看出信件要寄到哪里、从汽车车牌可以看出是什么地方的车、从电话号码可以看出是哪里打来的。)

4、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这些号码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数字)

像这种由一个个数字编成的号码,我们把它叫做“数字编码”,这些编码有什么奥秘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探索有关数字编码的知识。(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二)自主学习(了解身份证号码和邮政编码的含义)

师:我们去高铁站买票或者坐飞机的时候,售票员都要我们出示什么呢?生齐答(身份证)

师:对了,我国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号码。身份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号码里面隐藏了好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奥秘。

师:这是我的身份证,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份证里有哪些信息?

生:身份证里面有性别、名字、出生年月日、地址和身份证号码。(学生一边讲,老师一边指)

师:(重点出示身份证号码),身份证里面最重要的信息是身份证号码,这是我的身份证号码,你们知道这些数字包含了哪些信息吗?猜一猜。

生1:从身份证倒数的第二个数字,我看出了老师的性别,如果倒数第二个数字是单数,那就是男的,如果是双数,那就是女的。

师:到底他说的对不对,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下。

生1: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倒数第一个数字,是0、2、4、6、8的请站起来,(全班的女孩子都站起来了);是1、3、5、7、9的请站起来,(全班所有的男孩子都站起来了)

生2:从老师的身份证号码中我知道了老师的出生年月日是1990年7月19日,第7个数字到第14个数字说的就是出生年月日。

师:老师有疑问了,老师是7月份出生的,为什么要写07,而不直接写7呢?

生:因为一年有12个月,10-12月需要用两位数表示,用0占位,为了保证位数的一致。

师:现在请同桌交换你们的身份证号码,找出同桌的生日。

师:老师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是双胞胎,两个人的身份证会不会相同呢?其实,身份证号码还有其他的信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身份证号码的小视频。(出示讲解身份证号码数字含义的动画)

师:同学们,既然表达的意思可以用文字表达,那为什么还要用数字编码呢?(简明)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寄过信。(出示一个信封),观察这个信封,有没有出现数字编码呢?

师:谁知道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

生: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号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师:你想知道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学生自学书本第77页)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信息。

(三)合作交流(运用编码,设计学号)

师: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呀?(出示材料要求)

背景材料:

今年我们新校区科学城小学开始招生了,明年打算扩大招生,明年一年级新生有8个班,每班35人,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教学处主任需要给每个学生设计一个学号,你能帮帮她吗?。

要求:1、准确、简洁、唯一。

2、设计的学号是六年不变的。

师:想一想学号中应该体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中哪些比较重要?(入学年份、班级、个人序号、性别),下面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师:展示评议设计方案。你更喜欢哪一种设计呢?出示学校学生学籍号,让孩子们对照自己的编号进行一下对比,进一步感受编码的特点与规律。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就设计好了学号,而且反应出了这么多的信息,老师一定把你们的这些好建议、好做法转告给编学号的老师,以后他们在编排学号时就可以采纳这些方法和建议了。数字编码真是又方便又快捷。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未来社会将更是一个数字信息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有待我们去发现,等着我们去设计。

篇8:《可能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10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说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地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情。

教具准备:

课件,盒子,黄、白两种球,抛硬币统计表。

设计思路:本节课学习的可能性是概率的初步,即事件的确定性和可能性,要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确定性,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件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

1、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感受到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加强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在课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谁来和我玩一玩?(叫一个学生上来和教师玩,其他学生猜一猜谁会赢)。

2、小组之间玩一玩,猜猜谁会赢!

二、猜硬币,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生:硬币。师:没错是硬币,硬币有两个面,印有1元的一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一面是反面,老师抛一抛,你们猜一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教师连续抛两次,由学生猜出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2、小组互相抛一抛,猜一猜。

师:同学们想抛一抛吗?(想)请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每人抛2次,请小组长把每位同学所抛的结果登记下来。开始!

3、小组汇报抛硬币的情况。

4、小结:从小组汇报的数据来看,同学们抛硬币时,有时是正面朝上,有时是反面朝上,像这种不确定的现象,在数学中就是可能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可能性)

三、摸球游戏,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

(一)感受“一定”。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玩的东西不止是硬币,还有乒乓球呢。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喜欢)。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猜猜摸球的游戏,体验一下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2、教师在空盒子里放进三个黄球,问:如果请你在盒子里面摸一个球,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摸到的是黄球。

师:为什么摸到都是黄球?(提问)。

生:因为盒子里面只有黄球,所以摸到的一定是黄球。

请学生上讲台摸一摸。

师: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什么球?(黄球)

师:像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确定的。所以摸出来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并在后面贴三个黄球)

(二)感受“可能”“不可能”。

1、师:你们想动手摸一摸吗?(想)请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盒子和乒乓球,把三个黄球和三个白球放进盒子里。

2、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在你们盒子里面任意摸一个球,猜猜可能会摸到什么球?想好的同学把眼睛张开。把你想的结果大声告诉你同桌们。

3、学生大声地讨论。

4、师:看你们说的那么高兴,老师很想听听,谁来说说。你认为会摸到什么球,来跟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提问)

5、师:好,现在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每人摸两次,记得放进去后一定摇一摇,开始。

学生摸球活动。

6、师:来,谁来说说刚才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1:摸到2个黄球。

生2:摸到2个白球。

生3:摸到1个黄球和1个白球

师:也就是说,你们摸球时,有时摸到黄球有时摸到白球。这是为什么?谁来说说?(提问)

生;因为盒子里面有两种球,一种是黄球一种是白球,所以摸到的有可能是黄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小结:像这种有时会摸到黄球有时会摸到白球的不确定的现象就是可能性的第二种情况。(板书:可能,并在后面贴上3颗黄球和3颗白球)

师:同学们请注意,在你们盒子里面能摸出一个红球来吗?(不能)那就摸出一个绿球来,能摸到吗?(不能)蓝球呢?(不能)

那,通过这个活动你们明白了什么?谁来说说?(当学生不会时,老师提醒,当箱子没有这种球时,就不可能摸到这种颜色的球。

生:因为盒子里面没有红球,也没有绿球和蓝球,所以不可能摸出这三种颜色的球来。

师:像这种情况我们也是可以确定的,当箱子没有这种球时,就不可能摸到这种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并在后面贴上红球绿球和蓝球)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摸球活动,你们发现可能性存在哪几种情况?全班回答。

小结: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摸球活动,我们知道了可能性存在着三种情况,它们分别是“一定”“可能”“不可能”。(全班齐读)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连一连(课件演示)。

师:聪聪他们看同学们玩得兴高采烈,也想来参加摸球游戏,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吧。(根据题目要求连一连,并说出理由)

2、涂一涂。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那好,请拿出准备好的练习题和彩色笔,我们来涂一涂。

学生涂一涂。

请一至两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面演示,并说出涂的理由。

3、完成课本练习。

师:其实啊,生活中处处存在可能性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5页。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们各属于可能性的哪种情况,小组先讨论,然后再回答。开始!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下面我们就来判断一下这些事情属于可能性的哪种情况?如果答案是一定的就做这个手势√,不可能X,可能○。

师读题,全班回答或是个别回答,并要求说出理由。

五、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师:除了课本上练习外,老师还找了几道有关可能性的习题,请同学们继续判断(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回答,并说出理由)

2、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姚明哥哥)如果你们和姚明哥哥进行投篮比赛,你们猜猜谁会赢(一定是姚明哥哥)。

3、师:生活中有关于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请你们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各说一句话。

指名请学生说一说。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真精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可能性”这个内容。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七、作业。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我看到同学们还意犹未尽,那么老师帮你们留个作业,回去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收集更多有关“可能性”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开一个交流会。

八、紧扣课题,互动结束。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下面听老师口令:起立的不可能是男同学;第2个口令:起立的一定是三(2)班同学。下课。

《可能性》

桥沥小学

吴鸿远

篇9:《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阅读动机

1、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按照:XXXXX的节奏。

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掌声,掌声,给人以激励;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以勇气,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句话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在做游戏。

生:在唱歌跳舞。

生: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在尽情地说笑。

师引读: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点击课件,去掉填空)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3)英子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和忧郁呢?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呢?(生)

(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⒋)深情引读:

师引: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生读:“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5)、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第一段)

她忧郁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请带着痛惜的语气再来读读这一段。(再读第一段)

2、品读第二小节,体会开朗

(1)喜欢忧郁的英子吗?

(2)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如同鸟儿折断了美丽的翅膀,享受不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英子?

(3)一群善良的孩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看--

[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指名读。问: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交流(自信,充满笑容的孩子)(板书)自信快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齐读)

三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过渡: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我这里有一封英子寄来的信,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此时英子最想说些什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掌声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说)

(课件出示:)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追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怕同学们嘲笑她)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所以,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怎么样?--(生接)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假如你就是英子,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所以

(课件出示)-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课件出示C句)她终于--(生)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现在--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2、掌声再现,感情朗读

过渡语: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这一刻改变她一生的东西出现了!是什么呢?(掌声)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生答)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生鼓掌)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加油)板书:关心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引读悟情。

师: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当英子讲完故事后响起的掌声,又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欣慰、表扬、赞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英子听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表扬,特别激动,特别感谢同学们。所以她--读:(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一摇一晃,这一次心情是怎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英子的心头,将它们都化作了--“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温暖的时刻。(出示第三段,播放伴奏音乐:最初的雪花)齐读这一段。

总结:(音乐继续)从掌声中,英子终于明白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鼓起勇气,生活不再是阴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与感受,再来读一读。(齐读)

四、回归课题,爱心显现

1、师引导三读课题

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大声地告诉我:

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掌声)

是什么能让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的,--(掌声)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深沉的忧伤与孤寂?--(掌声)

2、是啊!这一切都来自掌声。读到这里,想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家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那是什么?

从这掌声里传递着什么?(板书:鼓励、关心、帮助)

对,这掌声就是鼓励,支持,帮助,还有那真诚的关爱.

五、总结、升华

(课件:音乐)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蕴含着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让座是最后一张)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不要忘记珍惜别人的掌声。

{延长时间的拓展: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伴你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场春雨,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够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能够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一次上课前的那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把我们的掌声献给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XXXXX。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关心、鼓励、帮助

[《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0:设计校园教学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篇11: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东城区东城小学王成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2页--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比赛、统计、观察等活动中,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激趣(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校课间开展最多的是哪项体育活动?

师:对了,是踢毽子。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体育老师说,下个月学校将举行踢毽子比赛,去年我们班获得第一名,今年同学们还想不想争冠军?

师:光说不练不是好汉,今天我们就先在班级开展一次男女生踢毽子比赛,好不好?

2、队员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队员入场!(男女各四人)

3、采访队员

师:每逢大赛总有记者采访,今天老师也当把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的运动员。女士优先,请问女同学,你们想不想赢?再问一下男同学,你们想不想输?

4、同学猜想

师:刚才,女同学说想赢,男同学说不想输。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是男队会赢还是女队会赢?

5、举手表决

师:这样说老师一点也听不清,这样吧,请支持男队的举手,请支持女队的举手,支持率还真差不多,看来还真得到赛场上见!

6、裁判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裁判员入场!

7、踢毽子比赛

师:下面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名运动员的踢毽子的时间是20秒,踢坏了可以接着踢,记总数。请裁判员做好记录。

活动(二)、探索意义(初步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

1、同学计算

师:现在比赛结束了,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会获胜呢?

师:既然人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总数比较,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下男队和女队各踢了多少个?

2、宣布比赛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16个,因为120>116,所以比赛获胜的是女队!

3、老师参与

师:看到同学们踢的这么开心,王老师也想踢一次,现在王老师申请加入男队,请同学们帮老师看时间。

4、再次公布比赛结果。

师:这回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男队一共踢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

师:再来看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36个,因为120

5、激起矛盾

师:老师看到男同学得意洋洋,而女同学直喊不公平,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不公平?

6、出现问题

师:问题出现了,人数不同时,比总数不公平,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7、引出平均数

生:既然人数不同,比总数肯定不公平,我们可以比平均数。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平均数是怎么回事,以这次比赛为例说一说。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8、猜想结果

师:我们再以女队为例,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女队的平均数会在什么范围?

师:那男队呢?

9、计算完成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求一求男队和女队踢毽子的平均数,一方面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队会获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0、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两个队踢毽子的总数分别除以它们的人数,求出了两个队平均每人踢的数量,我们用这两个数描述了两个队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这两个队的平均数。哪个队的整体水平高一些呢?

11、再次宣布比赛结果,(对学生进行失败教育)

师:这回我宣布获胜的还是女队。看来王老师在踢毽子方面也是一个弱者,也没能帮助男获胜。王老师要向男同学们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课间我们继续练习,争取下次比赛我们获胜。

12、再次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看黑板,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求出了两个队的平均数,看这两个平均数是30和27.2,你们能不能再说一说,它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数?它是不是就是每个人实实在在踢的数量?

13、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谁再来说一说怎样求平均数?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4、理解平均数的用途

师:刚才的比赛人数不同,我们比总数,你们觉得不公平,这时,平均数出现了,你们评价一下,学习习近平均数有什么用?

15、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探索移多补少法

师:同学们举了那么多有关平均数的例子,看来平均数真能帮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现在就有一个同学们愿不愿意帮老师解决?

学校开展环保活动,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四名同学分在一个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数量如下: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老师把他们收集的数量制成了统计图,请同学们先观察统计图,再求一求他们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学生解答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汇报

小结: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同学们今后在求平均数的问题时,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2、自学书中例2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3页,自己学习这一页的内容。

师:通过自己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3、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数的知识,对这节课的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

活动(四)综合练习

1、小明也特别喜欢踢毽子,他连续踢了三次,成绩是29个,30个,28个,请你求一求他平均每次踢多少个?

不同方法解答

2、对比练习(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

(1)老师把9支铅笔平均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一等奖的3名同学,每人获得几支铅笔?

(2)老师把9支铅笔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同学,平均每人获得几支铅笔?

先解答,再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小结:(1)题是把9支铅笔平均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一等奖的3名同学,每人实实在在获得3支铅笔,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

(2)题是把9支铅笔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同学,平均每人获得3支铅笔,不是每人都是3支,可能是2支、3支、4支,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平均数。

3、大屏幕出示超市销售甲、乙两种饼干情况的统计图。

(1)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2)如果你是超市经理,第二季度你会怎样进货?

(3)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售量越来越好的原因。

活动(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就留个作业,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了一节数学课,请你对我们这节课上的是否满意(或成功)打一下分,满分是十分,回去后在小组内求一求平均分。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略)

篇12:颐和园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颐和园

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播放颐和园放光片。

2、我们课文中的颐和园更美。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颐和园的特点?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3、学生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4、交流颐和园的特点是:大、美。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精读课文,驻足景点,品味美丽

景点1:长廊

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

明确:又长又美

1.说说从哪儿体会到了它的长?

*重点句指导:(课件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a、比较感知长廊的长:我们的教室长8米,七百多米相当于--个教室,这真是--

指名读句子,读出长廊的长:突出一眼望不到头。

b、齐读句子,感受长廊的长。

2.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4)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3、激情重读:是啊!一条长廊就是一幅五彩的画,一条长廊就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叫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让我们一齐再来回味。齐读整段。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在万寿山上有哪些景物呢?(板书:佛香阁、排云殿)

哪些句子描写了佛香阁?哪些句子描写了排云殿?指导学生朗读句子。理解“耸立”“金碧辉煌”的意思,抓出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直观地感受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高大和辉煌。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高(耸立)

(抬头一看)雄伟壮丽(八角宝塔形三层闪闪发光)

排云殿大、多(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葱郁……

登上万寿山:(正前面)昆明湖静、绿(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古老

6、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作者登上万寿山,欣赏了哪些方向的景色?看到了哪些美景?

7、全班交流,教师书写到白板上。

8、这些风景中最美的就是昆明湖了。你能找出描写昆明湖的句子吗?

9、教师指导朗读“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两句话,明白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和一块碧玉,写出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理解“滑过”的意思,突出昆明湖的“静”。再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

10、课件欣赏昆明湖的美丽景色。

11、欣赏完昆明湖的美景,我们来到了哪里?(十七孔桥)学生读课文。走过十七孔桥,就可以来到小岛上。这个小岛叫湖心岛,出示湖心岛图片。学生找出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总结十七孔桥的特点(桥洞多、柱子多、狮子多)。十七孔桥上最有名的就是小狮子,学生读句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12、你能想象一下都有什么样的狮子吗?学生想象说出样子。教师出示狮子的图片,这么多狮子,用文中词语形容就是“姿态不一”。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

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如此之美的颐和园,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竞相题词,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们看:燕山何处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四、读写结合

四、作业: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佛香阁排云殿)

[颐和园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3: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学习难点: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一、复习旧知

1.商店上午卖出147千克苹果,下午卖出295千克苹果,一共卖出

多少千克苹果?

2.填空。

(1)小明家到学校有488米,约是()米。

(2)学校买来的故事书767本,约是()本。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例4,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任务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可以把问题换成:

列式:竖式:

(3)任务三: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2、完成练习九第12题。

3、完成练习册第38页。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4:人教版可能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东华小学陈小惠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

教学目标:1、知道事情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数量多少之间的密切关系,正确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

3、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领悟并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商场大转盘,与学生同玩抽奖游戏。

师:小明要参加抽奖了,猜一猜,小明第一次可能转到什么奖?

第二次,第三次、、、、、、

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存在着各种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可能性大小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实践体验、探究新知。

师:下面我们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摸球的实验来研究好吗?

1、实验准备:

(1) 介绍实验材料: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每个盒子中都有黄、白两种颜色的球。

(2) 电脑出示实验要求:1、摸球时眼睛不能看,每次摸完球后还要将球放回盒子,摇一摇,接着再摸。2、小组内每人摸2次球。3、各小组记录员把实验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中。

2、各小组合作实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观察汇报。

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观察一下自己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3、推理、验证、归纳。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六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表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咦!每个盒子里都有黄球和白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的黄球的次数比较多呢?(学生猜测)

师:这都是你们的猜测,到底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吧。(小组共同完成并汇报)

师:看到你们盒中的球,再联系刚才摸球实验的摸球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看来,摸出这两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从你们小组的盒子中再摸一次球,你觉得你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师生小结并板书:同学们,在摸球实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三、应用拓展。

1、转盘游戏。多名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结果总结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涂色范围大小的关系并板书出:范围大范围小

2、手势判断。(活动前教给学生判断的手势)

①酒后开车发生车祸的可能性()

②啊!爸爸买彩票中500万元大奖的可能性()

③刮台风时,在海上行使的渔船发生翻船事故的可能性()

④我长大后到太空旅游的可能性()

⑤雨天在校园内追逐奔跑摔跤的可能性()

在联系中渗透思想教育

3、设计装球活动:

① 出示主题图

② 师:现在老师请你设计一下,怎样往这个盒子里装球,让陈老师摸到笑脸球的可能性大、默祷哭脸球的可能性小?

③ 总结装球方法。

④ 小结:希望同学们天天笑脸多一点,笑声每天多一点。希望同学每天都生活得开心!

4、设计游园活动:同学们,元旦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来为20元旦设计一些游园活动好吗?老师为我们的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幅画,请同学们根据画中的要求涂颜色,这个涂色活动需要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来参加,要想把我们的活动设计好,活动前我们每个小组必须要做到:活动前各小组认真读图中要求;还要商量好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分工?小组长从抽屉里拿出画来就可以开始了。(抢凳子游戏、钓鱼游戏、踩气球游戏、摸信封游戏、摸奖球游戏、转奖游戏)

师:现在请哪个小组来大声的汇报出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优秀表现在哪儿?

四、全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数量多(范围大)可能性大

数量少(范围小)可能性小

篇15: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介: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

课时安排:

9课时

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题: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仔细观察例1图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

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2、独立完成练习十四1~2。

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四3~4。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59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60×2030×40300×70200×80

12×400240×2130×330×31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1868729535842

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

198×4305×6485×3182×5

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22≈2020×20=400

方法二:18≈2022×20=440

方法三:22≈2018×20=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四、总结

请学生谈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70×2040×40500×70600×80

12×300240×2130×290×3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30×2030×50300×10300×80

22×40330×2120×330×610×50

4、估算:

42×1168×1032×47

45×1726×18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四、学习总结:

生生互相谈收获。

篇16: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程序:

自学要求: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一张大纸和一张小点的纸。

师:老师这有两张纸,如果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一张纸?为什么?

生:选小的,因为它小一点涂得快。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小,这张纸的面大,要想很快的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一张面小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物体的面小一些。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师:现在请你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再摸摸课桌的面。

1.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

2. 看一看:再看看黑板面,和我们课桌的面相比,怎么样?

师:刚才通过摸、看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以前我们也学过了不少的图形,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那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你能看出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谁大谁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生动手比一比,数学书和作业本谁大谁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三)、实践运用。

(1)p74页做一做第1题。

(2)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4)小资料:

①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整节课自始至终,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请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数学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黑板的面等让学生体会“物体的表面”。说一说你的发现,进而提出有关“面积”概念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当面积相差不大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直接比较大小,很自然的让学生动手实践,拼一拼、摆一摆。第二组图形由于标准不统一也无法真正比较大小,引出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为了使学生真正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除了让学生看到实际物体的表面,还让学生围一围一平方米。学生知道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管成功与失败,我想这节课都值得我深思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4页例1及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对面积的意义及面积单位的理解。

2、经历数学系列活动,培养动手操作及想像的能力。

3、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课前自学内容:

思考: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多长?1分米多长?1米多长?

2、请分别画出边长为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

3、想一想,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二、教师点拨,小结知识

1、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三、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1、2小组合作完成汇报

2、书P753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四、拓展练习

数学游戏:

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

教学目标:www.xkb1.com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重点: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和探究面积公式

自学要求:

预习数学书77页的例2

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自学反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教师点拨,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3、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重点: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

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自学内容:

自学数学书82-83页

1、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平方分米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

师: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

生1: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生2:我们认为是100。……xkb1.com

师: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自学反馈,教师点拨

(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师: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

生1: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师:你们是用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用的“摆”的方法,主意不错!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太慢了。

师:有什么好的办法,请你告诉大家。

生2:我们用直尺去量红色正方形的边,边长正好是10厘米,所以它的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果然方便了不少,你们真聪明,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3:我们还有更快的。

师:哦?说出来大家听听。

生3: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个红色正方形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这个红色正方形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师:这种方法真妙!

师:刚才大家想的方法都很好,有的用摆,有的用量,还有的直接将分米换算成厘米来计算。同学们真聪明。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米做单位都是……

生:100平方厘米。

师:同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师: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那么同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以分米作单位,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分米?教师出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按照例题的要求提问两个问题:

(1)边长1米的正方形纸,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它划分成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划分多少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你们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解决,进行汇报。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强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3、反馈练习:

(1)练习填空:(出示投影片)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83页做一做题目。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想法。

(3)改错:7平方分米=70平方厘米1800平方米=18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体会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千米、1公顷的表象

2、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之间、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入对公顷、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建立平方千米、公顷的概念

自学要求:

预习数学书第84页

1、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是哪些?

2、边长是()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

二、自学反馈,教师点拨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新课标第一网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三、练习

练习二十2

四、小结

篇17:笔算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 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12。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12

4 8……24×2的积

24……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8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80×2060×40300×7030×80

12×40330×2240×260×3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60×2080×40400×7012×30

12×4044×20230×270×3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33×3143×1211×25

23×3454×1339×27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篇18:认识几分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学段 小学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会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微课视频

脚本 知识点描述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会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

知识基础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适用对象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全体学生

教师:□普通任课教师□其他

其他:□软件技术□其他

教学类型 讲授型启发型演示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视频配音

一、片头。(时间:10秒)

介绍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认识几分之一》。

二、主体内容讲解。

环节(一):感受“平均分”。(时间:11秒--1分50秒)

1、播放课件:

(1)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它们找到了4个。兔哥哥说:“我要吃3个。”兔弟弟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

你说它们应该怎么分?每只兔子分到()个。

(2)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这次,它们找到了2个,它们每只兔子可以分得( )个。

(3)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个。两只兔子傻眼了,应该怎么分呢?

每只兔子分到( )个。

2、引出课题: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新朋友。

环节(二):认识二分之一(时间:1分50秒--4分30秒)

1、认识1/2。

课件演示平均分月饼的过程。

板书1/2。

师:这个月饼的另外一半怎么表示呢?

(课件展示)。

2、折纸活动。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2,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纸,你能在这个长方形上创造一个1/2吗?请同学动手试试吧!

(课件显示各种折法的结果)

环节(三):发现其他分数(时间:4分30秒--5分)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现在你能根据下面的图形完成这些填空吗?

环节(四):读写分数(时间:5分--6分50秒)

1、师: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认识的、、、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其中的一个分数。

(课件展示,仔细观察)

2、同学们你们试着写写其他几个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吧。

环节(五):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时间:5分--6分50秒)

1、出示课件。

2、小结规律

小结:当分子都是1,分母小,就是分的份数少,分数就大;分母大,就是分的份数多,分数就小。

三、结尾。(时间:6分50秒--7分)

今天学习的内容,你学会了吗?赶快来试试吧! 同学们,大家好,本微课讲解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

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看课件上面的几道题。

(1)它们应该“平均分”,每只兔子分到2个。

(2)它们每只可以分到1个。

(3)还应该“平均分”,每只兔子分到半个。

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新朋友。

像这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这半个月饼我们就可以说是这整个月饼的。

这个月饼的另外一半也用来表示。

我们已经认识了,请你利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

你折出的结果和这些一样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现在你能根据下面的图形完成这些填空吗?

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认识的、、、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我们来写写其中的一个分数: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老师这里写的3,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三分之一。

比一比,并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同学们,当分子都是1,分母小,就是分的份数少,分数就大;分母大,就是分的份数多,分数就小。

今天学习的内容,你学会了吗?赶快来试试吧!

自主学习

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认识几分之一》。

2.达成目标: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会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

3.学习方法建议:

(1)观看微视频,自主探究。(2)可以和家长、伙伴一起实践探讨。

(3)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4)可以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源。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板块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板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织交流,点拨总结

板块三:实践应用、内化巩固。

板块四:拓展练习,课后提升。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我会填

1、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说一说理由。

()()()()

【学法提示】观看微课《认识几分之一》环节(二)、(三)和(四)

任务二:我会判

2.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能表示的画“√”,不能表示的画“”。说一说理由。

【学法提示】观看微课《认识几分之一》环节(二)、(三)和(四)

任务三:我会比

3、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学法提示】观看微课《认识几分之一》环节(五)

三、困惑与建议:

关于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明白,可以和学习伙伴交流,如果还是无法解决,记下来,课堂解决,好吗?

进阶练习

及答案 第一套练习:

1.像、、……这样的数,都是( 分 )数。

2.这个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是( 6 ),横线叫做( 分数线 )。

3、读出下面各分数。

读作:四分之一 读作:十分之一

4、写出下面各分数。

六分之一写作: 九分之一写作:

5、比较大小。

>>

第二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2、在下面的图形中,按分数涂上颜色。

3、服务员将一张比萨饼平均切成六块,爸爸吃了一块,爸爸吃的是这个比萨饼的(六)分之一。

4、长跑比赛中,小红用5分钟跑完全程,她一分钟跑了全程的(五)分之(一)。

5、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米。

第三套练习:

1、判断:

(1)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2)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分母越大的分数越大。(×)

2、在、、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之后沿一条对角线折叠,每份是这张纸的()。

4、把下列各组分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 、 ()

5、小红和小明谁喝得多?谁剩的多?

我的想法:喝的一样多,剩的也一样多。

第四套练习:

1、>

2、甲乙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甲剪去,乙剪去,(甲)剪得多。

3、一根绳子减去1米,还剩9米,减去的占这根绳子的(十)分之(一)。

4、小丽和小强谁喝得多?谁剩的多?

我的想法:小强喝得多,小丽剩的多。

5、一个盒子里有12个跳棋,分别摸出它的,摸出几个跳棋?

我的想法:把12个棋子分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也就是12÷3=4(个)。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三年级上册估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7140.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