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为写作提供
各种范文范例参考

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简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共17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在此,感谢网友“一鹤”投稿本文!

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

一情景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咱们同学的课,大家高兴吗?今天除了老师这些大客人啊还来了几个小客人呢?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今天呀,这几个小客人要和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里面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啊?

好,下面先来看一看,数学王国给我们准备了哪些游戏,好吗?

二复习旧知

第一个游戏:智力过关斩将,小朋友们,这个游戏对你们来说应该挺简单的吧!怎么样,我们已经学国了8.7.6.加几,现在我们就可以用这些知识来解题了,哪位小朋友先来试一试?

(点名师生共同点评)

你们真厉害,算得真快,现在黄老师想请小朋友站起来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就拿9+5这一题来说吧,谁先来试一试啊?

(点名)

你说的真好,小朋友们,他用到的是什么方法啊?(凑十法)把9凑成10,把5分成4和1,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其实这种方法是我们凑十法里面的其中一种方法:拆小数,凑大数。(板书:拆小数,凑大数)刚才这位小朋友说的很好,谁还想来试一试啊,我觉得现在站起来说的小朋友啊,一定会说的更好!

(点名)

三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数学王国里的东西真是千奇百怪啊,小数子宝宝又在智慧爷爷面前撒娇了,他对智慧爷爷说:智慧爷爷,智慧爷爷,为什么每一次我都得跟在大数字宝宝的后面呢?小朋友尖刀我们的时候,都是先跟大数字宝宝大招呼,小朋友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啊?智慧爷爷回答说:小数字宝宝,今天这节课呀,你才是主角呢?小数字宝宝听了以后心里可开心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5+7小猫说: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

先别急,让老师先把今天的小客人请出来,小猴,宝宝,贝贝,他们在干嘛呢?

1. 播放视频

原来小猴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来为难我们大家,不知道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能)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列式吗?(5+6)现在变成小数字宝宝在前面,大数字宝宝在后面了,那应该怎么算呀?

(点名:我把5凑成10,把6分成5和1)

哦,你把5凑成10,把小的数字宝宝凑成10,其实啊你说到了我们凑10法里面的另外一种方法:拆大数,凑小数。(板书:拆大数,凑小数)

那小朋友们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没有?(点名:把7凑成10)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和贝贝是怎么想的好吗?(播放视频)

小朋友,你们更喜欢谁的方法吗?(宝宝的,贝贝的)其实不管你们喜欢谁的,只要你觉得哪个计算简便,计算又正确,选择哪种都是可以的。

2.教学3+9

小朋友,你们怎么这么聪明的,这么快就把新知识给用上了,看来黄老师得换一招了,这不,我又从数学王国里请了一个朋友,怎么样,害怕了吧?这小猴子呀可真热心,刚给我们送桃子,这回又给我们送西瓜来了(播放视频)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怎么想的好吗?

3.小结:

小朋友们,其实刚才我们所学的就是我们今天新的知识:5.4.3.2加几(板书5.4.3.2加几)

刚才我们已经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呀很聪明,所以想来考考我们大家(出示视频问题:加法算式中,像5.4.3.2加几这样的算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你有答案了吗?(师生交流加法算式中,像5.4.3.2加几这样的算式,一般把大数凑成10比较简单)

三巩固练习

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面逛了这么久,差不多也该回去了,可是我们遇上了一些麻烦,必须现场做出计算题才能上车,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相关练习)

篇2:2加几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5、4、3、2加几,本节课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师、生)电脑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三、实践与应用

四、全课总结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快瞧!他是谁?(课件出示圣诞老人图片)

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不仅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还要邀请大家去参加圣诞晚会。!大家想不想去啊?

那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闯过下面的四关,你就会收到礼物,得到邀请,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我是小小神算家

课件出示题目

9+5=8+4=7+5=8+7=7+8=8+5=6+5=7+5=9+3=8+9=

指名说说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课件演示各种方法。

师小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二关:装扮圣诞树

1.课件出示:一棵圣诞树

教师:圣诞老人想让大家帮忙装扮圣诞树,只有算对了下面的题才能帮忙。

出示5+7=

a.5+7等于多少?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能很快说出得数呢?

b.学生独立思考。

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e.统计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引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哪种方法能准确的计算,就选择哪种方法。

2.学生试做5+8=4+8=3+9=,独立做后,汇报交流。

3.家族大团圆

引导观察三个算式,象这样的小数加大数5、4、3、2加几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生说师板书)

第三关:数客人

1.圣诞老人请了爱心小精灵来做客,课件演示,说图意,列算式。

2.圣诞老人还请小企鹅来做客,大家能算一算来了多少个小企鹅吗?

第四关:算式对对碰。

7+5=9+5=8+4=5+7=5+9=4+8=9+4=8+3=9+2=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后,引导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

1.小马过河

生口算,课件演示小马过河

2.小鸡找妈妈

瞧,鸡妈妈也来了,可是粗心的鸡妈妈找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孩子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指名口算,点击课件进行连线

今天你学会什么了?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5、4、3、2加几

5+9=143+8=11

5471

1010

练习二十二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5、4、3、2加几,本节课为了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学生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练习5、4、3、2加几的题目,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口算5、4、3、2加几的题。

教学难点: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基本练习

二、指导练习:

三、游戏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练习

1、看卡片口算

9+5=8+5=7+6=6+6= 6+9=6+9=7+9=7+8=

8+7=7+7=6+5=8+4= 9+4=5+9=6+7=4+8=

7+5=4+7=5+7=4+8=

说说你怎样算最后三道题的?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0-74+813-35+910-9

2+93+84+74+93+95+8

1、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

(2)并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他的秘密在哪里?

(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

问:怎样写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思维训练:把得数是15、13、12的算式连一连

7+6 155+8

4+9 4+5

4+8 138+7

5+7 9+3

2+9 129+6

1、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5?同座互做。

2、8+() ()+7

10+() =14= ()+()

3+() 6+()

有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要有待提高,对于这方面的口算练习大家还要多练习一些。

练习二十二2、3、4、5题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练习二十二

5+9=143+8=11

5471

1010“凑十法”

篇3:9加几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 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导疑导疏

四、导评

五、作业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一)观察主题图 ,收集信息。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 5+9= 7+9= 8+9=

9+2= 9+5= 9+7= 9+8=

3、巩固加法交换律:

1、摆一摆,算一算(P89“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P89“做一做”第2、3题)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9 + 7 = 16

1 3 1 6

10 10

篇4:2加几(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5、4、3、2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板书:)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

板书:

师: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书:

(1)

(2)

想:

所以: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4.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问:你是怎么算的?(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10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人一组)

篇5: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5=9+3=8+5=8+3=9+4=

9+2=8+4=7+5=6+5=8+6=

2、板书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独立思考

B、反馈:生1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小结: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 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2、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二、 巩固练习

1、 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 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三、 全课总结。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能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很快地讲出答案。

2、使学生能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1、背诵10以内的加法表。

2、口算:9+8,9+6,8+9,6+9,9+4,5+9,9+5,9+2,2+9

二、仔细观察,探究新发现

1、揭题,明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仔细观察,竖着看、横着看有什么新发现?

3、小组交流

4、汇报并板书: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一样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个一个大起来

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小起来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样

5、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3、 这些题你是怎么计算的?(凑十法,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四、 巩固练习

游戏:出示一些算术卡片,找得数是12的卡片(看课堂实际可多来几次)

课后录:学生的发现真的蛮多的,如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一列一列的小起来……有了这些发现,我顺势让学生试着背出来,主要是想让那些平时做作业比较慢的学生能更快一些,想不到却成为本课的难题,以至于后面的巩固练习做了没多久的时间。我想背诵还是太难了,有点出课标,且浪费时间。

篇6:7加几(一年级2)(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会的凑十法学习7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两种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布娃娃图片(例1图)、移动7加几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板演:

8+5= 8+7=

9+5= 9+7=

8+6=

3.口算:

7+( )=10 7+3+4=

7+3+1= 7+3+2=

7+3+3=

提问:7加几等于10?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加几、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用凑十法)对!用凑十法来计算,谁能告诉大家9加几怎样凑十?(9和1凑成十)8加几怎样凑十?(8和2凑成十)那7加几呢?(7和3凑成十)你们真聪明,7加几还没学,你们就知道了用7和3凑成十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7加几的题.(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出示娃娃图:先贴出7个红色布娃娃,再贴出5个黄色布娃娃.

师说:谁能看图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题:有7个红色布娃娃,5个黄色布娃娃,一共有多少个布娃娃?

师问:根据同学们编的题,应该怎样列式?怎样算?(板书:7+5=12)

师问:7+5=12你是怎样想的?

老师指名一个同学到前面边口述边演示想的过程.

老师指布娃娃图说:我们看到7,想到了3,于是就要先把5个黄色布娃娃分成3个和2个,7个和3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的2个,等于12个.

(2)谁能看算式把想的过程再说一遍?学生说老师连线:

师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3和2?

2.教学例2.

想一想:

7+4=□ 7+6=□ 7+7=□

师说:我们不看图、不摆实物,这几道题谁会算?

自己小声说怎样想.两人一组悄悄算.

指名说:7+4=□怎样想.

7+6=□怎样想.

7+7=□怎样想?

师说:你们真聪明,不用看图、不用摆实物、运用凑十法很快就把这几道题算出来了.

3.教学例3.

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7+8=□ 7+9=□

引导学生这样想:你们学过9+8=17,8+9=17这两道题吗?

为什么9加8得17,8加9也得17?

(因为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师问:你们算过8+7,9加7的题吗?看到7+8,7+9这两道题怎么想?

想:8加7等于15,7加8也等于15.

想:9加7等于16,7加9也等于16.

师说:对,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就不用凑十了.这样能很快说出得数.

齐读黑板上的式题.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7加几的进位加法,一共6道题.这6道题中是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的,第一种用凑十法;第二种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同学们在计算当中,要认真审题,见到大数加小数的题,就用凑十法计算;见到小数加大数的题,就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口算,并说想的过程:

7+3+1= 7+3+3=

7+4=7+6=

7+3+4= 7+3+2=

7+7=7+5=

7+5=9+7=8+7=

7+6=7+9=7+8=

2.移动7,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3.猜一猜,苹果代表多少?

7+7= 8+7= 7+6=

7+5= 7+8= 7+4=

9+7=8+9=

7+9=8+6=

篇7:6加几(一年级2)(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

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投影出示

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板书:□

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板书:□

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板书:□,□,□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①②想:,所以)

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推算 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1.

指名叙述图意:左边的叶子上有6只七星瓢虫,右边的叶子上有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计算的?

2.

学生自己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口算.

4.学生独立完成下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游戏:投篮【详见探究活动】.

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得数大小,把下面的算式从大到小排列.

分析:这是算式大小的比较题目.得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大小确定相应算式的大小.

篇8:操场上(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操场上(2)

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14个汉字,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设想 通过课后拓展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程序与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出的反义词”、“九减一”、“天”、“大”

2、检查、反馈。

3、出示生字部分,请学生拼字。

(二)联系说话,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画,他们都在干什么?

2、这些都是什么?(体育活动)

3、你还知道哪些体育活动?(跳绳、捉迷藏……)

4、完成课后第二题。自由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师:读好后请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颜色。并说说理由

5、反馈,你能说说为什么你喜欢吗?

6、是呀,体育活动能锻炼我们的身体,振奋我们的精神。

7、学习儿歌,课文中就有一首有趣的儿歌。

(三)学习儿歌,朗读课文

1、同学自己试读儿歌。

2、教师指名读,点拨:注意词语连读。

3、小组读,齐读

4、连起来读课文。

(四)分层教学,体现差异

1、你除了昨天学的字你还想学哪些字?(皮好真)

2、教师讲解“好”的结构

3、范写

4、学生写字。

教后反思录

[操场上(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9:一年级上册识字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 识字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授课人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设计 1.认识12个字;

2.会写“木、禾、个、了、子”5个字;认识笔画撇捺横钩、竖钩;

预习模块 预学设计:

自己根据图片和拼音读读43页12个字,找出不会读的字。

问题生成:

读音不规范的地方很多。

展示模块 一、图片展示

提问:你认识图片上是什么吗?请用一个字概括。

二、拼读,并识字。

老师领读12个字的拼读2遍(重点:竹),然后自己读1遍,学生领读2遍。

用这12个字组词,在本上练习2遍。

三、“木、禾、个、了、子”5个字

1、认识笔画撇捺横钩、竖钩;

撇:从右上向左下,最后收笔快,形成尖;

捺:从左上向右下,先轻再重,最后快成尖;

横钩:钩轻短;

弯钩:起笔轻,带个小钩。

2、老师示范木、禾、个、了、子的写法:

木:撇捺对称,收笔高于竖底;

禾:平撇平而短;

个:撇高捺低,两笔连接。竖居中,不与上连;

了:竖钩在竖中线上

子:比了多一横。

教一个字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写5遍后老师检查,再练习10遍。

复习模块 拓展提高性练习:

复习12个字,将五个字写5遍。

检测性练习:

1、找到下列字的拼音,将序号填到括号里:

12个字

2、三字共--笔?

木字共几笔?第二笔是?

个字共几笔?第二笔是?

板书 书写:

木、禾、个、了、子

课后反思 优点: 注重书写展示

不足:

改进思路: 在后面的学习中不断加强拼音学习。

[一年级上册识字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0: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完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准备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2、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

( )+( )=( ) ( )-( )=( )

3、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

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1、教学例5。

(1)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2)提问:

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根。

②用什么方法计算? 。

③怎样列式?请大家试着将算式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3)讨论:

①算式 “10+3”和“3+10”都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②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a〕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0加3等于13。

③教师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4)列式:

①根据桌上小棒试着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②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a〕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b〕13可以分成10和3,所以13-3=10,13-10=3。

③教师说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5)练习(出示课件内容): 总结: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2、教学例6。

(1)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2=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添上2个一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教师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

教师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从1个十和3个一里面去掉2个一,就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说完教师把算式填完整。

复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完成课本78页“做一做”中的第一、三题。

师生总结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十加几和相应减法

10 + 3 =13 13 - 3 =13

3 + 10 =13 13 - 10 =3

11 + 2 =13 13 - 2 =11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教学札记:

篇11:在家里(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3、在家里(2)

课时教学目标 1、看图学文,相机认识6个生字,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设想 从生活入手,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中。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作业反馈,自主说话。

导语:昨晚上,老师让小朋友做的事,完成了几件?说说自己所做的事。你做这些事后受到爸爸和妈妈的夸奖了吗?昨晚上,玲玲就做了一件让爸爸妈妈高兴的事。(出示图画)

学生观察,并自由说话。

(1)玲玲做了什么事,让家人高兴?

(2)从哪里看出爸爸妈妈很高兴?(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等方面仔细观察,进行合理的想像,并作口头表达)

(3)听听玲玲怎么说吧!播放短文录音。

(4)同桌互助读短文。

(5)朗读比赛。评一评,说一说自已最喜欢谁读的或最喜欢读哪句,引导学生读好“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这句话。

二、划出文中词语。

1、划出文中词语,自己多读几遍,会读的打上小红星,不会读的打上“?”。

2、找朋友帮助一下,读准词语。

3、“水果”:学生说说吃过哪些水果,家乡盛产哪些水果,还认识哪些水果?

“晚上”:帮助学生认识“晚上”就是夜里。

“也”句式训练,我有,你也有。

三、识字。

1、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帮助自己记住生字。

2、交流点拨:“晚”可说太阳躲到西边去了,并相机认识偏旁“日”;“果”是太阳“日”跑到树梢“木”上;“笑”可用一张卡通笑脸变成“笑”字;“也”是“他、她、地”减掉偏旁。

四、深入语境,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看看是否比刚才进步了。

同桌对互读互听,教师巡回,帮助实在有困难的学生。

2、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

分层次理解:(1)因为我给他们送水果;(2)因为我很关心父母,是个乖孩子。

3、看看图,想想当时爸爸会说些什么呢?妈妈又怎样说?

4、我怎么也笑了?

分层理解:(1)我受到夸奖了;(2)父母高兴,我更高兴;(3)我觉得自己一下子懂事了。

5、我当时怎么说的?

6、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并分角色扮演爸爸、妈妈、我、导演。

7、选出几组上台表演(导演可自由编剧,如给妈妈捶背,送上一杯热茶,端洗脚水)。评选创作奖,表演奖。

五、情感延伸。

1、你喜欢玲玲吗?喜欢她什么?

2、屏幕出示课后练习,说一说图例。

图上的他们都在干什么?

这些事情你们做过吗?

你还想做或做过什么?

六、联系与实践。

1、把课文读给父母听。

2、生字口头扩词。

3、每天做一件让家人高兴的事,并记录到日记本里。

教后反思录

[在家里(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篇12:9加几的练习二十 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与学情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熟练计算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师、生)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 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0 第一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人?

②生数

(2)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习课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1、出示P90 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90 T3

①学生独立口算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0 T4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

④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⑤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出示P90 T5,

先弄清题意,再填“>、<、=”。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 凑十法

篇13: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学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8十3= 9十4=

9十2= 8十4= 7十5= 6十5= 8十6=

2、8十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试做5十7。

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交互反馈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

四、板书设计

5、4、3、2加几

5+7=12 5+8=13

4+8=12 3+9=12

篇14:一年级“九加几”教学设计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 10

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领读)

4、整理算法

9+4,在计算时先把4分成1和3,再算9+1=10,10+3=13。

追问:为什么一定要把4分成1和3,不可以分成2和2?

5、指导完成“试一试”

引导学生先说说题意,明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再让学生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完成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再说说计算9+7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7分成1和6?

6、比较:9+4与9+7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了,这两个算是都是9加几,从而点明课题。通过比较,使学生再次感悟到,计算9加几时,要先把9凑成10(也就是要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完成第1小题。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提问:小猴在干什么?它想计算几加几?它准备怎样算?

引导:你能根据小猴的操作过程,完成图右边的填空吗?学生完成填空后,再指名说说计算9+6的思考过程。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同桌说说“凑十”的计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圈出10根小棒,再填空。学生完成后,讨论:圈出10根后旁边还有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各自计算,边算边想有什么发现,而后说说每组中的的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开火车完成,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各自完成。

(2)交流每题得数。

(3)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篇15:一年级“九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89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学习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引入:看小猴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

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绿苹果)根据图中的意思,你能提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

引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怎样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9+4= )

2、探究算法

思考:9+4等于几呢?

(1)生猜测。大部分学生肯定知道得数是13,可也有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在学生们的争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各自探索:9+4等于几呢?

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思考。

(3)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3、引出“凑十法”

(课件演示)根据回答解说: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到盒子里,盒子里由原来的9个加了1个就是10个,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3个就是13个。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师:先想到将一个苹果放进盒子里凑成十就好算了(黑板板演过程):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1和几?(板书:9 + 4 = )

1 3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把这1个苹果放到了盒子里,也就是9和1合起来是10(板书:9 + 4 = 13

篇16:一年级九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89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引入:看小猴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例题图)

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盒子里有9个红苹果,盒子外面有4个绿苹果)根据图中的意思,你能提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

引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怎样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算式:9+4=)

2、探究算法

思考:9+4等于几呢?

(1)生猜测。大部分学生肯定知道得数是13,可也有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的。在学生们的争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各自探索:9+4等于几呢?

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思考。

(3)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从盒子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9个加1个,就是10,再加外面的3个,是13个。

3、引出“凑十法”

(课件演示)根据回答解说:从盒子外面的4个苹果中拿1个到盒子里,盒子里由原来的9个加了1个就是10个,再加上盒子外剩下的3个就是13个。

最后再算10+3=13(补充板书)10

像这样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我们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领读)

4、整理算法

9+4,在计算时先把4分成1和3,再算9+1=10,10+3=13。

追问:为什么一定要把4分成1和3,不可以分成2和2?

5、指导完成“试一试”

引导学生先说说题意,明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再让学生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完成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再说说计算9+7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7分成1和6?

6、比较:9+4与9+7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了,这两个算是都是9加几,从而点明课题。通过比较,使学生再次感悟到,计算9加几时,要先把9凑成10(也就是要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完成第1小题。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提问:小猴在干什么?它想计算几加几?它准备怎样算?

引导:你能根据小猴的操作过程,完成图右边的填空吗?学生完成填空后,再指名说说计算9+6的思考过程。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同桌说说“凑十”的计算过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圈出10根小棒,再填空。学生完成后,讨论:圈出10根后旁边还有几根?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各自计算,边算边想有什么发现,而后说说每组中的的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开火车完成,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各自完成。

(2)交流每题得数。

(3)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回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篇17: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 “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 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2加几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文章链接:https://www.59dt.com/article/87240.html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